期刊文献+
共找到862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周感染致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赵敏 倪平 骆本生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3期280-281,共2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l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遗传或获得性原因导致的免疫调节紊乱、淋巴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从而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而产生的一系列炎症反应。HPS的主要临床表...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lome,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遗传或获得性原因导致的免疫调节紊乱、淋巴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激活、增殖从而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而产生的一系列炎症反应。HPS的主要临床表现:(1)血三系减少;(2)高热;(3)高甘油三酯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4)脾大;(5)血清铁蛋白升高;(6)骨髓或淋巴组织中找到噬血细胞;(7)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CD25, sCD25)水平升高;(8)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减低。符合以上8条诊断标准中的5条即可诊断[1]。本文报道1例肛周感染为首发表现,有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基础疾病1年的HPS患者诊治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下载PDF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4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吴艳 刘雅新 +1 位作者 闫文卿 王磊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2-454,共3页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又称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多发生于淋巴结内的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1],多为自限性。淋巴结外的独立病变而不伴淋巴结系统功能异常或肿大而被称为淋巴结外RDD[2],其... 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又称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多发生于淋巴结内的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1],多为自限性。淋巴结外的独立病变而不伴淋巴结系统功能异常或肿大而被称为淋巴结外RDD[2],其发病率较低,加之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与表现,易造成漏诊或误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Cryptococcus splenic abscess in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a case report
3
作者 Yuxin Dong Qing Tang +1 位作者 Lijun Wang Songtao Shou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19-321,共3页
Chronic liver diseases,including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re recognized as immunosuppressive conditions due to the impaired functionality of hepatic sinusoidal Kupffer cells.[1]PBC is specifically characteriz... Chronic liver diseases,including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re recognized as immunosuppressive conditions due to the impaired functionality of hepatic sinusoidal Kupffer cells.[1]PBC is specifically characterized by cholangitis and progressive liver pathology,which may eventually lead to cirrhosis.The compromised liver function and reduced efficacy of Kupffe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PBC weaken their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increasing their susceptibility to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such as Cryptococcus.[2]Cryptococcosis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pathogenic encapsulated yeasts of the genus Cryptococcus,which is distributed worldwide and exhibits diverse clinical presentations.[3]Most case reports on cryptococcal infe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HIV infection or other conditions that compromise the immune system.[4]Case reports related to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are rare.Therefore,this case report underscores a rare cryptococcal in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emphasizing the need to consider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in those with compromised liver function and immune dys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ANGITIS IMPAIRED DISEASES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脾部分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李红 李曙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脾部分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实验组... 目的探讨脾部分栓塞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脾部分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ALT为(55.57±8.56)U/L、TBIL为(24.25±3.12)μmol/L,术后7 d ALT为(33.27±4.08)U/L、TBIL为(17.58±2.15)μmol/L;对照组患者术前ALT为(55.29±8.37)U/L、TBIL为(24.64±3.15)μmol/L,术后7 d ALT为(49.68±6.65)U/L、TBIL为(22.12±2.86)μmol/L。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患者ALT、TBIL水平均有所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ALT、TBIL水平改善效果更明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WBC为(2.48±0.26)×10^(9)/L、PLT为(64.36±10.15)×10^(9)/L,术后7 d WBC为(6.57±1.18)×10^(9)/L、PLT为(117.38±18.15)×10^(9)/L;对照组患者术前WBC为(2.39±0.18)×10^(9)/L、PLT为(64.51±10.22)×10^(9)/L,术后7dWBC为(3.68±0.53)×10^(9)/L、PLT为(83.16±12.86)×10^(9)/L。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患者的WBC、PLT水平均有所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WBC、PLT水平升高幅度更明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PT为(19.26±2.24)s、APTT为(54.35±8.12)s,术后7 d PT为(10.27±1.88)s、APTT为(31.63±4.15)s;对照组患者术前PT为(19.29±2.26)s、APTT为(54.26±8.10)s,术后7 d PT为(16.56±2.05)s、APTT为(44.32±6.86)s。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患者的PT、APTT均有所缩短,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PT、APTT缩短幅度更明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脾部分栓塞术能够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肝功能、血常规,促进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脾部分栓塞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成像对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流状态的定量评价
5
作者 张安林 徐杰 +1 位作者 唐洁 陈德莉 《肝脏》 2024年第4期419-422,4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流状态以及肝脾血管内径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入院诊治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3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脾功能亢进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临床资料、肝...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流状态以及肝脾血管内径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入院诊治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3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脾功能亢进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临床资料、肝脾影像学特征以及肝脏灌注参数。结果脾功能亢进组ALT、AST和GGT水平分别为87.6(34.3,378.7)U/L、75.6(39.3,361.2)U/L和65.7(31.3,83.6)U/L,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2(12.6,25.1)U/L、18.0(12.0,24.8)U/L和16.3(11.6,24.0)U/L(P<0.05)。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动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和脾脏体积分别为(7.2±1.3)mm、(13.5±2.5)mm、(16.9±2.4)mm和(1842±859.4)cm^(3),大于健康对照组的(5.6±0.8)mm、(10.0±1.6)mm、(14.3±1.8)mm和(398.5±149.8)cm^(3)(P<0.05)。中度脾功能亢进组脾动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和脾脏体积分别为(8.0±1.2)mm、(14.9±1.4)mm、(17.8±2.0)mm和(2361.8±894.0)cm^(3),重度脾功能亢进组脾动脉直径、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和脾脏体积分别为(7.0±0.8)mm、(14.1±2.5)mm、(17.9±2.2)mm和(1994.4±783.7)cm^(3),均显著大于轻度脾功能亢进组的(6.4±1.0)mm、(11.9±1.9)mm、(15.9±1.8)mm和(1253.4±582.6)cm^(3)(P<0.05)。脾功能亢进组患者尾状叶、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和右后叶的PVP和TLP灌注参数分别为(46.3±15.5)mL/min和(54.9±21.0)mL/min、(40.7±14.5)mL/min和(49.6±15.1)mL/min、(37.6±13.9)mL/min和(49.7±13.2)mL/min、(41.8±13.6)mL/min和(47.5±15.3)mL/min、(44.7±14.5)mL/min和(56.3±10.0)mL/min,低于健康对照组的(80.4±52.7)mL/min和(91.6±56.8)mL/min、(87.8±39.4)mL/min和(98.6±51.3)mL/min、(78.0±46.5)mL/min和(87.7±48.4)mL/min、(79.2±51.1)mL/min和(87.0±42.1)mL/min、(73.1±39.3)mL/min和(85.0±37.1)mL/min(P<0.05)。HPI灌注参数分别为(18.5±12.7)%、(20.6±12.0)%、(23.6±14.8)%、(13.8±11.5)%和(20.6±7.5)%,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4±6.8)%、(14.2±8.2)%、(11.7±9.0)%、(12.2±9.6)%和(12.9±7.4)%。结论脾功能亢进患者脾血管均出现扩张,且中重度患者扩张程度更显著,脾功能亢进患者肝脏血液灌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多层螺旋CT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T_(H)17/Treg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6
作者 王雨佳 彭喆 +2 位作者 王辰璐 李欣 张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究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T_(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2例成人sHLH患者,入院次日统计其临床特征资料,... 目的探究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T_(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82例成人sHLH患者,入院次日统计其临床特征资料,并检测T_(H)17/Treg细胞(T_(H)17、Treg、T_(H)17/Treg)、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CD56^(+))水平。给予HLH-2004治疗方案并随访6个月,根据治疗结果分为生存组(57例)和病死组(25例),比较两组入院次日T_(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一步分析T_(H)17/Treg细胞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以及对成人sHLH患者病死的评估价值。结果82例成人sHLH患者均存在血β2微球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升高,90%以上患者存在持续性不规则高热、浆膜腔积液、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临床特征。入院次日、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时生存组T_(H)17、T_(H)17/Treg水平均低于病死组,而Treg水平高于病死组(P<0.05);CD3^(+)、CD8^(+)T细胞水平低于病死组,而CD4^(+)、CD16^(+)CD56^(+)淋巴细胞水平高于病死组(P<0.05)。T_(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联合预测成人sHLH患者病死的AUC^(ROC)为0.853(95%CI:0.758~0.922),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成人sHLH患者的临床特征复杂多样,存在明显T_(H)17/Treg免疫功能紊乱、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失调,T_(H)17/Treg细胞、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联合预测成人sHLH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成人 继发性 T_(H)17 TREG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以走路不稳起病的青少年Erdheim-Chester病一例
7
作者 孟卫新 曹一民 +3 位作者 李远 伊泽茜 田龙龙 周立霞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18-1420,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走路不稳5个月就诊。入院查体:身高1.3 m,体重35 kg,BMI 20.71 kg/m 2,发育落后,第二性征不显著。双侧眼球辐辏反射差,斜视,眼球震颤,闭目难立征(+)。既往吸烟史5年。颅脑MRI显示鞍内、双侧海绵窦及双侧小脑幕多... 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走路不稳5个月就诊。入院查体:身高1.3 m,体重35 kg,BMI 20.71 kg/m 2,发育落后,第二性征不显著。双侧眼球辐辏反射差,斜视,眼球震颤,闭目难立征(+)。既往吸烟史5年。颅脑MRI显示鞍内、双侧海绵窦及双侧小脑幕多发异常强化肿块(图1a、b),小脑弥漫性萎缩(图1a);颌面部CT提示多发骨质破坏伴骨质硬化,上颌骨为著(图1c);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小结节伴间质病变(图1d);胰腺萎缩;纵隔、腋窝、肠系膜及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未列出)。99m Tc-MDP全身骨扫描:颅面骨多处骨代谢异常(图2)。腰穿:脑脊液压力220 mmH 2O。尿比重1.026。血生化检查:睾酮0.00 ng/mL;血清泌乳素65.70 ng/mL;血清生长激素(空腹)0.71 ng/mL。于口腔颌面外科行上颌骨及骨周病变活检,送检组织常规病理形态符合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图3),免疫组化CD68(+)、Ki-67(+3%)、Vimentin(+),CD1a、CD34、S-100、CKpan、FVvIII-R-Ag、HMB-45、Melan-A、SATB2、SF-1均为阴性。PCR检测到BRAFV600E基因突变。病理诊断为Erdheim-Chester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E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 口腔颌面外科 脑脊液压力 血生化检查 骨质硬化 尿比重 肺弥漫性 小脑幕
下载PDF
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脾动脉瘤 11 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友传 殷芳 +3 位作者 胡骥琼 薛清泉 梁双超 冯桂林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253-2256,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脾动脉瘤病人11例的临床资料,通过股动脉穿刺经微导管将可控弹簧圈(Boston Scientifc interlock)单纯瘤体填... 目的评价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脾动脉瘤病人11例的临床资料,通过股动脉穿刺经微导管将可控弹簧圈(Boston Scientifc interlock)单纯瘤体填塞6例,行瘤体、入瘤动脉及流出道填塞2例,行瘤体及流出道填塞3例。结果术中出现脾动脉夹层1例,经脾动脉中段弹簧圈栓塞后夹层消失。其余10例经弹簧圈栓塞的脾动脉瘤病人术后影像学效果满意,术后出现右下肢腘静脉血栓1例,经给予抗凝治疗4 d后超声复查示腘静脉通畅。术中、术后未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未出现手术穿刺区域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所有病例未见瘤体进一步增大或复发。结论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是治疗脾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脾动脉 可控弹簧圈 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效果
9
作者 滕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武威市凉州医院就诊的西医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中医辨证为“正虚血瘀型”的96例患者... 目的:探讨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武威市凉州医院就诊的西医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中医辨证为“正虚血瘀型”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酯,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酯联合八珍汤合化积丸,比较两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变化、肝脏硬度值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两组WBC、PLT、PTA水平及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WBC、PLT、PT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肝脏FibroScan弹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肝脏FibroScan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和化积丸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正虚血瘀型”乙肝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WBC、PLT,改善PTA,在降低肝脏硬度值及脾脏厚度和门静脉内径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珍汤合化积丸 核苷类药物 乙肝肝硬化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17例自发性脾破裂临床分析
10
作者 杜宁 陈曦 +6 位作者 刘桂杰 张学利 王佳牧 许超 雷晓峰 李学华 刘志恒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630-630,共1页
没有创伤情况下发生的脾破裂通常被称为自发性脾破裂(spontaneous splenic rupture,SSR)或非创伤性脾破裂(a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ASR)[1-2]。由于急性起病,无明确外伤史,很容易误诊或者漏诊而引起严重后果。本研究回顾分析2012年... 没有创伤情况下发生的脾破裂通常被称为自发性脾破裂(spontaneous splenic rupture,SSR)或非创伤性脾破裂(a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ASR)[1-2]。由于急性起病,无明确外伤史,很容易误诊或者漏诊而引起严重后果。本研究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4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41名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为SSR,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脾破裂 创伤性脾破裂 肝胆外科 RUPTURE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临床分析 外伤史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游走脾伴蒂扭转1例
11
作者 于斐 张广东 +1 位作者 卜广波 单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脾脏不在正常解剖位置而在腹腔其他部位,称为异位脾或脾下垂;异位而能复位,呈游走状者,称为游走脾[1]。游走脾临床罕见,发病率约为0.2%[2-3],其中约20%的游走脾可发生脾蒂扭转[1,4],病死率高达50%[5]。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成功救... 脾脏不在正常解剖位置而在腹腔其他部位,称为异位脾或脾下垂;异位而能复位,呈游走状者,称为游走脾[1]。游走脾临床罕见,发病率约为0.2%[2-3],其中约20%的游走脾可发生脾蒂扭转[1,4],病死率高达50%[5]。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成功救治1例游走脾伴蒂扭转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16岁,因“左侧腹痛1天”于2022年6月22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BMI 19.69 kg/m^(2)。痛苦貌,腹平坦,腹肌韧,左侧腹部脐水平处压痛,无反跳痛。腹部平扫CT:脾窝处未见脾脏显示(图1),左侧腹腔内可见软组织密度肿物(图2),形态符合脾脏,血管呈旋涡状改变(图3)。腹部强化CT:脾血管邻近脾门处血流明显减少,脾脏整体已无血供(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腹部 正常解剖 蒂扭转 胃肠外科 痛苦貌 游走脾 脐水平 脾门
下载PDF
脾脏囊性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12
作者 卿时军 黄锦钊 +2 位作者 廖敬波 夏雨 孙多成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2期259-261,276,共4页
目的:分析脾脏囊性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脾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诊断将其分为非肿瘤性病变(n=35)与肿瘤性病变(n=29),分析两组脾脏囊性病变CT特征,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CT鉴别诊... 目的:分析脾脏囊性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脾脏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病理诊断将其分为非肿瘤性病变(n=35)与肿瘤性病变(n=29),分析两组脾脏囊性病变CT特征,并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CT鉴别诊断的准确性。结果:64例脾脏囊性病变患者中,非肿瘤性病变35例(54.69%),其中包括寄生虫性囊肿10例(15.63%)、假性囊肿8例(12.50%)、单纯性囊肿13例(20.31%)、血肿4例(6.25%);肿瘤性病变29例(45.31%),其中包括血管瘤16例(25.00%)、淋巴管瘤8例(12.50%)、囊性转移瘤5例(7.81%)。CT检查诊断脾脏囊性病变肿瘤性的敏感度为82.75%,特异度为82.85%,肿瘤性预测值为80.00%,非肿瘤性预测值为85.29%,准确度为82.81%,Kappa值为0.654。结论:部分脾脏囊性病变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明显,具有一定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囊性病变 鉴别诊断 肿瘤性病变
下载PDF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瀚 周颖颖 +3 位作者 董伟 尹书怡 丛文铭 董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4-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脾脏SAN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例,女性4...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脾脏SAN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6~74岁,平均50.3岁。病变均为单发,平均最大径6.27 cm(范围2~14.5 cm)。眼观:灰红色实性病变,星芒状或吻合状灰白色纤维条索将病变分割成多结节状。镜检:病变呈模糊多结节状,结节内为密集排列的小血管结构,结节间为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和(肌)纤维母细胞,结节内外均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炎细胞以及外渗的红细胞。4例周边见纤维包膜,1例伴钙化,5例有含铁血黄素沉积。免疫组化示不同形态血管的内皮细胞差异表达CD31、CD34、CD8、CD68、CD30,间质细胞表达SMA,浆细胞不同程度表达IgG和IgG4(IgG4^(+)浆细胞2~40个/HPF,IgG4/IgG:4%~28%),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患者均无复发和死亡,7例因血小板升高服用阿司匹林。结论脾脏SANT是一种罕见的瘤样病变,富于血管的模糊结节状结构和CD34、CD31、CD8差异性表达的血管成分是诊断的重要标准,应重视CD30和IgG4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病变 脾占位 血管病变 血管畸形 血管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星 杨思昂 王玥元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期92-94,98,共4页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新近认识的一种预后比较好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该疾病临床较罕见,组织形态学多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LK阳性表达,基因检测表现为ALK基因与不同伴侣基因融合,其中最常见的是KIF5B。患者对现有的ALK阳性组织细... 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新近认识的一种预后比较好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该疾病临床较罕见,组织形态学多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LK阳性表达,基因检测表现为ALK基因与不同伴侣基因融合,其中最常见的是KIF5B。患者对现有的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及治疗情况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及病理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ALK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白露 李庆刚 《临床研究》 2023年第8期36-38,共3页
目的分析部分脾栓塞术(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全切治疗组(接受全脾切除术)和PSE治疗组(... 目的分析部分脾栓塞术(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全切治疗组(接受全脾切除术)和PSE治疗组(接受部分脾栓塞术),各39例。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水平及术中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SE治疗组TNF-α、IL-6、IL-18水平低于全切治疗组;PSE治疗组门静脉内径、流速、门脉压力均低于全切治疗组;PSE治疗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全切治疗组(P<0.05);PCE治疗组PT、APTT水平高于全切治疗组(P<0.05);PSE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接受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后,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均可得到有效改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效果和安全性得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脾栓塞术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炎症反应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有红斑表现的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16
作者 夏罡 罗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38,共3页
报告1例有红斑表现的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男,67岁。因头面部,躯干四肢多发性红斑,结节1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结节状分布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胞质丰富,细颗粒状(毛玻璃样),可见多核巨细胞。CD1a和S-100蛋白均为(... 报告1例有红斑表现的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男,67岁。因头面部,躯干四肢多发性红斑,结节1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结节状分布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胞质丰富,细颗粒状(毛玻璃样),可见多核巨细胞。CD1a和S-100蛋白均为(-);CD68(+)提示非朗格罕细胞来源。诊断为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 增生症
下载PDF
Axenfeld-Reiger syndrome: A search for the missing links
17
作者 Arvind Kumar Morya Prasanna Venkatesh Ramesh +5 位作者 Sony Sinha Prateek Nishant Nazia Nain Ravi NaikRamavath Chetana Gone Ripunjay Prasad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29期7034-7042,共9页
BACKGROUND Axenfeld-Rieger syndrome(ARS)is a rare cause of congenital glaucoma and may result in loss of vision.ARS is mostly autosomal dominant in nature characterized by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in the angle of a... BACKGROUND Axenfeld-Rieger syndrome(ARS)is a rare cause of congenital glaucoma and may result in loss of vision.ARS is mostly autosomal dominant in nature characterized by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in the angle of anterior chamber and iris of the eye,also associated with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in the body.AIM To study and observe the demographics and clinical findings in a very rare ocular disease known as ARS.METHODS Case records of symptomatic patients attending Ophthalmology outpatient department and diagnosed to have ocular hypertension or glaucoma in 3 years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20 were evaluated to search for cases diagnosed with ARS.Records of all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ARS were then analysed for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s well as management and success of therapy.RESULTS Eight out of te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clinical signs were symptomatic and had glaucoma.One of these patients had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and another had 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CONCLUSION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RS is important for making a definitive diagnosis and determining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enfeld-Reiger Syndrome GLAUCOMA 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 Vernal keratoconjuctivitis
下载PDF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孟增 刘沧君 +1 位作者 路福志 鲁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行脾部分栓塞时对门脉压力及外周血液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血管数。用明胶海绵碎屑(1mm×1mm×1mm)或PVA颗粒... 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行脾部分栓塞时对门脉压力及外周血液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血管数。用明胶海绵碎屑(1mm×1mm×1mm)或PVA颗粒实行脾动脉栓塞,栓塞上述血管的60%~80%,并进行1~36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随访观察对比手术前后门脉压力、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门脉压力由4.05kPa降至2.51kPa,外周血液红细胞由2.0×1012/L升至4.20×1012/L,白细胞从3.2×109/L升至5.0×109/L,血小板从40×109/L升至150×109/L。食管静脉曲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中,术后3例未再出血。结论栓塞程度以脾血管数为计数单位,控制在60%~80%时,可较好地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门静脉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栓塞治疗 部分性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选择性插管造影 门脉压力 上消化道出血 脾部分栓塞 PVA颗粒 血液红细胞 门静脉压力 血液变化 明胶海绵 手术前后 随访观察 血液成分 计数单位 栓塞程度 外周血象 血管数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51
19
作者 李征然 邹艳 +2 位作者 唐文杰 单鸿 朱康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材料与方法 :3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 ,采取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栓塞材料为钢圈或明胶海绵条 ,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血尿淀粉酶、彩超 ,随访3月~1...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材料与方法 :3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 ,采取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栓塞材料为钢圈或明胶海绵条 ,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血尿淀粉酶、彩超 ,随访3月~1年 ,平均6 5个月。结果 :术后8例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 ,28例栓塞面积为30%~60%的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为14 3 % ;5例栓塞面积为60%~80%的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为80%。并发症包括胸水、腹水、顽固性呃逆、肝肾功能损害、门静脉血栓、左下肺不张、肺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栓塞面积及栓塞部位有直接关系。结论 :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与部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治疗性栓塞 并发症 处理
下载PDF
脾动脉阻断技术在射频消融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全达 周宁新 +4 位作者 宋扬 许小亚 段伟宏 孙梯业 晋志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脾动脉阻断技术联合脾脏射频消融(RFA)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阻断或未阻断脾动脉主干的接受脾脏RFA治疗的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合并重症脾亢患者,分析随访6个月的临床疗效;并评估脾... 目的探讨脾动脉阻断技术联合脾脏射频消融(RFA)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阻断或未阻断脾动脉主干的接受脾脏RFA治疗的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合并重症脾亢患者,分析随访6个月的临床疗效;并评估脾动脉阻断对肝硬化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阻断或未阻断脾动脉主干的接受脾脏RFA治疗的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各15例,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阻断脾动脉后实施脾脏RFA组消融(56±35)%脾脏体积,较未阻断脾动脉组消融体积(38±21)%显著增加(P<0.01);且阻断脾动脉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Child-Pugh评分和分级改善明显优于未阻断脾动脉组。合并巨脾的脾动脉阻断组15例患者经影像学诊断都符合脾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经脾动脉栓塞(13例)和脾动脉结扎(2例)后肝动脉内径显著增粗,肝动脉供血明显改善。结论脾动脉阻断联合脾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亢,可以显著提高脾亢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纠正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和有效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高血压 门静脉 导管消融术 脾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