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哮喘起病年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敏 魏小玲 +3 位作者 刘苗 王静 张赟 马香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468-475,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哮喘起病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412例哮喘儿童(年龄0~18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相关信息,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首次...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哮喘起病年龄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的412例哮喘儿童(年龄0~18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相关信息,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首次喘息年龄、确诊哮喘年龄、生产喂养史、生活环境资料、既往病史、家族过敏史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哮喘起病年龄的危险因素。结果:412例研究对象中起病年龄≤3岁者有208例(50.5%),起病年龄>3岁者有204例(4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吸烟(OR=0.635,95%CI:0.411~0.983)、1~3个月1次枕芯清洗(OR=2.352,95%CI:1.223~4.524)、3~6个月1次枕芯清洗(OR=3.016,95%CI:1.244~7.310)、肉食为主(OR=0.427,95%CI:0.195~0.933)、胎次分期G2P2(OR=0.276,95%CI:0.151~0.507)、胎次分期G3P3及以上(OR=0.357,95%CI:0.159~0.800)、父亲患有哮喘(OR=0.321,95%CI:0.118~0.875)是影响哮喘起病年龄的重要因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包括家庭吸烟状况、父亲的哮喘状况、枕芯的清洗频率、胎次分期及饮食习惯等因素均影响儿童哮喘的起病年龄,为预防和早期干预儿童哮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发病年龄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asthma and risk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2
作者 Hadley Osman Paul Ashwood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4期1101-1102,共2页
During pregnancy,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MIA),due to infection,chronic inflammatory disorders,or toxic exposures,can result in lasting health impacts on the developing fetus.MIA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During pregnancy,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MIA),due to infection,chronic inflammatory disorders,or toxic exposures,can result in lasting health impacts on the developing fetus.MIA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such a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in the offspring.ASD i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repetitive and stereotyped behaviors and decreased sociability.As of 2020,1 in 36 children are diagnosed with ASD by the age of 8 years,with ASD rates continuing to increase in prevalence in USA(Tamayo et al.,2023).Post-mortem brain studies,biomarker and transcriptomic studies,and epidemiology studies have provided compelling evidence of immune dysregulation in the circulation and brain of individuals diagnosed with ASD.Currently,the etiology of ASD is largely unknown,however,genetic component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an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Maternal allergic asthma(MAA),a form of MIA,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developing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Patel et al.,2020).Asthma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condition driven by a T-helper type(TH)2 immune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ORDERS EPIDEMIOLOGY FETUS
下载PDF
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分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哮喘的因果关系
3
作者 阿衣古丽·阿布来提 辛莹 黄小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为工具变量,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法探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哮喘的因果关系。方法根据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基因数据,借助MR-base平台... 目的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为工具变量,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法探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哮喘的因果关系。方法根据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基因数据,借助MR-base平台,获得2020年3月10日至2023年3月10日样本量最大的LDL-C及哮喘的GWAS数据,筛选出与LDL-C相关的SNP(筛选条件设定为P<5×10-8),通过逆方差加权分析法(IVW)、加权中位数法(WME)、加权模型、简单模型和MR-Egger法分析LDL-C与哮喘风险的关系,同时绘制SNP相关的LDL-C与哮喘风险的森林图及散点图。结果筛选出的301个SNP均与哮喘不存在基因多效性(MR-Egger回归截距0.007)。所有的回归结果均显示,LDL-C为哮喘的危险因素,MR-Egger回归OR=1.609(95%CI 1.228~2.107)、WME OR=1.448(95%CI 1.266~1.656)、IVW OR=1.499(95%CI 1.348~1.667)、加权模型OR=1.462(95%CI 1.212~1.763)、简单模型OR=1.374(95%CI 1.024~1.846)。MR-Egger回归结果显示统计量Q=1095.819(P<0.001),提示SNP间存在异质性,故选择随机效应IVW模型。结论LDL-C与哮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LDL-C水平越高,哮喘发病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哮喘 因果关系 基因组学
下载PDF
抗白细胞介素-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效果的Meta分析
4
作者 赵惠敏 李秀业 +3 位作者 刘领 杨霁 吴文杰 薛兵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36-38,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对照试验中央注册中心检索有关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截至2024年3月,对数据采用CMA 2.0软件进行Met... 目的:系统评价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对照试验中央注册中心检索有关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截至2024年3月,对数据采用CMA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篇文献,共8717例患者,试验组4593例,对照组41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抗IL-5单克隆抗体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FEV1、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细胞介素-5 哮喘 单克隆抗体 META分析
下载PDF
口底巨大囊性肿物困难气道处理1例
5
作者 肖杨 陈春 +1 位作者 石波 徐小媛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1患者资料患者,男,35岁,身高176 cm,体质量80 kg,因“面部无痛性肿胀1周”入院。患者1周前发现颏下区肿胀,无疼痛,肿胀呈渐进性增大,自行口服消炎药(阿莫西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天前觉舌体抬高,说话含糊,吞咽困难。既往史:平素身体健... 1患者资料患者,男,35岁,身高176 cm,体质量80 kg,因“面部无痛性肿胀1周”入院。患者1周前发现颏下区肿胀,无疼痛,肿胀呈渐进性增大,自行口服消炎药(阿莫西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2天前觉舌体抬高,说话含糊,吞咽困难。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史,无手术,外伤,过敏史。于我院急诊就诊,查体示:颏部正中肿胀明显,皮温皮色正常,表面皮肤未见瘘管及破溃,双侧下唇无麻木,张口度三横指,张口型居中,口内见舌体抬高,口底呈球状膨隆,舌活动困难,Mallampati 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困难气道 张口度 巨大囊性肿物 口底 周前 皮温 颏部
下载PDF
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运用研究
6
作者 王秋苓 李静 王俊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01-0003,共3页
探析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在过敏性鼻炎(AR)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2022.12-2023.3在临床电子病历系统中筛选受试者,可选对象64例,将确诊过敏性鼻炎者纳入实验组,另外32例健康检查者纳入对照组,均行一氧化氮、肺功能相关检查,比较... 探析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在过敏性鼻炎(AR)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2022.12-2023.3在临床电子病历系统中筛选受试者,可选对象64例,将确诊过敏性鼻炎者纳入实验组,另外32例健康检查者纳入对照组,均行一氧化氮、肺功能相关检查,比较2组结果、实验组治疗症状控制前后检查结果,以此判断指标诊断辅助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2组均行临床检查,结果提示实验组FENO和fNNO水平高于对照组,FEV1小于对照组(P<0.01),FEV1/FVC数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价值;研究以实验组32名AR患者为例,比较治疗症状治疗前后鼻炎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指标水平差异较大,其中鼻呼出气一氧化氮(fnNO)浓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症状完全控制时,指标数值为(12.33±2.21)ppb,属最低值,完全控制后患者ES0和FENO水平最低,FEV1/FVC于治疗前P<0.05。结论 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可辅助AR诊断,便于协助医师进行疾病治疗,联合口呼FeNO检测可提高诊断效果,更加准确地检测鼻腔炎症,协助后续治疗方案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呼一氧化氮 过敏性鼻炎 诊断价值 肺功能
下载PDF
超重/肥胖和免疫功能异常交互作用对儿童反复呼吸系统感染风险的影响
7
作者 张彩艳 吕俊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和免疫功能异常交互作用对儿童反复呼吸系统感染(RRTI)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46例R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诊断为RRTI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59),将...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和免疫功能异常交互作用对儿童反复呼吸系统感染(RRTI)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46例R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诊断为RRTI的患儿作为观察组(n=59),将偶发或不符合反复感染定义和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n=87)。对患儿的年龄、性别、是否超重/肥胖、CD4^(+)/CD8^(+)是否异常、IgG是否低表达等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RTI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超重/肥胖和免疫功能异常交互作用对儿童RRTI风险的影响是否存在及其作用类型。结果:两组超重/肥胖CD4^(+)/CD8^(+)异常和IgG低表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CD4^(+)/CD8^(+)异常和IgG低表达都是儿童RRTI的危险因素(P<0.05);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对CD4^(+)/CD8^(+)异常和IgG低表达的效应均有正向交互作用(P<0.05)。结论:超重/肥胖和免疫功能异常在儿童中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增加了RRTI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反复呼吸系统感染 超重 肥胖 免疫功能异常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对miRNA-21、miRNA-26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闫鲜鹏 韩伟 +2 位作者 王洁英 李婷 陈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75-78,82,共5页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微小RNA(miRNA)-21及miRNA-26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常... 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微小RNA(miRNA)-21及miRNA-26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使用孟鲁司特钠片联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以及miRNA-21、miRNA-26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和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感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hs-CPR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iRNA-21和miRNA-26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斯特钠片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肺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且联合治疗可能通过下调miRNA-21和miRNA-26a的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孟鲁司特钠片 糠酸氟替卡松 微小RNA-21 微小RNA-26a
下载PDF
脂多糖对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支文冰 姜盛楠 +6 位作者 孙婷婷 王春柳 宗时宇 陈静 李晔 刘洋 张红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气道上皮细胞(BEAS-2B)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BEAS-2B发生炎性损伤,于刺激后3、6、12和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8、IL-6、IL-17、IL-1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气道上皮细胞(BEAS-2B)损伤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BEAS-2B发生炎性损伤,于刺激后3、6、12和24 h收集细胞上清液,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8、IL-6、IL-17、IL-1β、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IL-13、IL-3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硝酸还原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LPS可促进BEAS-2B细胞中IL-8、IL-6、IL-17和MCP-1分泌,且诱导3、6、12和24 h时均能使IL-8、IL-6、IL-17和MCP-1因子水平显著增加,但不同因子分泌达峰时间不一致;此外,LPS对BEAS-2B细胞IL-1β、TSLP、IL-13、IL-33和NO分泌无显著刺激作用。结论 LPS刺激的BEAS-2B细胞损伤模型适用于IL-8、IL-6、IL-17和MCP-1因子调节相关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哮喘 气道上皮细胞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宣肺降浊清肠汤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汉平 张志敏 +3 位作者 谢栩硕 任培华 王鹏 李振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82-887,共6页
目的观察宣肺降浊清肠汤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痰湿蕴肺型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 目的观察宣肺降浊清肠汤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痰湿蕴肺型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30例;同时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随机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空白组,用于肠道菌群检测的对照。西药组给予氨溴索口服,中药组给予宣肺降浊清肠汤颗粒剂口服,中西医结合组给予宣肺降浊清肠汤联合氨溴索口服。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估3组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指数(BSI)评分、24 h痰量、急性加重次数、咳嗽-咳痰评估问卷(CASA-Q)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粪便标本中直肠真杆菌、多形拟杆菌表达量(采用PCR扩增法测定)。结果治疗结束后,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组、西药组[93.3%(28/30)比63.3%(18/30)、76.7%(23/30),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FEV_(1)、FVC、PEF均明显提高,BSI评分、SGRQ评分均明显降低,24 h痰量、急性加重次数均明显减少,CASA-Q评分均明显升高,且中西医结合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西药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粪便中直肠真杆菌、多形拟杆菌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西药组粪便直肠真杆菌、多形拟杆菌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后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直肠真杆菌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多形拟杆菌表达量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均<0.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直肠真杆菌、多形拟杆菌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宣肺降浊清肠汤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痰湿蕴肺型患者效果优于二者单独应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机制可能与宣肺降浊清肠汤可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稳定期 痰湿蕴肺型 宣肺降浊清肠汤 肠道菌群微生态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瑜丹 陶爱林 +1 位作者 刘雪婷 何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6~14岁)49例、青壮年组(15~44岁)106例、中老年组(45~80岁)39例。使用全自动体外过敏原诊断仪检测血清总IgE(tIgE...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尘螨过敏情况及肺功能的差异。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4例,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6~14岁)49例、青壮年组(15~44岁)106例、中老年组(45~80岁)39例。使用全自动体外过敏原诊断仪检测血清总IgE(tIgE)水平及屋尘螨、粉尘螨特异性IgE(sIgE)阳性情况,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PT)观察尘螨过敏情况(以尘螨SPT阳性率表示);肺功能测试仪检查肺功能相关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气体50%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50)、用力呼出气体25%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的实际值/预计值及FEV1/FVC(实际值)。分析肺功能相关指标与年龄、血清tIg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tIgE水平分别为(377.41±239.78)、(313.47±276.95)、(235.27±240.85)IU/mL,中老年组血清tIgE水平低于儿童组(P<0.01),儿童组、青壮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屋尘螨sIgE阳性率分别为97.76%(42/43)、77.50%(62/80)、34.38%(11/32),血清粉尘螨sIgE阳性率分别为95.92%(47/49)、75.00%(78/104)、35.90%(14/39),尘螨SPT阳性率分别为95.92%(47/49)、87.74%(93/106)、56.41%(22/39),儿童组、青壮年组、中老年组血清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及尘螨SPT阳性率均依次降低,组间两两比较P均<0.01。各组FVC、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儿童组、青壮年组MMEF、MEF50、MEF25及FEV1/FVC均高于中老年组(P均<0.01)。肺功能相关指标与血清tIgE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肺功能相关指标中FEV1、FVC/FEV1、MMEF、MEF50、MEF25与年龄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203、-0.499、-0.401、-0.343、-0.361,P均<0.05)。结论 儿童哮喘患者较青壮年及中老年哮喘患者的血清tIgE水平及屋尘螨sIgE、粉尘螨sIgE、尘螨SPT阳性率升高,且肺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过敏原 免疫球蛋白E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下载PDF
苏黄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高敏模型的抗炎止咳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锦帅 杨子娴 +6 位作者 王韬 贾丹 王亚琼 熊广 谢纬 陈生 李敏芳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高敏模型的止咳及抗炎作用。方法:白化豚鼠36只,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可待因组以及苏黄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咳嗽高敏豚鼠模型,造模后每日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4 d。予0....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对豚鼠咳嗽高敏模型的止咳及抗炎作用。方法:白化豚鼠36只,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可待因组以及苏黄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咳嗽高敏豚鼠模型,造模后每日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4 d。予0.4 mol/L柠檬酸进行咳嗽激发,检测咳嗽次数及潜伏期;对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进行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ELISA检测BALF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肽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苏黄止咳胶囊中、高剂量组可降低豚鼠的咳嗽次数(P<0.01),延长咳嗽潜伏期(P<0.01),降低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P<0.01),下调BALF中IL-1β、TNF-α、SP、CGRP水平(P<0.01),改善气道、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可显著降低豚鼠咳嗽高敏模型的咳嗽敏感性,改善气道和肺组织炎症,发挥止咳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高敏综合征 苏黄止咳胶囊 气道炎症 风咳 咳嗽潜伏期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祛风止痉胶囊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TRPV1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玉刚 朱玉龙 马红霞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观察祛风止痉胶囊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表达以及外周血白介素(IL)-4、IL-13、IL-15、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目的:观察祛风止痉胶囊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表达以及外周血白介素(IL)-4、IL-13、IL-15、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实验的第1、15天给予10%OVA腹腔注射1 ml以致敏,第15天将致敏的大鼠给予1%OVA溶液进行超声雾化建立哮喘模型。连续干预10 d。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IL-4、IL-13、IL-5、IL-17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肺组织TRPV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低剂量、中剂量组、高剂量组IL-4、IL-13、IL-5、IL-17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高剂量组IL-4、IL-13、IL-5、IL-17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及阳性对照组的TRPV1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均P<0.05),模型组的TRPV1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P<0.05)。结论:祛风止痉胶囊可降低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TRPV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炎症 祛风止痉胶囊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气道平滑肌 大鼠
下载PDF
肺功能检查在重叠综合征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闵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1-0054,共4页
探讨肺功能检查在重叠综合征(ACO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1例COPD轻-中度患者列为COPD组,另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1例ACOS患者列为ACOS组。两组均接受肺功... 探讨肺功能检查在重叠综合征(ACO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1例COPD轻-中度患者列为COPD组,另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1例ACOS患者列为ACOS组。两组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每例患者肺功能检测均符合肺功能检查质控标准,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间常规肺功能指标对比均有差异(P〈0.05);两组呼吸总阻抗、中心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力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ACOS和COPD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存在明显差别,可用于两种疾病的鉴别以及治疗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检查 ACOS COPD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陈文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9-0082,共4页
评估在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中利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2022.01-2022.12本院收入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总共238名患者,依照抽签法将其中119名患者归为常规组(依照常规进行治疗),余下119名患者归为观察组(布地奈德福... 评估在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中利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2022.01-2022.12本院收入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总共238名患者,依照抽签法将其中119名患者归为常规组(依照常规进行治疗),余下119名患者归为观察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238名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有效73(61.34%)名患者,显效73(61.34%)名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有效28(23.53%)名患者、显效44(36.97%)名患者多(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FVC(2.71±0.35)L、FEV1L(1.67±0.21)L、FEVI%(55.05±5.28)%明显改善于对照组FVC(2.32±0.33)L、FEV1(1.33±0.15)L、FEVI%(58.53±4.71)%(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炎性反应程度中IL-5(4.96±1.50)pg/ ml、hs-CRP(3.26 ±1.62)ng/ ml、hs-CRP(1.27±0.26)ng/ ml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IL-5(6.33±2.14)pg/ ml、hs-CRP(3.31±0.22)ng/ ml、hs-CRP(1.91±0.14)ng/ ml指标(p<0.05)。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对于哮喘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这类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吸入粉雾剂 哮喘 支气管扩张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25(OH)D_(3)、IL-6水平变化与T淋巴细胞免疫平衡的关系及预测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洲慧 张彤 +2 位作者 李燕茹 李红霞 赵华昌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670-674,762,共6页
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与T淋巴细胞免疫平衡的关系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CVA患儿作为研究组,4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25(OH)D_(3... 目的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与T淋巴细胞免疫平衡的关系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98例CVA患儿作为研究组,4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25(OH)D_(3)、IL-6水平、T淋巴细胞免疫平衡指标,分析研究组血清25(OH)D_(3)、IL-6水平与免疫平衡指标的相关性,比较治疗4周后不同预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25(OH)D_(3)、IL-6水平及变化值(以△表示治疗前后变化值的绝对值),分析△25(OH)D_(3)、△IL-6与预后的相关性及治疗前血清25(OH)D_(3)、IL-6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D_(3)水平、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25(OH)D_(3)水平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血清IL-6水平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儿治疗前、治疗后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儿,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儿,△IL-6小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研究组△IL-6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血清25(OH)D_(3)、IL-6单独预测CVA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764,与单独预测比较,联合预测的AUC(0.926)明显增大,NRI、IDI均>0(P<0.05)。结论CVA患儿血清25(OH)D_(3)、IL-6水平变化与T淋巴细胞免疫平衡失调有关,且各指标联合在预测患儿预后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免疫平衡 预后 25-羟维生素D_(3)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相关性
17
作者 陆静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63-0166,共4页
探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相关性。方法 150例患者,均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入选时间2023.04~2023.06),临床检查方案: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激发试验;金标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观察内容:... 探究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相关性。方法 150例患者,均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入选时间2023.04~2023.06),临床检查方案:呼出气一氧化氮、支气管激发试验;金标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观察内容:两种诊断方法相关性;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相关性。结果 对该病诊断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40.74%、95.93%;经相关性分析显示,阳性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之间一般相关(r=0.684,P<0.001);经ROC曲线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对该病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最佳截断值为40ppb;与支气管激发试验联合后,诊断效能提升,且呼出气一氧化氮诊断准确度、灵敏度较支气管激发试验高(P<0.05)。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诊断方法中,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结果存在相关性,且两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支气管激发试验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
下载PDF
宣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黎 童佳 陈麒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观察宣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半乳糖凝集素-9(Gal-9)和趋化因子3(CCL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96例,分... 目的 观察宣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半乳糖凝集素-9(Gal-9)和趋化因子3(CCL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宣肺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喘息、咳痰、咳嗽积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CXCR4、Gal-9和CCL3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喘息、咳痰、咳嗽积分、FEV1、FVC、MVV、CXCR4、Gal-9和CCL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喘息、咳痰、咳嗽积分、CXCR4、Gal-9和CCL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和MV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宣肺合剂能够提高西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CXCR4、Gal-9和CCL3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合剂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半乳糖凝集素-9 趋化因子3
下载PDF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分析哮喘与肌少症的因果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虹 裴晶祺 +1 位作者 唐琳妮 朱迎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MR)探索哮喘与肌少症的因果效应。方法两样本MR评估哮喘数据集对肌少症关联的3个数据集(低手握力、四肢肌肉重量和行走速度)的因果关系。逆方差加权法结果作为主要指标,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值、基于众数的... 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MR)探索哮喘与肌少症的因果效应。方法两样本MR评估哮喘数据集对肌少症关联的3个数据集(低手握力、四肢肌肉重量和行走速度)的因果关系。逆方差加权法结果作为主要指标,MR-Egger回归、加权中位值、基于众数的简单估计和基于众数的加权估计作为参考。逐步剔除法检验敏感性,Q检验检验异质性,MR-pleiotropy函数检验多效性。反向MR研究肌少症对哮喘的影响。结果哮喘与低手握力概率增加有关(OR=1.703,95%CI:1.206~2.405,P=0.003);与四肢肌肉重量减少有关(OR=0.733,95%CI:0.598~0.899,P=0.003);与行走速度降低有关(OR=0.930,95%CI:0.873~0.990,P=0.022)。逐步剔除法证实哮喘对肌少症3个数据集因果效应结果稳定。反向研究未发现肌少症对哮喘存在促进作用。结论哮喘促进肌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肌少症的潜在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肌少症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握力
下载PDF
哮喘表型和2型炎症哮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旭 陈如冲 李靖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根据临床特征、触发因素、气道炎症、生理及病理特征等差异存在多种表型。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指南提出哮喘存在2型炎症,并可通过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过敏原等方法诊断2型...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根据临床特征、触发因素、气道炎症、生理及病理特征等差异存在多种表型。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指南提出哮喘存在2型炎症,并可通过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和过敏原等方法诊断2型炎症型哮喘。现已发现50%~70%的哮喘患者与2型炎症有关,中国超过75%的重度哮喘患者存在2型炎症,因此,针对2型炎症哮喘的药物研发和治疗至关重要。作者针对2型炎症哮喘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及判断标准,以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哮喘诊断和生物制剂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介导素类 支气管高反应性 哮喘 生物学标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