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二醇通过Calpain 2有限水解integrinβ4促进乳腺癌SK-Br3细胞迁移浸润的相关机制
1
作者 杨琼 王婧雅 +6 位作者 王璐 周培富 何可群 严敏 毛大华 陈腾祥 张金娟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研究雌二醇通过calpain 2/integrinβ4促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的乳腺癌SK-Br3细胞迁移和浸润的相关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乳腺癌SK-Br3细胞,calpain 2的特异性抑制剂或雌二醇(E2)处理细胞,并对汇合度为60%(低密度)和90%(高密... 目的研究雌二醇通过calpain 2/integrinβ4促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的乳腺癌SK-Br3细胞迁移和浸润的相关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乳腺癌SK-Br3细胞,calpain 2的特异性抑制剂或雌二醇(E2)处理细胞,并对汇合度为60%(低密度)和90%(高密度)的细胞进行培养;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SK-Br3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Matrigel实验检测SK-Br3细胞的浸润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integrinβ4和Her2的表达与共定位,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integrinβ4和Her2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相关蛋白或蛋白片段的表达及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划痕和浸润实验显示,相对于对照组,Calpain2抑制剂处理的SK-Br3细胞迁移和浸润能力减弱(P<0.05);免疫细胞化学成像显示,Her2和integrinβ4的共定位主要在细胞膜上,在胞浆也有少量共定位,用calpain inhibitorⅣ处理后,Her2和integrinβ4的表达减少,共定位也明显减少;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在Her2免疫沉淀物中可检测到integrinβ4,在integrinβ4免疫沉淀物中可检测到Her2;给予calpain inhibitorⅣ处理,可以减少Her2和integrinβ4之间的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高密度培养乳腺癌SK-Br3细胞中的integrinβ4比低密度培养的水解程度高;在高密度培养条件下,E2可以促进这些integrinβ4水解片段的产生,上调calpain 2的表达,也伴随着integrinβ4水解程度的增加,同时使Src的Y418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结论高密度培养条件下,E2可通过上调和激活calpain2,促进integrinβ4的有限水解,促进integrinβ4和Her2的相互作用,磷酸化激活Src,促进SK-Br3细胞的迁移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雌二醇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2
下载PDF
下调IL35通过上调自噬相关蛋白表达而抑制肝细胞癌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2
作者 易言 陈青松 吴忠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1-449,共9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 35,IL35)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手术确诊的肝细胞肝癌和癌旁组织40对。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35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IL35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 35,IL35)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手术确诊的肝细胞肝癌和癌旁组织40对。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35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IL35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Western blot检测IL35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慢病毒转染下调IL35。CCK-8和集落形成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和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和EMT相关指标。结果IL35高表达于肝癌组织中(P<0.01);与HL7702肝细胞相比,IL35蛋白表达在Hep3B、Huh7、SMMC7721、Bel7402细胞中升高,且Hep3B表达最高(P<0.01);高表达与血管侵犯相关(P=0.0033);Transwell实验表明下调L35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P<0.01);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表明,下调IL35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下调IL35能促进LC3BII、Beclin1表达,抑制p62表达(P<0.01),同时促进E-cadherin表达并抑制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P<0.01)。结论IL35高表达于肝细胞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其表达与肝癌的血管侵犯相关;下调IL35能通过诱导自噬达到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ukin35 IL35 肝细胞癌 自噬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微波消融联合化疗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国文 古善智 +3 位作者 唐田 黄满平 黄斌 熊正平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在鼻咽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83例鼻咽癌肝脏转移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按照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而观察组43例患者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转移瘤。评价两组的总生存时间(OS... 目的研究经皮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在鼻咽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83例鼻咽癌肝脏转移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按照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而观察组43例患者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转移瘤。评价两组的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观察两组的安全性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中位OS分别为26.8和1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2.7和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43例患者共112个病灶,共完成150次微波消融治疗,其中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38例(88.4%);1例出现肝包膜下出血,1例出现胆汁瘤合并感染,1例出现胆管热损伤,经治疗后均缓解。结论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可以提高鼻咽肝转移患者的OS和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肝转移瘤 化疗 微波消融
下载PDF
nm23-H_1和P^(53)表达与乳腺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韦义萍 马韵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nm23-H1、P53蛋白在乳腺肿瘤中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1例乳腺肿瘤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良性肿瘤两种基因产物nm23-H1、P53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1%,乳腺... 目的:研究nm23-H1、P53蛋白在乳腺肿瘤中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81例乳腺肿瘤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良性肿瘤两种基因产物nm23-H1、P53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1%,乳腺癌则分别为52.9%和55.7%。在70例乳腺癌中,nm23-H1低表达、P53过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过表达与nm23-H1低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nm23-H1与P53的相关性表明两者在乳腺癌的浸润转移中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检测nm23-H1、P53对临床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趋势、评价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53基因 肿瘤转移 NM23-H1基因
下载PDF
^(18)F-双脱氧葡萄糖全身PET显像寻找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海峰 周润锁 +3 位作者 袁梦晖 张金赫 王磊 周飞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618-1620,共3页
目的 :应用1 8F 双脱氧葡萄糖 (1 8F 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 (PET)寻找转移瘤原发灶 ,探讨其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1 8F FDGPET显像于 39例疑诊为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患者 ,并与临床随诊、组织活检、手术病理和... 目的 :应用1 8F 双脱氧葡萄糖 (1 8F 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 (PET)寻找转移瘤原发灶 ,探讨其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1 8F FDGPET显像于 39例疑诊为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患者 ,并与临床随诊、组织活检、手术病理和其他影像临床资料对照 .采用1 8F FDGPET全身显像 ,依据影像目测法和标准化摄取值 (SUV)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39例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瘤患者中 ,1 8F FDGPET显像发现可疑肿瘤原发灶 2 5例 ,位于肺脏者 1 4例 ,肝脏者 1例 ,胃 1例 ,胰腺 2例 ,结直肠 3例 ,纵隔 1例 ,鼻咽 1例和肾 1例 .其中 2 4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 ,1例假阳性为肺结核 .1 8F FDGPET对原发灶的检出率为 6 1 .5 % (2 4 / 39) .另外 ,1 8F FDGPET显像除检查出临床及其他影像学原先发现的转移灶外 ,还多检出转移灶 37个 .1 4例PET显像未发现转移瘤原发灶者 ,经 1 2mo的观察随访 6例死亡 ,死亡率 4 3.0 % (6 /1 4 ) ;而 2 4例PET显像确定原发灶者经过针对性治疗 ,死亡 7例 ,死亡率 2 9.0 % (7/ 2 4 ) .结论 :应用1 8F FDGPET显像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是一种简便、快速、无创、灵敏的方法 ,对临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氟-双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沉默eIF3b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延辉 方茅 +1 位作者 谢敏如 夏明汗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538-1543,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eIF3b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合成eIF3b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入乳腺癌细胞株MCF-7,转染分3个组:Con-trol组(空白对照组)、Scramble组(转染非特异性对照组)和eIF3b-si... 目的探讨沉默eIF3b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合成eIF3b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入乳腺癌细胞株MCF-7,转染分3个组:Con-trol组(空白对照组)、Scramble组(转染非特异性对照组)和eIF3b-siRNA组(转染eIF3b-siRNA组).转染实验过程严格按操作说明书进行转染,其中eIF3b-siRNA组加入20 nmol/L转染eIF3b-siRNA,而Scramble组加入20 nmol/L Scramble RNA,Control组不作任何处理,转染24 h后收集细胞.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eIF3b基因mRNA和蛋白以及钙黏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抑制率;运用Matri-gel胶模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eIF3b-siRNA组eIF3b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54±0.08,明显低于Control组(1.08±0.18)和Scramble组(1.12±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1.09±0.19)、Scram-ble组(1.05±0.17)相比,eIF3b-siRNA组eIF3b蛋白表达水平(0.45±0.06)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培养时间点上比较,eIF3b-siRN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Scramb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中,eIF3b-siRNA组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均明显少于Control组和Scramb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ntrol组与Scramble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和Scramble组比较,eIF3b-siRNA组vimentin(0.26±0.02)、MMP-2(0.23±0.02)和MMP-9(0.46±0.03)表达水平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cadherin(1.32±0.19)表达水平明显增强.结论下调eIF3b表达可有效地减弱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可能与阻碍乳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和促进MMP-2和MMP-9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3b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RNA干扰技术
下载PDF
肺转移瘤CT误诊为肺结核病例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立威 陈为军 +1 位作者 刘亚飞 王红素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转移瘤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8月我院11例肺转移瘤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1例中9例因发热、咳嗽、乏力就诊,2例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就诊,4例误诊... 目的 探讨肺转移瘤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8年8月我院11例肺转移瘤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1例中9例因发热、咳嗽、乏力就诊,2例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就诊,4例误诊为血行播散性肺结核,7例误诊为继发性肺结核。9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2例经胸腔积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为肺转移瘤。确诊后所有患者给予化疗、内分泌等治疗,4例死亡,余尚在治疗或随访中。结论 肺转移瘤因临床症状和胸部CT表现多样性,且特征性表现多不明显,常造成误诊,过分强调疾病的某些影像学征象及对疾病影像学认识的不全面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影像医生需参考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必要时行胸部CT增强扫描及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以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肺肿瘤 误诊 结核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颅高压 被引量:3
8
作者 甘武 詹升全 +2 位作者 周东 周德祥 李炎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颅高压的效果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颅高压的病例资料。术前腰椎穿刺压力均高于300 mmH_2O,CT及MRI检查未见脑积水表现。结果 4...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颅高压的效果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颅高压的病例资料。术前腰椎穿刺压力均高于300 mmH_2O,CT及MRI检查未见脑积水表现。结果 4例病人术后颅高压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14个月,死亡3例,1例存活,未见腹部转移征象。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能明显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柔脑膜转移病人的颅高压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分流泵压力可设置为180~200 mm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膜分流术 肿瘤转移 颅高压 肺癌 非小细胞
下载PDF
SIAH1核异位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蔡存伟 温媛媛 +1 位作者 李晓燕 张丽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8-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SIAH1核异位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SIAH1的表达。构建SIAH1核异位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模型,应用免疫荧光及共聚焦实验分析乳腺癌细胞中SIAH1的表达... 目的探讨SIAH1核异位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SIAH1的表达。构建SIAH1核异位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模型,应用免疫荧光及共聚焦实验分析乳腺癌细胞中SIAH1的表达定位情况,并采用流式细胞术、siRNA干扰技术分析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SIAH1在部分乳腺癌组织中存在核表达;乳腺癌组织中SIAH1核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 <0.05)。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刺激乳腺癌细胞诱导SIAH1入核,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 GSNO诱导SIAH1核异位表达后可能通过下调E2F1/Bim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AH1 S-亚硝基谷胱甘肽 核异位表达 乳腺癌 凋亡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与高位根部离断肠系膜下动脉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瑞祥 杨彩霞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0年第7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与高位根部离断肠系膜下动脉(IMA)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选择的术式...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与高位根部离断肠系膜下动脉(IMA)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根治术的8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选择的术式分为观察组36例(保留LCA行低位结扎)和对照组44例(不保留LCA,行高位结扎)。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状况、术后病理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状况、术后病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发生率、复发转移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LCA与高位结扎IMA患者预后状况相近,但前者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根治术 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的人类大肠癌HT-29细胞系分化程度逐渐增高现象的发现及研究
11
作者 刘珂 高天祥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74-278,共5页
对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的HT-23细胞系对宿主间质细胞影响的研究中,偶尔发现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移植瘤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增高,移植瘤逐渐由未分化癌变为高分化腺癌,表现为瘤细胞呈腺腔样排列,腺腔内有粘液分泌,间质细胞增多。第5代移植... 对在裸鼠体内连续传代的HT-23细胞系对宿主间质细胞影响的研究中,偶尔发现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移植瘤细胞的分化程度逐渐增高,移植瘤逐渐由未分化癌变为高分化腺癌,表现为瘤细胞呈腺腔样排列,腺腔内有粘液分泌,间质细胞增多。第5代移植瘤出现了类似结肠绒毛样结构。带瘤裸鼠血清中单位瘤体积癌胚抗原(CEA)含量也逐渐下降。这一结果提示:异体恶性细胞在免疫缺陷动物体内连续传代有可能导致恶性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转化 癌胚抗原
下载PDF
LncRNA DCST1-AS1结合ALDOA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琴 唐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894-898,共5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CST1-AS1结合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 A,ALDO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RNA pulldown试验、质谱分析和RNA免疫共沉淀试验检测并分析DCST1-AS1与AL...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CST1-AS1结合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 A,ALDO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RNA pulldown试验、质谱分析和RNA免疫共沉淀试验检测并分析DCST1-AS1与ALDOA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癌症基因组图集(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的侵袭性乳腺癌阵列分析DCST1-AS1与ALDOA表达的相关性;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DCST1-AS1失调对ALDOA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试验分析DCST1-AS1结合ALDOA对乳腺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DCST1-AS1在乳腺癌细胞内与ALDOA直接结合。ALDOA在TCGA乳腺癌阵列中高表达(P<0.01),并与DCST1-AS1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干扰ALDOA能抑制DCST1-AS1对MDA-MB-231细胞的促侵袭功能。结论DCST1-AS1通过与ALDOA直接结合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侵袭 长链非编码RNA 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陈志锐 《北方药学》 2021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OVCF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PVP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选取OVCF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PVP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膦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骨折再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及BM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及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较治疗后3个月后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BALP、BGP及CTX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BAL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硬膜外血肿、骨水泥渗漏及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等并发症;治疗后1年,研究组骨折再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2年,研究组骨折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P联合双膦酸盐治疗OVCF患者疗效显著,改善患者椎体功能,增强椎体骨密度,减小骨折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效果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复发与转移──肝癌复发转移的预测及手段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信达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复发 肿瘤转移 预测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ITGB-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侵袭、迁徙与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荣嘉 乔德辉 +3 位作者 唐悦 邓显 程炼 杨辉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第3期235-241,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ITG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PTC细胞侵袭、迁徙与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34例2018年9月~2020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ITG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水平及对PTC细胞侵袭、迁徙与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34例2018年9月~2020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手术切除的PTC标本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样本中lncRNA ITG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临床病理的相关性。通过qRT-PCR检测ITGB-1在PTC细胞TPC-1和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3-1的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CCK8实验分别探究siRNA技术下调ITGB-1对侵袭、迁徙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LncRNA ITGB-1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且在PT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被膜及腺体外侵犯有关。ITGB-1在PTC细胞TPC-1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3-1。下调ITGB-1表达后,TPC-1的侵袭、迁徙和增殖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LncRNA ITGB-1在PTC中表达增高且与其发生发展相关,下调ITGB-1表达可抑制PTC细胞TPC-1的侵袭、迁徙与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lncRNA ITGB-1 侵袭 迁徙 增殖
原文传递
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血管瘤EOMA细胞的生长、运动及小鼠体内肿瘤形成的影响
16
作者 于世海 刘波 +3 位作者 杜国新 张雷 张帅 孙怀宇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探究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血管瘤EOMA细胞的生长、运动及小鼠体内肿瘤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血管瘤EOMA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目的基因组,利用干扰RNA敲除MALAT1在血管瘤EOMA细胞中的表达,使用RT-PCR方法检测... 目的探究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血管瘤EOMA细胞的生长、运动及小鼠体内肿瘤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血管瘤EOMA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目的基因组,利用干扰RNA敲除MALAT1在血管瘤EOMA细胞中的表达,使用RT-PCR方法检测MALAT1在血管瘤EOMA细胞中的表达;使用Edu染色检测缺失RNA MALAT1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使用流式法检测血管瘤EOMA细胞凋亡情况,使用transwell检测血管瘤EOMA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血管瘤EOMA细胞中Ki67、PC-NA、caspase-3、caspase-9、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小鼠皮下注射EOMA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使用RT-PCR检测长链RNA的表达,检测shRNA敲除Lnc对肿瘤重量的影响,统计分析小鼠生存期,使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和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阴性对照组MALAT1、Ki67、PCNA、caspase-3、caspase-9、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细胞生长、运动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目的基因组大鼠血管瘤EOMA细胞中MALAT1表达、EOMA细胞侵袭百分比、Ki67、PCNA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OMA细胞凋亡百分比、caspase-3、caspase-9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体内实验发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目的基因组小鼠体内肿瘤质量、Ki67和N-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小鼠miR-377-5p表达水平、生存期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瘤EOMA细胞的生长、运动,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EOMA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的生长
原文传递
人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成员CMTM4在疾病中对细胞功能的调控
17
作者 王雅心(综述) 赵秀娟 朱凤雪(审校)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2116-2120,共5页
CMTM家族是含有MARVEL穿膜结构域的蛋白质家族,其功能介于经典趋化因子和TM4SF之间,对肿瘤性疾病、免疫、造血、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具有一定影响。CMTM4是CMTM家族中最保守的膜分子,广泛表达于人类多种正常组织,研究发现其在某... CMTM家族是含有MARVEL穿膜结构域的蛋白质家族,其功能介于经典趋化因子和TM4SF之间,对肿瘤性疾病、免疫、造血、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具有一定影响。CMTM4是CMTM家族中最保守的膜分子,广泛表达于人类多种正常组织,研究发现其在某些肿瘤中表达下调,加快肿瘤细胞增殖、侵袭,是潜在的抑癌基因;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L1)具有保护作用,间接调节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参与免疫逃逸;还对细胞连接和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具有调控作用。本文对有关CMTM4分子的已有研究做一综述,介绍CMTM4在疾病背景下对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日后对CMTM4的研究和临床转化方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类 细胞周期 肿瘤 CMTM4 CKLF蛋白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黏附连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