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申利贤 周斌 +3 位作者 李海艳 闵可 蒋敏媚 郭玉 《肿瘤药学》 CAS 2016年第2期96-102,共7页
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异常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现阶段... 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异常是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等有密切关系。本文就现阶段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前列腺癌提供新的靶点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HEDGEHOG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HPV DNA检测筛查宫颈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韦红卫 黄卫彤 +1 位作者 罗小琼 吴惠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PVDNAPCR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52例病人同时行TCT、PCR荧光法检测HPVDNA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CT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比较TCT和PCR荧光法两种方法...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PVDNAPCR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52例病人同时行TCT、PCR荧光法检测HPVDNA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TCT对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比较TCT和PCR荧光法两种方法对HPV感染的检出率。结果:TCT诊断宫颈异常细胞阳性率为21.74%,与组织学诊断阳性率(24.82%)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织学诊断为标准,TCT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7.6%。PCR荧光法检测HPVDNA总检出率为21.02%,组织学阳性病例检出率70.80%,组织学阴性病例检出率4.58%,均显著高于TCT的13.77%、55.4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PV的感染率在组织学阳性者高于组织学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CT联合HPVDNAPCR检测,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宫颈异常细胞并及时发现宫颈癌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筛查 液基细胞学检查 HPV DNA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晶 王志宇 商文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8-479,共2页
目的:了解贫血程度与宫颈癌局部控制率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放疗,初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14例.放疗前及放疗中测定血红蛋白浓度,观察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关系.结果:教疗前血红蛋白浓度≥120g/L、90~119g/L... 目的:了解贫血程度与宫颈癌局部控制率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放疗,初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14例.放疗前及放疗中测定血红蛋白浓度,观察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关系.结果:教疗前血红蛋白浓度≥120g/L、90~119g/L和60~89g/L的CR分别为83.6%、53.3%和21.4%,P<0.01.放疗中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组和降低组的CR分别为84.5%和44.2%,P<0.01.结论:血红蛋白浓度与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有关.放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影响宫颈癌的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血红蛋白浓度
下载PDF
子宫颈癌放疗中盆腔剂量均匀分布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蔡树模 王香娥 +1 位作者 王琪 高汝聶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3,共3页
子宫颈癌放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盆腔剂量分布不均匀,主要原因是子宫偏位或移位。由于子宫偏位及移位的发生率极高,治疗中又难以弥补这种缺点,直接影响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如何达到盆腔剂量的合理分布是目前宫颈癌放疗中十分重要的... 子宫颈癌放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盆腔剂量分布不均匀,主要原因是子宫偏位或移位。由于子宫偏位及移位的发生率极高,治疗中又难以弥补这种缺点,直接影响其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如何达到盆腔剂量的合理分布是目前宫颈癌放疗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近年来采用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使治疗时间从24小时减少至几分钟,为此纠正宫腔管偏位及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瘤 放疗 盆腔 剂量
下载PDF
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新余 郑起 +1 位作者 冯昌宁 秦环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 探讨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86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4 4例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发生率为 16 .9% ,其中 1995年以前桥本病与甲... 目的 探讨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86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4 4例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发生率为 16 .9% ,其中 1995年以前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患者 6例 ,占同期手术治疗的桥本病 5 7例的 10 .5 % ,1995年以后为 38例 ,占同期桥本病 2 0 4例的 18.6 % (P <0 .0 1)。全组乳头状癌 31例 ( 70 .5 % ) ,滤泡状癌 9例 ( 2 0 .5 % ) ,混合性癌 3例 ,粘膜相关淋巴瘤 1例。隐灶癌 14例 ,占 32 %。术前B超 9例提示有钙化 ( 2 0 .5 % ) ,15例行同位素扫描 7例 ( 4 6 .7% )为冷结节 ,19例行血TGA、MCA测定 10例 ( 5 2 .6 % )升高。全组中双侧甲状腺癌 5例 ( 11.4 % ) ,有 5例 ( 11.4 % )出现一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主要为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结论 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发生率较高 ,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临床治疗桥本病时应警惕并存甲状腺癌特别是隐灶癌的可能性。术中应警惕双侧甲状腺癌及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病 甲状腺肿瘤 外科学 诊断
下载PDF
6种根治性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手术方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晓刚 孙抒 +1 位作者 董秀哲 金铁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6-551,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仍有争议,该研究选择了6种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的手术方式,探讨不同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10月吉林... 背景与目的: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仍有争议,该研究选择了6种根治性肾盂输尿管癌的手术方式,探讨不同术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10月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医院收治的135例肾盂及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6种手术方式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再发膀胱癌概率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等情况。结果:A、B组均顺利完成手术,C组5例因输尿管残端未能完全拖出而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D组2例因输尿管残端未能完全拖出而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E组因术区黏连或术中出血,3例更改为D组手术方式,1例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F组1例因术中出血更改为A组手术方式,各种手术方式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种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但各有优缺点,临床上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输尿管切除术 肾盂肿瘤 输尿管肿瘤
下载PDF
同步热放化疗对宫颈癌组织C-myc、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君艳 高琨 +1 位作者 张彩红 陈心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研究同步热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对宫颈癌组织C-myc、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宫颈癌Ⅲb期随机分为同步热放化疗组(H+CRT组)和同步放化疗组(CRT组),观察比较局部肿瘤消退情况和1,2,3年无进展生存期;采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研究同步热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对宫颈癌组织C-myc、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宫颈癌Ⅲb期随机分为同步热放化疗组(H+CRT组)和同步放化疗组(CRT组),观察比较局部肿瘤消退情况和1,2,3年无进展生存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治疗前、中宫颈肿瘤组织中C-myc、HSP70蛋白表达。结果:在完成体外照射45Gy时H+CRT组局部肿瘤完全消退率高于CRT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1,2,3年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C-myc、HSP70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H+CRT组较CRT组的C-myc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减弱(P<0.05);H+CRT组较CRT组HSP70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增强(P<0.05);H+CRT组治疗中较治疗前HSP70蛋白表达强度增强(P<0.05)。结论:热疗与同步放化疗具有协同增强作用,但1,2,3年无进展生存期无差异。热放化疗能减弱C-myc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可以上调HSP70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同步热放化疗是否通过干扰肿瘤细胞HSP70通路诱导或对抗凋亡,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热疗 放射治疗 C-MYC HSP70
下载PDF
FISH技术检测宫颈上皮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继秀 林志新 陈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人类染色体末端酶hTERC在宫颈上皮脱落细胞中的扩增,研究hTERC基因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CT低渗制片法,FISH检测15例宫颈良性病变、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4例、CINⅡ...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人类染色体末端酶hTERC在宫颈上皮脱落细胞中的扩增,研究hTERC基因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CT低渗制片法,FISH检测15例宫颈良性病变、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4例、CINⅡ8例、CINⅢ5例)、37例浸润性子宫颈鳞癌(SC)、4例子宫颈腺癌以及13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FISH检测宫颈上皮脱落细胞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43.62%(41/94);在宫颈良性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SC、宫颈腺癌以及HPV阳性各组中发生hTERC基因异常扩增的百分比例分别为6.67%、11.11%、83.78%、100%、15.38%;CIN组hTERC基因异常中CINⅠ、CINⅡ、CINⅢ(包括原位癌)分别占7.69%、12.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随宫颈疾病程度加重递增,CIN组中随级别增高其阳性表达率亦明显增加;FISH检测hTERC基因异常扩增可能有助于早期宫颈疾病的筛查,并有望对宫颈病变的进展及评估预后等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宫颈脱落细胞 宫颈癌 HTERC基因 筛查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OX-2和KAI1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秉庆 郑绍光 +2 位作者 唐青梅 龚广 陈琼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环氧化酶-2(COX-2)和KAI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COX-2和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环氧化酶-2(COX-2)和KAI1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COX-2和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3.3%(2/15);增生过长为20%(6/30),其中不典型增生过长为50%(4/8);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5.4%(47/55),呈等级上升趋势。KAI1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为93.3%(14/15);增生过长为73.3%(22/30),其中不典型增生过长为37.5%(3/8);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为23.6%(13/55),呈等级下降趋势。COX-2高表达及KAI1低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OX-2表达与KAI1表达呈负相关(r=-1,P<0.01)。结论:COX-2和KAI1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检测COX-2和KAI1蛋白表达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样腺癌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COX-2 KAI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陕西略阳及西安地区子宫颈癌与HPV感染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琳华 司履生 +2 位作者 王银容 张蕴璟 李维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7-89,共3页
子宫颈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省略阳县发病率尤高,据调查,在当地农村的已婚妇女中,发病率为875.96/10万。许多流行病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与宫颈... 子宫颈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省略阳县发病率尤高,据调查,在当地农村的已婚妇女中,发病率为875.96/10万。许多流行病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与宫颈癌的关系曾有过大量研究。近年来,关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更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人们发现,宫颈HPV感染常引起疣状增生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 感染
下载PDF
乳腺癌bcl-2、bax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燕 赵铭锋 刘同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1期42-43,共2页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86例乳腺导管浸润癌bcl-2和bax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l-2在不同分级的癌组织中表达分别是Ⅰ级77.78%,Ⅱ级53.85%,Ⅲ级30.30%(P<0.05);在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表达分别是39.21%和71.43%(P<0.05)。ba...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86例乳腺导管浸润癌bcl-2和bax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l-2在不同分级的癌组织中表达分别是Ⅰ级77.78%,Ⅱ级53.85%,Ⅲ级30.30%(P<0.05);在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的表达分别是39.21%和71.43%(P<0.05)。bax在不同分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是Ⅰ级33.33%,Ⅱ级57.69%,Ⅲ级84.88%(P<0.05);在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表达分别是70.59%和42.86%(P<0.05)。认为bcl-2和bax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X 乳腺肿瘤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综合消肿护理及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侯晓丽 王贺 +2 位作者 周俊英 阎振华 姜丽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护理及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42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抽取30例患者给予综合消肿护理.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分析淋巴... 目的探讨综合消肿护理及不同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42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抽取30例患者给予综合消肿护理.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分析淋巴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2 a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7.4%,紫杉烷化疗患者更易发生淋巴水肿,紫杉烷化疗患者手术至淋巴水肿发生时间显著短于基于蒽环类化疗及联合化疗患者(P<0.01),紫杉烷化疗患者术后2 a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基于蒽环类化疗患者(P<0.05).综合消肿护理患者手术至淋巴水肿发生时间显著长于未接受综合消肿护理患者(P<0.01),综合消肿护理患者术后2 a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接受综合消肿护理患者(P<0.05).肥胖、腋窝淋巴结清扫、紫衫烷化疗是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综合消肿护理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紫杉烷新辅助化疗患者更易发生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护理是缓解淋巴水肿的有效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综合消肿护理 淋巴水肿
下载PDF
微波固化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菲 王鹤 +3 位作者 姚德生 潘忠勉 谢肖兰 罗元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641-643,共3页
目的 :探讨微波固化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 GX- 型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机 ,可调功率 0~ 15 0 W,频率为 2 4 5 0 MHz。对 7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微波固化治疗加化疗、放疗。同时与同期化疗加放疗 4 1例作对照 ,32例... 目的 :探讨微波固化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 GX- 型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机 ,可调功率 0~ 15 0 W,频率为 2 4 5 0 MHz。对 7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微波固化治疗加化疗、放疗。同时与同期化疗加放疗 4 1例作对照 ,32例在微波固化前后检测免疫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1微波固化治疗组的近期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 ,均与临床分期有关 ,其疗效以菜花型病灶直径较小者为好 ;2治疗后肿瘤灶内癌细胞呈凝固性坏死 ,并有 T淋巴细胞明显浸润 ;3微波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结论 :微波固化治疗宫颈癌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并可促进局部的免疫反应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与化疗、放疗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固化 宫颈癌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小鼠子宫颈癌14号移植部位与转移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进 薛克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实验目的是观察癌细胞不同移植部位和转移的关系。小鼠子宫颈癌在小鼠肌肉内移植组,肺和淋巴转移均为100%,而肾转移为26%;脚掌皮下移植组,淋巴转移为100%,肺转移为84%,肾转移为7%,静脉内移植组,肺转移为88%,淋巴转移为74%,尚有44%臀... 本实验目的是观察癌细胞不同移植部位和转移的关系。小鼠子宫颈癌在小鼠肌肉内移植组,肺和淋巴转移均为100%,而肾转移为26%;脚掌皮下移植组,淋巴转移为100%,肺转移为84%,肾转移为7%,静脉内移植组,肺转移为88%,淋巴转移为74%,尚有44%臀、背、腹壁和四肢等部位的肌肉内发生转移瘤;以上三组动物存活时问均在20天以上;眼球后静脉丛移植组,肺转移为60%,淋巴转移为65%,脾内移植组,肺转移为44%,未见淋巴转移,但发生了44%肝转移;后两组小鼠存活时间在7—14天。肿瘤移植部位不同转移途径和转移率的发生均有明显差别。本文对移植部位与转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移植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海艳 马艳群 方梓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306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淋...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306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淋巴结转移情况,总结淋巴结转移模式,分析不同淋巴结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06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141例(46.1%)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阶梯式淋巴结转移者101例(71.6%),跳跃式淋巴结转移者40例(28.4%)。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晚(OR=2.936;95%CI:1.955~4.411)、脉管转移(OR=2.441;95%CI:1.539~3.874)、宫旁浸润(OR=1.902;95%CI:1.084~3.337)、分化程度低(OR=1.552;95%CI:1.119~2.153)为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P<0.05),而宫旁浸润者(OR=2.540;95%CI:1.148~5.621)发生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P<0.05)。病例随访时间1~11年,淋巴结阴性者总生存时间较淋巴结阳性者长,而阶梯式淋巴结转移者总生存时间较跳跃式式淋巴结转移者长(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模式对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有预测价值,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预后 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勤 刘睿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病理指标下抑癌基因PTEN(Phos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TEN在40例子宫内膜样腺... 目的:了解不同病理指标下抑癌基因PTEN(Phos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TEN在4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中PTEN阳性染色率为55.00%,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PTEN阳性染色率为100.00%。但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侵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有明显丢失现象,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子宫内膜样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296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绍音 张廷璆 +1 位作者 秦瑞娣 翁练斌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0-62,共3页
现将本院20年来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用手术分期法,来判断高危因素,及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资料 从1961年1月~1981年12月,共收治以手术洽疗为主的子宫内膜癌296例。按照FIGO分期标准,其中Ⅰ期221例,Ⅱ期44例。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预后
下载PDF
微波固化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鹤 李菲 姚德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20-721,共2页
目的:观察微波固化治疗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1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微波固化治疗加放疗及化疗,与同期放疗加化疗患者50例作对照,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检测免疫指标。结果:微波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目的:观察微波固化治疗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1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微波固化治疗加放疗及化疗,与同期放疗加化疗患者50例作对照,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检测免疫指标。结果:微波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细胞免疫指标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固化治疗可促进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固化 宫颈癌 细胞免疫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江涛 龙凤宜 陈心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263,共2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量与宫颈内瘤样病变(CIN)的关系。方法:372例病人按照细胞学和活组织检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CIN 1级、CIN 2级和CIN3级4组。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宫颈拭子中的HPV DNA负荷量,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量与宫颈内瘤样病变(CIN)的关系。方法:372例病人按照细胞学和活组织检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CIN 1级、CIN 2级和CIN3级4组。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宫颈拭子中的HPV DNA负荷量,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①正常对照组与病变组HPV阳性率分别为20.5%和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②正常对照组、CIN 1级、CIN 2级和CIN 3级组的HPV DNA负荷量分别为(2.84±0.26)×10 copy、(4.04±0.52)×10copy、(22±2.3)×10 copy和(39.8±2.3)×10 copy,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负荷量亦随之增加。结论:HPV负荷量与CIN病变程度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检测HPV DNA负荷量对于指导CIN的处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负荷量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20
作者 彭佳明 李晔 +1 位作者 牛广宇 彭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年第8期79-79,共1页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均采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250ml糖或盐水中静滴,1次/天,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和临床症状。...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均采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250ml糖或盐水中静滴,1次/天,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显效27例,有效32例,无效3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黄芪注射液有任何毒副作用。结论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过程中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症 黄芪注射液 放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