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患者接受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期间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吴觉伦 田园 +2 位作者 聂卫华 张越伦 申乐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4,共9页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接受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期间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在北京协...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接受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期间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7月1日—10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外科手术且术后接受PCIA的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史、手术信息、术中用药信息、术后镇痛随访信息。根据接受PCIA期间PONV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CIA⁃PONV组和非PCIA⁃PONV组;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POV),将其分为PCIA⁃POV组和非PCIA⁃POV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PCIA⁃PONV和PCIA⁃POV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373例患者,其中PCIA⁃PONV组676例,PCIA⁃PONV的发生率为49.2%;PCIA⁃POV组285例,PCIA⁃POV的发生率为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134,95%CI:1.590~2.865,P<0.001)、腹部手术(OR=1.655,95%CI:1.253~2.186,P<0.001)是手术患者接受PCIA期间出现PONV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长(OR=0.990,95%CI:0.982~0.998,P=0.019)、体质量指数增加(OR=0.961,95%CI:0.932~0.991,P=0.012)则是其保护因素;女性(OR=2.646,95%CI:1.754~3.992,P<0.001)、全麻史(OR=1.372,95%CI:1.042~1.806,P=0.024)、术中使用大剂量阿片类药物(OR=1.607,95%CI:1.206~2.142,P=0.001)是手术患者接受PCIA期间出现POV的危险因素,而术中未使用肌松拮抗剂(OR=0.393,95%CI:0.237~0.651,P<0.001)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手术患者接受PCIA期间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完善的术前评估及合理的围术期管理策略对于预防PCIA⁃PONV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术后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痛性结肠镜检查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颖 罗俊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265-266,共2页
目的 :探讨全麻无痛性技术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观察 70 0例行全麻无痛性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生命体征 (BP、HR、RR、SpO2 、ECG)的变化 ,对肠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 (是否肢动、呻吟等 ) ,麻醉及检查的不良... 目的 :探讨全麻无痛性技术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观察 70 0例行全麻无痛性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生命体征 (BP、HR、RR、SpO2 、ECG)的变化 ,对肠镜插入刺激的耐受性 (是否肢动、呻吟等 ) ,麻醉及检查的不良反应 (是否反射性心率减慢、膈逆、返流、误吸、喉痉挛、腹痛腹胀、肠穿孔 ) ,药物的副作用 ,检查、苏醒、离院时间 ,患者及内镜医师对此方法的评价。结果 :检查中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现象 ,某些时点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患者对肠镜插入的耐受性良好 ;反射性心率减慢、膈逆、返流、误吸的发生率分别为 6 5 4 3%、 7 14‰、 4 2 9‰、 1 4 3‰ ;药物副作用少 ;苏醒及离院时间短 ,清醒质量高 ;内镜医师在检查中对患者状况和操作过程评价良好 ,患者苏醒后对无痛性肠镜非常满意。结论 :由内镜和麻醉医师联合完成全麻无痛性肠镜检查是具有优越性的 ,既安全、快速而有效 ,它消除了常规内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减少有常规内镜检查的并发症 ,增加了患者对内镜检查的耐受性和合作程度 ,有利于临床检查和治疗的顺利进行 ,提高了门诊的检镜率 ,并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内镜医师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性结肠镜检查 安全性 诊断 麻醉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朱科明 邓小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 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平均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 )和硬膜外麻醉组 (E组 ) ,根据放血量公式V =EBV× (H0 -Hf) /Hav,麻醉后两组分别用 5 0mL...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下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 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平均分为全身麻醉组 (G组 )和硬膜外麻醉组 (E组 ) ,根据放血量公式V =EBV× (H0 -Hf) /Hav,麻醉后两组分别用 5 0mL注射器从桡动脉放血 ,放血速度平均 4 0mL/min ,同时等速输入等量血定安 ;测定并记录稀释前后的血红蛋白 (Hb)和红细胞压积 (Hct) ;两组于麻醉前 (HD)、麻醉后 30min (HD0 )、血液稀释后 5min (HD1)和 30min (HD2 )时分别测定并计算HR、SAP、DAP、MAP、CVP、MPAP、PAWP、CI和SI。结果 两组血液稀释后Hb和Hct明显下降 ( P <0 .0 1) ,组间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 ;G组麻醉后 (HD0 )HR、SAP、SDP和MAP值比麻醉前 (HD)明显下降 (P <0 .0 5 ) ,低于E组同时间点各值 (P <0 .0 5 ) ;两组稀释后CI和SI明显增加 (P <0 .0 5 ) ,其中血液稀释后 5min(HD1)和 30min(HD2 )时 ,G组CI比稀释前 (HD0 )分别增加34 97%和 31.79% ,SI比稀释前分别增加 19.89%和 2 6 .6 4 % ,E组与G组CI和SI的增幅相似。结论 血流动力学受全身麻醉的影响比硬膜外麻醉大 ,但仍具有代偿血液稀释的能力 ,可能与本组全身麻醉深度合适以及全身麻醉机体氧供需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观察(附40例分析)
4
作者 许如贞 罗益平 杨明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术后镇痛效果 氟比洛芬酯 妇科腹腔镜 阿片类药物 术后应激反应 非甾体类药物 不良反应 机体康复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择期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宋振宇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择期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2例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拟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全麻联合DEX,对照组常规全麻。比较2组患者给药前(T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择期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2例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拟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全麻联合DEX,对照组常规全麻。比较2组患者给药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拔管前1 min(T4)及术毕(T5)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Ramsay评分;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苏醒期短于对照组(P<0.05);T2~T5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T1~T5时,观察组的Ran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择期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麻醉中使用DEX有利于提高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 苏醒期躁动 血液流动力学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欣洁 程小兵 张宁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61-156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全麻组与复合组,各5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全麻方案,复合组患... 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全麻组与复合组,各5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全麻方案,复合组患者在全麻基础上再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入室时(T1)、麻醉诱导后5 min后(T2)、插管时(T3)、插管后5 min后(T4)、切皮时(T5)、关腹时(T6)、拔管5 min后(T7))血流动力学指标(SBP、HR、MAP、SpO_(2))进行监测并行组间比较;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进行认知功能(MMSE)测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时SBP、HR、MAP、SpO_(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T6、T7时,两组患者SBP、HR、MAP均较入室时下降,且复合组低于全麻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两组患者MMSE均较术前下降,但复合组高于全麻组,复合组认知功能下降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案对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有下降风险,增加了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风险,但其对降低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方面较单纯全身麻醉更具优势,临床应针对老年患者个体情况慎重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腹部手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 术后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