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国辉 杜靖远 +2 位作者 杨述华 郑启新 刘国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 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术后下肢皮肤牵引或穿“T”形鞋 3~ 4周。结果 随访 6~ 48个月 ,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或拔针困难等。有 ...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2 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术后下肢皮肤牵引或穿“T”形鞋 3~ 4周。结果 随访 6~ 48个月 ,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或拔针困难等。有 2例患侧肢体较健侧短 1 0~ 1 5cm ,5例长0 6~ 1 8cm ,无明显跛行 ,下肢功能完全正常。结论 儿童股骨干骨折不应一概列为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禁忌证。只要病例选择恰当 ,髓内针内固定治疗 ,具有达到解剖复位、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髓内针 骨折固定术 儿童 治疗
下载PDF
应用成骨力值的概念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
2
作者 牛云飞 张春才 +4 位作者 许硕贵 王家林 苏佳灿 张鹏 汪光晔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索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8~56岁,平均35.6岁。原始骨折按AO/ASIF肱骨髁部骨折分型:A3型4例... 目的:探索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8~56岁,平均35.6岁。原始骨折按AO/ASIF肱骨髁部骨折分型:A3型4例,C2型7例,C3型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断端复位后以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内固定,辅助使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加压螺钉。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2个月,平均26.5个月。肱骨髁部骨折在术后平均3.8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未出现骨折端移位、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畸形愈合及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并发症。参照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6例,良8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持骨稳定,可在骨块间提供持续纵向压应力,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骨折愈合 外固定器
下载PDF
一主二辅切口入路施术肱骨髁部骨折内固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覃奇文 孔繁杰 +5 位作者 闵多 朱杰林 徐剑锋 韦善 陈宇斐 谢华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克服肱骨髁部骨折通常术式对伸肘结构创伤大、肘关节功能恢复慢、并发症多的缺陷的一种手术入路。方法微创取向设计以肘后正中切口为主,以内外侧髁小切口为辅的"一主二辅"切口入路术式,施行肱骨髁部骨折内固定术。结... 目的探讨克服肱骨髁部骨折通常术式对伸肘结构创伤大、肘关节功能恢复慢、并发症多的缺陷的一种手术入路。方法微创取向设计以肘后正中切口为主,以内外侧髁小切口为辅的"一主二辅"切口入路术式,施行肱骨髁部骨折内固定术。结果共施术16例,无神经损伤、内固定偏误,全部病例术后1周内开始功能锻炼;有12例术后4周屈肘达90°以上。结论该切口入路术式较通常的肱三头肌肌腱舌瓣状翻转显露或尺骨鹰嘴截骨显露术式对伸肘结构的损伤明显减少,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快,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部 骨折 内固定 微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