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核磁共振3D-LAVA动态增强技术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延江
陈其锋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 探讨并研究核磁共振3D-LAVA动态增强技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不断总结及提高诊断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CT/超声检查后有阳性征象的37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B超/CT和MR3D-LAV...
目的 探讨并研究核磁共振3D-LAVA动态增强技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不断总结及提高诊断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CT/超声检查后有阳性征象的37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B超/CT和MR3D-LAVA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和阳性的预测值,比较MR3D-LAVA检查评价小肝癌的分布的准确性。结果 B超/CT对小肝癌的诊断率仅为56.25%,MR3D-LAVA对小肝癌的诊断率达9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其多期动态增强信号进行分类,发现共分为4类,分别为速升速降型(46.67%)、缓升速降型(40.00%)、速升缓降型(13.33%)、缓升缓降型(0.67%)。结论 将核磁共振3D-LAVA动态增强技术应用于小肝癌诊断,能够准确地诊断出小肝癌,且判断其分布范围,对小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均有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LAVA
动态增强技术
小肝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细胞癌超声造影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潘旭
刘政
+3 位作者
何颖
王晓燕
谭开彬
卓忠雄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超声造影的特征性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超声造影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将所有患者按病理学检查不同分化程度的90例患...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超声造影的特征性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超声造影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将所有患者按病理学检查不同分化程度的9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高分化组(30例)、中分化组(40例)、低分化组(20例),并对3组造影剂的开始增强时间、开始廓清时间及达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将超声造影灌注特征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细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开始增强时间分别为(19.13±2.51)s、(19.36±1.58)s和(18.43±2.28)s;达峰时间分别为(35.16±2.25)s、(33.67±2.67)s和(31.79±2.63)s;开始廓清时间分别为(103.4±2.56)s、(76.34±3.78)s和(49.34±3.56)s;3组造影剂的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7,F=1.241;P>0.05);3组廓清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37,P<0.05)。结论:肝细胞癌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对照相结合,能为临床肝癌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肿瘤分化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磁共振3D-LAVA动态增强技术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董延江
陈其锋
机构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中山市中医院
出处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期55-56,共2页
基金
中山市卫生局社会发展公关计划项目(编号:20132A156)
文摘
目的 探讨并研究核磁共振3D-LAVA动态增强技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不断总结及提高诊断经验。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经CT/超声检查后有阳性征象的37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B超/CT和MR3D-LAVA诊断小肝癌的敏感性和阳性的预测值,比较MR3D-LAVA检查评价小肝癌的分布的准确性。结果 B超/CT对小肝癌的诊断率仅为56.25%,MR3D-LAVA对小肝癌的诊断率达96.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其多期动态增强信号进行分类,发现共分为4类,分别为速升速降型(46.67%)、缓升速降型(40.00%)、速升缓降型(13.33%)、缓升缓降型(0.67%)。结论 将核磁共振3D-LAVA动态增强技术应用于小肝癌诊断,能够准确地诊断出小肝癌,且判断其分布范围,对小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均有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
3D-LAVA
动态增强技术
小肝癌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5.744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细胞癌超声造影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潘旭
刘政
何颖
王晓燕
谭开彬
卓忠雄
机构
重庆市新桥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5期56-5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超声造影的特征性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超声造影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将所有患者按病理学检查不同分化程度的9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高分化组(30例)、中分化组(40例)、低分化组(20例),并对3组造影剂的开始增强时间、开始廓清时间及达峰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将超声造影灌注特征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细胞癌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的开始增强时间分别为(19.13±2.51)s、(19.36±1.58)s和(18.43±2.28)s;达峰时间分别为(35.16±2.25)s、(33.67±2.67)s和(31.79±2.63)s;开始廓清时间分别为(103.4±2.56)s、(76.34±3.78)s和(49.34±3.56)s;3组造影剂的开始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7,F=1.241;P>0.05);3组廓清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37,P<0.05)。结论:肝细胞癌超声造影与病理结果对照相结合,能为临床肝癌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超声造影
肿瘤分化
诊断
病理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ltrasound contrast
Tumor differentiation
Diagnosis
Pathology
分类号
R735.744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核磁共振3D-LAVA动态增强技术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董延江
陈其锋
《现代医院》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细胞癌超声造影与病理对照分析研究
潘旭
刘政
何颖
王晓燕
谭开彬
卓忠雄
《中国医学装备》
201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