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骨折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召民 张奎渤 +5 位作者 刘辉 邝冠明 张加芳 杨惠林 李娟 李佛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经皮BKP治疗MM导致的VCFs患者共12例29个椎体,平均年龄58.2岁。结合体检、X线与MRI检查...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经皮BKP治疗MM导致的VCFs患者共12例29个椎体,平均年龄58.2岁。结合体检、X线与MRI检查确定靶椎体,手术节段为T9~L5。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椎体的高度及后凸Cobb角,术后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 ̄110min,出血量50 ̄120ml。术中注入骨水泥3 ̄7ml/椎,平均4.78ml/椎。随访2.5 ̄23个月,平均9.2个月,共死亡7例,其中术后3个月内死亡2例,3 ̄6个月死亡2例,>6个月死亡3例。VAS评分由术前8.9±1.2分降为术后1d时2.6±0.2分,5例存活≥12个月的患者末次随访时为3.6±0.1分,术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ODI评分由术前74.5±6.2分降到术后1d时27.4±3.6分,5例存活≥12个月的患者末次随访时为31.2±4.2分,术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椎体前缘及中线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Cobb角矫正8.32°±2.21°。共有4例4个椎体(13.8%)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术后即刻及随访中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经皮BKP治疗MM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止痛与改善后凸畸形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肿瘤
下载PDF
Kummell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明明 王军 +3 位作者 程远培 钟贻翰 冯浩 赵东旭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0期1989-1993,共5页
Kummell病是一种发生在轻微创伤后椎体骨折不愈合导致的椎体缺血性坏死。最初创伤后患者通常无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数月后会逐渐出现腰背部疼痛、进行性下胸腰椎后凸畸形以及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 Kummell病是一种发生在轻微创伤后椎体骨折不愈合导致的椎体缺血性坏死。最初创伤后患者通常无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数月后会逐渐出现腰背部疼痛、进行性下胸腰椎后凸畸形以及神经症状。Kummell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其中椎体内裂隙是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处于不同阶段的Kummell病患者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持续性疼痛而无神经症状的患者,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效果较好;对于持续疼痛伴神经症状的患者,需要行开放性减压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mmell病 椎体骨折 椎体内裂隙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Pilon骨折粉碎骨软骨关节面手术修复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康锦 刘晓伟 +4 位作者 马成利 高杰 张绪斌 张全顺 乔文海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Pilon骨折关节骨软骨面严重粉碎性损伤的手术修复策略及对愈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7年4月~2010年5月手术治疗Pilon骨折85例,选择踝关节前内、外侧或后内、外侧入路。粉碎严重的塌陷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 目的探讨Pilon骨折关节骨软骨面严重粉碎性损伤的手术修复策略及对愈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7年4月~2010年5月手术治疗Pilon骨折85例,选择踝关节前内、外侧或后内、外侧入路。粉碎严重的塌陷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直视下应用距骨关节面作为模具、细克氏针、拉力螺钉及可吸收螺丝钉(聚左旋乳酸可吸收骨固定系统)固定、阻挡、镶嵌挤压、软骨下骨下方植骨等方法修复,后再应用胫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重建、支撑固定。术后外固定限制踝部活动4~6周。结果 85例随访11~38个月,平均16.6个月,关节面骨折复位质量影像学采用Matta标准:解剖复位80例,不满意3例,差2例。采用Philips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分:优80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94.29%。结论通过改进复位策略及技巧提高关节面复位质量及保证良好血供的锁定接骨板固定,可完成粉碎严重的Pilon骨折关节面的重建,明显提高胫骨远端关节骨软骨面的愈合质量及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软骨 PILON骨折 手术 内固定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相邻椎体影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凌佳 张华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9期659-66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椎下一位相邻椎体高度在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4月采用美国Kyphon公司提供的微创器械及特制球囊,对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利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椎下一位相邻椎体高度在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3年6月~2008年4月采用美国Kyphon公司提供的微创器械及特制球囊,对我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85个椎体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分别测量患者骨折椎体下一位未骨折椎体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高度,以及患者腰背部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研究对象(n=70)术后疼痛均得到有效控制,VA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8.39±1.14分,下降为术后一周的3.42±1.81分,最后随访时的2.67±1.28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前、术后复查X线片示下一位未骨折椎体的高度未发生明显形态学变化,椎体前缘与椎体后缘高度比值(Ha/Hp)术前(0.953±0.010)与最后随访(0.926±0.031)时点的比较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中线与椎体后缘高度比值(Hm/Hp)术前(0.931±0.019)与最后随访(0.894±0.059)时点同样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椎体后缘与对照椎体后缘比较(Hp/Hp+1)术后(0.956±0.033)及末次随访(0.949±0.039)与术前比(0.963±0.029)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患椎下一位未骨折椎体术后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畸变,即高度轻度减低,但并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亦没有明显的再骨折迹象。但对于此类患者应该进行术后的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克云 胡朝晖 谢湘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 50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中首诊误诊为其他疾病并收治在其他临床科室的57例患者,经过胸腰椎DR、MR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后路经皮胸腰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对其误诊...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 50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中首诊误诊为其他疾病并收治在其他临床科室的57例患者,经过胸腰椎DR、MR检查明确诊断后,行后路经皮胸腰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7例误诊患者中,表现为胸痛的有9例,表现为季肋部疼痛的有22例,表现为腹痛的有25例,表现为肾区疼痛的有1例,分别以心绞痛、胸痛查因、胆石症、消化性溃疡、腹痛查因、肋间神经痛、肾结石等诊断收入相应科室。后经行经皮胸腰椎后凸成形术治疗后,51例原主诉症状完全缓解,另6例患者经继续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基本缓解。[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因其骨折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对老年患者表现为胸腹部、季肋部等处的疼痛要考虑到此疾病的可能,并行相关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误诊原因
下载PDF
骨肉瘤化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怀毫 梁振 +2 位作者 梁沛杰 陈祝明 魏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8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临床骨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原发于骨组织恶性骨肿瘤,主要好发于儿童。骨肉瘤治疗总体难度较大,随着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的出现,患者无病生存率和预后较前获得了较大的改善。然而骨肉瘤化疗的毒副作用,...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临床骨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原发于骨组织恶性骨肿瘤,主要好发于儿童。骨肉瘤治疗总体难度较大,随着新辅助化疗和术后辅助化疗的出现,患者无病生存率和预后较前获得了较大的改善。然而骨肉瘤化疗的毒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反应、恶心、呕吐、脱发,黏膜炎症、生育能力的丧失及偶发过敏反应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同时骨肉瘤对化学药物的抵抗及耐药骨肉瘤细胞的出现,使得骨肉瘤的对当前化疗方案效果不太理想。该文对骨肉瘤化学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化疗 耐药性 毒副作用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被引量:5
7
作者 庄传记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1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采用WHO标准,椎体成形术后14例12h内疼痛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获随访,时间...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1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采用WHO标准,椎体成形术后14例12h内疼痛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5例获随访,时间1—6个月,无一例发生椎体高度丢失或腰背痛加重、复发现象。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晓威 车骏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6期1010-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CVF)经椎体后凸成形术(PVP)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以80例OVCF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7.50%(...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CVF)经椎体后凸成形术(PVP)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以80例OVCF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32.50%(13/40),P<0.05)。两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6-酮前列环素水平升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水平降低,观察组升高/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伐沙班、血栓通可有效降低老年OCVF患者PVP术后下肢DVT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纤溶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利伐沙班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TBA、PA及SIL-2R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芳 《青海医药杂志》 2010年第1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含量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TBA、PA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IL-2R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含量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TBA、PA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IL-2R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TBA和SIL-2R水平升高,PA水平下降,不同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检测肝病患者血清TBA、PA和SIL-2R水平可了解患者肝细胞损伤程度,判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为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并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总胆汁酸 前白蛋白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繁军 崔彦彬 +4 位作者 李涛 牛占岭 朱利 周兴华 郭德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实际选择治疗方案将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35例和对照组(椎弓根钉内固定)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实际选择治疗方案将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35例和对照组(椎弓根钉内固定)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obb角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95.33±8.47)%与(49.85±5.22)%,(4.32±1.06)°与(27.33±3.58)°,(94.01±8.30)%与(49.97±5.30)%,(5.10±1.13)°与(27.29±3.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提高1级、2级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5.33±8.47)%与(94.01±8.30)%,(4.32±1.06)°与(5.10±1.13)°,20.00%与6.67%,11.43%与10.00%(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结束后椎体前缘丢失高度、Cobb角丢失度、ODI以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5±0.20)%与(7.31±1.46)%,(1.25±0.38)°与(7.39±1.52)°,(15.46±4.38)与(24.16±4.59),60.00%与33.33%(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00%与20.00%(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丢失更少,腰背部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更佳,内固定失效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 椎弓根钉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