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畸胎瘤临床表现与外科治疗策略(附64例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昶 丁嘉安 +2 位作者 姜格宁 张雷 王妙珍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 分析纵隔畸胎瘤的临床表现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作者对 6 4例纵隔畸胎瘤作一综合分析。结果 男2 2例 ,女 42例。年龄 8~ 6 3岁 (平均 2 8.5岁 )。良性 6 1例 ,恶性 3例。无症状者 14例 ,伴呼吸道表现 32例 ,伴有胸痛者2 1例 ... 目的 分析纵隔畸胎瘤的临床表现与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作者对 6 4例纵隔畸胎瘤作一综合分析。结果 男2 2例 ,女 42例。年龄 8~ 6 3岁 (平均 2 8.5岁 )。良性 6 1例 ,恶性 3例。无症状者 14例 ,伴呼吸道表现 32例 ,伴有胸痛者2 1例 ,伴中等发热者 15例 ,痰血 7例 ,伴胸腔积液 5例。外科治疗 :后外侧切口 36例 ,前外侧切口 12例 ,胸骨正中切口 12例 ,正中“T”形切口 4例。单纯肿瘤摘除术 2 6例 ;肿瘤摘除及邻肺楔形切除术 36例 ;肿瘤部分切除术 2例。结论 纵隔畸胎瘤具有侵蚀性强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 ,使手术难度增加 ,分析其临床表现对于手术方案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畸胎瘤 临床表现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纵隔淋巴管瘤和血管瘤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庸 王永华 +3 位作者 戈烽 于洪泉 任华 李泽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28-330,共3页
报告纵隔淋巴管瘤和血管瘤12例的临床治疗结果,其占纵隔肿瘤的2.88%。有临床非特异性症状者8例,4例为查体胸片发现纵隔内阴影。9例位于前上纵隔,3例在后纵隔。术前10例未能正确诊断。8例囊状淋巴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完... 报告纵隔淋巴管瘤和血管瘤12例的临床治疗结果,其占纵隔肿瘤的2.88%。有临床非特异性症状者8例,4例为查体胸片发现纵隔内阴影。9例位于前上纵隔,3例在后纵隔。术前10例未能正确诊断。8例囊状淋巴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完全切除,4例纤维-血管-淋巴管瘤因侵犯周围脏器未能切净,但尽多切除残留囊壁并缝扎囊壁创面。病理诊断包括4例囊状淋巴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和4例纤维-血管-淋巴管瘤。随诊1年至23年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管瘤 血管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118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志平 范士志 +4 位作者 蒋耀光 向杰 陈建明 吴旭 赵云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3-154,共2页
本文报告了我院自1965年9月~1997年12月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18例,完全切除105例,部分切除5例,探查8例,切除率为89%。本组以胸腺瘤最为多见(55例占46.6%),其次为神经源性肿瘤(23例占19.5%)及畸胎类肿瘤(14例占11.9%)。... 本文报告了我院自1965年9月~1997年12月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18例,完全切除105例,部分切除5例,探查8例,切除率为89%。本组以胸腺瘤最为多见(55例占46.6%),其次为神经源性肿瘤(23例占19.5%)及畸胎类肿瘤(14例占11.9%)。全组无死亡。文中总结了胸腺癌并发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处理,讨论了巨大纵隔肿瘤手术特殊情况的对策,对半蛤壳状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半哈壳状切口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的外科治疗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任振 谷兴琳 +5 位作者 戴约 钱龙宝 夏建海 张儒仿 莫绪明 顾海涛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7期491-492,共2页
分析总结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56例,其中恶性肿瘤21例(37.5%)。肿块完整切除42例,姑息性切除2例,仅作活检12例。住院死亡2例。39例获得随访,6例死亡。作者着重讨论了小儿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要点。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原发性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纵隔神经鞘瘤29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正 黄文越 +1 位作者 焦小龙 严保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522-522,共1页
纵隔神经鞘瘤29例朱正,黄文越,焦小龙,严保国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430070)1975年11月至1993年4月收治纵隔神经鞘瘤29例,约占同期收治纵隔肿瘤的30%(29/96)。本文着意对纵隔神经鞘瘤好发部位、误... 纵隔神经鞘瘤29例朱正,黄文越,焦小龙,严保国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430070)1975年11月至1993年4月收治纵隔神经鞘瘤29例,约占同期收治纵隔肿瘤的30%(29/96)。本文着意对纵隔神经鞘瘤好发部位、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进行分析与探讨。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神经鞘瘤 纵隔肿瘤 误诊 外科手术 好发部位
下载PDF
150例纵隔肿瘤及囊肿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大伟 黄晓聪 +1 位作者 许哲仪 林开荣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87-88,共2页
我院近 15年治疗纵隔肿瘤及囊肿 150例 ,认为其病理有着多样性及复杂性 ,本组病例以畸胎类肿瘤、胸腺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为主 ,共占 73.3%。纵隔肿瘤的诊断目前仍以X线、CT、MRI及肿瘤穿刺活检、纵隔镜等为主要手段。本文就手术适应症... 我院近 15年治疗纵隔肿瘤及囊肿 150例 ,认为其病理有着多样性及复杂性 ,本组病例以畸胎类肿瘤、胸腺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为主 ,共占 73.3%。纵隔肿瘤的诊断目前仍以X线、CT、MRI及肿瘤穿刺活检、纵隔镜等为主要手段。本文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囊肿 诊断 X线 CT MRI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手术 被引量:3
7
作者 殷伟强 何建行 杨运有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电视胸腔镜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庆文 张乃宁 +2 位作者 张熙曾 李晓欧 周立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37-539,共3页
报告2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切除的体会。认为纵隔单发、无严重粘连的神经源性肿瘤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手术创伤小,术后呼吸、咳嗽、排痰好。术后购管拔除时间早,生活质量高,住院周期短等优点。此项... 报告2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切除的体会。认为纵隔单发、无严重粘连的神经源性肿瘤使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对病人手术创伤小,术后呼吸、咳嗽、排痰好。术后购管拔除时间早,生活质量高,住院周期短等优点。此项技术应进一步熟练,扩大临床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神经源性肿瘤 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附180例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道庄 黄文 +6 位作者 陈文辉 倪百川 格桑耕呷 丛伟 阙兴宜 谢家勇 曾富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4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报告我院27年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180例。男98例,女82例。其中神经源肿瘤的例(86.11%),畸胎类肿瘤57例(31.67%),胸腺瘤28例(16.56%),囊肿15例(8.33%),... 本文报告我院27年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180例。男98例,女82例。其中神经源肿瘤的例(86.11%),畸胎类肿瘤57例(31.67%),胸腺瘤28例(16.56%),囊肿15例(8.33%),其它肿瘤15例(8.33%)。本文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不同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X线诊断
下载PDF
胸主动脉位置的CT测量及其在纵隔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全 陈金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纵隔大血管的正常 C T 位置及其在纵隔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量200 例正常成人纵隔4 个 C T 层面胸主动脉的位置,并对照分析7 种80 例常见纵隔肿瘤对邻近胸主动脉的推移情况。结果:胸廓正常的成人主动脉弓... 目的:探讨纵隔大血管的正常 C T 位置及其在纵隔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量200 例正常成人纵隔4 个 C T 层面胸主动脉的位置,并对照分析7 种80 例常见纵隔肿瘤对邻近胸主动脉的推移情况。结果:胸廓正常的成人主动脉弓后内角为20 ~37°。升主动脉位于中线右侧10 cm至左侧05 cm 处,其前后位置位于胸廓正中矢状径中1/3 的前份。不同的纵隔肿瘤推胸主动脉移位的情况不同。结论:主动脉弓后内角较好地反映了主动脉弓在胸廓内的位置,它以及升主动脉位置的改变可作为判断纵隔肿瘤占位效应的指标。胸腺瘤的占位效应不如纵隔畸胎类肿瘤及淋巴瘤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断面解剖 CT扫描 诊断 胸主动脉
下载PDF
纵隔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毅 罗宜人 +2 位作者 林乐胜 李志鸿 牟永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39,共1页
1970~1996年,我们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228例。其中男149例,女79例;年龄10~68岁,平均31.8岁。良性肿瘤185例,占84.86%;恶性肿瘤33例,占15.14%。肿瘤体积最大约35cm×25cm×25cm。行肿瘤完全切除217例(占95.17%),部分切除... 1970~1996年,我们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228例。其中男149例,女79例;年龄10~68岁,平均31.8岁。良性肿瘤185例,占84.86%;恶性肿瘤33例,占15.14%。肿瘤体积最大约35cm×25cm×25cm。行肿瘤完全切除217例(占95.17%),部分切除4例,探查活检7例;死亡3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手术入路探讨如下。 选择手术切口的原则为显露好、创伤小、便于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我们对前上纵隔肿瘤多采取前外侧胸部切口;后纵隔肿瘤多采取后外侧胸部切口;位置较高的前上纵隔肿瘤及累及双侧的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胸骨后甲状腺采用颈部切口,必要时部分劈开胸骨;累及胸廓出口部位的较大肿瘤采用颈胸联合或双切口。对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特别是椎管内肿瘤)者,可采用背部脊柱旁路切口胸膜外切除肿瘤。对部分肿瘤较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原发后纵隔脊索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勇志 王子林 +2 位作者 唐进 李家成 周世民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 纵隔脊索瘤 治疗
下载PDF
11例巨大纵隔肿瘤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屠政良 余国伟 +1 位作者 陈军 查育新 《浙江预防医学》 2002年第1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治疗 巨大纵隔肿瘤 手术效果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附56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维翰 李志明 +1 位作者 詹福生 江绪明 《四川医学》 CAS 1994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报告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患者56例,其中青壮年占60.0%,无症状并为良性病变者占33.9%,有明显症状并为恶性病变者占16.0%。神经源肿瘤占33.9%,畸胎类瘤占26.7%,胸腺瘤占16.0%。... 报告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患者56例,其中青壮年占60.0%,无症状并为良性病变者占33.9%,有明显症状并为恶性病变者占16.0%。神经源肿瘤占33.9%,畸胎类瘤占26.7%,胸腺瘤占16.0%。术前诊断正确者占50.0%,基本正确者占21.4%,诊断错误者占28.5%。木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92.8%,治愈率为91.0%,病死率为1.7%。作者对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纵隔肿瘤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肿瘤88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德山 彭江涛 彭明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754-755,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 纵隔肿瘤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纵隔巨大肿瘤手术治疗4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文 罗先达 +3 位作者 袁世璋 苏治亮 丁崇兴 赵崇藩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纵隔巨大肿瘤手术治疗4例报告刘文,罗先达,袁世璋,苏治亮,丁崇兴,赵崇藩(贵阳医学院附院胸外科贵阳550004)巨大的纵隔肿瘤比较少见,往往由于肿块的增大,对周围器官的压迫、推移、粘连、术中暴露困难及恶变倾向的特点,... 纵隔巨大肿瘤手术治疗4例报告刘文,罗先达,袁世璋,苏治亮,丁崇兴,赵崇藩(贵阳医学院附院胸外科贵阳550004)巨大的纵隔肿瘤比较少见,往往由于肿块的增大,对周围器官的压迫、推移、粘连、术中暴露困难及恶变倾向的特点,给手术带来很大的困难。我院从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儿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捷 苏廷宝 何悦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提高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15例小儿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治经验,男9例,女6例,年龄为3-14岁,肿瘤完全切除14例,部分切除1例。结果手术治疗均愈合。结论本病诊断除胸部x线检查外,胸部B超及CT检查也应作... 目的提高小儿纵隔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15例小儿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治经验,男9例,女6例,年龄为3-14岁,肿瘤完全切除14例,部分切除1例。结果手术治疗均愈合。结论本病诊断除胸部x线检查外,胸部B超及CT检查也应作为常规检查手段,一经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诊断 儿童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透明隔肿瘤效果的比较
18
作者 王磊 张懋植 +2 位作者 张伟 赵尚峰 赵继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比较额部皮质造瘘(n=19)、额中回脑沟入路(n=11)、额部胼胝体入路(n=11)3种手术入路治疗41例透明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正常脑组织切除范围、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致残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手术入路... 目的比较额部皮质造瘘(n=19)、额中回脑沟入路(n=11)、额部胼胝体入路(n=11)3种手术入路治疗41例透明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正常脑组织切除范围、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致残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手术入路之间肿瘤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脑组织的切除范围、术后致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额部皮质造瘘组对脑组织损伤最大、致残率最高;额部胼胝体入路脑组织损伤最小、致残率最低,其次是额中回脑沟入路。结论额部胼胝体入路、额中回脑沟入路治疗透明隔肿瘤符合微创手术理念;对于透明隔肿瘤以首选额部胼胝体入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透明隔 肿瘤 治疗 胼胝体入路 脑组织损伤 切除范围 切除程度 正常脑组织 统计学分析 额中回 致残率 临床效果 微创手术 额部 脑沟 造瘘 皮质 术中 术后
下载PDF
透明隔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影像诊断
19
作者 崔世民 刘梅丽 +3 位作者 靳松 韩彤 田超 高满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1,84,共3页
起源于透明隔的肿瘤由于周围脑拳为肿瘤生长提供了空间,加之透明隔无特异的功能,临床上不易早期发现。当肿瘤体积较大时,与周围结构粘连,给判断肿瘤的起始部位和手术治疗增加了难度。笔者通过分析透明隔肿瘤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旨... 起源于透明隔的肿瘤由于周围脑拳为肿瘤生长提供了空间,加之透明隔无特异的功能,临床上不易早期发现。当肿瘤体积较大时,与周围结构粘连,给判断肿瘤的起始部位和手术治疗增加了难度。笔者通过分析透明隔肿瘤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早期诊断的参考资料和提高对该区肿瘤的影像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隔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100例纵隔肿瘤及囊肿的外科治疗
20
作者 肖大伟 陈秉燮 +2 位作者 林开荣 许哲仪 孙淑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7-38,共2页
我院近10年治疗纵隔肿瘤及囊肿100例,认为其病理有着多样性及复杂性,本组以畸胎类肿瘤、胸腺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为主,共占70%。纵隔肿瘤的诊断目前仍以X线、CT、MRI及肿瘤穿刺活检、纵隔镜等为主要手段。本文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进路、... 我院近10年治疗纵隔肿瘤及囊肿100例,认为其病理有着多样性及复杂性,本组以畸胎类肿瘤、胸腺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为主,共占70%。纵隔肿瘤的诊断目前仍以X线、CT、MRI及肿瘤穿刺活检、纵隔镜等为主要手段。本文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进路、对巨大肿瘤处理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提出我们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囊肿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