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通过促进炎症消退加速慢性皮肤伤口愈合修复
1
作者 阚雪薇 姚萍萍 +1 位作者 陈嘉琪 唐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8-996,共9页
目的 探讨负载发育内皮基因座-1(developmental endothelial locus-1,Del-1)纳米颗粒的丝素水凝胶对小鼠慢性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6~8周BALB/c小鼠背部皮肤用磁铁挤压12 h放松12 h,循环4 d,形成慢性压疮;小鼠分为3组,每组8只,分... 目的 探讨负载发育内皮基因座-1(developmental endothelial locus-1,Del-1)纳米颗粒的丝素水凝胶对小鼠慢性皮肤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6~8周BALB/c小鼠背部皮肤用磁铁挤压12 h放松12 h,循环4 d,形成慢性压疮;小鼠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皮肤创面PBS、丝素水凝胶或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治疗,拍照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连续治疗9 d, HE、Masson染色检测皮肤组织愈合;通过CD14和TNF-α的免疫荧光检测创面巨噬细胞和炎症因子表达;过氧叔丁醇(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体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和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系C166;在C166细胞中过表达Del-1,结晶紫染色检测巨噬细胞迁移;RT-qPCR检测炎症因子IL-6表达。结果 小鼠实验证实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组的创面愈合快于丝素水凝胶组和PBS组(P<0.01);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组创面的TNF-α及CD14的表达低于丝素水凝胶组和PBS组(P<0.01),但胶原沉积和组织修复高于PBS和丝素水凝胶组(P<0.01)。体外实验证实TBHP激活巨噬细胞向内皮细胞迁移,但Del-1过表达组巨噬细胞迁移率显著下降(P<0.01);RT-qPCR显示Del-1抑制了IL-6表达(P<0.01)。结论 Del-1纳米颗粒/丝素水凝胶能够加速小鼠压疮愈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1 丝素蛋白 慢性伤口愈合 巨噬细胞 炎症消退
下载PDF
稀土对黄连愈伤组织生长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卢萍 郭洪祝 +2 位作者 鲁宽科 果德安 郑俊华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对药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药用植物黄连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稀土化合物对愈伤组织鲜重增加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0.1mg·L-1Yb3+和1mg·L-1Eu3+促进愈伤...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对药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药用植物黄连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稀土化合物对愈伤组织鲜重增加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0.1mg·L-1Yb3+和1mg·L-1Eu3+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高浓度稀土化合物抑制生长。在不含稀土化合物的培养基上的继代培养中,来源于稀土化合物处理的愈伤组织鲜重增加值均比对照低。稀土化合物影响愈伤组织小檗碱、药根碱和巴马汀含量。结论:低浓度的稀土化合物对黄连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Yb3+和Eu3+对黄连愈伤组织后续的继代培养均有不利的影响。Yb3+抑制愈伤组织中三种生物碱的积累,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黄连 愈伤组织 生物碱
下载PDF
新型创伤修复促进剂——谷氨酰胺颗粒 被引量:4
3
作者 彭曦 尤忠义 汪仕良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4-715,共2页
关键词 创伤修复促进剂 谷氨酰胺颗粒 创伤 药理学 适应症 临床应用 烧伤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给药方法
下载PDF
果糖注射液治疗严重创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坚 姚元章 +3 位作者 张敏 黄显凯 麻晓林 蒋耀光 《创伤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观察 5 %果糖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4 3例严重创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2 0例 ,静滴 5 %果糖注射液 ;对照组 2 3例 ,静滴 5 %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的血糖、肝肾功能、血尿酸、血尿常... 目的 观察 5 %果糖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4 3例严重创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 2 0例 ,静滴 5 %果糖注射液 ;对照组 2 3例 ,静滴 5 %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的血糖、肝肾功能、血尿酸、血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给药后和给药后 2小时血糖均无明显变化 ,对照组给药后血糖出现一过性升高 (P <0 .0 1 ) ,2小时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结论 果糖注射液用于严重创伤患者的能量补充安全有效 ,且不会引起血糖水平大幅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注射液 创伤 血糖
下载PDF
多科协作创伤救治模式探索 被引量:19
5
作者 白建忠 吴宗明 +1 位作者 李一凡 梁朝革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在创伤救治中的多科协作模式。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创伤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多科协作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救治流程,创伤患者救治的时间节点与创伤中心成立前作比较。结果对照组收治955例,抢救成功823例,占86.18%;本组2 670例,抢救成功2 ... 目的探讨在创伤救治中的多科协作模式。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创伤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多科协作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救治流程,创伤患者救治的时间节点与创伤中心成立前作比较。结果对照组收治955例,抢救成功823例,占86.18%;本组2 670例,抢救成功2 618例,成功率98.05%。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科协作模式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有效途径。创伤中心的设立、成套的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高素质专业人员培养及由创伤中心医师组织多科协作的实施,开展急诊手术尽早修复损伤器官、消除致死致残因素、重视重症监护与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发伤 救治模式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1
6
作者 王春喜 卢怡 王晓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84-186,共3页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文将对VSD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物理学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为VSD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负压封闭 创伤修复
下载PDF
高原地区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附154例报道) 被引量:3
7
作者 公保才旦 卓么加 +1 位作者 杨明飞 祁万乐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严重创伤救治一体化及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09-09收治的环青海湖地区1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资料。按救治方法(一体化救治和非一体化救治)和手术原则(损伤控制...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严重创伤救治一体化及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09-09收治的环青海湖地区1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资料。按救治方法(一体化救治和非一体化救治)和手术原则(损伤控制手术和确定性手术)分为三组。结果急救一体化救治、非一体化救治和确定性手术组比较,急救一体化救治和损伤控制(或确定性手术)组的病死率降低(P〈0.05),确定性治疗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LTD恢复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输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高原地区采用急救一体化救治模式并早期应用损伤控制理论能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急救 一体化救治 损伤控制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兔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帆 胡耑 +4 位作者 白祥军 李波 李仁杰 张锟 薛晨晨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兔创面模型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创面模型并实施VSD手术(负压组),于7天内各时间点(6、12小时、1、3、5、7天)...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兔创面模型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兔创面模型并实施VSD手术(负压组),于7天内各时间点(6、12小时、1、3、5、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WBC计数、CRP含量、TNF-α和IL-6含量。并设立常规换药实验兔(常规组)进行对照。结果建模前两组外周血WBC计数、CRP、TNF-α和IL-6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建模后两组指标含量均不同程度增高,自6小时时间点起负压组的外周血WBC计数、CRP和IL-6含量较常规组显著性降低(P<0.05);自1天时间点起负压组的外周静脉血TNF-α含量较常规组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 VSD技术可能通过引流创面坏死组织和渗出液,下调炎症反应,早期降低外周血WBC计数、CRP、TNF-α和IL-6含量,避免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感染 炎症
下载PDF
严重创伤院内早期救治中的损害控制外科 被引量:11
9
作者 姚元章 张连阳 黄显凯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实施DCS危重伤员的救治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暂时血管阻断或填塞止血30例(83.33%);采用肠破裂修补、外置及造口术17例(...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实施DCS危重伤员的救治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暂时血管阻断或填塞止血30例(83.33%);采用肠破裂修补、外置及造口术17例(47.22%);采用快速关闭或暂时关闭体腔16例(44.44%)。31例在初期手术后72小时内进行了确定性手术,最终治愈27例,治愈率75.00%;死亡9例,病死率25.00%。结论严重创伤院内早期救治中,为避免因无能力接受医源性打击并出现"危险三角",实施DCS;根据资源条件、生理参数、创伤类型及部位进行综合分析后加以选择,对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救 损害控制外科
下载PDF
创伤性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武胜 刘文秀 +2 位作者 刘畅 焦河 费泽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2例出血中12例系肝胆系术后出血,10例系刀刺伤出血,均采用急诊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创伤性假性动脉瘤18例、动静脉瘘4例。弹簧钢圈栓塞7例,明胶海绵栓塞2例... 目的探讨创伤性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22例出血中12例系肝胆系术后出血,10例系刀刺伤出血,均采用急诊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创伤性假性动脉瘤18例、动静脉瘘4例。弹簧钢圈栓塞7例,明胶海绵栓塞2例,钢圈+明胶栓塞13例。结果栓塞治疗后即时止血效果100%,明胶海绵栓塞1例发生再出血,钢圈或/和明胶海绵栓塞病例均无再出血。结论急诊动脉栓塞是治疗创伤性大出血的理想方法,使病人能避免手术创伤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大出血 动脉造影 动脉栓塞治疗
下载PDF
急诊外科模式在创伤救治中的实践 被引量:15
11
作者 许臻晔 陆一鸣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71-74,共4页
急诊外科专业包含了创伤及外科危重病的范畴,实际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运作模式,以普外科模式最为常见。急诊外科的有效运作需要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团队和管理制度的保障。经过2年半的临床实践观察,与传统模式比较,急诊外科一体化运作模式... 急诊外科专业包含了创伤及外科危重病的范畴,实际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运作模式,以普外科模式最为常见。急诊外科的有效运作需要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团队和管理制度的保障。经过2年半的临床实践观察,与传统模式比较,急诊外科一体化运作模式对于创伤患者在提高收治效率减少急诊滞留、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纠纷隐患等方面可能有一定帮助。但专业的发展还需要应对好学科群发展、人才培养、软硬件建设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 创伤 治疗
下载PDF
氯喹对烟雾吸入伤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天德 杨宗城 +1 位作者 罗奇志 黎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探讨氯喹对烟雾吸入伤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吸入伤1,3,5,12,24h组及氯喹治疗6h和12h组。肺含水量用干湿重法测定,肺微血管通透性用131I-白蛋白渗出量表... 目的探讨氯喹对烟雾吸入伤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吸入伤1,3,5,12,24h组及氯喹治疗6h和12h组。肺含水量用干湿重法测定,肺微血管通透性用131I-白蛋白渗出量表示,肺出血量用99Tc标记的红细胞出量表示。结果烟雾吸入伤后肺水含量、131I-白蛋白渗出量明显增加,至伤后6h达峰值(P<0.01),而肺内99Tc红细胞出量以伤后1h最明显,伤后24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氯喹治疗伤后6h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吸入伤6h组(P<0.01)。结论氯喹可以明显降低烟雾吸入伤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通透性 氯喹 烟雾吸入伤
下载PDF
交感神经调节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作用与展望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军平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颈交感神经阻滞 交感神经 创伤
下载PDF
严重创伤时效救治的护理策略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银燕 杨秀华 姚元章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院内急救初始阶段进行时效管理时对护理的要求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3月~2011年12月374例(研究组)和2005年i月~2006年3月26例(对照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情况,对两组的护理策略、救治时间和其它临床...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院内急救初始阶段进行时效管理时对护理的要求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3月~2011年12月374例(研究组)和2005年i月~2006年3月26例(对照组)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情况,对两组的护理策略、救治时间和其它临床资料予以对照研究。结果两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组374例死亡20例,死亡率为5.35%,对照组26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11.54%(P〈0.05)。研究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间、人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缩短了救治空间和时间,对护理急诊意识、急诊相应技术和多部门间(比如急诊科与手术室)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救治 护理
下载PDF
富含谷氨酰胺和支链氨基酸的肠外制剂对创伤大鼠的效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子新 靳继德 徐琪寿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2年第2期58-61,共4页
研究普通氨基酸注射液 (17AA)与富含谷氨酰胺及支链氨基酸注射液 (2 0AA)对创伤大鼠的营养效用。以Wistar大鼠为创伤模型 ,分别输注两种配方的氨基酸注射液 ,以日立L - 85 0 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动物血浆游离氨基酸 ,并测定创伤处海... 研究普通氨基酸注射液 (17AA)与富含谷氨酰胺及支链氨基酸注射液 (2 0AA)对创伤大鼠的营养效用。以Wistar大鼠为创伤模型 ,分别输注两种配方的氨基酸注射液 ,以日立L - 85 0 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动物血浆游离氨基酸 ,并测定创伤处海绵内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创伤后大鼠血浆牛磺酸、谷氨酸、谷氨酰胺和支链氨基酸含量较术前下降 ,但 2 0AA组血浆氨基酸恢复优于 17AA组 ,创伤处海绵内羟脯氨酸含量 2 0AA组显著高于 17AA组 (1.2 9± 0 .2 1vs 0 .83± 0 .16mg/块海绵 ,P <0 .0 5 )。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羟脯氨酸 肠外制剂 营养制剂 谷氨酰胺 支链氨基酸 大鼠
下载PDF
新型氨基酸制剂对创伤大鼠血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与刚 郭长江 +3 位作者 韦京豫 王永辉 杨继军 徐琪寿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2年第2期62-65,共4页
观察了富含牛磺酸 (Tau)、谷氨酰胺 (Gln)以及高支链氨基酸 (HBCAA)的新型氨基酸制剂对创伤大鼠血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创伤后三天起 ,血浆游离氨基酸总和均显著降低 ,对照组基本无改变 ;创伤后Tau、BCAA、精氨酸以及天... 观察了富含牛磺酸 (Tau)、谷氨酰胺 (Gln)以及高支链氨基酸 (HBCAA)的新型氨基酸制剂对创伤大鼠血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创伤后三天起 ,血浆游离氨基酸总和均显著降低 ,对照组基本无改变 ;创伤后Tau、BCAA、精氨酸以及天冬氨酸等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 ,新处方使用一周后其浓度有效回升 ,且效果好于 17种氨基酸 ,从而有利于机体伤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氨基酸制剂 创伤 大鼠 血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点式加压缝合治疗外伤性积血积液5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英华 张怡五 王晓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351-351,共1页
探讨大面积软组织外伤性积血积液的治疗方法 ,认为点式加压缝合是一种简单而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积血 积液 缝合
下载PDF
交通事故所致四肢与脊柱损伤434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跃明 饶书城 +3 位作者 李志铭 林宏 石相成 刘旻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3年第1期45-46,共2页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城乡车辆及人口的增多,交通事故所致的四肢与脊柱损伤逐渐增多。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占创伤的14~16%。本文总结我科1982年1月至1992年1月间由交通事故所致四肢与脊柱损伤中住院病人434例,并对其损伤机理、...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城乡车辆及人口的增多,交通事故所致的四肢与脊柱损伤逐渐增多。在发达国家其发生率占创伤的14~16%。本文总结我科1982年1月至1992年1月间由交通事故所致四肢与脊柱损伤中住院病人434例,并对其损伤机理、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四肢 脊柱 治疗 交通事故
下载PDF
为进一步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而努力 被引量:12
19
作者 白涛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29-130,共2页
严重创伤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公害 ,是国人第四位死亡原因。为降低其死亡率 ,急待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尽管相互影响因素众多 ,但救治中正确熟练救治技能、漏诊误诊的防止、伤情评估、基本设备仍是十分关键的 ,尤其是救治中充分利用宝贵... 严重创伤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公害 ,是国人第四位死亡原因。为降低其死亡率 ,急待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尽管相互影响因素众多 ,但救治中正确熟练救治技能、漏诊误诊的防止、伤情评估、基本设备仍是十分关键的 ,尤其是救治中充分利用宝贵有限的时间和后期并发症所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的防治。现场急救、急诊生命支持、ICU支持的危重病医疗连续体 (C .C .M .C)在创伤救治中也显示出了其重要性和优越性。全民创伤急救的知识普及教育 ,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及设备 ,急救梯队建设及急救人员政策倾斜也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必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救治水平 死亡率
下载PDF
基因治疗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飚 付小兵 盛志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伤口愈合是一系列代谢和复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中生长因子充当了重要角色 ,被用于临床创面修复的治疗。然而 ,大多数生长因子不能有效地传递到靶细胞 ,发挥明显的促创面愈合的作用。随着基因传递技术的发展... 伤口愈合是一系列代谢和复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中生长因子充当了重要角色 ,被用于临床创面修复的治疗。然而 ,大多数生长因子不能有效地传递到靶细胞 ,发挥明显的促创面愈合的作用。随着基因传递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基因组认识的提高 ,创面愈合的基因治疗已经取得飞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