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7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刘冰凌 袁晓英 刘舒扬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腹腔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62例肿瘤手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腹腔... 目的:分析医院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此类患者的腹腔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62例肿瘤手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62例肿瘤手术后并发腹腔感染的患者的腹腔引流液标本中共检出12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4株(占59.20%,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2株(占33.60%,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9株(占7.20%);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厄他培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15.0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60.00%);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15.0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低(<20.00%);鲍曼不动杆菌仅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20.00%);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利奈唑胺、利福平、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20.00%),对其他所试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结论:医院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复杂,且不同菌种的耐药情况迥异,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以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腹腔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特点 药学监护
下载PDF
血清IL-12、IL-18、CRP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刘志慧 牛兴杰 张建华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20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分别于入院当天和治疗14 d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IL-12、IL-18水平,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12、IL-18、CRP水平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90 d,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并发SBP患者9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IL-12、IL-18、CRP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随访期间死亡21例,存活99例。治疗后患者血清IL-12[(36.67±4.57)ng/L比(67.53±8.16)ng/L]、IL-18[(60.19±7.04)ng/L比(111.06±12.58)ng/L]、CRP[(19.56±2.24)mg/L比(42.65±5.53)mg/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死亡组患者肝性脑病[33.33%(7/21)比14.14%(14/99)]、肝肾综合征[42.86%(9/21)比18.18%(18/99)]比例以及白蛋白[(22.34±2.52)g/L比(25.53±2.64)g/L]、总胆红素[(47.56±4.90)μmol/L比(33.34±3.58)μmol/L]、治疗后IL-12[(40.01±4.16)ng/L比(35.96±4.02)ng/L]、治疗后IL-18[(65.28±7.02)ng/L比(59.11±6.31)ng/L]、治疗后CRP[(23.19±3.34)mg/L比(18.79±2.36)mg/L]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肝性脑病(HR=1.893,95%CI:1.379~2.406,P<0.001)、肝肾综合征(HR=1.749,95%CI:1.225~2.273,P<0.001)、低白蛋白(HR=1.756,95%CI:1.108~2.404,P<0.001)、治疗后IL-12(HR=1.996,95%CI:1.226~2.765,P<0.001)、IL-18(HR=1.564,95%CI:1.117~2.010,P<0.001)、CRP(HR=2.385,95%CI:1.856~2.913,P<0.001)水平高均是导致肝硬化并发SBP患者9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后血清IL-12、IL-18、CRP水平联合预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90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约登指数为0.638,高于治疗后单独血清IL-12、IL-18、CRP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0.791、0.805、0.802;z值分别为2.996、2.819、2.847,P值分别为0.022、0.031、0.027)。结论血清IL-12、IL-18、CRP水平升高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90 d内死亡有关,可用于预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死亡风险,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腹膜炎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8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肝硬化并SBP患者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联合检测的意义
3
作者 蒋菁蓉 张天洪 陈婧 《肝脏》 2024年第6期695-698,共4页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外周血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白细胞分化抗原64(CD64)及腹水CD64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外周血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白细胞分化抗原64(CD64)及腹水CD64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根据是否发生SBP分为SBP组49例和非SBP组57例,选取同期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外周血SAA,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WBC、PLT,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及腹水CD64。比较3组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对肝硬化并SBP的诊断效能。结果 SBP组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分别为(82.3±17.2)mg/mL、(0.4±0.2)、(13 126.3±90.1)mol/cell、(14 912.8±101.7)mol/cell,高于非SBP组的(11.2±3.4)mg/mL、(0.1±0.1)、(1083.9±61.4)mol/cell、(936.2±51.1)mol/cell,(P<0.05);SBP组外周血SAA、WBC/PLT、CD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2.8)mg/mL、(0.1±0.1)、(1063.7±57.5)mol/cell,(P<0.05)。非SBP组与对照组外周血SAA、WBC/PLT、CD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治疗后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分别为(35.6±6.9)mg/mL、(0.3±0.1)、(3302.4±70.5)mol/cell、(4758.4±78.6)mol/cell,显著低于SBP组治疗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联合诊断肝硬化并SBP的敏感度为96.00%,AUC为0.930,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肝硬化并SBP患者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异常增高,且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并SBP的早期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计数/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64
下载PDF
外周血TIMP-1、TIMP-2及TSAT水平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转归的关系
4
作者 李雅琪 郭宝珠 +1 位作者 程锦绣 金玉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40-44,共5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根据...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根据患者拔除腹膜透析管后1年内临床转归情况将其分为治愈组(n=68)和恶化组(n=32)。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TIMP-1、TIMP-2及TSA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MP-1、TIMP-2及TSAT对患者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恶化组透析龄高于治愈组,有腹膜炎病史患者占比大于治愈组,TIMP-1、TIMP-2和TSAT水平低于治愈组(P<0.01)。TIMP-1、TIMP-2和TSAT水平过低均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IMP-1、TIMP-2和TSAT预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9、0.702和0.739,上述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813,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病情恶化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TIMP-1、TIMP-2和TSAT水平降低,且三者及其联合检测对患者临床转归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 转铁蛋白饱和度 临床转归 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腹膜后Castleman病10例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5
作者 王艳龙 徐钰欣 孙象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探讨腹膜后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确诊的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43.9岁;因体检发现腹膜后例肿块7例,因腹部疼痛及腰背部疼痛就诊3例... 探讨腹膜后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0月确诊的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43.9岁;因体检发现腹膜后例肿块7例,因腹部疼痛及腰背部疼痛就诊3例。临床分型:单中心型8例,多中心型2例;肿瘤最大径5~9 cm,平均6.5 cm;病理组织分型:透明血管型7例,浆细胞型1例,混合型2例。10例患者行腹腔镜或开腹肿瘤切除术。术后电话随访,8例恢复良好,无复发迹象;2例失访。腹膜后Castleman病多为单中心病变,多无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单中心型腹膜后Castleman病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术后可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腹膜后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下载PDF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新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6
作者 李春燕 李艳 +1 位作者 刘文淑 杨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2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新置管腹膜透析(PD)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肾病中心新置管的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建档编号的尾号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30例),双号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新置管腹膜透析(PD)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肾病中心新置管的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建档编号的尾号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30例),双号为观察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分别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两组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SF-36各维度得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总体健康、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维度得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能提高新置管PD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 生活质量 自理能力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危险因素和PBMC CD36/mTORC1信号通路变化研究
7
作者 张迎迎 魏珂乐 +3 位作者 丁鹤 郭慧杰 崔轶 王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分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化抗原(CD)3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1(mTORC1)信号通路水平变化。方法2020年7月~2023年12月我院诊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2例,...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分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化抗原(CD)3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1(mTORC1)信号通路水平变化。方法2020年7月~2023年12月我院诊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2例,其中并发SBP者43例。取腹水培养,进行细菌鉴定,采用PCR法检测PBMC CD36/mTORC1 mRNA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SBP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组43例SBP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8株(9.8%),其中科氏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各1株,大肠埃希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和阴沟杆菌2株;SBP患者既往SBP发生史、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INR、MELD评分及PBMC CD36和mTORC1 mRNA水平分别为51.2%、(45.7±5.2)μmol/L、(21.7±3.1)g/L、(1.5±0.5)、(24.9±7.5)、(3.2±0.8)和(2.4±0.7),与肝硬化组【分别为18.0%、(12.3±1.4)μmol/L、(35.3±5.4)g/L、(1.2±0.3)、(12.8±3.7)、(1.4±0.5)和(1.1±0.4)】比,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发生史、血清总胆红素、ALB、MELD评分及PBMC CD36和mTORC1水平为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SBP患者PBMC CD36/mTORC1信号通路表达上调,其在SBP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分化抗原36/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利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成功诊治支原体腹膜透析腹膜炎1例
8
作者 杨倩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7期614-616,共3页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主要并发症之一,在临床诊治中,腹膜炎病原学诊断至关重要。目前通过常规微生物培养能检测出大部分致病菌,但仍有部分患者行腹膜透析液培养阴性,这些患者的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反复发作腹膜炎的患者,...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主要并发症之一,在临床诊治中,腹膜炎病原学诊断至关重要。目前通过常规微生物培养能检测出大部分致病菌,但仍有部分患者行腹膜透析液培养阴性,这些患者的治疗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反复发作腹膜炎的患者,对此类患者需警惕特殊微生物感染,比如支原体、结核、真菌等。其中支原体腹膜炎非常少见,相关报道较少、目前治疗未达成共识,临床重视度不够。本文就1例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诊断支原体腹膜炎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支原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频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
9
作者 鲍玲玲 边学燕 +3 位作者 张爱伟 黄坚成 包斯增 罗春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618-620,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频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2年1月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频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2年1月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发生PDA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DAP发生频率分为单发组和频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预后转归。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SII与频发性PDAP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II对发生频发性PDAP的预测价值。结果:116例PDAP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单发组76例,频发组40例。与单发组比较,频发组透析龄更长,血小板计数和SII水平更高。频发组治愈率低于单发组(70.0%vs 85.5%,P=0.046),死亡率高于单发组(12.5%vs 2.6%,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II水平是发生频发性PDAP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01,95%CI 1.000~1.002,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SII预测频发性PDAP的曲线下面积为0.725(95%CI 0.628~0.822,P=0.000)。结论:高SII水平是频发性PDA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预测PDAP患者频发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ALBI、NLR、CRP联合诊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周嘉敏 唐源 李红纳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ALBI评分联合NLR、CRP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9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肝硬化腹水的134例患者,分为SBP与非SBP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BP的独立危险因素,系... 目的探讨ALBI评分联合NLR、CRP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9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肝硬化腹水的134例患者,分为SBP与非SBP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BP的独立危险因素,系数法建立联合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及联合模型对肝硬化合并SBP的诊断价值。结果ALBI评分、NLR、CRP均是肝硬化患者SBP的独立危险因素。ALBI评分、NLR、CRP以及ALBI-NLR-CRP联合模型诊断SB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95%CI:0.627~0.802,P<0.05)、0.808(95%CI:0.715~0.866,P<0.05)、0.790(95%CI:0.736~0.879,P<0.05)、0.880(95%CI:0.820~0.940,P<0.05),灵敏度分别为66.30%、65.10%、77.10%、77.10%,特异度分别为70.60%、88.20%、72.50%、94.10%。结论ALBI、NLR、CRP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继发SBP独立的评价指标,ALBI-NLR-CRP联合模型简便、无创、价廉,用于诊断肝硬化继发SBP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青霉菌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王毓琦 胡明亮 +2 位作者 王丽 梁彩星 王晓双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69-72,共4页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多种不良临床结局。因此,预防及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大多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由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青霉菌属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多种不良临床结局。因此,预防及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大多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由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青霉菌属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45岁女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既往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提示结直肠炎。入院后先后使用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氟康唑等抗感染治疗,后续腹膜透析管微生物培养结果提示青霉菌感染,予拔除腹膜透析管并使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后腹膜炎治愈。本例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发现其临床表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对于治疗效果不佳或病原体培养阴性的腹膜炎患者,需警惕青霉菌感染的可能。在及时、规范治疗腹膜炎的同时应注意识别并处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真菌感染 青霉菌属 肾脏疾病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2
作者 潘琳琳 余强 袁春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预后,并进一步明确预后不良独立性风险因素,以期为SFTS预防及诊疗提供关键指导。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11月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69例SFTS病例作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预后,并进一步明确预后不良独立性风险因素,以期为SFTS预防及诊疗提供关键指导。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11月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69例SFTS病例作回顾性分析,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案分析SFTS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且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754例)、预后不良组(n=115例),收集两组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包括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明确预后不良独立性风险因素。结果869例SFTS病例中2021年收治412例(47.41%)、2022年收治457例(52.59%);男376例,女493例,男女比例1:1.31;发病年龄中位数61岁,60~69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达35.44%(308/869);发病时间分布于4~11月,以5~8月为发病高峰期,尤以5月发病率最高,达24.28%(211/869);信阳市下辖8县2区中以商城县、光山县发病率居1、2位,占比依次为28.65%(249/869)、22.90%(199/869),固始县最低,占比为1.96%(17/869);发病人群中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比达94.02%(817/869),其他职业5.98%(52/869);852例(98.04%)于发病2周内存在户外活动或劳作史,302例(34.75%)明确有蜱叮咬史;869例SFTS病例均因急性发作前来就诊,就诊时间1-18d,平均(5.45±2.10)d,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占比99.54%(865/869),其次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及淋巴结肿大等,部分病例存在腹泻、肌肉酸痛、咳嗽咳痰及皮疹。若病情严重者,还可引发早期出血及神经系统症状;869例SFTS病例中WBC下降857例(98.62%),PLT下降854例(98.27%),HGB下降157例(18.07%);尿蛋白阳性532例(61.22%);尿潜血阳性72例(8.29%);LDH升高843例(95.74%)、CK升高627例(72.15%)、AST升高857例(98.62%),ALT升高561例(64.56%),ALB下降415例(47.76%),Tn I上升316例(36.36%)、Scr上升165例(18.99%)、BUN上升184例(21.17%);PT延长89例(10.24%),APTT延长406例(46.72%),FIB降低149例(17.15%)、D-D升高431例(49.60%);PaO_(2)降低167例(19.22%)、PaCO_(2)升高152例(17.49%);高SFTSV载量278例(31.99%);869例SFTS病例中重症例数214例,重症率24.63%,经救治后死亡115例,死亡率13.23%;除性别、WBC、HGB、尿蛋白、尿潜血及FIB外,两组年龄、合并症、就诊时间、早期出血、神经系统症状、PLT、AST、ALT、ALB、LDH、CK、Tn I、Scr、BUN、PT、APTT、D-D、PaO_(2)、PaCO_(2)及SFTSV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不良独立性风险因素为年龄、就诊时间、早期出血、神经系统症状、AST、ALT、LDH、CK、APTT、D-D、PaO_(2)、PaCO_(2)及SFTSV载量。结论SFTS流行特征明显,且临床特征典型,尤需对高龄、就诊时间延迟、出现早期出血或神经系统症状、生化,凝血,血气分析指标异常及SFTSV高载量患者诊治引起重视,有利于降低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陈金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57-0060,共4页
探究早期食管癌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价值。方法将早期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与标准符合者有60例,双色球法分组,有剥离组、切除组,均有30例,剥离组行ESD治疗,切除组行消化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研究在2022年1月-2024年... 探究早期食管癌治疗中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价值。方法将早期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与标准符合者有60例,双色球法分组,有剥离组、切除组,均有30例,剥离组行ESD治疗,切除组行消化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治疗,研究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实施,观察病灶切除情况并比较临床指标,统计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剥离组有96.67%的完全切除率,有96.67%的整块切除率,均高于切除组的76.67%、73.33%,构成客观差异,P<0.05。病灶最大直径测定后在剥离组长于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测定后在剥离组低于切除组,手术时间比较后在剥离组短于切除组,构成客观差异,P<0.05。剥离组有3.33%的感染率,有6.67%的穿孔率,有3.33%的吻合口狭窄率,有13.33%的迟发性出血率,和切除组的0.00%、3.33%、10.00%、6.67%相比均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剥离组随访三个月、六个月时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切除组在上述时间点均有3.33%的发生率,两组未构成客观差异,P>0.05。随访一年时再次统计复发率,其中剥离组低于切除组,即3.33%VS20.00%,构成客观差异,P<0.05。结论 ESD在安全性方面和EMR相当,在切除质量、恢复时间等方面有优势,且能降低远期复发率,建议早期食管癌患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发率 临床指标 早期食管癌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治进展
14
作者 邓倩 汤显湖 王润秀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35-440,共6页
随着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技术的成熟,其在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中逐渐流行,但仍难以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是... 随着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技术的成熟,其在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中逐渐流行,但仍难以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营养不良严重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是腹膜透析患者高住院率及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PD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及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文献复习结果发现营养不良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营养评估表等,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优化膳食营养摄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控制炎症、优化透析方案、保护残余肾功能等。但尚未有国际公认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e,PEW)评分系统被推出,呼吁探索其他敏感特异性指标,并不断设计开发管理策略及找寻干预PEW的最佳管理策略,改善腹膜透析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消耗 评估方法 治疗
下载PDF
针对腹膜透析导致营养不良的策略性干预方法研究
15
作者 周慧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86-0089,共4页
探讨早期营养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3月至12月期间,这些患者接受了传统的腹膜透析管理程序,由护士负责治疗、营养管理和持续护理。而在2023年3月至12月期间,32名患者被确定为干预组,并建立了营养支持小组,... 探讨早期营养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3月至12月期间,这些患者接受了传统的腹膜透析管理程序,由护士负责治疗、营养管理和持续护理。而在2023年3月至12月期间,32名患者被确定为干预组,并建立了营养支持小组,进行了早期营养管理。分析了干预前后的肌肉质量(MAMC)、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和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酸(Scr)、钙(Ca)和磷(P)。结果 随访后,干预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在干预组中,我们观察到了显著的改善。血清白蛋白(ALB)增加了2.95g/l(P<0.001),血红蛋白(Hb)增加了16.33g/l(P<0.001)。此外,在干预组中,尿素氮(BUN)指标下降了4.64mmol/l(P<0.001),肌酸(Scr)也显著降低了117。而磷(P)血清浓度在干预后小于干预前(P<0.001),而钙(Ca)的血清浓度则显著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 早期营养管理可以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肾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 干预方法
下载PDF
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12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玉婷 赵敏竹 杨晋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 评价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G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BRTO治疗的12例肝硬化GV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静脉曲张栓塞效果,术后... 目的 评价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胃静脉曲张(GV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BRTO治疗的12例肝硬化GV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静脉曲张栓塞效果,术后再出血率、肝功能变化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BRTO手术均获成功。与手术前相比,术后患者总胆红素(TBil)明显降低[15.60(8.55,31.28)μmol/L比22.60(14.60,31.80)μmol/L,P=0.005],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15.57±2.14)s比(16.45±2.19)s,P=0.034];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有所升高(均P>0.05);血清肌酐(Crea)、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有所下降(均P>0.05);Child-Pugh评分无明显变化,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显著降低[(9.92±2.28)分比(10.92±2.91)分,P=0.002]。Kaplan-Meier分析显示,术后3、6、12个月累积再出血率分别为16.7%、25.9%、35.2%,术后12个月病死率为9.1%。结论 BRTO治疗GV可行、安全有效,可在止血的同时改善患者肝功能,但可能有食管静脉曲张和腹水加重风险,需进一步评估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胃静脉曲张 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
下载PDF
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及预后分析
17
作者 汪易岚 曹岚 +1 位作者 叶宏伟 周维一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7期892-896,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4例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版《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国际指南》中的... 目的分析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预后。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4例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版《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国际指南》中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是否发展为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再根据脓毒症患者出重症监护病房时的病情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并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114例腹腔感染患者中,脓毒症患者78例、非脓毒症患者36例。脓毒症患者在出重症监护病房时病情好转59例,病情恶化19例。脓毒症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IL)-6均高于非脓毒症组[8.10(2.75,38.80)μg/L比0.30(0.10,1.08)μg/L、28(12,45)μg/L比11(6,24)μg/L、217(81,712)ng/L比66(20,130)ng/L](P<0.05),两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PCT预测腹腔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和灵敏度最高,PCT和IL-6的特异度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和IL-6升高是腹腔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04,95%CI 1.011~1.206;OR=1.003,95%CI 1.000~1.006)(P<0.05)。恶化组患者的PCT、HBP、CRP、IL-6、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好转组(P<0.05或P<0.01)。ROC曲线显示,SOFA评分预测脓毒症预后的AUC最高(0.834),IL-6的灵敏度最高(0.831),HBP和APACHEⅡ评分的特异度最高(均为0.947)。结论PCT、HBP、IL-6对腹腔感染相关性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CRP、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脓毒症 降钙素原 肝素结合蛋白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单纯膜性肾病与膜性肾病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的差异性探讨
18
作者 高歌 张鑫越 +1 位作者 董奕君 程根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究单纯膜性肾病(MN)患者与MN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N且合并MGUS的患者41例(MN合并MGUS组)及单纯MN患者81例(单纯MN组)。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探究单纯膜性肾病(MN)患者与MN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短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N且合并MGUS的患者41例(MN合并MGUS组)及单纯MN患者81例(单纯MN组)。收集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采用免疫固定电泳测定MN合并MGUS患者M蛋白分型情况;比较2组患者病理资料差异;随访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单纯MN组比较,MN合并MGUS组Hb、PLT、eGFR、抗PLA2R抗体水平降低,BUN、Scr、CRP、ESR水平升高(P<0.05)。MN合并MGUS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多为IgG型[41.5%(17/41)]。2组患者病理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N合并MGUS组、单纯MN组分别有35例、74例获得随访,MN合并MGUS组治疗后缓解率低于单纯MN组[62.9%(22/35)vs.78.4%(58/74),χ^(2)=3.884,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MN合并MGUS组累积完全缓解率低于单纯MN组(Log-rankχ^(2)=8.943,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MN患者相比,MN合并MGUS患者基线肾功能更差,治疗后肾脏缓解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肾脏缓解率
下载PDF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齐天飞 吕丹菊 齐晓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93-95,共3页
探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自通化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开始时间2021.01,结束时间2022.12,将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76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2组,其中一组(合计38例)予以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 探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自通化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开始时间2021.01,结束时间2022.12,将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76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2组,其中一组(合计38例)予以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称之为常规组,另外一组(合计38例)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称之为分析组,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组手术及术后康复相关指标(除手术时间之外)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Cor、NE、ALD等应激反应指标,常规组和分析组在术前水平相近(P>0.05);在术后1d,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之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相较于常规组,分析组Cor(220.08±12.98)nmol/L、NE(82.13±7.46)ug/L、ALD(13.07±3.43)ng/dl水平更低(P<0.05);分析组术后1d、3dVAS评分(2.69±0.56)分、(1.65±0.37)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降低手术创伤性,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应激反应 疼痛程度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飞翔 孟培培 +4 位作者 江宇泳 张琴 姜艳丹 段浩鑫 赵赛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80-1885,共6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判断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ALC患者329例,根据入院时是否合并SBP分为ALC未合并...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判断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ALC患者329例,根据入院时是否合并SBP分为ALC未合并SBP组(n=246)和ALC合并SBP组(n=83),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并发症、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和凝血指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发生SBP的危险因素,绘制CA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和95%CI。结果合并SBP患者的WBC、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C反应蛋白(CRP)、CAR等炎性指标水平均高于未合并SBP患者,前者的AST、TBil、INR、MELD评分高于后者,而Alb、HDL水平显著低于后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AR(OR=20.628,95%CI:6.720~74.052,P<0.01)、RBC(OR=0.600,95%CI:0.381~0.932,P=0.025)是判断ALC患者是否合并SBP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LR(AUC=0.725)、WBC(AUC=0.651)相比,CAR的AUC(AUC=0.825)明显较高。CAR的最佳截断值为0.324,分组后显示高风险组合并SBP的比例是63.2%(55/87),显著高于低风险组的11.6%(28/242)(χ^(2)=90.495,P<0.01)。结论CAR是判断ALC患者发生SBP的良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肝硬化 酒精性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