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父母心理问题的循证护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印慧 韩静 +1 位作者 杨慧 刘秀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行化学治疗的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淋患儿父母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儿童血液科且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测评的76例急淋患儿父母共152人(每一位患儿的父...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行化学治疗的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急淋患儿父母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儿童血液科且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测评的76例急淋患儿父母共152人(每一位患儿的父母双方均参加),为循证护理组;从普通儿科抽选了76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父母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付方式问卷(CSQ)测评两组循证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的变化。结果循证护理组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6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均有明显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只有焦虑和敌对2个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在幻想、自责、退避、解决问题、合理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护理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6个因子较循证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而自责、幻想、退避3个因子较循证护理干预之前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给急淋患儿父母心理带来积极的影响,为患儿化疗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患儿父母 心理护理
下载PDF
55岁以上中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婧 黄晓军 +9 位作者 江滨 江倩 卢锡京 许兰平 刘代红 陈欢 鲍立 路瑾 主鸿鹄 江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8-944,共7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连续收治的≥55岁ALL患者45例。根据患者脏器功能,分别接受CVDP/... 目的:分析中老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连续收治的≥55岁ALL患者45例。根据患者脏器功能,分别接受CVDP/VDP/VP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的患者接受巩固化疗和维持化疗或随诊观察,有合适供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评估患者CR率,分析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无疾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及累计复发率。结果:45例≥55岁ALL患者占同期470例ALL患者的9.6%,其中B-ALL占88.9%。第1次诱导化疗后27例获得CR,总CR 33例。与55~60岁患者相比,大于60岁患者总CR减低(86.2% vs. 50%;P=0.009)。45例患者2年OS 率为33.7%,中位OS为 12个月(95% CI 6.68~17.32)。55~60岁(P=0.014)、进行巩固治疗(P=0.001)及CR(P=0.002)是独立影响OS的有利因素。33例获得CR的患者中,2年DFS率为39.7%。CVDP诱导化疗方案(P=0.013)及进行巩固治疗(P=0.049)是独立影响DFS的有利因素。结论:中老年ALL患者预后较差,55~60岁、CR、CVDP诱导化疗方案及进行巩固治疗是独立的改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老年人 预后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干预骨髓基质细胞对Jurkat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玉婵 周思瑶 +3 位作者 唐荣芳 农庆伟 蒋端凤 王晓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Jurkat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小白菊内酯(PTL)对此作用的干预机制。方法采集2013年10月—2014年3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FAB分型及MICM分型确诊为ALL并经治疗后缓解的6例患者髂...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Jurkat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小白菊内酯(PTL)对此作用的干预机制。方法采集2013年10月—2014年3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FAB分型及MICM分型确诊为ALL并经治疗后缓解的6例患者髂后上棘骨髓液,体外分离培养BMSCs。Jurkat细胞复苏后传代培养,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建立BMSCs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设置Jurkat细胞组、BMSCs组、BMSCs+Jurkat细胞组、BMSCs+Jurkat细胞+PTL 4μmol/L组、BMSCs+Jurkat细胞+PTL 8μmol/L组、BMSCs+Jurkat细胞+PTL 12μmol/L组、BMSCs+Jurkat细胞+PTL 16μmol/L组。黏附实验检测共培养24 h和48 h后各组黏附率,ELISA测定各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BMSCs V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各组培养24 h和48 h后,黏附率与PTL浓度呈负相关(r=-0.95、-0.91,P<0.05)。各组s VCAM-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Jurkat细胞组、BMSCs+Jurkat细胞+PTL 4μmol/L组、BMSCs+Jurkat细胞+PTL 8μmol/L组和BMSCs+Jurkat细胞+PTL 12μmol/L组s VCAM-1表达水平高于BMSCs组(P<0.05),各加入PTL组s VCAM-1表达水平低于BMSCs+Jurkat细胞组(P<0.05),各加入PTL组s VCAM-1表达水平与PTL浓度呈负相关(r=-0.994,P=0.001)。各组BMSCs VCAM-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与BMSCs+Jurkat细胞+PTL 16μmol/L组BMSCs VCAM-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加入PTL组BMSCs VCAM-1 mRNA表达水平与PTL浓度呈负相关(r=-0.994,P=0.001)。结论 PTL可以通过降低VCAM-1的表达抑制BMSCs对Jurkat细胞的黏附,减弱骨髓微环境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RKAT细胞 小白菊内酯 骨髓基质细胞 黏附 VCAM-1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下载PDF
血药浓度监测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海兰 李戈 +2 位作者 李晶 陈璐 何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排泄延迟与MTX剂量的关系。方法 30例103例次ALL患儿采用大剂量MTX治疗〔按MTX剂量分为A组(2~3 g/m2)组和B组(3.1~5 g/m2)组〕,后1、24、36、42、48、54、96 h进行药物...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排泄延迟与MTX剂量的关系。方法 30例103例次ALL患儿采用大剂量MTX治疗〔按MTX剂量分为A组(2~3 g/m2)组和B组(3.1~5 g/m2)组〕,后1、24、36、42、48、54、96 h进行药物浓度检测,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四氢叶酸钙(CF)解救次数及剂量,比较其不同时段血药浓度的分布及排泄延迟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及CF的用量。结果①B组较A组MTX稳态血药浓度(24 h血药浓度)高,两组在24 h内浓度下降幅度明显,而24 h以后个体差异很大。两组1 h及24 h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9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03例次血浆MTX浓度监测显示,61.2%的患儿48 h血浆MTX浓度<0.25μmol/L,75.8%的患儿<0.5μmol/L,仅12.6%的患儿≥1μmol/L;约65.8%的患儿CF解救次数不超过3次,需解救6~8次的为11.9%,1.5%的患儿需解救超过8次;③有排泄延迟的患儿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黏膜损害及感染较无排泄延迟时增加(P<0.05),CF解救剂量明显增加(P<0.05)。A组和B组排泄延迟发生率分别为4%和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大剂量MTX安全可行。大剂量较低剂量稳态血药浓度高,但更易出现排泄延迟。大剂量MTX排泄延迟情况下不良反应增加,CF用量增加。MTX个体化用药可以减少排泄延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药浓度 儿童
下载PDF
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诊Ph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祝彪 李成龙 陈姣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诊Ph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初诊Ph阳性成人ALL 3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化疗组15例和联合治疗组21例,化疗组给予单纯化疗,联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诊Ph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初诊Ph阳性成人ALL 3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化疗组15例和联合治疗组21例,化疗组给予单纯化疗,联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给予达沙替尼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记录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总缓解率高于化疗组,缓解时间短于化疗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达沙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初诊Ph阳性成人ALL缓解率高,维持时间长,患者远期生存率高,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样 化疗 达沙替尼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风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晶霞 陈洁平 林东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单核甘酸多态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风险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83例ALL患者以及与其匹配的83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检测MT...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单核甘酸多态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风险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83例ALL患者以及与其匹配的83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检测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对ALL发病风险的影响。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由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结果MTHFR 677TT基因型频率在ALL患者中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8)。与MTHFR 677CC基因型携带者比较,MTHFR 677TT基因型携带者患ALL的风险增加3.229倍。MTHFR 677CT基因型以及MTHFR A1298C多态与ALL风险不相关。结论MTHFR基因677C→T突变是ALL的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疾病遗传易感性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代艳 黄欣秋 +6 位作者 何爽 杜华 梁珍花 陆元奉 王耀菊 何鹏 陆建良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82-1784,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安全性。方法62例ALL患儿参照诊疗建议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62例ALL患儿行大剂量甲氨蝶吟治疗257次,Ⅱ~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和血...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安全性。方法62例ALL患儿参照诊疗建议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62例ALL患儿行大剂量甲氨蝶吟治疗257次,Ⅱ~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4.1%(139/257)、48.2%(124/257)和14.8%(38/257),Ⅱ~Ⅳ级肝功能损害、口腔炎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1%(98/257),42.0%(108/257)和26.8%(69/257),治疗中未发现Ⅱ~Ⅳ级肾功能损害、严重感染及死亡病例。检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202次,发生延迟排泄共61次(30.2%),其中治疗44h后甲氨蝶呤浓度〉1.0μmol/L者占42.4%(56/132),治疗68h后甲氨蝶呤血药浓度〉0.3μmol/L者占7.1%(5/70)。治疗后44h,排泄延迟组患儿口腔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排泄正常组(P〈0.05)。36h、42h首次亚叶酸钙解救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排泄具有个体差异,临床依照血药浓度进行亚叶酸钙解救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少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大剂量 血药浓度 儿童 安全性
下载PDF
92例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金娥 杨晶 +5 位作者 刘隽 刘仲萍 刘伟 杜雯 胡豫 黄士昂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分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CD45/SSC散点图设门方法,对92例初发性B-ALL患者的骨髓幼稚细胞表面及胞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果B-ALL患者的免疫表型具有明显特... 目的探讨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分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CD45/SSC散点图设门方法,对92例初发性B-ALL患者的骨髓幼稚细胞表面及胞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果B-ALL患者的免疫表型具有明显特征:HLA-DR、CD10、CD19、CD22、CD34、CD38、cCD79a、TdT最为常见;髓系抗原CD11b、CD13、CD15和CD33亦可见明显表达,表达率分别为16.7%、42.4%、17.4%和37.4%。不同亚型比较,前前B-ALL中HLA-DR、CD10、CD19、CD22、CD34、CD38、cCD79a的表达率均在90%以上,而不成熟B-ALL不表达CD10,CD11b、CD13、CD33主要在前前B-ALL上表达,CD15则在前B-ALL中多见。儿童B-ALL的免疫表型与成人B-ALL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ALL的异常骨髓细胞具有明显的本系列特征、原始细胞标记和跨系表达。且不同免疫亚型的B-ALL具有一定的表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高分辨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Notch1信号通路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秦永亮 李永军 史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7-1069,共3页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类预后不良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是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现阶段主要采取化疗的方式予以治疗。近年来,传统的化疗手段与效果取得了显著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化疗药物抵抗的患...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类预后不良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是我国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现阶段主要采取化疗的方式予以治疗。近年来,传统的化疗手段与效果取得了显著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化疗药物抵抗的患者预后差、化疗毒副作用明显、缺乏敏感的生物标记物判断预后等。T-ALL的发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有效药物与更合理的用药方式迫在眉睫。近些年的研究表明Notch1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T-ALL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这使得T-ALL发生、发展与治疗的Notch1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Notch1与T-ALL的发生与发展以及针对Notch1的潜在的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T细胞 NOTCH1 γ分泌酶抑制剂 白藜芦醇
下载PDF
As_2O_3通过下调AnnexinⅡ抑制NB4细胞侵袭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包红雨 阮佳 +1 位作者 江淼 阮长耿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7-859,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通过下调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Ⅱ(AnxA2)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细胞NB4侵袭力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B4细胞,FCM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NB4细... 目的: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通过下调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Ⅱ(AnxA2)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细胞NB4侵袭力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B4细胞,FCM检测不同浓度As2O3对NB4细胞膜表面AnxA2蛋白表达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As2O3和AnxA2抗体对NB4细胞侵袭力的影响。结果:As2O3在0.31、0.63和1.25μg/mL质量浓度条件下均能诱导NB4细胞膜表面AnxA2蛋白水平表达下降(P<0.05),呈剂量依赖性;AnxA2抗体质量浓度为0.01、0.02和0.04μg/mL以及AS2O3质量浓度为0.31、0.63和1.25μg/mL条件下均能使NB4细胞的侵袭力下降(P<0.05),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AnxA2抗体可抑制NB4细胞的侵袭力,As2O3可通过下调AnxA2蛋白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从而抑制NB4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膜联蛋白A2 三氧化二砷 肿瘤浸润
下载PDF
10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启文 黄正刚 +4 位作者 张丽娜 占诗贵 袁高乐 刘赟 吴星恒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102例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按照ALL-XH-99方案分为低危(low risk,LR)组28例、中危(medium risk,MR)组50例、高危(high risk,HR)组24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微小残留病(MRD)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102例儿童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按照ALL-XH-99方案分为低危(low risk,LR)组28例、中危(medium risk,MR)组50例、高危(high risk,HR)组24例。所有患儿均接受ALL-XH-99方案化疗,并随访6~28个月。在诱导治疗结束获CR、化疗6个月时利用CD45/SSC双参数图设门的三色流式细胞术(FCM)进行MRD监测。结果诱导治疗结束获CR及化疗6个月时3组MRD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HR组MRD阳性率明显高于MR、LR组(P<0.05或P<0.01);MRD阳性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MRD阴性者(P<0.05或P<0.001)。结论检测MRD有助于判断儿童ALL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预后 复发 儿童
下载PDF
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出现消除延迟异常合并急性肾损伤病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海艳 于芝颖 +2 位作者 胡蕾 刘博宇 封宇飞 《中国医药导刊》 2020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出现消除延迟异常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1例ALL患儿在行HDMTX化疗过程中出现甲氨蝶呤(MTX)排泄异常合并急性肾损伤。通过查阅... 目的:探究分析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出现消除延迟异常合并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1例ALL患儿在行HDMTX化疗过程中出现甲氨蝶呤(MTX)排泄异常合并急性肾损伤。通过查阅医院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患儿各项诊疗、检查及用药资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MTX相关基因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对可能引起MTX排泄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在进行HDMTX化疗过程中出现消除延迟异常及急性肾损伤,可能与患儿的水化碱化量、药物代谢酶等因素有关。结论:宜在ALL患儿行HDMTX化疗前对药物代谢MTX进行基因检测,根据患者基因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在化疗过程中及时监测MTX血药浓度,患儿的肝肾功能及影响MTX排泄的多种因素,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甲氨蝶呤 儿童 消除延迟异常 治疗药物监测 基因检测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建仓 杜非凡 +4 位作者 赵敬聪 田海霞 宋艳霞 尚李娅 苏鸣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术后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预后。方法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患者17例(30眼)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巨细胞病...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术后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预后。方法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患者17例(30眼)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所有患者给予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散瞳眼底检查及彩色眼底照相。全身检查包括血CMV-DNA、尿CMV-DNA及眼底病变发现时和病变进展或静止时的CD_4^+T细胞计数。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一经发现即给予全身抗病毒治疗,对于全身治疗不耐受、不良反应明显或病变持续进展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病毒药物。结果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7例30眼,男8例(14眼),女9例(16眼);年龄5~14岁,平均年龄(8.18±2.64)岁。76.5%的患者病变累及双眼,23.5%的患者为单眼发病,其中13.3%为中心型病变,36.7%为周边型病变,50%为混合型病变,且30%累及黄斑;20%合并视神经炎,40%表现为广泛视网膜血管炎。发病时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186个/μl,平均(99.66±49.1)个/μl,其中17.6%的患者CD_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17.6%的患者为50~100个/μl,52.9%的患者为100~150个/μl,11.8%的患者>150个/μl。9例患者经更昔洛韦全身治疗后视网膜病变逐渐静止消退,6例患者经全身抗病毒治疗后活动性病变无减少或仍有进展,给予玻璃体腔局部注射更昔洛韦,治疗后病变均静止。2例患者未规律接受全身抗病毒治疗并发视网膜脱离。结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一经发现以全身抗病毒治疗为主,同时检测细胞免疫功能,随着免疫功能的提高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全身治疗不能耐受、不良反应明显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行玻璃体腔注射抗病毒药物以控制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诊疗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microRNA-103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国君 刘卓刚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289-1291,共3页
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5nt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小分子。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03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80例初诊ALL患者和20例正常人骨髓... 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1-25nt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小分子。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03b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80例初诊ALL患者和2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标本中miR-103b的相对表达量,并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103b在ALL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其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03b的表达与是否存在bcr-abl融合基因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miR-103b在ALL患者中表达上调,可作为临床诊断ALL的潜在分子标记物,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对miR-103b在ALL中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 BCR-ABL microRNA-103b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1A1、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烈君 陈明 覃桂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生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谷胱甘肽S-转移酶MI(GSTM1)、谷胱甘肽S-转移酶TI(GSTT1)基因多态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生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谷胱甘肽S-转移酶MI(GSTM1)、谷胱甘肽S-转移酶TI(GSTT1)基因多态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8例ALL患者以及120例健康对照者的CYPIA1MSP1多态、GSTM1和GSTT1等基因的多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ALL组的CYP1A1基因MSP1多态纯合子突变型(C型)的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携带C型的个体患ALL的危险度比杂合子突变型(B型)与野生型(A型)个体的高(OR=1.97,95%CI:1.06~3.64)。ALL组中单一的GETM1或GSTT1缺失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携带CYPIA1C型和GSTM1、GSTT1缺失型的联合基因型个体患ALL的风险增加(OR=2.20,95%CI:1.15~4.22)。结论CYP1A1基因MSP1多态C型与ALL的易感性可能有关;单一的GSTM1或GSTT1缺失型与ALL易感性可能无关。同时携带CYPIA1C型和GSTM1、GSTT1缺失基因型可能是ALL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基因 细胞色素P450 CYPIAI 谷胱甘肽转移酶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和血药浓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向梅 李玲 +3 位作者 蔡宇红 刘凯歌 符彬莎 房欣娟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9期805-806,共2页
S100B蛋白是神经组织蛋白,在神经组织中含量丰富,高浓度、特异性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及某些神经元细胞中,被称为脑特异性蛋白。血清S100B蛋白升高可作为脑损伤的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大剂量甲氨蝶呤(HD-... S100B蛋白是神经组织蛋白,在神经组织中含量丰富,高浓度、特异性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及某些神经元细胞中,被称为脑特异性蛋白。血清S100B蛋白升高可作为脑损伤的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血清中S100B蛋白及MTX血药浓度的含量的变化,从而早期判断HD-MTX导致的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甲氨蝶呤 S100B蛋白质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水痘一带状疱疹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谷芬 罗如平 +1 位作者 肖政辉 姚婷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2472-247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合并水痘一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水痘及带状疱疹治愈,2例好转出院,3倒合并反复感染,肺出血及DIC死亡。【结论】儿童...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合并水痘一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10例水痘及带状疱疹治愈,2例好转出院,3倒合并反复感染,肺出血及DIC死亡。【结论】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免疫力低下,应使用免疫调节剂及选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并发症 水痘 并发症 疱疹 带状 并发症
下载PDF
30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路径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佩玲 聂震宇 +3 位作者 周明 李薇 罗科玲 吴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729-731,共3页
【目的】评估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临床路径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成人ALL患者,根据,临床路径进行诊断、分型、危险度评估以及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复... 【目的】评估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临床路径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30例成人ALL患者,根据,临床路径进行诊断、分型、危险度评估以及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复发率以及化疗相关感染率和死亡率。【结果】30例患者中标危组9例,高危纽2l例f完全缓解率为86.67%(25/30),复发率10.00%,标危纽和高危纽纽闭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672);化疗相关感染率为83.34%。化疗相关死亡率为6.67%。【结论】采用临床路径对成人ALL进行营理疗效满意.值得临康槛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临床路径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伶 蓝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826-828,共3页
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良完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总体生存率已可达90%,长期无病生存率达80%。
关键词 左旋门冬酰胺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下载PDF
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惠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7期1445-1446,共2页
【目的】探讨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LL患者48例,对}匕分析化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并与48例正常人肾功能比较。【结果】化疗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 【目的】探讨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LL患者48例,对}匕分析化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并与48例正常人肾功能比较。【结果】化疗后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与化疗前及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血清胱抑素C(CysC)、尿白蛋白(Alb)、82微球蛋白(B2一MG)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化疗前及正常对照比较显著升高(P〈O.05)。【结论】化疗对ALL患者的肾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且以肾小管损害为主,在化疗过程中应加强监测,长期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