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瘦素和微小RNA-30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苟鑫 黄晓丽 +4 位作者 周建 封凯旋 马斌 周淏 罗向阳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瘦素和微小RNA-30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重症肾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进行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瘦素和微小RNA-30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重症肾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进行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对血清瘦素和微小RNA-30a水平的影响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研究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瘦素和微小RNA-30a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肌酐水平、尿素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良好,血清瘦素及微小RNA-30a得到控制并有所降低,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 重症肾衰竭 电解质紊乱 血清瘦素 微小RNA-30a
下载PDF
临床实践中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2
作者 王宏梅 《北方药学》 2012年第1期92-92,共1页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五种。但由于受到遗传背景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一些例外情况,了解这些有助于在临床实践...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可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和Y连锁遗传病五种。但由于受到遗传背景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一些例外情况,了解这些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辩证地分析、解决与遗传有关疾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遗传病 遗传方式
下载PDF
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白丽杰 王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3091-309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脂血症/药物疗法 洛伐他汀/治疗应用
下载PDF
树脂灌流治疗高黏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卢斌 刘克强 赵道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5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树脂灌流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方法树脂灌流治疗高黏血症病人18例,与口服阿司匹林组20例进行对比。结果树脂灌流治疗高黏血症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树脂灌流可用于不能耐受服药的高黏血症病人。
关键词 高黏血症 树脂灌流 血浆黏度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探讨大黄䗪虫丸调控肠道菌群抑制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梁静涛 王尧 +5 位作者 何晓艳 李欣 黄婧 古铮铮 肖静怡 吴丽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7-46,共10页
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研究大黄䗪虫丸(DHZCW)对腺嘌呤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大黄䗪虫丸高、中、低剂量组(0.168、0.084、0.042 g·kg^(-1))、吡非尼酮组(200 mg·kg^(-1... 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研究大黄䗪虫丸(DHZCW)对腺嘌呤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大黄䗪虫丸高、中、低剂量组(0.168、0.084、0.042 g·kg^(-1))、吡非尼酮组(200 mg·kg^(-1)),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用腺嘌呤混悬液250 mg·kg^(-1)灌胃造模28 d,再进行药物干预4周,在代谢笼中收集大鼠尿液,测定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尿素(Urea)、尿肌酐(Crea)、胱抑素C(Cys C)、24小时尿蛋白(24 h TP)。收集肾脏样本并对其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关键效应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蛋白的表达量。收集大鼠粪便运用高通量测序16S rDNA技术对大鼠菌群进行物种差异性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UN、Urea、Crea、Cys C、24 h TP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DHZCW高、中、低剂量组和吡非尼酮组BUN、Urea、Crea、Cys C、24 h TP均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出现明显纤维化改变,α-SMA、ColⅠ、ColⅢ蛋白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DHZCW高剂量组和吡非尼酮组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理损伤改变,DHZCW中、低剂量组可见纤维化改变,低剂量组较为明显;DHZCW高、中、低剂量组和吡非尼酮组中的α-SMA、ColⅠ、ColⅢ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说明DHZCW能有效减少胶原异常沉积而抑制肾纤维化。肠道菌群来看,门水平上,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明显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减少,二者比例明显失调。科水平上,模型组降低了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前蹄菌科(Prevotellaceae)、未分类拟杆菌科(Bacteroidota_unclassified),增加了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颤螺旋菌科(Oscillospiraceae)菌群的丰度。属水平上,模型组的未分类厚壁菌(Firmicutes_unclassified)、未分类拟杆菌属(Bacteroidota_unclassified)、普雷沃氏菌属_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等菌群丰度显著降低,UCG-005、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a_UCG-014_unclassified)等菌群丰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DHZCW能降低潜在致病菌而升高有益菌丰度,调节肠道菌群。结论:DHZCW能有效改善肾功能和抑制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䗪虫丸 肾纤维化 16S rDNA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