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2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肢骨干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9
1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5 位作者 王家林 禹宝庆 王秋根 张秋林 梁雨田 王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目的 :研制应用于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内固定的新型记忆合金接骨器。方法 :利用镍钛合金与上肢骨干解剖生理的特性和特征 ,采用光弹、电测及三维有限元法研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临床应用于锁骨、肱骨、尺桡骨干骨折与骨不连 188... 目的 :研制应用于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内固定的新型记忆合金接骨器。方法 :利用镍钛合金与上肢骨干解剖生理的特性和特征 ,采用光弹、电测及三维有限元法研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临床应用于锁骨、肱骨、尺桡骨干骨折与骨不连 188例 2 43根 ,平均随访 2 .2 5年。结果 :SMC在轴向多点位抗剪、折、旋 ,持骨力 98.40~ 12 5 .0 5 N;在纵向 ,将 15 2~ 196 N的记忆应力作用于骨断端。骨不连 92例 10 6根 ,平均术后 3.8个月 ,不连处为类骨板样骨替代 ;骨折 93例 134根 ,平均术后2 .6个月骨折处为骨板样愈合。全部病例无感染、无取出本器后再骨折和因本器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优良率 98.76 %。结论 :SMC多点位轴向持骨、纵向加压 ,是治疗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新而有效的技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上肢
下载PDF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骨折和骨不连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许硕贵 张春才 +5 位作者 苏佳灿 刘晓华 吴亦农 吴建国 薛召军 丁祖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43-945,共3页
目的 :研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治疗骨折和骨不连及其产生的动态记忆应力促进骨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 方法 :利用计算机仿真三维有限元技术 ,对 SMC固定肱骨的生物力学行为进行模拟 ,接骨器有限元模型共划分了 3 487个单元 ,节点数为... 目的 :研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治疗骨折和骨不连及其产生的动态记忆应力促进骨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 方法 :利用计算机仿真三维有限元技术 ,对 SMC固定肱骨的生物力学行为进行模拟 ,接骨器有限元模型共划分了 3 487个单元 ,节点数为 5 397,单元采用 2 0节点四面体三维砖块单元 ;肱骨有限元模型共划分 5 783个单元 ,节点数为 986 3,单元采用 10节点四面体三维单元。结果 :接骨器固定肱骨后其内表面受拉力 ,外表面受压力 ,变形最大的加压部第一结构主应力最大值分别为 2 2 4.5 MPa和 - 34MPa,远小于其极限应力与疲劳极限 ;其维持轴向的动态记忆持骨力为 12 5 .0 5 N,纵向动态记忆加压力 196 N;被固定肱骨应力分布均匀 ,各节点所受应力主要为正应力。结论 :SMC有良好的耐疲劳与重复使用性 ,其固定后产生的动态记忆加压应力场 ,有利于固定肱骨的稳定并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三维有限元分析 动态记忆应力 肱骨骨折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预防肘内翻的探讨 被引量:36
3
作者 魏世隽 陈庄洪 +3 位作者 韩芳 熊昌源 蔡贤华 李姣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组(A组)31例,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B组)24例,尺骨鹰嘴牵引组(C组,2周后去除牵引改石...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组(A组)31例,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B组)24例,尺骨鹰嘴牵引组(C组,2周后去除牵引改石膏固定)9例,手术治疗组(D组)12例。对A组与B组以及4组中的Ⅲa型骨折病例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着重对肘内翻的预防加以探讨。结果:所有病例经4-36个月随访,通过摄患侧肘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治疗前后测量鲍曼氏角(BA角)、携带角(CA角),参照郭仲华等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标准的评定。A组与B组的疗效比较(χ^2=0.132,P=0.716〉0.05),无显著性差异;C、D组与A、B组中的Ⅲa型骨折治疗结果比较(χ^2=6.078,P=0.014〈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肘内翻的预防应贯穿于骨折复位、固定、复查的全过程。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正确的复位方法,合理的复位判断及固定方式,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无论对保证肘关节的功能还是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均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手法复位 牵引 外固定
下载PDF
不同方式固定尺骨鹰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一衡 陈广军 +5 位作者 周飞亚 李士 宋永焕 高伟阳 李志杰 陈星隆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1期891-895,共5页
目的 :比较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空心拉力螺钉及解剖型钢板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2例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张力带固定组35例(A组),男19... 目的 :比较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空心拉力螺钉及解剖型钢板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2例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采用张力带固定组35例(A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2~49岁,平均(43.6±8.7)岁;骨折按Colton分型,Ⅰ型5例,ⅡA型3例,ⅡB型19例,ⅡC型8例,ⅡD型0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组20例(B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7~50岁,平均(41.5±9.3)岁;骨折按Colton分型,Ⅰ型4例,ⅡA型4例,ⅡB型12例,ⅡC型0例,ⅡD型0例。解剖型钢板固定组27例(C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0~55岁,平均(38.2±6.2)岁;骨折按Colton分型,Ⅰ型0例,ⅡA型0例,ⅡB型4例,ⅡC型13例,ⅡD型10例。比较各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采用Broberg-Morrey评分系统评价3组肘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C组较A、B组骨折愈合时间长。术后肘关节屈伸、旋转活动度A、B组优于C组;根据Broberg-Morrey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A、B组疗效优于C组。解剖型钢板固定组2例发生创口感染,6例有明显的局部异物感,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异位骨化。张力带固定组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组无创口感染,发生内固定松动失效分别为3例和2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分别为2例,皮肤滑囊形成及针尾外露破溃分别为6例和1例。结论:3种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尺骨鹰嘴骨折的固定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骨折类型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肘关节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冀 廖伟雄 +3 位作者 张浩 杨以萌 王克涛 李众利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8期695-700,共6页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行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的19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6.8岁(24~69岁);右肩11...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行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的19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6.8岁(24~69岁);右肩11例,左肩8例;损伤机制包括交通事故伤10例,运动损伤6例,摔伤3例。从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4.9 d(3~72 d)。术后3周内将患肢悬吊固定。术后第2天开始肩关节的摆动练习,3周后取下吊带继续锻炼,6周时进行无痛的主动练习。术后6、12和24周,以及之后的每6个月均在门诊进行复查随访。每次随访时均拍摄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在末次随访中,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度,并进行VAS疼痛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结果:术后19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2个月(24~4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术后立即以及每次随访时均进行X线检查,所有患者在12周内达到了骨愈合。截止最后1次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继发性肩峰撞击,未发生并发症导致的二次手术,未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患者前屈、外展、外旋、内旋的关节活动度提升明显(P值均<0.05),UCLA评分由术前的15.2±5.3提高到术后的35.6±6.1(P<0.05),ASES评分由术前的31.2±5.4提高到术后的91.2±6.8(P<0.05)。结论:关节镜双排缝合锚钉固定可以为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治疗提供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小的或粉碎性的撕脱骨折效果更佳。应用关节镜双排缝合锚钉固定大结节撕脱骨折对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术后定期复查,遵循康复方案积极训练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
下载PDF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印文 汤荣光 +7 位作者 匡勇 郑昱新 俞仲翔 顾坚毅 王鹤歧 周国林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原始移位程度与骨折愈合后骨折对位质量的关系。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1例,男5例,女36例;年龄50-82岁,平均67.8岁。按Lidstrom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按Fryk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原始移位程度与骨折愈合后骨折对位质量的关系。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1例,男5例,女36例;年龄50-82岁,平均67.8岁。按Lidstrom分型: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按Frykman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6例,Ⅴ型7型,Ⅵ型4例,Ⅶ型4例,Ⅷ型6例。粉碎性骨折20例。对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评估,并分别对L 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的复位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41例患者随访6个月,按Dienst复位质量评分,优3例,良21例,优良率为58.5%(24/41)。LidstromⅠ-Ⅱ型和Ⅲ-Ⅳ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6.7%(13/15)和42.3%(11/26)(P<0.01);FrykmanⅠ-Ⅳ型和Ⅴ-Ⅷ型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65.0%(13/20)和52.4%(11/21)(P<0.05);非粉碎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愈合后复位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1.0%(17/21)和35.0%(7/20)(P<0.01)。结论:原始移位大的、粉碎性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容易出现短缩和再移位,建议采用经皮穿针、外固定支架及开放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恢复并维持桡骨远端的解剖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复位质量 不稳定
下载PDF
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腕舟状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斌 张立岩 +2 位作者 王济纬 魏尧森 金掌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3期227-228,共2页
腕舟状骨骨折在腕骨骨折中较常见,保守治疗方法如石膏固定等坏死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骨折移位、腕关节不稳和舟月骨分离。因此,对腕舟骨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自2001年3月至2007年6月收治18例,其中13例给予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腕损伤 骨折固定术 舟状骨 腕关节
下载PDF
肱骨干骨折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
8
作者 赵友明 洪如康 +2 位作者 王振文 徐华梓 池永龙 《伤残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3年6月-1999年12月间临床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116例,并经随访观察。结果:116例中有88例随访6个月-7年(平均随访3.8年),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3年6月-1999年12月间临床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116例,并经随访观察。结果:116例中有88例随访6个月-7年(平均随访3.8年),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4.3个月,愈合率94.32%,患肢功能恢复满复。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既能减少骨折局部的创伤,保护血运,又能稳定固定骨折,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对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单侧外固定支架 骨折愈合 治疗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献祥 林木南 +3 位作者 符臣学 张建新 陈鲁峰 吴少峰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4期200-201,共2页
目的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 30 2例肱骨髁上骨折伴合并症的 9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血管损伤 5 4例 ( 5 5 1 % ) ,神经损伤 2 3例 ( 2 3 4% ) ,感染 4例 ( 4 1 % ) ,肘内翻 1 4例 ( 1 4 3% ... 目的 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对 30 2例肱骨髁上骨折伴合并症的 9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血管损伤 5 4例 ( 5 5 1 % ) ,神经损伤 2 3例 ( 2 3 4% ) ,感染 4例 ( 4 1 % ) ,肘内翻 1 4例 ( 1 4 3% ) ,肘外翻 3例 ( 3 1 % )。结论 血管损伤多为骨折断端刺激和压迫肱动脉 ,神经损伤由于神经挫伤、牵拉和压迫引起 ,感染系清创不彻底 ,肘内翻大部分系尺偏型骨折 ,肘外翻由于骨折矫正不当所致 ;合理的复位、良好的固定及正确的X线评价是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并发症 X线评价 防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国军 吴国林 +3 位作者 陈旭宏 季向荣 黄洪斌 陈超丽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 :研究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16例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9-17岁,平均1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 d。骨折类型:横形骨折13例,... 目的 :研究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16例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9-17岁,平均14.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 d。骨折类型:横形骨折13例,斜形3例(无长斜形骨折)。分别比较健侧与患侧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肩关节Neer评分和术后3周的肩关节活动度,并通过X线片检查随访患者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结果 :术后患儿伤口愈合良好,术后有2例出现皮肤激惹反应,没有出现感染、TEN断裂、骨折延迟愈合及顶破皮肤等并发症。所有患儿获得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7.2个月。术后3个月Neer评分96.69±6.22,与健侧98.75±2.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2,P〉0.05)。术后3周肩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周X线片显示骨性愈合后取出髓内钉,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结论:弹性髓内钉具有损伤小、美观、固定可靠等优点,可为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跟骨骨折经皮穿针小切口植骨与非植骨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聂伟志 孙磊 +2 位作者 杨茂清 谭远超 朱惠芳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报告PaleyⅡ型跟骨骨折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小切口植骨的微创治疗方法,并与非植骨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2002年至2006年PaleyⅡ型跟骨骨折112例,植骨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42.0±2.3)岁;Ⅱa型11例,Ⅱ... 目的:报告PaleyⅡ型跟骨骨折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小切口植骨的微创治疗方法,并与非植骨法进行比较。方法:回顾2002年至2006年PaleyⅡ型跟骨骨折112例,植骨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42.0±2.3)岁;Ⅱa型11例,Ⅱb型45例;坠落伤38例,车祸伤1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4d,平均(6.0±1.2)d。非植骨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22~67岁,平均(43.0±2.5)岁;Ⅱa型13例,Ⅱb型43例;坠落伤40例,车祸伤16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5d,平均(5.0±2.1)d。全部病例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植骨组加用小切口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骨折再度塌陷率及优良率。结果:两组病例均得到随访,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52个月,经统计分析,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骨组无再度塌陷病例,非植骨组有3例再度塌陷。参照张铁良评分标准,植骨组优43例,良1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8.2%;非植骨组优37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7%。经Ridit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后加用小切口植骨能够防止跟骨后距关节面再度塌陷,促进骨折愈合,提高疗效,可以作为PaleyII型跟骨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头状骨骨折二例报告
12
作者 熊兵 卢巍 +2 位作者 李井山 李徽 周之德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头状骨骨折 诊断 治疗 骨折 固定术
下载PDF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严培军 王培民 +3 位作者 张惠法 茆军 魏成建 陈巨鹏 《江苏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型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 目的:观察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型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分别于复位前、术后2d、术后4周、术后8周行X线摄片测量并比较2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于术后12周行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术后各时期2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掌倾角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在维持腕关节掌倾角方面优于单纯使用外固定支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小夹板 中年人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邓迎生 王秋根 +5 位作者 张秋林 纪方 蔡晓冰 唐昊 吴剑宏 汪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20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减少结构性植骨、避免肌腱激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肱骨内固定术后的桡神经损伤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隆 姚学东 +2 位作者 戴章生 姚晓滨 林其仁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9期545-545,共1页
关键词 肱骨内固定术 桡神经损伤 肱骨骨折
下载PDF
桡骨小头切除晚期并发症的原因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强 党晓谦 杨哲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桡骨小头切除后晚期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8例桡骨小头切除术后进行2年以上随访。同时对20例新鲜上肢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发现桡骨小头切除术后的晚期并发症有肘外翻畸形、创伤性关... 目的:研究桡骨小头切除后晚期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8例桡骨小头切除术后进行2年以上随访。同时对20例新鲜上肢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发现桡骨小头切除术后的晚期并发症有肘外翻畸形、创伤性关节炎、桡尺远侧关节脱位等。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骨间膜撕裂伤和桡尺关节远侧脱位是桡骨小头切除术后引起或加重晚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结论:桡骨小头切除时,应考虑上述三种组织损伤是否存在及对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桡骨小头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曹烈虎 苏佳灿 +3 位作者 张春才 刘欣伟 管华鹏 李卓东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期59-60,共2页
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是一种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股骨髁至股骨干骺端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外相关资料报道,股骨髁上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约为3.8%^[1]。至今仍是骨科治疗难题,其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笔者收集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6... 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是一种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股骨髁至股骨干骺端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外相关资料报道,股骨髁上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约为3.8%^[1]。至今仍是骨科治疗难题,其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笔者收集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26例股骨髁上骨不连患者,采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股骨骨折 骨移植
下载PDF
克雷氏骨折复位后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石忠琪 赵洪州 +1 位作者 闫旭 任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1-523,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克雷氏骨折方法的比较,探讨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及其动力来源。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采用常规复位,小夹板及纸压垫固定,麻醉消退后练习握拳。B组在A组的基础上前3周限制握拳。C组同A组治疗方法,只是将尺侧板加长... 目的:通过对不同治疗克雷氏骨折方法的比较,探讨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及其动力来源。方法:将患者分为4组。A组采用常规复位,小夹板及纸压垫固定,麻醉消退后练习握拳。B组在A组的基础上前3周限制握拳。C组同A组治疗方法,只是将尺侧板加长使腕部置于轻度尺偏位以控制腕过度尺偏,练习握拳。D组在C组的治疗情况下前3周限制握拳。结果:4组患者从桡骨长度丢失、掌倾角丢失、尺偏角丢失、旋转功能受限及外观畸形各方面评价结果表明,D组效果最好,A组最差,C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导致克雷氏骨折桡骨长度丢失的主要动力来源为屈指肌群及桡侧屈伸腕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骨折固定术 桡骨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穿针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 被引量:19
19
作者 于满秋 毕宏政 侯仁平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8期575-576,共2页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病,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6。多系跌倒后手部撑地所致,成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常伴有明显嵌插短缩、侧移及向掌(或背侧)成角畸形,并且较多的病例为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结合...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病,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6。多系跌倒后手部撑地所致,成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常伴有明显嵌插短缩、侧移及向掌(或背侧)成角畸形,并且较多的病例为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常难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后期腕部遗留的严重畸形常需行矫形手术治疗。自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35例,取得良好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 粉碎性
下载PDF
Herbert螺丝钉治疗腕舟骨骨折骨不连(附13例报告)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迅悟 常青 +3 位作者 孔祥星 刘蜀彬 荆海 赵大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Herbert螺丝钉治疗腕舟骨骨折骨不连(附13例报告)黄迅悟常青孔祥星刘蜀彬荆海赵大庆1992年12月~1994年9月我院用Herbert螺丝钉治疗腕舟骨骨不连13例,12例愈合,占92.3%。1材料与方法均为男... Herbert螺丝钉治疗腕舟骨骨折骨不连(附13例报告)黄迅悟常青孔祥星刘蜀彬荆海赵大庆1992年12月~1994年9月我院用Herbert螺丝钉治疗腕舟骨骨不连13例,12例愈合,占92.3%。1材料与方法均为男性,年龄18~25岁,平均22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骨不连 Herbert螺丝钉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