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单节段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1
作者 袁韩涛 姜海涛 +3 位作者 盛文博 杨蓉蓉 朱晓雨 李四波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采用经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73例,其中Wiltse入路44例,传统后正中入路29例,损伤分类及损...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单节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采用经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73例,其中Wiltse入路44例,传统后正中入路29例,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TLICS评分>4分,术前脊髓神经功能评定全部为Frankel E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肌酸激酶、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Cobb角),VAS评分的临床疗效。结果73例患者中,65例患者得到随访,内固定术后随访时间1645个月,平均(31±1.5)个月。所有患者螺钉位置良好,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现象。(1)两组患者在术前椎体高度、Cobb角、肌酸激酶、VAS评分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总体治疗效果:两组患者间内固定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改善率及后凸畸形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Wiltse组内固定术后肌酸激酶含量水平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Wiltse组内固定术后腰背痛VAS评分优于传统组(P<0.05);Wiltse组末次随访时,多裂肌形态良好,传统组多裂肌形态消失,被无规则疤痕组织取代。结论Wiltse入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较传统手术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出血少、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隙入路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微创
下载PDF
术前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咽部不适预防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曾晓敏 李洲婷 《浙江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 评估术前小剂量单次应用地塞米松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咽部不适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诊治的21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5名患者... 目的 评估术前小剂量单次应用地塞米松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咽部不适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诊治的21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5名患者。试验组患者于术前半小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生理盐水100 mL,对照组患者在同一时间静脉滴注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咽部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咳嗽、吞咽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相关指标(包括术后引流液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方式、术后血钙、切口愈合等情况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施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单次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可以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咳嗽发生率,减轻吞咽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小剂量地塞米松 咽部不适 预防效果
下载PDF
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便秘预防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李配瑶 王琳 +1 位作者 李丹 于美娜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便秘预防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3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23年4—6月收治的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 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的便秘预防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3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2023年4—6月收治的4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健康行为、便秘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为(67.38±9.10)分,高于对照组的(57.60±8.21)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评分为(167.84±22.55)分,高于对照组的(149.65±21.73)分(P<0.05);观察组患者中便秘的发生率是37.50%,低于对照组的67.5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疼痛消失、出血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Neugarten生活满意度量表中各分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健康行为,预防便秘发生,促进术后康复,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为中心 健康教育 混合痔 便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探讨--附2例报道
4
作者 姚红林 齐清 +3 位作者 王淑君 沈硕 栾建凤 叶向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应用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例应用PRP治疗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并对使用的PRP进行血小板、细菌检测和5种生长因子检测。结合治疗难...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应用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例应用PRP治疗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并对使用的PRP进行血小板、细菌检测和5种生长因子检测。结合治疗难点与文献内容复习,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予以同种异体PRP治疗肠造口周围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清洁肠造口周围皮肤后,予以每日1次PRP治疗5 d后调整为隔日1次,分别于15 d和18 d达到治愈。结论异体PRP是1种安全、有效的促进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肠造口 造口周围皮肤损伤
下载PDF
预穿刺在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包鹏飞 吴琦 +1 位作者 张会江 潘昊 《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多通道预穿刺提高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安全性及清石率。方法择期行多通道PCNL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穿刺组和预穿刺组各46例,预穿刺组采用碎石前预穿刺成功留置... 目的探讨通过多通道预穿刺提高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安全性及清石率。方法择期行多通道PCNL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穿刺组和预穿刺组各46例,预穿刺组采用碎石前预穿刺成功留置多根导丝并固定,根据通道碎石要求按需启用预置导丝建立多个经皮肾通道碎石,比较两组一期多通道建立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建立通道时间、手术输血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穿刺组多通道建立成功率为97.3%,结石清除率为89.1%,均高于常规穿刺组(89.4%、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7、4.420,均P<0.05);预穿刺组的建立通道时间、输血例数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穿刺可以提高复杂性肾结石一期PCNL多通道建立成功率,增加通道建立的精准性与安全性,缩短建立通道时间,减少术后结石残留,降低出血及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穿刺 一期手术 多通道 经皮肾镜 复杂性肾结石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颈重建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雨来 夏中友 +1 位作者 王浩(综述) 伍季(审校) 《西部医学》 2023年第6期932-936,共5页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不可避免带来患者尿控功能损伤。因膀胱颈作为参与尿控功能的重要结构,近年来术中针对膀胱颈的保留或重建技术持续发展,出现多种不同的改良术式并均取得良好...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不可避免带来患者尿控功能损伤。因膀胱颈作为参与尿控功能的重要结构,近年来术中针对膀胱颈的保留或重建技术持续发展,出现多种不同的改良术式并均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膀胱颈在尿控功能中的作用及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膀胱颈的重建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膀胱颈 膀胱颈重建 尿失禁
下载PDF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联合术前ICG-R15对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裴俊鹏 丁佑铭 +3 位作者 朱明强 熊祥云 杨大帅 沈杰 《腹部外科》 2023年第6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score,ALBI)评分联合术前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预测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临床意义。方法...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score,ALBI)评分联合术前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R15)预测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情况分组,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为PHLF组(38例),未发生肝切除术后肝衰竭为非PHLF组(142例)。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病人临床资料中影响PHL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ALBI评分及ICG-R15对PHLF的预测效能。结果影响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LBI评分(P=0.001)、术前ICG-R15(P<0.001)、术中出血量(P=0.026)、肝门阻断时间(P=0.042)、切除范围≥3段(P=0.005)和凝血酶原时间(P=0.023)。ALBI评分联合ICG-R15预测PHLF的灵敏度为89.5%,预测效能明显高于ALBI评分、ICG-R15各自单独预测效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LBI评分联合术前ICG-R15对PHLF的预测效能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更有助于预测PHL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原发性肝癌 肝切除术后肝衰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彭观发 王力峰 +4 位作者 梁伟东 刘书画 张学良 周建顺 叶军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88-93,共6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广泛表达于各组织细胞的细胞核非组蛋白,当其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时,可以作为内源性促炎介质,引起机体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HMGB1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广泛表达于各组织细胞的细胞核非组蛋白,当其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时,可以作为内源性促炎介质,引起机体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HMGB1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病密切相关。HMGB1参与了外周炎症、血脑屏障破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神经炎症等调控过程,基于抗HMGB1的治疗策略在临床前和临床上都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本文就HMGB1在POC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POCD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炎症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谵妄的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纪凡 谢静 +2 位作者 张燕 杜涛 舒伟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0期2042-2047,共6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谵妄的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34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术后采用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谵妄的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349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术后采用重症监护病房意识模糊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谵妄评估,记录患者谵妄发生情况。收集所有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谵妄的发生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105例患者出现术后谵妄,发生率为30.09%;谵妄发生距离手术结束时间8.5~170.0 h[38.5(25.5,62.0)h];患者术后谵妄持续时间5.5~176.0 h[18.6(12.5,46.0)h]。术后谵妄组患者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中体外循环、术中低血压、术后机械通气比例均高于术后无谵妄组[68.57%(72/105)比53.28%(130/244)、45.71%(48/105)比30.74%(75/244)、29.52%(31/105)比17.21%(74/244)、27.62%(29/105)比15.57%(38/244)、28.57%(30/105)比8.61%(21/244)](P<0.05或P<0.01),术后氧合指数低于术后无谵妄组[(260±30)mmHg(1 mmHg=0.133 kPa)比(305±32)mmHg](P<0.01),两组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麻醉方法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ASA麻醉分级(Ⅳ级)、麻醉方法(全身麻醉)、术中体外循环、术中低血压是帕金森病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OR=1.346,95%CI 1.015~1.758;OR=2.528,95%CI 1.854~3.257;OR=1.969,95%CI 1.428~3.146;OR=1.694,95%CI 1.023~2.157;OR=2.141,95%CI 1.348~2.986)(P<0.05或P<0.01)。结论帕金森病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后谵妄发生率高,多在术后1周内发生,且持续时间也多在1周内,术后谵妄的发生受高血压史、ASA麻醉分级(Ⅳ级)、麻醉方法(全身麻醉)、术中体外循环、术中低血压等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据此制订相应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 谵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方法改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10
作者 燕纯叔 乐涛 +1 位作者 廖光华 姜远普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1-842,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外套管固定带采用改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床位单双号将我科行气管切开术后6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布带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观察组将布带套上血浆管后再作为气管...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外套管固定带采用改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床位单双号将我科行气管切开术后6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布带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观察组将布带套上血浆管后再作为气管外套管的固定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害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皮肤损害程度较对照组轻,观察组损害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延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套有血浆管的气管外套管固定带有效地防止了颈部皮肤的损害,避免了感染,操作简便,耗材低廉,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外套管固定带 方法
下载PDF
手术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耀添 褚晓朝 +1 位作者 朱庆生 黄鲁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3-346,共4页
报道35年来,收治的107例手术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切割伤44例,占41%;牵拉、压迫伤27例,占25%。遭受损伤的周围神经中,桡神经41例,腓总神经24例,占全部神经损伤的60.7%,在导致神经损伤... 报道35年来,收治的107例手术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切割伤44例,占41%;牵拉、压迫伤27例,占25%。遭受损伤的周围神经中,桡神经41例,腓总神经24例,占全部神经损伤的60.7%,在导致神经损伤的手术类型中,以骨、关节手术为最多,占81%。对此类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强调,为预防此类神经损伤的发生,外科医生必须具有丰富的解剖知识,加强责任心,认真处理好每一个手术。一旦怀疑有这类损伤,应早期诊断,采用有效方法即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医源性损伤 手术合并症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和处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尽晖 周海兰 +1 位作者 蒋波 易为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3年3月 ̄2004年7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9200例中,胆管损伤11例,发生率0.12%。其中急诊LC475例,急诊率5.16%,无一胆管损伤;中转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3年3月 ̄2004年7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9200例中,胆管损伤11例,发生率0.12%。其中急诊LC475例,急诊率5.16%,无一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93例,中转率为2.09%,中转开腹胆管损伤2例,损伤率1.05%。胆管损伤术中发现8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6例、胆肠Roux-en-y吻合4例,腹腔穿刺+鼻胆管引流1例(ENBD);再次胆道手术1例,再手术率9.09%。结论遵循辨-切-辨手术程序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关键;严格掌握LC和急诊LC的适应证,果断及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胆管损伤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实时处理胆管损伤能有效降低胆管损伤的再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 创伤和损伤:处理
下载PDF
脊柱手术操作与医源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分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奇 李锋 +4 位作者 吴巍 方忠 张勇 姚广清 罗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索脊柱手术中常见操作与医源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从参与单位抽取符合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组;以医院和原发疾病为配比因素,按1∶3的比例配比对照组病例。对各研究因素先后作一元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有... 目的探索脊柱手术中常见操作与医源性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从参与单位抽取符合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组;以医院和原发疾病为配比因素,按1∶3的比例配比对照组病例。对各研究因素先后作一元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有统计学意义者并确定其相关性。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神经电生理监护仪是保护因素(P<0.05,OR<1);椎管内使用双极电凝器、椎管内使用骨蜡或明胶海绵、控制性降压、结扎或栓塞节段动脉、三维矫形操作,块状植骨是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在脊柱手术中应尽量采取保护因素,避免危险因素,减少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操作 医源性脊髓损伤 相关性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懋 李峥 +2 位作者 杨林 张红 杨静 《西部医学》 2018年第4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流程。观察两组有效救治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后72h日输液量、液体复苏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及抢救结果。结果观察组伤后送达病房救治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后72h日输液量、液体复苏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89%vs 8.89%,P<0.05);观察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变化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复苏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及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抢救流程 创伤 失血性休克 复苏效果 死亡率
下载PDF
高频电刀对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宇 侯俊 +1 位作者 余承红 李茉芬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1439-1440,共2页
关键词 高频电刀 手术 切口愈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渗盐水对手术伤口愈合的影响及其免疫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汉臣 范雪莉 +1 位作者 许利阶 刘先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9-140,共2页
本研究比较了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处理,对手术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渗盐水处理组小鼠腹壁切口裂开的张力(149.0±9.1mmHg)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124.1±9.2mmHg);高... 本研究比较了高渗盐水和生理盐水处理,对手术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渗盐水处理组小鼠腹壁切口裂开的张力(149.0±9.1mmHg)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124.1±9.2mmHg);高渗盐水处理组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程度(0.073g±0.025g)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刺激指数18.0±9.6)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处理组(分别为0.045g±0.009g和8.5±7.6)。体外实验还发现,提高培养液中氯化钠的浓度,术后24h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伤口愈合 细胞免疫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三管一孔一脏器”显露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16
17
作者 方驰华 杨继震 邓明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研究胆囊各种病理形态、胆囊动脉变异和胆囊管变异情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防治预案.方法LC患者1065例,急诊LC207例,择期LC858例,在全麻、CO2气腹状态下,采用经Calot’s三角后侧径... 目的研究胆囊各种病理形态、胆囊动脉变异和胆囊管变异情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防治预案.方法LC患者1065例,急诊LC207例,择期LC858例,在全麻、CO2气腹状态下,采用经Calot’s三角后侧径路方法,显露“三管一孔一脏器”(TOO)作为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标志.结果“TOO”显露1021例,占9586%,未显露44例,占414%.胆囊动脉变异140例,胆囊管变异152例,均经LC顺利完成.全组无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和死亡.结论“三管一孔一脏器”显露在LC预防胆管损伤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损伤 胆囊疾病 预防
下载PDF
阿拓莫兰对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克杰 李勇 +5 位作者 张培建 刘新颜 陶立德 周斌 金成 冯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总结评价还原性谷胱甘肽制剂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保护的作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40例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后辅以阿拓莫兰护肝治疗,另一组为术后不给予阿... 目的:总结评价还原性谷胱甘肽制剂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保护的作用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将40例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后辅以阿拓莫兰护肝治疗,另一组为术后不给予阿拓莫兰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术后1,3,7 d肝功能各项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白蛋白(ALB)术后1 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后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拓莫兰对肝门阻断部分肝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有治疗作用,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拓莫兰 部分肝切除术 肝功能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CD33^+HLA-DR-MDSCs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易永祥 王建 +4 位作者 张彤 王翔 韩建波 赵亮 张郁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期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CD33+HLA-DR-MDSCs表达,分析其对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细胞癌患者62例,并设置20名健康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外周血中CD33+HLADR-MDSCs的比例及Th1/Th2...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期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CD33+HLA-DR-MDSCs表达,分析其对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细胞癌患者62例,并设置20名健康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外周血中CD33+HLADR-MDSCs的比例及Th1/Th2细胞免疫状态,比较各组之间上述指标有无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成人相比,肝细胞癌组患者外周血中MDSCs的比例显著增高,且进展期肝癌组患者MDSC的比例明显高于早期肝癌组患者;肝细胞癌患者Th细胞向Th2漂移,与正常健康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CD33+HLA-DR-MDSCs含量升高,Th细胞向Th2漂移,免疫功能低下,CD33+HLA-DR-MDSCs可以作为监测原发性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免疫功能 髓源抑制性细胞
下载PDF
血管损伤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肖占祥 梁安林 +6 位作者 吴昌雄 张震生 郑进方 陈劲松 吴奕强 周开伦 邢贻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损伤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5 9例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颈部及四肢血管损伤5 5例,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损伤4例,其中股动脉损伤并感染2 1例,介入并发血管损伤4例。四肢或颈部血管破裂或横断病例入院前多已给予压迫止血或... 目的探讨血管损伤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5 9例血管损伤的临床资料。颈部及四肢血管损伤5 5例,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损伤4例,其中股动脉损伤并感染2 1例,介入并发血管损伤4例。四肢或颈部血管破裂或横断病例入院前多已给予压迫止血或抗休克治疗。所有股动脉损伤并感染病例均行血管结扎并脓肿引流术,其余患者根据病情行对端吻合术(1 1例),血管移植术(1 2例),血管修补术(1 4例)。结果死亡2例;截肢5例(其中1例介入治疗误栓股动脉);2 1例股动脉感染破裂者术后出现间歇性跛行、皮温低等缺血表现,但无1例下肢坏死;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血管损伤首先应立即给予局部止血或抗休克处理,以抢救患者生命,再根据血管损伤情况进行处理,尽可能保存肢体。血管重建是血管损伤的主要治疗手段,股动脉损伤并感染者可行动脉结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创伤和损伤/外科学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