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医大师丁樱“四期分论,气血同调”辨治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
作者 范淑华 丁樱 陈文霞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长达1年以上。因该病导致的反复出血、活动受限及激素副作用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辨证论治的整体调控作用能显著促进疗效并有效平衡西药...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长达1年以上。因该病导致的反复出血、活动受限及激素副作用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辨证论治的整体调控作用能显著促进疗效并有效平衡西药的副作用,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丁樱教授系全国第四届国医大师,行医5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儿科各种疑难病,尤其对儿童ITP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丁樱教授将ITP病机概括为“毒、虚、瘀”,提出了“扶正、祛毒、化瘀”的核心治疗原则。针对该病病机转化特点,又将其分为发作期和稳定期分别论治,提出了“四期分论,气血同调”的分期论治原则。主张发作期分早发、持续、慢性和难治4个阶段。早期以攻邪为主,持续期攻补兼施,慢性期养阴清热,难治期补虚为要。稳定期根据气血失调的情况,或益气养血,或行气活血,或补肺固表,或健脾温阳,或散瘀通络,灵活变通,守证而治,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樱 国医大师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分期论治 气血同调 伏毒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JAK2、CALR及三阴性驱动突变的临床特征比较
2
作者 李雨蒙 杨二鹏 +9 位作者 王子卿 王德好 牛继聪 李芋锦 明静 孙明谦 陈卓 刘为易 吕妍 胡晓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6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突变的驱动基因类型分为JAK2组、CALR组与三阴性组,对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突变基因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2年3月6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突变的驱动基因类型分为JAK2组、CALR组与三阴性组,对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血栓、脾肿大、血常规、凝血状态进行分析。结果:69例ET患者中,46例伴随JAK2基因突变,14例伴随CALR基因突变,8例为三阴性,1例伴随MPL基因突变。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JAK2组血栓率最高,为26.09%(12/46),三阴性组为12.5%(1/8),CALR组无血栓事件。JAK2组伴随脾肿大发生率最高,为34.78%(16/46),而三阴性组无脾肿大发生。JAK2组的白细胞数为(9.00±4.86)×10^(9)/L,显著高于CALR组的(6.03±2.32)×10^(9)/L(P<0.05)。JAK2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48.43±18.79)g/L,显著高于三阴性组的(131.00±15.17)g/L(P<0.05)。JAK2组的红细胞压积为(0.44±0.06)%,亦显著高于三阴性组的(0.39±0.05)%(P<0.05)。JAK2组血小板数为(584.17±175.77)×10^(9)/L,显著低于CALR组的(703.07±225.60)×10^(9)/L(P<0.05)。JAK2组和三阴性组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2.64±0.69)g/L和(3.05±0.77)g/L,均显著高于CALR组的(2.24±0.47)g/L(P<0.05,P<0.01)。三阴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8.61±1.99)s,较CALR组的(31.45±3.35)s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驱动基因突变ET患者的血细胞计数与凝血状态存在差异。与CALR组相比,JAK2组血栓率、白细胞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血小板数显著降低;与三阴性组相比,JAK2组脾大发生率和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与CALR组相比,三阴性组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二代基因测序 驱动突变 凝血
下载PDF
1例血小板增多致假性高钾血症分析及报告流程改进
3
作者 尚鲁俊 夏良裕 +10 位作者 王鸥 侯立安 张颖 刘荔 苏玉君 刘欣 王健 梁小悦 王亚静 徐二木 刘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365-1367,1372,共4页
严重的高钾血症是一项必须立即进行临床干预的紧急医疗事件,而假性高钾血症会干扰高钾血症的诊断,实验室应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一则案例,患者因高血压随诊发现血清钾增高,随后因血钾结果异常多次于急诊和门诊就诊,... 严重的高钾血症是一项必须立即进行临床干预的紧急医疗事件,而假性高钾血症会干扰高钾血症的诊断,实验室应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误诊误治。本文报道一则案例,患者因高血压随诊发现血清钾增高,随后因血钾结果异常多次于急诊和门诊就诊,经历了高钾-降钾-低钾-补钾的过程,最终确诊为血小板增多症导致的假性高钾血症。我们通过优化实验室信息系统自动识别血小板增高导致的假性高钾血症,同时改进此类样本检测结果的报告方式,以避免血小板升高引起假性高钾血症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血症 假性高钾血症 血小板增多症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现状
4
作者 梁培 杨静 李明霞 《中医研究》 2024年第3期88-92,共5页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常伴有血栓形成或自发性出血,有可能转变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或急性白血病。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从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进行论述。目前西医采用...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常伴有血栓形成或自发性出血,有可能转变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或急性白血病。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从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进行论述。目前西医采用降细胞治疗,包括降细胞一线药物羟基脲及干扰素、二线药物阿那格雷、靶向药物芦可替尼、新型药物博美司他及伊美司他。中医学认为血瘀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理基础,活血化瘀贯穿始终,根据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采用相应方剂。随着中西医结合用药的不断深入,安全有效降低血小板计数、缓解症状并预防疾病恶变等多方面已有新的突破。查阅文献,总结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中西医治疗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肖悦 李唐菲 薛乾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049-1055,共7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50例ET患者,均接受12个月以上Peg-IFN-α治疗,180μg皮下注射,以每2周1次作为起始剂量,后续根据血常规调...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50例ET患者,均接受12个月以上Peg-IFN-α治疗,180μg皮下注射,以每2周1次作为起始剂量,后续根据血常规调整治疗间隔,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Peg-IFN-α治疗ET患者的血液学反应发生较快,3个月后较初诊时血小板明显降低(508.56±120.75 vs.931.44±209.13,P=0.000),12个月时血液学完全缓解率和总缓解率分别为70%、98%;Peg-IFN-α治疗ET患者的JAK2-V617F突变负荷在治疗6个月时较初诊时明显降低(0.2541±0.1228 vs.0.3153±0.1332,P<0.0001),12个月时的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率为12.5%,总缓解率为31.75%。患者的MPN-SAF-TSS积分在Peg-IFN-α治疗6月内下降明显(P<0.001),但12月时积分较治疗6月时变化不大(P>0.05);患者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少见,均为1-2级不良反应,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以流感样症状为主,绝大部分患者为1-2级,偶有≥3级的不良反应,但延长用药间隔或对症处理后患者可耐受,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Peg-IFN-α治疗ET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
6
作者 毛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羟基脲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肢体乏力、神疲倦怠、头晕闷胀、皮肤紫...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羟基脲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气虚血瘀证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用羟基脲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肢体乏力、神疲倦怠、头晕闷胀、皮肤紫斑、鼻衄齿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L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持续时间和起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羟基脲治疗ET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气虚血瘀 补阳还五汤 羟基脲
下载PDF
非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合并血小板增多症1例报道
7
作者 程学宾 张威 孔凡武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56-258,共3页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肾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受损伴肾功能不全,药物因素是导致AIN的最常见的病因,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因药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1]。本研...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肾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受损伴肾功能不全,药物因素是导致AIN的最常见的病因,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因药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例非典型临床表现的AIN合并血小板增多症的病例资料,总结疾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非典型临床表现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仝佳音 杨学文 +1 位作者 赵小强 刘静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6期871-872,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ET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相关因素。... 目的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ET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相关因素。结果86例ET患者中,28例发生血栓事件,占32.56%。ET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可能受其年龄、既往血栓史、合并高血压、WBC、JAK2V617F突变的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血栓史、合并高血压、WBC、JAK2V617F突变是ET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ET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与其年龄、既往血栓史、合并高血压、WBC、JAK2V617F突变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对上述影响因素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事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严重创伤后患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庾胜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究严重创伤后患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9月~2019年9月严重创伤患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人群分布及时间分布特点,并探究其与血栓栓塞事... 目的探究严重创伤后患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9月~2019年9月严重创伤患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人群分布及时间分布特点,并探究其与血栓栓塞事件、患者死亡率等临床事件的关系。结果共纳入严重创伤患者127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为18.1%。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组与血小板正常组患者APACHEⅡ评分、ISS评分及损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小板增多症组患者使用过促血小板生成素的比例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30.4%vs.0.96%,P<0.01)。血小板增多症组最高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740.3±211.5)×10^(9)/L vs.(273.4±132)×10^(9)/L,P<0.01],但血小板高峰出现时间晚于血小板正常组(18.3±12.7 d vs.6.4±4.7 d,P<0.01)。血小板最高值出现的频数如下:(450~600)×10^(9)/L 6例;(600~750)×10^(9)/L 7例;(750~900)×10^(9)/L 6例;(900~1050)×10^(9)/L 2例;(1050~1300)×10^(9)/L 1例;(1300~1450)×10^(9)/L 0例;(1450~1600)×10^(9)/L 1例;>1600×10^(9)/L 0例。血小板增多症组和血小板正常组死亡率分别为17.4%vs.13.5%(P=0.62)。两组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血小板正常组相比,血小板增多症并未增加动脉血栓栓塞事件、静脉血栓栓塞事件、DVT/PTE事件的发生率(P>0.05)。结论创伤后患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并不少见,其血小板最高值出现时间晚于血小板正常者,主要分布在(450~900)×10^(9)/L。与血小板正常组相比,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并未增加患者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预后
下载PDF
宜昌市6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进程转折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翟世慧 罗春华 《微循环学杂志》 2023年第4期84-89,共6页
目的:分析湖北省宜昌市6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临床特征及疾病进程转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2023-04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患者疾病进展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比较两... 目的:分析湖北省宜昌市6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临床特征及疾病进程转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2023-04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根据患者疾病进展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特征、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分析SFTS患者疾病进程转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宜昌地区SFTS好发于4-10月份,患者多来自于山地、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年龄分布于39-78岁。与非重症组SFTS患者相比,重症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尿素(UREA)、血清肌酐(CREA)水平增高,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APTT是SFTS患者发展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APTT=57.65s时对SFTS患者疾病进程转折具有最佳预测价值,此时的灵敏度为75.9%,特异度为93.5%。结论:高水平APTT是SFTS疾病进程转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当SFTS患者APTT>57.65s时,应予以重症监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特征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介素-22及相关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江 李莉 +6 位作者 陈翀 吕超 孟凡静 曾令宇 李振宇 潘秀英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2-1435,共4页
本研究通过检测初治的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2(IL-22)及相关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新诊断的急性ITP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 本研究通过检测初治的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2(IL-22)及相关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新诊断的急性ITP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IL-22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比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新诊断的ITP患者血浆中IL-22的含量为(364.12±94.22)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01);ITP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比例为(18.92±6.03)%,Th22细胞比例为(2.28±0.5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且ITP患者血浆IL-22水平与Th1和Th22细胞比例之间存在正相关(Th1:r=0.42,P=0.022;Th22:r=0.40,P=0.030);而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与健康对照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且与IL-22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成人ITP患者外周血中IL-2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Th1、Th22细胞比例之间密切相关,提示IL-22与Th1和Th22细胞在ITP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而Th17细胞可能与ITP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白细胞介素-22 CD4+T细胞亚群 TH1细胞 Th17细胞 TH22细胞
下载PDF
Jak2v617f点突变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夏珺 徐卫 +5 位作者 张苏江 孙雪梅 段丽敏 李伟达 仇红霞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16-420,共5页
为探讨jak2v617f点突变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 bocythemia,PT)的临床相关性,回顾性统计66例PT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jak2v617f点突变,分析比较jak2v617f点突变阳性与阴... 为探讨jak2v617f点突变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 bocythemia,PT)的临床相关性,回顾性统计66例PT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jak2v617f点突变,分析比较jak2v617f点突变阳性与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显示:66例PT患者中27例存在jak2v617f点突变,突变率为41%。jak2v617f点突变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初诊时骨髓红系百分比为(26.9±9.4)%和(16.3±8.7)%(p<0.05),粒红比为2.9±1.8和5.2±2.9(p<0.05),初诊及随访过程中微血管障碍发生率为29.6%和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粒系百分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血栓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S-PCR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jak2v617f点突变阳性率为41%,jak2v617f点突变阳性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初诊时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6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7f点突变 AS-PCR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预后和生存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沫 侯丽君 +2 位作者 刘增香 刘红兵 刘巧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0-516,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状态,分析影响该疾病生存的预后因素,为临床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中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ET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临...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状态,分析影响该疾病生存的预后因素,为临床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中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ET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生存曲线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寻找该疾病的生存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18例ET患者的生存情况为1年生存率95.5%,3年生存率92.6%,5年生存率89%,10年生存率81.6%。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提示年龄≥60岁、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既往有血栓或出血病史、贫血(血红蛋白<120 g/L)、血小板计数升高(≥1 000×109/L)、疾病危险分级、高危组中使用羟基脲或/和高三尖杉酯碱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未发现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T患者的生存率高,生存时间长,转化为骨髓纤维化和白血病的风险低,年龄≥60岁、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既往有血栓或出血病史、贫血、血小板计数升高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预后因素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丽娟 史玉叶 +7 位作者 陈月 甘宜敏 史文婷 陈侃侃 丁邦和 何正梅 王春玲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JAK2、CALR、MPL基因突变及阴性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确诊的66例ET患者,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有无血栓事件、脾...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JAK2、CALR、MPL基因突变及阴性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确诊的66例ET患者,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有无血栓事件、脾大、血小板数(Plt)、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图(TEG)、血钾、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以及JAK2、CALR和MPL基因突变,治疗方案及疗效。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MPL突变阴性,故根据基因突变分为3组,JAK2突变组(46例,69.7%)、CALR突变组(9例,13.6%)和基因阴性组(11例,16.7%)。JAK2突变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3.2岁,与CALR突变组(51.8岁)和基因阴性组(50.2岁)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ALR突变组与JAK2突变组、基因阴性组相对比,WBC数低(6.3×10^9/L vs 13.79×10^9/L,P=0.003;6.3×10^9/L vs 9.70×10^9/L,P=0.009);Hb水平较JAK2突变组低(121.22 g/L vs 136.2 g/L,P=0.036);但CALR突变组的肿瘤负荷较基因阴性组高(300.11 U/L vs 227.4 U/L,P=0.033);3组之间的Plt数、血钾水平、GLU及FI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30.3%(20/66)患者存在血栓及栓塞事件,18.2%(12/66)患者合并高钾血症,且高钾血症与Plt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18)。34例患者给予TEG检查,其中41.2%(14/34)患者出现TEG异常,55.9%(19/34)同时伴有Plt数>1000×10^9/L,但2者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r=0.134)。66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后均达部分或完全血液学缓解,但有疾病反复,4.5%(3/66)进展为骨髓纤维化(MF),均为具有JAK2突变患者。暂无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例。结论:伴有JAK2突变的ET患者发病率更高、且年龄偏大,然而CALR突变阳性患者具有更低的WBC数与Hb水平,却具更高的肿瘤负荷。总之,ET患者多样化的基因突变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这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突变 CALR突变 血栓及栓塞事件 疾病进展
下载PDF
PDGF/PDGFR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丽霞 梁恩瑜 +1 位作者 叶洁瑜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6-53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骨髓中PDGF-BB及骨髓细胞中PDGFR-β的表达探讨PDGF/PDGFR在ET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抑制巨核细胞PDGFR探索治疗ET新靶点。方法:用ELISA方法对比ET患者及健康人的骨髓血清中PDGF-BB的表达水平;用...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骨髓中PDGF-BB及骨髓细胞中PDGFR-β的表达探讨PDGF/PDGFR在ET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抑制巨核细胞PDGFR探索治疗ET新靶点。方法:用ELISA方法对比ET患者及健康人的骨髓血清中PDGF-BB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DGFR-β(CD140)在ET患者及健康人骨髓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或Western blot检测PDGF-BB对JAK2/STAT3、AKT通路磷酸化水平表达的影响,并观察PDGFR抑制剂伊马替尼对该作用的影响。结果:PDGF-BB在ET患者骨髓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且ET患者骨髓中PDGFR-β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者;PDGF-BB可刺激巨核细胞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但可被伊马替尼阻断。结论:PDGF-BB表达水平的异常增高可能是ET发生的潜在机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结合PDGFR,进而激活JAK2/STAT3、PI3K/AKT信号通路,刺激巨核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则可通过阻断PDGFR,发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伊马替尼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创伤患者血小板增多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2
16
作者 崔健 吕鸿雁 +1 位作者 张志国 栾广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去除法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红霞 黄莉 +6 位作者 吴从明 林丽娥 黄昭前 吴巨峰 王述文 陈文婷 唐瑞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360-1362,共3页
本研究观察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患者临床血栓发生率及其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关系,探讨PT患者预防性应用血栓素A2抑制剂对其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其对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表面... 本研究观察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 thrombocytosis,PT)患者临床血栓发生率及其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关系,探讨PT患者预防性应用血栓素A2抑制剂对其血小板活性的影响及其对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表面的CD62P、PAC-1水平;ELISA方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TXB2和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K-PGF1α水平;观察和比较各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前合并血栓组TXB2、CD62P、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比未合并血栓组高,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后2组各项血小板功能指标除6-keto-PGF1α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且合并血栓组在奥扎格雷钠治疗后除CD62P仍较未合并血栓组高(p<0.05)以外,其余指标均与未合并血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T合并血栓者血小板多项功能指标均较未合并血栓者异常升高,血小板功能活化也是PT患者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奥扎格雷钠均可使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明显降低,体内TXA2的生成减少和TXA2/PGI2的比值改善。奥扎格雷钠不但具有治疗血栓作用,而且还有较好的预防血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D62P PAC-1 TXB2 6-keto—PGF1α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按危险度分层治疗及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卓家才 刘焕勋 +6 位作者 蔡力生 游伟文 蔡云 汪鹏程 杜新 陈俊雄 汪明春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33-934,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按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ET患者按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治疗的情况。结果  8例为高危 ,其中 5例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2例合用血小板分离术清除血小板...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ET)按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ET患者按照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分层治疗的情况。结果  8例为高危 ,其中 5例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2例合用血小板分离术清除血小板 ,2例合用干扰素。 1例中危 ,用细胞毒药物治疗。 1例低危患者单用干扰素治疗。结论 以上病例中 8例符合分层治疗原则 ,2例不符合。在分层治疗原则中灵活掌握各种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实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危险度分层 危险因素 细胞毒药物 药物治疗
下载PDF
98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基因突变的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晁红颖 沈益民 +6 位作者 张日 冯宇峰 岑建农 姚利 沈宏杰 朱子玲 薛永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65-669,共5页
为研究JAK2V617F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的发生率和突变类型,定量分析突变转录本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ARMS(amplification-refractory mutation sequencing)PCR法检测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及其突变类型,采用毛细管电... 为研究JAK2V617F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的发生率和突变类型,定量分析突变转录本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ARMS(amplification-refractory mutation sequencing)PCR法检测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及其突变类型,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分析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结果显示:98例ET患者中59例JAK2V617F为阳性,其中纯合突变18例。纯合突变及杂合突变患者的平均年龄均较野生型为高(p值均(0.05);18例纯合突变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于41例杂合突变者,且二者均高于野生型(p值均(0.05)。毛细管电泳定量分析显示,纯合突变患者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为(89.9±6.7)%,高于杂合突变患者的(57.1±6.7)%(p(0.05);年龄小于60岁患者的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为(62.3±16.5)%,低于年龄大于60岁患者的JAK2V617F突变转录本水平为(72.4±15.8)%(p(0.05)。JAK2V617F阳性组中血栓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其中纯合突变者高于杂合突变者,发生血栓者的JAK2V617FF转录本水平高于无血栓者(p值均(0.05)。结论:JAK2V617F阳性与阴性ET患者有着不同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突变类型及检测其转录本水平对明确疾病状态、观察疾病进展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V617F ARMS—PCR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中医辨病辨证结合危险度分层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6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代喜平 吴远彬 +6 位作者 李达 胡永珍 吴顺杰 康颖 陈艳红 陈琪 梁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9-339,342,共2页
我们依据中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国外学者推荐的根据血栓形成危险度分层治疗方案[1],对3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危险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