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赵武锦 李孝忠 《甘肃科技》 2023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对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次研究中实施分析的102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均为2019年5月—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 对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次研究中实施分析的102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均为2019年5月—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实施治疗前后的指标水平。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观察组更低,组别数据在采取对比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进行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均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观察组更高,但组别数据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期间,对患者采取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锦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7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雷公藤多...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给予雷公藤多苷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白介素-1、白介素-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白介素-1、白介素-6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白介素-1、白介素-6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的以上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的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 甲氨蝶呤
下载PDF
地灵丹对肾间质纤维化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孟魏魏 张景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地灵丹制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灵丹组、依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于术后第21天分别处死各组6只。观察血肌...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地灵丹制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灵丹组、依那普利组,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于术后第21天分别处死各组6只。观察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的表达进行染色,阳性面积均采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地灵丹治疗组、依那普利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下降,α-SMA、TGF-β1、FN、LN的表达下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肾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P<0.005)。结论地灵丹能够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的蛋白尿和肾间质纤维化。地灵丹对此实验模型的肾功能保护作用优于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灵丹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探讨灯火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运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进军 王文炎 《湖北中医杂志》 2015年第12期70-71,共2页
灯火灸法是指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燃后在穴位上或者病变局部直接点灼的灸法。灯火灸法又名灯草灸、油捻灸、打火灸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疗法,为烧灼灸法之一[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六记载:“灯火,主治儿惊风、昏迷、搐... 灯火灸法是指用灯心草蘸植物油点燃后在穴位上或者病变局部直接点灼的灸法。灯火灸法又名灯草灸、油捻灸、打火灸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疗法,为烧灼灸法之一[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六记载:“灯火,主治儿惊风、昏迷、搐搦、视诸病,又治头风胀痛。”临床上灯火灸也用于腮腺炎、呃逆、呕吐、阴痧腹痛、小儿消化不良、功能性子宫出血、手足厥冷等病症。清代对灯火灸法的研究甚多,乾隆年间陈复正所著《幼幼集成》誉灯火灸为“幼科第一捷法”,《串雅内外编》收集了不少民间灯火灸的验案,清·吴师机著《理瀹骈文》将灯火灸的研究推到顶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火灸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