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超声心动图探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林其珊
王爱军
孙斌
陈伟达
-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青岛市儿童医院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43-444,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及随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超声心动图探查小儿川崎病 2 5 9例 ,对其中 97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2 5 9例中发现冠状动脉病变 48例 (18 5 % ) ,男∶女 =2∶1,小于 1岁年龄组占 36 %。 90 %是在病程 3周内出现 ,左冠状动脉比右冠状动脉更易发生扩张性病变。随访结果表明 ,轻度扩张性病变较易恢复正常。 2例冠状动脉瘤持续存在 ,动脉瘤内径大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最安全和最准确的方法之一 ,但远端病变尚需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检查。
-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诊断
-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Kawasaki disease Coronary arterial lesion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543.3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川崎病229例泌尿系损害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薛延秋
王鸣英
林淑金
张坤生
李华
-
机构
西安市儿童医院
-
出处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645-646,共2页
-
文摘
对229例川崎病尿改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表明半数以上有尿改变,主要为蛋白尿,镜下血尿,多发生于急性期,在短期内恢复。与皮疹,手足肿胀,血小板升高,冠状动脉损害显著相关(P<0.01),与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亦相关(P<0.05),提示泌尿系损害与早期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有关。故早期尿改变可能对估价冠状动脉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川崎病
并发症
泌尿系损害
病因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691.02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
-
题名215例川崎病的消化道损害及其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太光
颅昌碧
陈红英
-
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
出处
《传染病信息》
2000年第1期33-34,共2页
-
文摘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其病因不明,但与感染有关,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广泛性血管炎。由于其发病率的增加及其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严重性,现已取代风湿热而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日益受到国内外儿科界学者的重视。但在对川崎病的临床研究工作中,绝大多数文献报道的都是川崎病的心血管损害的情况,作者对川崎病的多系统损害进行研究之后,认为有必要对其消化道损害进行报道。
-
关键词
川崎病
消化道损害
治疗
护理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25.705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杨晓英
刘宏
彭琦华
毕生
张馨月
-
机构
白求恩医大第一临床学院电诊科
长春市传染病院
-
出处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36-437,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7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冠状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在 57例川崎病患儿中 ,发现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 2 9例 ,其中冠状动脉主干扩张的 1 6例 ,冠状动脉瘤 1 3例。在定期检查中 ,1 9例冠状动脉病变有 4例冠状动脉瘤恢复困难。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的有利于川崎病对心血管损害的早期诊断 ,并在随访观察中具有方便、迅速、直观、定位准确的优点。
-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川崎病
冠状动脉瘤
超声波诊断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32.104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川崎病患儿肾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滕云
蒋木平
-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出处
《铁道医学》
1999年第1期38-39,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川崎病是否存在肾损害。方法对27例川崎病患者在急性发热期(简称急性期)、亚急性期进行尿常规、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并与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急性期尿常规异常发生率、尿β2-MG显著升高,亚急性期尿β2-MG显著升高。结论川崎病的确存在肾损害,严重的肾损害常发生在川崎病发病后1~11d。
-
关键词
川崎病
肾损害
常规检查
尿
Β2微球蛋白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26.920.4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疗效分析
- 6
-
-
作者
梁冰
林燕
-
机构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
-
出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687-688,共2页
-
-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丙种球蛋白
药物治疗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25.433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 7
-
-
作者
李仕章
全学模
-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
出处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0年第3期71-72,共2页
-
-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图
二维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543.3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川崎病不同阶段冠状动脉扩张程度探讨
- 8
-
-
作者
何时军
-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出处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20-221,共2页
-
文摘
川崎病主要危及冠状动脉,在发病的不同阶段冠状动脉的扩张程度不一,目前尚无文献探讨。为此,笔者对41例确诊的患儿作了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41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均于1994年6月至1998年7月在本院住院,诊断标准均符合文献要...
-
关键词
川崎
并发症
冠状动脉扩张
扩张程度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川崎病并多器官损害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 9
-
-
作者
熊川
杨霖芝
邹强祖
-
机构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小儿科
个旧市人民医院小儿科
-
出处
《云南医药》
CAS
2000年第5期428-429,共2页
-
-
关键词
川崎病
多器官损害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25.9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川畸病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崔荣霞
-
机构
江苏海安县人民医院
-
出处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3期50-51,共2页
-
-
关键词
川畸病
儿童
护理
高热
心脏损害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川崎病患儿的肝功能损害
被引量:8
- 11
-
-
作者
林小梅
吴本清
徐位仁
朱松杰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
-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8-229,共2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患儿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42例KD患儿的肝功能进行检测 ,并将其分为肝功能正常组 (2 7例 ) ,肝功能异常组 (15例 ) ,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KD患儿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 3 6% (15 /42 ) ,主要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或伴谷草转氨酶 (AST)增高 ,血清白蛋白 (ALB)降低及蛋白电泳异常。肝功能异常者多伴有消化道症状 ,肝肿大者 1例 ,胆红素轻度增高者 3例 ,但临床无黄疸。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以及致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KD患儿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而肝功能的异常以ALT增高 ,ALB降低及α2 球蛋白增高为显著 ,肝大、黄疸不常见。肝损害与冠状动脉病变无明显关系 。
-
关键词
川崎病
肝功能
冠状动脉
儿童
临床特点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25.75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川畸病再发合并胆囊炎一例报告
- 12
-
-
作者
殷尚仪
-
机构
廊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儿科
-
出处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12期722-722,共1页
-
-
关键词
川崎病
复发
合并征
胆囊炎
病例报告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575.6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川崎病并发心血管损害2例报告
- 13
-
-
作者
杨清玲
徐佩茹
-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乌鲁木齐市商业医院肝病科
-
出处
《新疆医学》
2000年第4期300-301,共2页
-
文摘
川崎病并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我科近日收治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 患儿女,1岁,汉族。发热4天伴全身红斑2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9℃,全身皮肤弥慢性红斑,手掌及足底最为明显,左侧颌下淋巴结肿大约2.0×1.0cm^2,质中活动,球结膜充血,口唇充血干裂,舌乳头,咽部弥漫性充血,血白细胞11.
-
关键词
川崎病
并发症
心血管损害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25.41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川崎病与肾功能不全(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苏建华
黄媛英
金建敏
尤崇琳
-
机构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
出处
《河南医药信息》
2000年第8期8-9,共2页
-
-
关键词
川崎病
临床表现
肾功能不全
儿童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26.925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预后观察
被引量:33
- 15
-
-
作者
华益民
朱琦
刘瀚
王泽蓉
陈思
金仲和
-
机构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9-280,共2页
-
文摘
目的 观察川崎病 (KD)伴冠状动脉病变 (CAD)的远期恢复情况。方法 对 2 6 2例确诊KD住院患儿 ,于急期或亚急期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于病程不同时期 (6个月至 10年 )进行复查。结果 急期和亚急期行心电图检查 2 6 2例 :异常 74例。随访中低电压全部恢复 ,3例重度冠状动脉瘤患儿心肌缺血持续存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CAD 5 0例 ,随访 6个月至 10年 ,33例恢复 ,6例未愈 ,11例失访。无CAD的KD患儿随访结果正常。结论 CAD的KD患儿约 6 0 %在 10年内痊愈 ,阿斯匹林需持续用至痊愈。
-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并发症
远期预后
-
Keywords
Kawasaki disea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Follow-up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725.542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多普勒组织显像对川崎病心肌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李桂梅
马沛然
金超
韩秀珍
王玉林
汪翼
-
机构
山东省立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9-300,共2页
-
文摘
川崎病(KD)可使全身各脏器受累,其中以心血管病变最严重。彩色多普勒组织显像(DTI)能够定量测定瓣环和心肌不同部位不同时相的运动速度。国内外均无DTI对KD的应用报告。我们于1994年10月开始以DTI检测10例KD患儿,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
关键词
川崎病
并发症
心肌病变
彩色多普勒
DTI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542.20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伤
被引量:114
- 17
-
-
作者
梁翊常
-
机构
北京儿童医院
-
出处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
文摘
川崎病(KD)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1961年首次发现,并于1967年发表50例报告。起初认为本病是一种婴幼儿热性病,仅少数死亡病例经尸检证实有冠状动脉瘤(CAA)。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不少无症状的康复患儿冠状动脉造影有动脉瘤,这种致命性的心血管并发...
-
关键词
川崎病
并发症
冠状动脉损伤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有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 18
-
-
作者
梁翊常
李淑清
-
出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96-198,共3页
-
-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疾病
并发症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川崎病并发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唐远勤
张励勤
-
机构
成都市儿童医院
-
出处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2-292,共1页
-
文摘
患儿男,2岁。以发热伴右侧颈部肿块6天入院。其体温波动在38~405℃,不伴畏寒、寒战或抽搐。同时发现右侧颈部包块,局部无红肿。入院前4天出现口唇发红、干裂。病后精神、胃纳稍差,易激惹、烦躁,无皮疹史。尿正常,褐色稀便,每日2~3次,无粘液脓血。曾...
-
关键词
川崎病
并发症
抗利尿激素
异常分泌
MCLS
-
分类号
R725.970.6
[医药卫生—儿科]
R584
[医药卫生—内分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