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83~38.28(26.43±4.15)kg·m^(-2);左膝14例,右膝12例;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6例,Ⅳ级20例;病程1~14(5.54±3.29)年。使用智能手机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拍摄患者起立行走、行走侧拍、蹲起、仰卧屈膝的影像视频,通过人体姿势估计框架OpenPose分析步频、步长、步长时间、步速、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步幅、双下肢支撑相时间以及蹲姿中最大屈髋、屈膝角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周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 Society score,K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7(6.00±0.57)周。WOMAC总分由术前的(64.85±11.54)分,减少至术后6周的(45.81±7.91)分(P<0.001);KSS由术前(101.19±9.58)分,提高至术后6周的(125.50±10.32)分(P<0.001)。患侧步速、步频、步幅分别由术前的(0.32±0.10)m·s^(-1)、(96.35±24.18)步·分^(-1)、(0.72±0.14)m,提高至术后的6周的(0.48±0.11)m·s^(-1)、(104.20±22.53)步·分^(-1)、(0.79±0.10)m(P<0.05)。双下肢支撑时间和主动屈膝角度由术前的(0.31±0.38)s、(125.21±11.64)°,减少至术后6周的(0.11±0.04)s、(120.01±13.35)°(P<0.05)。术前可以完成蹲起动作的11例,术后6周可以完成的13例,术前和术后6周同时可以完成的9例。9例蹲姿最大屈膝角度由术前的76.29°~124.11°提高至术后6周的91.35°~134.12°,最大屈髋角度由术前的103.70°~147.25°提高至术后6周的118.61°~149.48°。结论:基于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步态分析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定量识别出患者步态的变化。KOA患者在行TKA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功能得以改善,TKA术后患肢的支撑能力有所改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得到了提升,双下肢整体运动节律更为协调。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加髁间窝成形术治疗中度固定屈曲畸形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合并有中度固定屈曲畸形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64~75岁...目的观察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加髁间窝成形术治疗中度固定屈曲畸形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合并有中度固定屈曲畸形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64~75岁,平均(69.69±3.53)岁。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加髁间窝成形术)和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各25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对比两组伸膝角度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完整随访。术后2周、6周、3个月研究组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VA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残留畸形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关节炎合并中度固定屈曲畸形患者采取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加髁间窝成形手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对屈曲畸形的矫正能力小于全膝关节置换。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的早期步态特征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23年2月到2023年7月采用TKA治疗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26例,男4例,女22例;年龄57~85(67.58±6.4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83~38.28(26.43±4.15)kg·m^(-2);左膝14例,右膝12例;Kellgren-Lawrence分级,Ⅲ级6例,Ⅳ级20例;病程1~14(5.54±3.29)年。使用智能手机分别于术前、术后6周拍摄患者起立行走、行走侧拍、蹲起、仰卧屈膝的影像视频,通过人体姿势估计框架OpenPose分析步频、步长、步长时间、步速、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步幅、双下肢支撑相时间以及蹲姿中最大屈髋、屈膝角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周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i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Knee Society score,K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7(6.00±0.57)周。WOMAC总分由术前的(64.85±11.54)分,减少至术后6周的(45.81±7.91)分(P<0.001);KSS由术前(101.19±9.58)分,提高至术后6周的(125.50±10.32)分(P<0.001)。患侧步速、步频、步幅分别由术前的(0.32±0.10)m·s^(-1)、(96.35±24.18)步·分^(-1)、(0.72±0.14)m,提高至术后的6周的(0.48±0.11)m·s^(-1)、(104.20±22.53)步·分^(-1)、(0.79±0.10)m(P<0.05)。双下肢支撑时间和主动屈膝角度由术前的(0.31±0.38)s、(125.21±11.64)°,减少至术后6周的(0.11±0.04)s、(120.01±13.35)°(P<0.05)。术前可以完成蹲起动作的11例,术后6周可以完成的13例,术前和术后6周同时可以完成的9例。9例蹲姿最大屈膝角度由术前的76.29°~124.11°提高至术后6周的91.35°~134.12°,最大屈髋角度由术前的103.70°~147.25°提高至术后6周的118.61°~149.48°。结论:基于人工智能影像识别步态分析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定量识别出患者步态的变化。KOA患者在行TKA后膝关节疼痛缓解,功能得以改善,TKA术后患肢的支撑能力有所改善,患者的步频、步幅、步速得到了提升,双下肢整体运动节律更为协调。
文摘目的观察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加髁间窝成形术治疗中度固定屈曲畸形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合并有中度固定屈曲畸形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64~75岁,平均(69.69±3.53)岁。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采用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加髁间窝成形术)和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各25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术前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对比两组伸膝角度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完整随访。术后2周、6周、3个月研究组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VA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残留畸形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关节炎合并中度固定屈曲畸形患者采取固定平台单髁置换加髁间窝成形手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对屈曲畸形的矫正能力小于全膝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