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1
作者 亚冰玉 李英宽 雷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PUD)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PUD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均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PUD)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PUD出血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均治疗5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胃酸分泌情况[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为76.09%,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两组患者PT、APTT及TT较治疗前缩短,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腹痛、腹胀、呕血或便血及嗳气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月,两组患者BAO、MAO、PAO较治疗前减少,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内镜下电凝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PUD出血患者效果良好,能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黏膜,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出血 消化内镜 质子泵抑制剂 艾司奥美拉唑钠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对黏膜愈合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吴灵莉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对黏膜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8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Hp相关性PU患者15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新液组(n=76)和三联疗法组(n=75...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对黏膜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8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Hp相关性PU患者15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新液组(n=76)和三联疗法组(n=75)。三联疗法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康复新液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黏膜愈合效果,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康复新液组总有效率高于三联疗法组(97.37%vs.86.67%,χ^(2)=5.910,P=0.015)。治疗1个月后,2组GAS、MTL、IL-6、IL-17及CRP水平低于治疗前,SS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康复新液组GAS、MTL、IL-6、IL-17及CRP水平更低,SS水平更高(P<0.05或P<0.01)。康复新液组Hp清除率高于三联疗法组(92.11%vs.77.33%,χ^(2)=6.380,P=0.012);康复新液组与三联疗法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34.21%vs.29.33%,χ^(2)=0.414,P=0.520)。结论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可提升Hp相关性PU的Hp清除率,改善消化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促进黏膜愈合,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康复新液 三联疗法 雷贝拉唑 黏膜愈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大剂量黄芪联合西药治疗消化型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焦媛 万伟霞 +1 位作者 许梦莹 牛凯云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大剂量黄芪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06月至2024年0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的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大剂量黄芪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06月至2024年0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基于西药治疗接受大剂量黄芪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45例)。比较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胃肠激素水平,观察、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78%)和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更高,泛酸嗳气、乏力、便血、大便干结等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和胃泌素水平则均显著更低,P<0.05;较之治疗前,治疗后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更高,泛酸嗳气、乏力、便血、大便干结等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和胃泌素水平则显著更低,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采取大剂量黄芪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胃肠激素水平,安全性还较为良好,于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西药 消化型溃疡出血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胃溃疡抗感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4
作者 郝哲 《贵州医药》 2025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胃溃疡抗感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2例Hp胃溃疡抗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和观察组(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阿莫西林序贯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有效率、胃溃疡面积、C反应蛋白(CRP)、...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胃溃疡抗感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2例Hp胃溃疡抗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和观察组(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阿莫西林序贯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有效率、胃溃疡面积、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7 d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胃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CRP、SAA及PC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药物安全性无差异(P>0.05)。结论 在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阿莫西林序贯治疗Hp胃溃疡能提高患者有效率,缩小胃溃疡面积,降低机体内炎性反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抗感染治疗 标准“三联”疗法 序贯治疗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夏顺航 王明琴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研究活动期胃溃疡患者接受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凤冈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70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5例)和观察组(185例)。... 目的 研究活动期胃溃疡患者接受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凤冈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70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5例)和观察组(18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联合常规三联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血清学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水平和胃运动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1水平均降低,EGFR、ERK1/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排空时间均缩短,胃窦收缩频率均降低,胃窦收缩幅度、胃窦及十二指肠协调性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结论 给予活动期胃溃疡患者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Hp的根除效果更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溃疡面的愈合质量,促进胃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期胃溃疡 康复新液 泮托拉唑 胃运动功能
下载PDF
抑酸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指导系列(一)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亚芳 严伟 郑小春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临床治疗上可能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全面、有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目的。其中,抑酸药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抑酸药 用药指导 发病机制 抑制胃酸分泌 首选药物 药物联合使用 治疗消化性溃疡
下载PDF
肠胃康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慧 李津 +2 位作者 王生燕 尹建新 黄滨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肠胃康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治疗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 目的 探讨肠胃康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鼓浪屿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治疗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肠胃康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14 d。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14 d时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记录2组停药1个月时的Hp感染转阴情况。结果 2组经过14 d的治疗,与治疗前对比,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更低(P<0.05);实验组停药1个月时的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经过14 d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更低(P<0.05)。结论 肠胃康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Hp感染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肠胃康颗粒 铋剂四联疗法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丹 穆炳霞 王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2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2月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胃疡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Hp根除率、再感染率,治疗前后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评分与相关实验室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桥蛋白(OPN)、β-连环蛋白(β-catenin)、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及健康调查量表36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4.51%(χ^(2)=4.317,P=0.038);观察组Hp根除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9.714,P=0.002);观察组的Hp再感染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的27.45%(χ^(2)=3.980,P=0.046)。治疗8周后,2组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评分与OPN、β-catenin、MTL、G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TGF-α、VE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及精神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2%vs.19.61%,χ^(2)=0.635,P=0.425)。结论安胃疡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状况与相关指标,在提高Hp清除率、降低再感染率的同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安胃疡胶囊 四联疗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吴阳 董汾 +3 位作者 王克穷 张锋利 晁旭 崔鹿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366-1372,共7页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给予对照组恩替卡...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率,HBV-DNA载量、肝功能[ALT、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22]、肝脏超声相关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率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TNF-α、IL-6、IL-22水平,以及HBV-DNA载量、中医证候积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且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代偿期 血府逐瘀汤 恩替卡韦 HBV-DNA 肝功能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清热渗湿汤加味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蕴肠证)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姜昌明 黄晓莺 胡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渗湿汤加味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湿热蕴肠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UC(湿热蕴肠证)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全部患者根据指南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渗湿汤加味口服,连续观察2周。... 目的观察清热渗湿汤加味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湿热蕴肠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UC(湿热蕴肠证)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全部患者根据指南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渗湿汤加味口服,连续观察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改良Mayo评分、肠道菌群以及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NF)-κB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两组病例改良Mayo评分治疗后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同时点对比对照组减少更加显著(P<0.05);两组病例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明显增加及肠球菌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血清TLR4、MyD88、NF-κB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清热渗湿汤加味治疗活动期UC(湿热蕴肠证)疗效明显,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纠正肠道菌群紊乱,以及下调血清TLR4、MyD88、NF-κ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渗湿汤 湿热蕴肠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效神散加味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大肠湿热证)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刘晶 张江春 杨健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706-708,共3页
目的观察神效散加味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急性发作(大肠湿热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参考指南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神效散加味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急性发作(大肠湿热证)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参考指南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效散加味灌肠。两组连续2周治疗后进行相关指标及疗效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主要临床相关症状评分、改良Mayo评分、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两组治疗前各主要临床相关症状与改良Mayo评分、肠黏膜屏障相关指标、血清GSH-Px、SOD及MDA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P>0.05)。两组治疗2周后主要临床相关症状与改良Mayo评分等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并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血清GSH-Px、SO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而MDA水平则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效散加味灌肠治疗UC急性发作(大肠湿热证)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神效散 肠黏膜屏障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中医外科托补法在治疗脏腑“内痈”上的应用
12
作者 朱向刚 何丽红 陈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1884-1888,共5页
文章介绍了陈誩教授在临床中治疗脏腑内痈类疾病的经验。内科溃疡类疾病较为常见,因其在脏腑内部痈疡表现,中医学认为其为内痈。陈誩教授临床工作多年,撷取中医外科治痈疡托补法相关经验,引用到脏腑“内痈”上,托补并用,收效显著。文中... 文章介绍了陈誩教授在临床中治疗脏腑内痈类疾病的经验。内科溃疡类疾病较为常见,因其在脏腑内部痈疡表现,中医学认为其为内痈。陈誩教授临床工作多年,撷取中医外科治痈疡托补法相关经验,引用到脏腑“内痈”上,托补并用,收效显著。文中选取陈誩教授临床治疗脏腑内痈的经典临证医案,详细分析案例中患者病情转归过程中的各阶段用药思路,对陈誩教授以托补法应对脏腑内痈的辨证治疗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为中医药防治内科溃疡类疾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誩教授 托补法 脏腑内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血清CX3CL1、EGF、sIL-2R水平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王丹 潘婷 李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9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表皮生长因子(EG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在幽门螺杆菌感染(HP)合并消化性溃疡(PUD)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8例HP合并PUD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表皮生长因子(EG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在幽门螺杆菌感染(HP)合并消化性溃疡(PUD)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8例HP合并PUD患者,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未合并PUD的HP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活性吸附法检测血清CX3CL1、EGF、sIL-2R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X3CL1、EGF、sIL-2R对HP合并PUD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HP合并PU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CX3CL1、sIL-2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G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CX3CL1、sIL-2R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EGF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X3CL1,sIL-2R、EGF均为HP合并PU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CX3CL1、EGF、sIL-2R诊断HP合并PUD的AUC为0.777、0.765、0.771,联合诊断的AUC为0.885,三者联合优于血清CX3CL1、EGF、sIL-2R各自单独诊断(Z三者联合-CX3CL1=3.609、Z三者联合-EGF=4.220、Z三者联合-sIL-2R=3.723,,P均=0.000);血清CX3CL1、EGF、sIL-2R预测HP合并PUD患者预后的AUC为0.858、0.841、0.841,联合预测的AUC为0.957,二者联合优于血清CX3CL1、EGF、sIL-2R各自单独预测(Z三者联合-CX3CL1=2.241、Z三者联合-EGF=3.000、Z三者联合-sIL-2R=2.665,P=0.025、0.003、0.008)。结论HP合并PUD患者血清CX3CL1、sIL-2R水平明显上升,EGF水平明显下降,与预后密切联系,二者联合对HP合并PUD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C-X3-C趋化因子配体1 表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黄连素+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14
作者 李毅 李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5期80-82,共3页
目的探究黄连素(别称:盐酸小檗碱)与四联疗法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2例... 目的探究黄连素(别称:盐酸小檗碱)与四联疗法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连素与四联疗法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Hp清除率及复发率、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反酸、嗳气、腹痛消失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2.95±0.51)、(3.85±0.44)、(5.65±0.88)、(8.74±0.85)d,较对照组的(4.35±0.85)、(6.85±0.61)、(7.51±1.38)、(12.45±1.28)d短(P<0.05)。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6.1%、3.9%,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0.4%、17.6%,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Hp清除率高,复发率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0.2%,两组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2/102),与对照组的3.9%(4/102)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四联疗法治疗时联合黄连素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Hp清除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黄连素 四联疗法 联合用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胃复春胶囊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伴Hp感染临床研究
15
作者 唐忠明 邓中民 +1 位作者 朱德斌 姚林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胃复春胶囊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胃溃疡伴Hp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以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共治... 目的:观察胃复春胶囊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胃溃疡伴Hp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以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复春胶囊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p根除率83.33%,高于对照组64.29%(P<0.05)。治疗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溃疡伴Hp感染患者以胃复春胶囊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临床效果佳,可减轻患者症状体征,提高Hp根除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复春胶囊 幽门螺杆菌 铋剂四联疗法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细胞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江晟 郑心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3-75,82,共4页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细胞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实践工作中避免出现血细胞减少等不良现象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已使用注射用泮托...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细胞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实践工作中避免出现血细胞减少等不良现象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已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80 mg/d的患者128例。比较患者用药前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1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男性占比较大,年龄>40~60岁者占比最大。用药第1、2、3、4、6、7天,患者白细胞计数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或P<0.01);第5天,患者白细胞计数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2、3、4、5、6天,患者红细胞计数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或P<0.01);第7天,患者红细胞计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2天,患者血小板计数均低于用药前(P<0.01);第3、4、5、6、7天,患者血小板计数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第1、2、3、4、6天,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较用药前降低(P<0.01);第5、7天,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细胞存在一定影响,具有潜在降低白细胞计数风险;对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影响尚不明确。临床使用泮托拉唑治疗时,需注意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可能,定期复查血常规,关注血细胞变化,如出现不明原因白细胞下降,应及时停药并采取对症治疗,警惕血液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泮托拉唑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血红蛋白
下载PDF
高剂量二联疗法与经典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对比
17
作者 李明贤 朱振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比较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应用经典四联疗法和高剂量二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幽门螺杆菌检验阳性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38例。对照组予以经典四联疗法(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艾司奥美拉... 目的探讨比较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应用经典四联疗法和高剂量二联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幽门螺杆菌检验阳性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38例。对照组予以经典四联疗法(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艾司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观察组予以高剂量二联疗法(阿莫西林+艾司奥美拉唑)。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炎症介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9.47%(34/38),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74%(36/38),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χ^(2)=0.724,P=0.395>0.05)。与对照组的21.05%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显著较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IL-6、IL-8、TNF-α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L-6(3.86±1.03)pg/ml、IL-8(0.06±0.05)pg/L、TNF-α(138.62±26.31)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69±1.05)pg/ml、(0.11±0.08)pg/L、(351.62±29.62)ng/ml(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应用经典四联疗法和高剂量二联疗法的临床效果相当,但高剂量二联疗法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健康安全,同时利于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枸橼酸铋钾 艾司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幽门螺杆菌 安全性
下载PDF
铝碳酸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韩会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30-33,37,共5页
目的分析铝碳酸镁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在急性胃溃疡伴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胃溃疡伴出血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铝碳酸镁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应用在急性胃溃疡伴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急性胃溃疡伴出血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治疗。比较两组胃溃疡黏膜愈合指标、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因子(VEGF)、环氧合酶(COX)及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痛、泛酸、腹胀、嗳气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呕血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溃疡伴出血患者采用铝碳酸镁结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明显,患者胃溃疡黏膜指标趋于正常,各症状明显改善,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溃疡伴出血 铝碳酸镁 艾司奥美拉唑 胃溃疡黏膜愈合
下载PDF
理气和中汤联合三联疗法对脾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影响
19
作者 金晓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4196-4198,共3页
目的:探讨理气和中汤联合三联疗法对脾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及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选自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Hp感染胃溃疡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治... 目的:探讨理气和中汤联合三联疗法对脾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疗效及对胃肠激素及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选自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Hp感染胃溃疡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理气和中汤治疗,2组疗程8周。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溃疡愈合情况、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G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血清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而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性黏液含量、炎症细胞浸润和黏膜形态结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和中汤联合三联疗法对脾胃不和型Hp感染胃溃疡患者疗效良好,且可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促进患者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和中汤 三联疗法 脾胃不和型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疗效 胃肠激素 溃疡愈合
下载PDF
含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4261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管仁珍 丁士刚 +1 位作者 石岩岩 薛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2-944,F0003,共4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Hp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Hp的根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近年来Hp的根除率呈下...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Hp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Hp的根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近年来Hp的根除率呈下降趋势,既往“三联”方案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为了提高Hp根除率,目前临床上多推荐进行铋剂四联、序贯疗法等进行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枸橼酸铋钾 米诺环素 根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