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结直肠息肉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探索差异菌群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方案,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国西南地区5家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经肠镜检查提示结直肠息肉的75名患者为息肉组,肠镜检...目的比较结直肠息肉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探索差异菌群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方案,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国西南地区5家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经肠镜检查提示结直肠息肉的75名患者为息肉组,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73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方法,比较2组患者肠镜检查前大便标本的菌群差异;采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比对方法,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通路信息;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分析菌群显著差异物种及其预测作用。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息肉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Bray-curtis,weighted unifrac,P<0.05),息肉组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P<0.001)及瘤胃球菌属_2(Ruminococcus_2)(P<0.05)明显减少,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明显增多(P<0.05)。肠道菌群功能分析结果显示,息肉组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P<0.05)、核糖体合成(P<0.01)、错配修复(P<0.05)及同源重组(P<0.01)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机森林分析显示肠道菌群对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AUC=0.756),其中粪杆菌属预测作用最强。结论结直肠息肉患者较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特征发生改变,其中粪杆菌属差异最显著,其可能与结直肠息肉的形成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结直肠息肉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探索差异菌群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方案,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国西南地区5家三甲医院消化内科经肠镜检查提示结直肠息肉的75名患者为息肉组,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73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16S rRNA测序分析方法,比较2组患者肠镜检查前大便标本的菌群差异;采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比对方法,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通路信息;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分析菌群显著差异物种及其预测作用。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息肉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Bray-curtis,weighted unifrac,P<0.05),息肉组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P<0.001)及瘤胃球菌属_2(Ruminococcus_2)(P<0.05)明显减少,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明显增多(P<0.05)。肠道菌群功能分析结果显示,息肉组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P<0.05)、核糖体合成(P<0.01)、错配修复(P<0.05)及同源重组(P<0.01)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随机森林分析显示肠道菌群对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具有预测作用(AUC=0.756),其中粪杆菌属预测作用最强。结论结直肠息肉患者较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特征发生改变,其中粪杆菌属差异最显著,其可能与结直肠息肉的形成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