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486对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张冉冉 连海峰 刘成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02-806,共5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 RNA在生物进程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micro RNA-486表达上调或者下调,但micro RNA-486对人结直肠癌潜在的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其对细胞系SW620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 RNA在生物进程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恶性肿瘤中micro RNA-486表达上调或者下调,但micro RNA-486对人结直肠癌潜在的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其对细胞系SW620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8只裸鼠,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接种SW620细胞。造模成功后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3天分别于瘤周注射mi RNA-486过表达质粒、空白载体及等量PBS,比较各组裸鼠皮下瘤体的体积,接种3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皮下瘤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比较neuropilin-2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瘤体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裸鼠皮下种植瘤的大小为(0.32±0.12)cm3,阴性对照组为(0.77±0.31)cm3,空白对照组为(0.82±0.18)cm3;实验组瘤体体积显著小于其他两组体积(P=0.006);实验组瘤体质量为(0.40±0.08)g,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75±0.18)g及空白对照组(0.79±0.18)g(P=0.008);实验组种植瘤中neuropilin-2的表达量较另外两组下降(P=0.000)。结论:注射mi R-486过表达质粒后结直肠癌细胞SW620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可受到抑制,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neuropilin-2的表达来实现的。mi R-486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486 结直肠肿瘤 神经纤毛蛋白-2 移植瘤
下载PDF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8
2
作者 尹慧 王伟 +3 位作者 张强 宋颖 廖宏亮 赵秀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697-700,共4页
目的研究Micro RNA-381(Mi R-381)对结肠癌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381在结肠癌和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Mi R-381 antisense obligos,将其转染到结肠癌细胞,观察Mi R-381表达的降低对结肠癌细... 目的研究Micro RNA-381(Mi R-381)对结肠癌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 R-381在结肠癌和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Mi R-381 antisense obligos,将其转染到结肠癌细胞,观察Mi R-381表达的降低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将转染有Mi R-381 antisence obligos和Mi R-381 negative sequence的结肠癌细胞SW480注射到裸鼠皮下,观察其表达下调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中的Mi R-381与邻近正常组织相比表达明显下降(P<0.05),并且Ⅲ/Ⅳ期结肠癌组织与Ⅰ、Ⅱ期结肠癌细胞相比表达也明显下降(P<0.01);与Mi R-381-negative相比,转染了Mi R-381-antisence的SW480细胞其细胞活性与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加(P<0.01);注射Mi R-381-antisence细胞的裸鼠与注射Mi R-381-negative细胞裸鼠相比,结肠癌组织的体积(P<0.05)和重量(P<0.01)显著增加。结论结肠癌组织中Mi R-381的表达明显下降,从而促进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有望成为结肠癌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81 结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裸鼠
下载PDF
PI3K/Akt/NF-κB通路调控ABCB1/P-gp介导的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隋华 付晓伶 +5 位作者 潘树芳 石晓兰 靳宝辉 朱惠蓉 任建琳 李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表达是目前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信号通路参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但PI3K信号通路与多药耐药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的表达是目前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s,PI3K)信号通路参与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但PI3K信号通路与多药耐药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点对ATP结合蛋白亚家族1抗体(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的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将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20μmol/L)处理人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2 h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耐药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related-2,MRP-2)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蛋白Akt、p-Akt、IκB、p-IκB的表达变化;CHIP—PCR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对ABCB1基因启动子的影响。结果: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后,奥沙利铂对HCT-116/L-OHP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157.48±16.73)μg/mL降至(53.68±3.18)μg/mL,逆转指数为2.93(P<0.01)。HCT-116/L-OHP细胞的p-Akt、p-IκB和P-g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Akt、IκB、LRP和MRP-2表达变化不明显。NF-κB能够与ABCB1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结论: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可增强人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抑制p-Akt和p-IκB的磷酸化表达水平,逆转P-gp介导的肠癌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磷脂酰肌醇-3-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新型萘酰亚胺类衍生物8c诱导结肠癌耐药细胞HCT116/L-OHP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子元 殷佩浩 +4 位作者 许建华 季青 倪振华 孙健 马艳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5-351,共7页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受阻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重要因素,从细胞凋亡的研究入手,将为肿瘤的治疗和耐药性的逆转开辟新的途径。本研究观察一种新型萘酰亚胺类衍生物8c对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的作用,探讨诱导HCT116/L-OHP耐药细胞凋... 背景与目的:细胞凋亡受阻是肿瘤细胞产生耐药的重要因素,从细胞凋亡的研究入手,将为肿瘤的治疗和耐药性的逆转开辟新的途径。本研究观察一种新型萘酰亚胺类衍生物8c对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的作用,探讨诱导HCT116/L-OHP耐药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8c对HCT116/L-OH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8c对HCT116/L-OHP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p53 m RNA、Bax m RNA及Bcl-2 m RNA水平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p53、Bax、Bcl-2及细胞色素c(Cyt-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8c抑制HCT116/L-OHP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8.16μmol/L)低于阳性对照氨奈菲特(IC50=28.37μmol/L);药物作用后,8c诱导耐药细胞产生凋亡,凋亡通路中p53(Ser15)磷酸化水平上升,但p53 m RNA水平不受影响;Bax蛋白水平及m RNA水平明显上升,Bcl-2蛋白及m RNA水平下降,使得Bax/Bcl-2比例增加,同时8c又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论:8c通过磷酸化p53 Ser-15位点激活p53,随即激活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8c抑制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8c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及抗耐药潜力和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酰亚胺类衍生物 结肠癌 凋亡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放射治疗对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瑾 韩立杰 +4 位作者 赵悦 杜鹃 王明 高雅丽 李兴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背景与目的:沙利度胺能有效增强肿瘤对放射的敏感性,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沙利度胺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协同抑制效应的机制。方法:建立colon26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沙... 背景与目的:沙利度胺能有效增强肿瘤对放射的敏感性,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沙利度胺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协同抑制效应的机制。方法:建立colon26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沙利度胺组(T组);单纯放疗组(R组);沙利度胺+放疗组(T+R组);从治疗当天开始,隔日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治疗结束时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处死小鼠后剥离瘤体,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治疗第22天,对照组、T组、R组和T+R组移植瘤平均体积分别为(4.97±1.20)cm3、(2.90±0.92)cm3、(2.66±0.88)cm3和(1.89±0.76)cm3;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1.7%、46.5%和61.9%,T+R组移植肿瘤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R组比较,T+R组的放射增敏率为2.27;沙利度胺联合放射治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组织MVD生成:T+R组的平均MVD较对照组下降了46.8%,下降程度明显高于T组(40.7%)和R组(37.7%,P<0.05);且T+R组肿瘤组织中出现较多的坏死,坏死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以增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移植瘤血管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放射增敏 微血管密度 移植瘤
下载PDF
CDX2和CEA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子华 葛杰 陈志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组织中CDX2 mRNA(CDX2)、CDX2蛋白和CEA蛋白(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50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X2 mRNA的表...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组织中CDX2 mRNA(CDX2)、CDX2蛋白和CEA蛋白(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50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X2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X2及CEA蛋白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在癌组织中CDX2 mRNA和CDX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而CEA蛋白表达则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两种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78,P<0.01);结肠癌组织中CDX2和CEA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的无关(P>0.05);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在人结肠癌组织中CDX2蛋白的表达下调,CEA蛋白的表达上调,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CDX2可能成为临床判断结肠癌的恶性程度、转移以及术后复发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CDX2 CEA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林海 王留伟 李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4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对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研究组进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传统组进行传统结肠癌... 目的:探讨对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30例。研究组进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手术,传统组进行传统结肠癌切除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除数和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不仅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开庆 王定茂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8期3049-3051,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成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乙状结肠癌手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成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乙状结肠癌手术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明显低于开腹组的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对患者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推荐为首选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手术 开腹手术 乙状结肠癌 疗效
下载PDF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艳兵 李利义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10期1298-129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用于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不同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结果右半结肠癌I期手术实施率高于左半结肠癌患者I期手术实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用于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不同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结果右半结肠癌I期手术实施率高于左半结肠癌患者I期手术实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I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分期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I期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分期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及术中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手术方式
下载PDF
结肠脂肪瘤二例诊治体会
10
作者 黄卫 陈玉祥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脂肪瘤的发病机理、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们收治的两例结肠脂肪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均未确诊,例一合并直肠癌行手术治愈,例二并发症有肠套叠、肠梗阻。结论结肠脂肪瘤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 目的探讨结肠脂肪瘤的发病机理、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们收治的两例结肠脂肪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均未确诊,例一合并直肠癌行手术治愈,例二并发症有肠套叠、肠梗阻。结论结肠脂肪瘤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诊断困难,钡灌肠、结肠镜、CT、MRI、超声内镜有助于诊断,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内镜)切除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脂肪瘤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对比研究
11
作者 张远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5期965-967,共3页
目的观察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5例为研究组,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 目的观察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5例为研究组,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下载PDF
晚期妊娠合并结肠癌误诊2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育斌 谭昱 +1 位作者 唐雪珍 江魁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908-909,共2页
病例 例1,女,34 岁,孕 29 周,反复腹泻伴血便 1 月余.腹部MRI:肝右叶下缘见一"同心圆"状肿物,大小约11 cm×6 cm,T1WI及T2WI信号不均匀, 以等信号为主,DWI呈高信号(图1).超声检查:肠套叠声像图.产妇于孕29周行剖宫产及右... 病例 例1,女,34 岁,孕 29 周,反复腹泻伴血便 1 月余.腹部MRI:肝右叶下缘见一"同心圆"状肿物,大小约11 cm×6 cm,T1WI及T2WI信号不均匀, 以等信号为主,DWI呈高信号(图1).超声检查:肠套叠声像图.产妇于孕29周行剖宫产及右半结肠根治术,娩出一活婴.术中见距离回盲部约15 cm处升结肠呈结-结型肠套叠,套头端可及一大小约6 cm×13 cm肿物,套叠肠管约10 cm. 病理(图2):结肠中-高分化腺癌,浸润肠壁深层,未达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妊娠末期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早期少量饮水对结肠肿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玉海 杨萍 唐迎春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结肠肿瘤术后患者常因肠麻痹引起腹胀,而胃肠减压可减轻肠道负担,缓解症状,利于恢复肠蠕动,因此需要持续胃肠减压、禁食水。但是持续胃肠减压和禁食水对结肠肿瘤术后患者更多的是痛苦,同时还会影响内环境的稳定。为此,我们尝试在常规治... 结肠肿瘤术后患者常因肠麻痹引起腹胀,而胃肠减压可减轻肠道负担,缓解症状,利于恢复肠蠕动,因此需要持续胃肠减压、禁食水。但是持续胃肠减压和禁食水对结肠肿瘤术后患者更多的是痛苦,同时还会影响内环境的稳定。为此,我们尝试在常规治疗下,早期拔除结肠肿瘤术后患者胃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少量饮水 结肠肿瘤术后 肠道功能
下载PDF
结肠癌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建刚 《西南军医》 2013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过多的动物脂肪、蛋白质摄人,缺乏新鲜蔬菜、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劳动以及遗传易感性是其相关高危因素。手术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关键词 结肠癌 手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VEGF-C在结肠癌生长及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15
作者 彭庆弟 周凤鸣 +2 位作者 郑涛 尤建川 张永川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7期5353-5355,534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诊断资料,探讨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该疾病患者中的生长以及淋巴转移的作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结肠癌患者与同期12例癌旁非癌组织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表达情况。...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诊断资料,探讨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该疾病患者中的生长以及淋巴转移的作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结肠癌患者与同期12例癌旁非癌组织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表达情况。结果:结肠癌与癌旁非癌组织患者的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与8.3%,对比差异显著(P<0.05);VEGF-C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转移、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情况有关(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阳性表达率高,具体表达的水平高低与患者的淋巴转移、结肠癌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有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 结肠癌 淋巴转移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Integrinβ_1在结肠癌及其淋巴转移灶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苑海刚 曹文萍 +2 位作者 赵金鹏 栗明 常亚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4期4757-4760,共4页
目的:检测integrinβ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研究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ntegrinβ1在82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邻近正常结肠粘膜组织integrinβ1的阳... 目的:检测integrinβ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研究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ntegrinβ1在82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邻近正常结肠粘膜组织integrinβ1的阳性表达率为93.33%,原发灶癌细胞integrinβ1的表达率为73.17%,两者之间integrinβ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0.01;结肠癌转移性淋巴结组织integrinβ1的阳性表达率为87.67%,结肠癌非转移性淋巴结组织integrinβ1的阳性表达率为11.29%,两者之间integrinβ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0.01。在所有与结肠癌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中,是否穿透浆膜层、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不同、Dukes分期不同,integrinβ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值均小于0.05。结论:Integrinβ1与结肠癌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及Dukes分期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的检测对评估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程度和分析结肠癌分期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INTEGRINΒ1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鹏 朱研 +2 位作者 陈宏 杨磊 曹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0期3890-3892,393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结肠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结肠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和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3年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种植转移和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有效、安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结肠癌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奎 刘牧林 +2 位作者 陈家来 王珊 王栓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6期3157-316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经纤维结肠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手术组两组,每组各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经纤维结肠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手术组及腹腔镜手术组两组,每组各选取93例。开腹手术组采用开腹完整结肠系膜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质量。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术后引流量减少,引流管拔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43%)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35.48%)(P<0.05);切口相关感染发生率(1.08%)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6.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感染发生率(11.83%)低于开腹手术组(30.11%)(P<0.05)。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均达到完整系膜切除标准,肿瘤组织、系膜等均整块完整切除且系膜未发现损伤,切除标本质量分级达到C级及以上,切除肠管均距离恶性肿瘤上缘10 cm、下缘15 cm,且对切除肠管上切缘及下切缘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细胞。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在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TNM病理分期方面比较均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组肿瘤大小明显小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完整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手术创伤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手术时间还有待优化,应用指征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完整系膜切除术 结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