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4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不同的腔内外照射法治疗宫颈癌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丁云霞 马丽萍 +1 位作者 徐云霞 王永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全盆腔中央铅挡外照加腔内放疗 (腔内组 )及全盆腔外照后腔内治疗 (内外组 )法 ,对治疗宫颈癌疗效及对直肠膀胱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18例宫颈癌 ,随机分为腔内组 5 9例、内外组 5 9例。腔内组全盆腔中央铅挡照射 (45 0 0~ 5... 目的 :研究全盆腔中央铅挡外照加腔内放疗 (腔内组 )及全盆腔外照后腔内治疗 (内外组 )法 ,对治疗宫颈癌疗效及对直肠膀胱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18例宫颈癌 ,随机分为腔内组 5 9例、内外组 5 9例。腔内组全盆腔中央铅挡照射 (45 0 0~ 5 5 0 0cGy)与腔内放疗 (A点总量 5 0 0 0~ 6 5 0 0cGy)同时进行 ;内外组全盆腔外照 2 6 0 0~ 4 0 0 0cGy后行腔内治疗 (A点总量30 0 0~ 4 0 0 0cGy)。腔内放疗 4 0 0~ 5 0 0cGy/次、2次 /周。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及三、五年生存率相似 ;腔内组放射性直肠炎三、五年发生率分别为 2 5 4 %和 2 1 7% ,明显高于内外组的 10 2 %和 8 3% (P <0 0 5 )。结论 :内外组放疗法可以明显减少放射性直肠炎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腔内放射治疗 疗效 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膀胱炎 并发症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师前 陈建利 +1 位作者 殷立基 张庆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7-8,共2页
经简单形态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健康妇女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现内膜癌组红细胞C_(3b)(RBC_(3b))受体花环率及肿瘤RBC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血清C_(3b)花环抑制率明显... 经简单形态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及健康妇女红细胞免疫功能,发现内膜癌组红细胞C_(3b)(RBC_(3b))受体花环率及肿瘤RBC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血清C_(3b)花环抑制率明显增高。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组肿瘤RBC花环率低于阴性组。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RBC免疫粘附活性有所恢复。就内膜癌患者RBC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及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补体 受体 子宫内膜肿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小干 江立静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5-36,共2页
皮瓣坏死是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81~1991年共行乳癌根治术518例,并发皮瓣坏死176例,发病率为34%。现就其原因及防治讨论分析如下。一、原因及预防 1.切口张力过大:肿块过大或皮肤溃疡,切除皮肤过多,两侧皮瓣强行... 皮瓣坏死是乳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81~1991年共行乳癌根治术518例,并发皮瓣坏死176例,发病率为34%。现就其原因及防治讨论分析如下。一、原因及预防 1.切口张力过大:肿块过大或皮肤溃疡,切除皮肤过多,两侧皮瓣强行拉拢缝合,创缘张力过高,致血运障碍,发生皮瓣坏死。这是皮瓣坏死最常见原因之一。我们体会:(1)当肿块大于5cm,与皮肤有粘连溃破及腋窝淋巴结较大与皮肤粘连者,均常规施行转移皮瓣或游离植皮术,一期完成。(2)当肿块小于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 并发症 皮瓣坏死
下载PDF
小檗碱靶向TRIM25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4
作者 朱达荣 刘一凡 张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9-444,共6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BR)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作用靶标。方法本研究利用药物亲和反应靶标稳定性技术(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联合蛋白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鉴定小檗碱潜在结合蛋白...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berine,BBR)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作用靶标。方法本研究利用药物亲和反应靶标稳定性技术(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DARTS)联合蛋白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鉴定小檗碱潜在结合蛋白,利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MST)测定小檗碱与候选靶蛋白结合亲和力强弱,利用细胞热转移分析技术(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在活细胞中检测小檗碱与候选靶蛋白的结合情况;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建立候选靶蛋白TRIM25缺失的肿瘤细胞系;利用CCK-8法和Annexin V/碘化丙啶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小檗碱对野生型和敲除细胞的抑制及促凋亡作用的差异;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檗碱对TRIM25及其底物蛋白水平的作用。结果DARTS发现小檗碱处理后TRIM25对蛋白酶酶解的敏感性改变最明显,MST和CETSA实验发现小檗碱与TRIM25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直接结合,且其体外结合解离常数为4.02μmol·L^(-1);成功构建TRIM25缺失的宫颈癌HeLa细胞系;TRIM25敲除明显缓解了小檗碱对HeLa细胞活力的抑制以及小檗碱诱导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发现小檗碱降低HeLa细胞中TRIM25及其底物KLF5的蛋白水平。结论TRIM25是小檗碱的潜在抗肿瘤靶标,小檗碱依赖TRIM25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宫颈癌 TRIM25 细胞凋亡 靶标鉴定 CRISPR/Cas9
下载PDF
AgNOR的图像分析在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方面的研究
5
作者 薛凤霞 焦书竹 张菊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685-688,共4页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103例子宫内膜癌癌细胞中AgNOR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低分化、肌层浸润>1/2者的癌细胞核面积、每核AgNOR颗粒总面积、颗粒数及颗粒平均面积明显大于高分化及无肌层浸润者。Ⅱ、Ⅳ期、复发、死... 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103例子宫内膜癌癌细胞中AgNOR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低分化、肌层浸润>1/2者的癌细胞核面积、每核AgNOR颗粒总面积、颗粒数及颗粒平均面积明显大于高分化及无肌层浸润者。Ⅱ、Ⅳ期、复发、死亡患者的癌细胞的核面积及AgNOR颗粒平均面积较Ⅰ期、无复发、存活者明显增高。AgNOR的颗粒平均面积多在1.20μm×1.20μm以上,并且AgNOR颗粒分布多呈聚集型;而预后较好的患者,AgNOR颗粒平均面积多在亚.15μm×1.15μm左右,颗粒多呈弥散分布。结果提示,细胞内AgNOR的含量与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图像分析进行AgNOR的定量研究较传统的光镜下计数AgNOR颗粒数目更为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 图像分析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关系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昭 张士伟 +4 位作者 刘静 孙保存 赵秀兰 李正言 刘淑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53例妇科感染患者用PCR方法检测HPV分型,同时对78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行HPV16、18型原位杂交,并在邻近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53例妇科感染患者用PCR方法检测HPV分型,同时对78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行HPV16、18型原位杂交,并在邻近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结果:1)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率,由慢性宫颈炎→假性湿疣→疣样病变→尖锐湿疣→CIN→宫颈癌,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ISH阳性杂交信号的分布与HE染色中挖空细胞的分布相一致。2)HPV16、18型感染率及PCNA表达率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升高趋势。挖空细胞核呈PCNA阳性反应,与ISH阳性杂交信号出现的部位相一致。结论:HPV感染可使宫颈上皮细胞获得较高的增殖活性,也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的过度增殖活性而致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肿瘤 癌前病变 PCNA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7
作者 何海 徐建平 +2 位作者 黎清 李云 吴海燕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b2期10例、Ⅱa期16例、Ⅱb期20例,全部病例均采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化疗1~3个疗程,然后行宫颈癌根...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b2期10例、Ⅱa期16例、Ⅱb期20例,全部病例均采用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化疗1~3个疗程,然后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患者宫颈局部病灶大小的变化、化疗毒副反应,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结果 46例宫颈癌患者,完全缓解8例(17.39%),部分缓解25例(54.35%),稳定13例(28.26%),临床有效率为71.74%(33/46);手术切除率100%;毒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和骨髓抑制为主,经对症处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分析 被引量:111
8
作者 冷金花 郎景和 +4 位作者 刘珠凤 丁晓曼 黄荣丽 孙大为 朱兰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0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研讨该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74例,肌瘤直径≥ 3cm。手术指征包括肌瘤引起疼痛或尿频等症状20例,肌瘤生长快17例,合并附件病变26例...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研讨该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方法: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 74例,肌瘤直径≥ 3cm。手术指征包括肌瘤引起疼痛或尿频等症状20例,肌瘤生长快17例,合并附件病变26例以及不育21例。结果:每例患者肌瘤1-4个,其中单发肌瘤62例(82.4%),前壁肌瘤30例(40.5%),后壁肌瘤23例(31.1%),宫底肌瘤21例(28.4%),共切除肌瘤 93个,包括 16个壁间肌瘤及对个浆膜下肌瘤,肌瘤直径 3- 8cm,平均 4.8cm。19例(25.5%)子宫切口进行了缝合。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为73min及 82ml,肌瘤≥4cm比肌瘤< 4cm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 P< 0.01,P<0.05),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3.2d,并发症率为1.4%。术后随诊平均22月(1~62月)。术后2月随诊时,术前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1例复发再次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不育者5例妊娠,4例足月行选择性剖宫产术,术中未发现肌瘤切除部位明显粘连,1例自然流产。结论:中等大的浆膜下肌瘤或单发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好,并发症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平滑肌瘤 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人子宫平滑肌肿瘤的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蛋白表达 被引量:42
9
作者 王靖华 姚先莹 +3 位作者 王新玲 成娘 杨光华 张贤良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7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了解p53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肌瘤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直接荧光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化法。结果: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5.52%,高于子宫肌壁的雌、孕激素受体3...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了解p53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肌瘤细胞内的表达情况。方法:直接荧光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化法。结果:子宫肌瘤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5.52%,高于子宫肌壁的雌、孕激素受体36.36%的阳性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60例子宫平滑肌瘤p53蛋白总阳性表达率为18.83%,良性平滑肌瘤组、富细胞型及子宫肉瘤组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3.33%、15%和40%。肉瘤组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肌瘤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雌、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均有一定作用。人子宫平滑肌瘤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女性生殖道上皮源性肿瘤,而与人纤维源性肿瘤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P53基因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宫腔镜手术B超与腹腔镜监护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4
10
作者 夏恩兰 段华 +1 位作者 冯利民 段惠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55-56,共2页
宫腔镜手术应用宫腔电切镜经宫颈切除子宫内膜、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纵隔、宫腔粘连等,可代替子宫切除或开腹术,治愈大部分宫内良性病变。但因其有体液超负荷、子宫穿孔并伤及邻近器官的危险[1,2],已成为此术难以普及推... 宫腔镜手术应用宫腔电切镜经宫颈切除子宫内膜、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纵隔、宫腔粘连等,可代替子宫切除或开腹术,治愈大部分宫内良性病变。但因其有体液超负荷、子宫穿孔并伤及邻近器官的危险[1,2],已成为此术难以普及推广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宫腔镜手术的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腔镜 B超 子宫疾病 子宫肿瘤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志清 徐惠成 +4 位作者 李玉艳 陈勇 王琳 常青 史常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 评估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期间 ,对 42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大部分为多发子宫肌瘤患... 目的 评估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期间 ,对 42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大部分为多发子宫肌瘤患者 ,其中肌壁间肌瘤 1 9例 ,浆膜下肌瘤 2 3例 ,数目 1~ 6个 ,肌瘤直径大小 2~ 1 2cm ,3 6例 (6 4 3 % )子宫切口进行了缝合。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估计失血量分别为 (1 2 4 2± 3 3 1 )min和 (1 1 7 8± 48 6 )ml,病人平均住院日为 (4 8± 1 2 )d。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 ,无手术并发症。随访 2~ 1 2月 ,所有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 ,无一例复发和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和肌瘤挖除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挖除 子宫动脉 阻断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4
12
作者 李光仪 陈露诗 +1 位作者 王刚 陈小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及开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早期子宫内膜癌 6 3例 ,其中腹腔镜手术组 2 3例 ,腹式手术组 4 0例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及开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早期子宫内膜癌 6 3例 ,其中腹腔镜手术组 2 3例 ,腹式手术组 4 0例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两组均无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 (2 17.0± 39.5 )min ,剖腹组为 (16 7.0± 5 5 .0 )min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剖腹组 (t =3 918,P <0 .0 1)。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 (3185 .5± 14 5 .6 )ml,剖腹组为 (35 8.0± 2 0 4 .4 )ml,两组无显著差别 (t=- 0 814 ,P >0 0 5 )。腔镜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剖腹组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 6 4± 3.8)h和 (5 4 .4± 7.3)h(t=- 17 0 73,P <0 0 0 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 (7.7± 4 .0 )d ,剖腹组为 (11.0± 6 .0 )d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t =- 2 35 0 ,P <0 0 5 )。两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其中腹腔镜组 4例 (17.39% ) ,剖腹组 7例 (17.5 % )。 结论 腹腔镜手术时间虽然较长 ,但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式手术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兰芬 董磊 +3 位作者 赵晓峰 张素阁 尹格平 杨树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下射频治疗 子宫肌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技术应用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晋波 王文新 +7 位作者 高平 郑俊 杨江河 高莉莎 耿西亮 许勤 李齐 刘渭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方法学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 10 3例经临床、妇检及影像学明确的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并总结手术操作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结果  10 3例患者 2 0 7条子宫动脉 (1例右侧为双子宫动脉 )...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方法学 ,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 10 3例经临床、妇检及影像学明确的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并总结手术操作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结果  10 3例患者 2 0 7条子宫动脉 (1例右侧为双子宫动脉 )插管成功 2 0 6条 ,插管成功率 99.5 % ,单侧穿刺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的 10 1例 ,占 98.1% ,2例行双侧穿刺插管 ,占 1.9% ,栓塞子宫动脉 2 0 4条 ,栓塞成功率 98.6% ,3例行单侧栓塞。操作过程中出现子宫动脉痉挛 82条 ,占 3 9.6% ,其中2条完全闭塞 ,2条出现夹层 ,未发现与返流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熟悉盆腔动脉的解剖特点、规范的操作、选择适宜导管及栓塞物的合理应用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介入治疗 动脉栓塞
下载PDF
原位核酸杂交检测宫颈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杰 张世馥 +3 位作者 姚敏 李明君 汪万英 崔怀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1-44,共4页
应用病原微生物培养、改良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核酸杂交等方法,对50例宫颈癌和33例慢性宫颈炎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宫颈癌病原微生物培养细菌及其L型阳性感染率为58%(29/50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 应用病原微生物培养、改良革兰氏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核酸杂交等方法,对50例宫颈癌和33例慢性宫颈炎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宫颈癌病原微生物培养细菌及其L型阳性感染率为58%(29/50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L型多见(13/29例);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细菌L型检出率分别为66%和45.5%;免疫组化染色(ABC法)金葡菌L型抗原阳性率各为68%和48.5%。L型主要分布于癌间质、癌巢及宫颈上皮下结缔组织内。12例宫颈癌金葡菌L型DNA探针原位杂交显示,10/12例癌细胞核内有金葡菌L型DNA杂交阳性信号,表明金葡菌L型DNA已进入宫颈癌细胞内,可能会在基因水平上影响宫颈上皮恶变,提示宫颈癌发生与金葡菌L型感染关系密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原位核酸杂交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电针合谷、三阴交对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鸿燕 杨芳 +2 位作者 朱江 贺稚平 陈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只服用药物;电针1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同时电针合谷、三阴交;电针2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依次电针合谷、三阴交。结... 目的:探讨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只服用药物;电针1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同时电针合谷、三阴交;电针2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依次电针合谷、三阴交。结果:电针组电针后近期副反应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先电针合谷后电针三阴交减轻腹痛的程度有更为显著的趋势。结论:电针合谷、三阴交可以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其中先电针合谷后电针三阴交减轻腹痛的程度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合谷 三阴交 流产 药物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0
17
作者 刘弘扬 奈嫚嫚 封全灵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558,共3页
目的 探讨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并对PVB和TP两种化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的132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后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91例),入院直接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根据化... 目的 探讨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并对PVB和TP两种化疗方案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的132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化疗后手术的患者为观察组(91例),入院直接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PVB组(42例)和TP组(49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病理结果,比较PVB组和TP组化疗近期效果、术后病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淋巴结、脉管转移率和宫旁、阴道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B组和TP组相比,化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淋巴结、脉管转移阳性率和宫旁浸润阳性及阴道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缩小病灶大小并改善预后;PVB和TP两种化疗方案在缩小局部肿瘤、改善患者预后和用药副反应方面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PVB方案 TP方案
下载PDF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治宽 刘红光 +2 位作者 张付民 李艳 丁伯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99-800,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介入疗法 疗效 B超 评价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张娟 李世兰 +1 位作者 黄河玲 姜海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定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1例进行治疗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日1次睡前服,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后均用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体积、血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酯、促卵泡素、黄体...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定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1例进行治疗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日1次睡前服,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后均用B超监测子宫及肌瘤体积、血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酯、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指标。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症状消失,子宫平均缩小54.76%(P<0.01),子宫肌瘤平均缩小50.05%(P<0.05),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血糖及泌乳素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他监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HPV-16 L1甲基化和HPV E6/E7 mRNA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肖甫 邱翠 +3 位作者 智艳芳 李雅 荣守华 樊婷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HPV-16 L1甲基化程度、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在检测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HPV-16感染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其中CIN1 11例、CIN2 11例、CIN3 21例、宫颈鳞癌(SCC)7例,另取11例病理检测HPV-16阴性或慢性炎... 目的:探讨HPV-16 L1甲基化程度、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在检测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HPV-16感染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其中CIN1 11例、CIN2 11例、CIN3 21例、宫颈鳞癌(SCC)7例,另取11例病理检测HPV-16阴性或慢性炎症者为对照。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溶解曲线法检测HPV-16 L1甲基化水平,采用b DNA技术检测HPV E6/E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和SCC组HPV-16 L1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9.1%、72.7%、81.8%、90.5%、100.0%,HPV E6/E7 mRNA阳性率分别为45.5%、72.7%、90.9%、100.0%、100.0%;CIN2以上病变中HPV-16 L1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而CIN3以上病变中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5)。HPV-16 L1甲基化程度和HPV E6/E7 mRNA水平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rS=0.638和0.525,P均<0.001);HPV-16 L1甲基化程度与HPV E6/E7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420,P=0.001)。结论:HPV-16 L1甲基化与HPV E6/E7 mRNA检测在分流HPV感染或细胞学阳性患者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HPV-16 L1甲基化 HPV E6/E7 m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