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的致灾效应及异常地下水流诱发地质灾害 被引量:56
1
作者 黄润秋 徐则民 许模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共9页
地下水是诱发和触发近地表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与防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灾害过程中地下水的地质-力学作用一般原理和规律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地质体水敏性和水敏结构的概念,尤其对地下水的化学... 地下水是诱发和触发近地表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与防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灾害过程中地下水的地质-力学作用一般原理和规律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地质体水敏性和水敏结构的概念,尤其对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揭示了两类典型的极端情况下地下水触发地质灾害的特殊机理。一类是大型顺层滑坡发生过程中的地下水的“水垫-楔裂”效应;另一类是深埋长隧道中,地下水在高强度水头压力作用下的“劈裂”效应。两类效应在西南地区斜坡地质灾害和深埋长隧道的修建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敏结构 水垫-楔裂效应 劈裂效应 斜坡 深埋隧道
下载PDF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健康运行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倪龙 姜益强 +2 位作者 姚杨 马最良 李炳熙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8,13,共6页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的热源井现阶段共有三种:循环单井、抽灌同井和填砾抽灌同井。数值计算表明,渗透系数是传统回灌井和抽灌同井回灌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填砾抽灌同井显著降低了灌压,循环单井没有回灌困难的问题。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的热源井现阶段共有三种:循环单井、抽灌同井和填砾抽灌同井。数值计算表明,渗透系数是传统回灌井和抽灌同井回灌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填砾抽灌同井显著降低了灌压,循环单井没有回灌困难的问题。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运行时会产生热贯通问题,尤其是填砾抽灌同井和循环单井。抽灌同井运行时的季节性储能很大程度地减轻了对含水层作为热源(汇)的依赖,而让其作为一种蓄热的载体。回灌问题、热贯通问题和季节性储能问题是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能否长期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 健康运行 回灌 热贯通 季节性储能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年龄组小儿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燕春 侯冠峰 +1 位作者 谢言虎 柴小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19-12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年龄组小儿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探讨小儿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90例,ASAⅠ级,按年龄分为3组:1~3岁为S组(30例);>3~6岁为M组(30例);>6~14岁为L组... 目的通过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年龄组小儿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探讨小儿脑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90例,ASAⅠ级,按年龄分为3组:1~3岁为S组(30例);>3~6岁为M组(30例);>6~14岁为L组(3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 mmH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气腹即刻(T1)、气腹后5 min(T2)、10 min(T3)、气腹结束(T4)、术后5 min(T5)记录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PETCO2、左脑氧饱和度和右脑氧饱和度;计算脑氧饱和度下降最大幅度%ΔrSO2MAX;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苏醒即刻的躁动评分。结果不同时间点脑氧饱和度比较有差异(P<0.05),与T0、T1、T4、T5比较,S组患者在T2、T3时间点左脑氧饱和度和右脑氧饱和度下降(P<0.05);M、L组各时间点脑氧饱和度比较无差异(P>0.05)。3组左脑氧饱和度和右脑氧饱和度比较无差异(P>0.05)。与M、L组比较,S组的躁动评分升高(P<0.05);%ΔrSO2MAX、躁动评分与年龄有相关性(P<0.05),且S组中%ΔrSO2MAX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躁动评分与%ΔrSO2MAX无相关性(P>0.05)。结论二氧化碳气腹对1~3岁患儿具有潜在脑氧饱和度下降风险,且年龄越小影响越大;苏醒期躁动与脑氧饱和度的下降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二氧化碳 麻醉 全身 腹腔镜 脑氧饱和度/血气分析 儿童
下载PDF
心脏穿透性损伤的急诊救治 被引量:2
4
作者 向敏峰 陈卫民 +3 位作者 王奇 韦武利 袁天柱 廖文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7-38,共2页
目的总结心脏穿透性损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对47例心脏穿透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42例,均抢救成功。3例入院时已死亡,2例在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心脏穿透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对... 目的总结心脏穿透性损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对47例心脏穿透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42例,均抢救成功。3例入院时已死亡,2例在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心脏穿透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对本病的诊断,胸部CT比其他检查更具优越性。简化院内抢救流程,缩短就诊至手术的时间,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伤 心脏穿透伤 心脏压塞 休克
下载PDF
20例心脏穿透伤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8
5
作者 彭万富 吴观生 +4 位作者 胡选义 喻贵梅 杨思远 李学军 陈黔苏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12-413,共2页
目的:总结心脏穿透伤的救治经验。方法:急诊对20例心脏穿透伤患者进行心脏修补,床旁开胸2例,手术室剖胸探查18例。结果:17例治愈出院,1例手术过程中死亡,2例术后脑死亡。结论:急诊剖胸探查,有效的心脏修补术是心脏穿透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心脏损伤 心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姚猛飞 何丽云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730-732,共3页
目的观察术毕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24 h咽喉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2例需要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61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阿曲库铵、芬太尼、丙泊酚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异氟醚维持麻醉。... 目的观察术毕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和术后24 h咽喉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2例需要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61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阿曲库铵、芬太尼、丙泊酚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异氟醚维持麻醉。B组于手术结束麻醉停药前30~40 min给予舒芬太尼0.25~0.5μg/kg;A组手术结束前不给药。分别纪录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术后24 h咽喉疼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躁动和咽喉痛发生率B组比A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麻苏醒前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和术后24 h咽喉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全麻 苏醒期躁动 咽喉疼痛
下载PDF
STOP-BANG量表用于筛查深度镇静胃结肠镜检查及评估低氧血症风险 被引量:4
7
作者 马丽 李娟 刘晓梅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472-475,共4页
目的采用STOP-BANG量表筛查深度镇静下行胃结肠镜检查术的受试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患病率及对低氧血症风险的评估。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胃结肠镜检查患者,以STOP-BANG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将受试者分为... 目的采用STOP-BANG量表筛查深度镇静下行胃结肠镜检查术的受试者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患病率及对低氧血症风险的评估。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胃结肠镜检查患者,以STOP-BANG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将受试者分为OSA高危组和低危组。通过靶控输注丙泊酚使患者进入深度镇静状态。比较OSA高危组和低危组发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辅助呼吸技术使用率。结果共招募620例受试者,纳入614例。220例(35. 8%)被划为OSA高危组,394例(64. 1%)被划为低危组。85例(13. 8%)在胃结肠镜检查过程当中出现低氧血症。高危组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明显高于低危组(25. 8%vs 7. 3%);相对风险值(RR3. 37,95%CI 2. 22~5. 13)。结论深度镇静胃结肠镜检查的受试者OSA高危组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更高,辅助呼吸技术使用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结肠镜 深度镇静 低氧血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监测麻醉 STOP-BANG问卷
下载PDF
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病例的麻醉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姚允泰 龚志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的术前情况和麻醉管理,探讨剖宫产术的全身麻醉适应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0例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接受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产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0·7±9...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的术前情况和麻醉管理,探讨剖宫产术的全身麻醉适应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0例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接受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产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0·7±9·4)d,其中6例因病情需要术后转入ICU;所有胎儿均顺利娩出,术后亦未见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对于剖宫产术仍有一定适应证,但多存在高危因素,完善围产期诊疗计划,充分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监控都将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剖官产术
下载PDF
肿瘤溶解综合征:附1例全麻下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病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包娜仁 冯娅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0-1051,共2页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是肿瘤治疗过程中一种最为凶险的并发症。表现为瘤细胞大量溶解,快速释放细胞内物质,导致代谢异常和电解质紊乱。目前国内尚未见手术期间发生TLS的报道,国外也十分罕见。本文详细描述1例发生于我科全麻手术中的极其...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是肿瘤治疗过程中一种最为凶险的并发症。表现为瘤细胞大量溶解,快速释放细胞内物质,导致代谢异常和电解质紊乱。目前国内尚未见手术期间发生TLS的报道,国外也十分罕见。本文详细描述1例发生于我科全麻手术中的极其罕见的TLS病例,并就目前国内外的文献做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麻醉
下载PDF
预注不同镇痛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钊 朱宇航 +3 位作者 刘德行 谭丹丹 张超 朱昭琼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比较预注芬太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50岁,随机分为四组(n=15),即对照组(D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L组)。采用加速度仪四个成串刺激(T... 目的比较预注芬太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50岁,随机分为四组(n=15),即对照组(D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L组)。采用加速度仪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麻醉诱导后给予罗库溴铵0.6mg/kg插管。所有患者在预计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注生理盐水5mL、芬太尼2μg/kg、舒芬太尼0.2μg/kg和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不给拮抗剂,使其在安静状态下自然恢复,当TOF≥90%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记录罗库溴铵临床作用时间(T125%),T175%、TOF 75%、TOF 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各组的临床作用时间(T1恢复至25%),T175%、TOF 75%、TOF 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芬太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芬太尼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恢复时相
下载PDF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蜀蓉 尚书丽 宋湘豫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4280-4281,共2页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平均知晓率82.04%,医生与护士知晓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意义,医技人员与前两者相比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情况及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职业暴露知识平均知晓率82.04%,医生与护士知晓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意义,医技人员与前两者相比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完善职业防护措施,减少医务人员锐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院 创伤 刺戳/流行病学 问卷
下载PDF
心前区刀刺伤30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亮 汪平 +2 位作者 程卫 郑崇乐 皮启飞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总结30例心前区刀刺伤的救治经验,探讨快速诊断和救治的原则。方法:10例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20例胸腔闭式引流后探查创口,30例均行剖胸手术。结果:30例患者中22例合并有心脏损伤,行心脏修补22例,肺修补18例,脾切除3例,胃修补1例,... 目的:总结30例心前区刀刺伤的救治经验,探讨快速诊断和救治的原则。方法:10例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20例胸腔闭式引流后探查创口,30例均行剖胸手术。结果:30例患者中22例合并有心脏损伤,行心脏修补22例,肺修补18例,脾切除3例,胃修补1例,肋间血管结扎20例;28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3.3%;2例死亡,死亡率为6.7%;平均住院(14.3+1.7)d,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心前区刀刺伤患者应高度警惕心脏损伤和肺、脾及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伤 诊断 急救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涛 郭明明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在老年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下肢手术患者90例,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根据右美托咪啶使用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n=30)、中剂量组(n=30)和高剂...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在老年下肢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镇静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下肢手术患者90例,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根据右美托咪啶使用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n=30)、中剂量组(n=30)和高剂量组(n=30)。低剂量组采用0.2μg/(kg·h)右美托咪啶,中剂量组采用0.4μg/(kg·h)右美托咪啶,高剂量组采用0.6μg/(kg·h)右美托咪啶,比较三组镇静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中剂量组在T_2、T_3、T_4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出现下降趋势,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变化无规律(P<0.05);三组手术前应激指标NE、E、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NE、E、Cor水平均有所提高,中剂量组术后NE、E、Cor水平低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为10.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时采用0.4μg/(kg·h)右美托咪啶镇静效果理想,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能降低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不同剂量 老年下肢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镇静效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颅内血管介入治疗300例麻醉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诺 卢斌 陈宁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神经介入治疗是目前有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之一。该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疗效好、见效快和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上广泛开展,治疗对象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fiovenousfistula,DAV... 神经介入治疗是目前有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之一。该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疗效好、见效快和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上广泛开展,治疗对象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fiovenousfistula,DAVF)、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介入治疗对麻醉处理要求高,稍有不慎可出现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麻醉
下载PDF
乙肝病毒污染针具或刀具刺伤5例的紧急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春蓉 赵萍 +1 位作者 崔瑞芳 王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2757-2757,共1页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设备污染 创伤 刺戳/治疗
下载PDF
汕头市5家医院外科护士锐器伤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建英 蔡丽娜 +1 位作者 黄建美 钟晓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2419-2420,共2页
关键词 创伤 刺戳/流行病学
下载PDF
护士锐器伤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兆杰 马成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6期6277-6278,共2页
关键词 创伤 刺戳/流行病学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下载PDF
腹部刀刺伤21例诊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磊 牛峻坚 马强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领、手术治疗的指征、手术方式及术中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腹部刀刺伤病例的诊断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均明确诊断为腹腔穿透伤,经急诊手术探...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领、手术治疗的指征、手术方式及术中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腹部刀刺伤病例的诊断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均明确诊断为腹腔穿透伤,经急诊手术探察,仅阴性探查1例。21例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抗休克、及时剖腹、谨慎探查、严防漏诊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腹部 急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部刀刺伤伴心脏裂伤漏诊二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新 巩翠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4期292-292,共1页
关键词 创伤 刺戮 腹腔 心脏 漏诊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伟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6期101-102,共2页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感染性休克38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19例,实施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19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 目的 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感染性休克38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19例,实施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19例,实施全身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相比,实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差异显著。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并给予有效麻醉处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麻醉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