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臂位置对射波刀放射治疗脊柱肿瘤患者的剂量学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君 刘旭红 +3 位作者 王工 程程 庄洪卿 杨瑞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86,共5页
目的:评估患者手臂位置变化对射波刀脊柱肿瘤放射治疗潜在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胸椎与腰椎肿瘤患者各12例,勾画患者手臂轮廓并修改CT值和密度,使其等效为空气,模拟手臂完全移出射野的极端情况。保留原治疗计划的射束条件再次计算剂量... 目的:评估患者手臂位置变化对射波刀脊柱肿瘤放射治疗潜在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胸椎与腰椎肿瘤患者各12例,勾画患者手臂轮廓并修改CT值和密度,使其等效为空气,模拟手臂完全移出射野的极端情况。保留原治疗计划的射束条件再次计算剂量,通过与原始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的参数比较,分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100%处方剂量的覆盖体积(V_(100))、95%PTV体积受照剂量(D_(95))、90%PTV体积受照剂量(D_(90))、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与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以及脊髓、胃、食管、肠道的最大受照剂量(D_(max))、1cc体积(1 mL)受照剂量(D_(1cc))和2cc体积(2 mL)受照剂量(D_(2cc))的变化。结果:与原治疗计划相比,模拟计划的PTV V_(100)、D_(95)、D_(90)、CI平均升高0.86%、2.02%、1.9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D_(max)、D_(1cc)与D_(2cc)平均升高2.35%、2.59%、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D_(2cc)平均升高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与肠道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于射波刀的脊柱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最极端的双臂位置情况下,发现手臂位置的改变对剂量学影响很小,并且随手臂位置的改变,靶区与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有所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因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患者确实无法始终保持手臂位置一致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但是为了保证剂量的精确投照,应尽可能实现患者治疗体位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波刀 手臂位置 脊柱肿瘤 剂量学
下载PDF
家族性背部弹力纤维瘤1例病例报道 被引量:3
2
作者 孟胜蓝 蔡云婷 牛会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842-4843,共2页
弹力纤维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结缔组织良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双侧背部弹力纤维瘤,结合诊治经过及文献复习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年龄64岁,发现双侧肩胛下角包块6年,生长缓慢,2个... 弹力纤维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结缔组织良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双侧背部弹力纤维瘤,结合诊治经过及文献复习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年龄64岁,发现双侧肩胛下角包块6年,生长缓慢,2个月前出现双侧包块部位疼痛,既往无外伤史及体力劳动史。家族史:患者有一姐姐10年前行右侧肩胛下角区包块切除,术后病理为弹力纤维瘤,术后5年左侧肩胛下发现硬质包块,考虑弹力纤维瘤,未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 肩胛下角 族性 前锯肌 术前穿刺 背阔肌 包块切除 临床资料 肿瘤鉴别 过度增生
下载PDF
背部弹力纤维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健 卢义生 +2 位作者 赵东晖 付莉萍 李志芳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一例弹力纤维瘤特殊染色和临床病理分析,及149例文献报道复习。结果肿物多位于肩胛下部,无包膜,边界不清。镜下瘤内弹力纤维呈波浪状、串珠状、锯齿状的或球状,弹力纤维染色(+)。结论弹力纤维瘤内... 目的探讨弹力纤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一例弹力纤维瘤特殊染色和临床病理分析,及149例文献报道复习。结果肿物多位于肩胛下部,无包膜,边界不清。镜下瘤内弹力纤维呈波浪状、串珠状、锯齿状的或球状,弹力纤维染色(+)。结论弹力纤维瘤内异形弹力纤维表现多样,弹力纤维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瘤 染色
下载PDF
放射治疗在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中的进展和争议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学波 陈湘磊 张士义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4期52-54,共3页
放射治疗是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取恰当的患者术后给予局部放疗,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而且可以降低远处转移率和提高生存率。本综述回顾性探讨放射治疗在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选择合适的放疗... 放射治疗是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选取恰当的患者术后给予局部放疗,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而且可以降低远处转移率和提高生存率。本综述回顾性探讨放射治疗在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选择合适的放疗方法,降低毒副作用,获得最佳的治疗目的,并总结了新的放疗方法:低分割放疗和调强放疗,对不同病例的治疗情况,同时还探讨了保乳术后放疗的争议。希望本综述能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和研究指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放射治疗 低分割放疗 调强放疗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炳乾 陈爱国 +1 位作者 周祝谦 毕泗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1457-145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共59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其中血管瘤2例2个椎体、椎体恶性肿瘤35例57个椎体。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在X线定位下,将不透X线骨水泥(在骨水泥甲...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共59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其中血管瘤2例2个椎体、椎体恶性肿瘤35例57个椎体。采用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在X线定位下,将不透X线骨水泥(在骨水泥甲基丙烯酸树脂多聚体PMMA粉剂中加入2ml对比剂以透视显影)按粉剂与液体为3:2比例混合调制成糊状,用1ml注射器匀速缓慢注入病变椎体。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后。27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6例明显缓解;2例有所缓解;随访12个月,无复发迹象。本组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型术 椎体血管瘤 椎体恶性肿瘤
下载PDF
弥漫性脂肪纤维瘤病1例诊治 被引量:3
6
作者 山院飞 张瑞明 赵胤铭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868-868,872,共2页
脂肪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交界性肿瘤,术后易复发,但不转移,因少见易造成误诊。本病国内外报道较少,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生长缓慢肿块[1-2]。本文报告1例颈背部弥漫性脂肪纤维瘤病患者的诊治。1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2005年因颈... 脂肪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交界性肿瘤,术后易复发,但不转移,因少见易造成误诊。本病国内外报道较少,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生长缓慢肿块[1-2]。本文报告1例颈背部弥漫性脂肪纤维瘤病患者的诊治。1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2005年因颈、背部肿物(约10 cm×10 cm)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为脂肪瘤,遂行手术切除。2008年患者颈背部肿物复发,就诊于我院。超声及CT检查提示:颈、背部脂肪样组织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纤维瘤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经双侧椎弓根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峰 龚剑秋 +1 位作者 钱宇 张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双侧椎弓根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7例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共25椎节行经皮双侧椎弓根通道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对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情况分别采用视觉模... 目的:探讨经皮双侧椎弓根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7例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共25椎节行经皮双侧椎弓根通道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入。对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情况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对骨水泥渗漏情况,各例术后以正侧位X线平片判断骨水泥渗漏为X线平片渗漏率,以注射节段CT薄层扫描评判骨水泥渗漏为CT渗漏率,进行统计计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症状性骨水泥渗漏发生。术后胸腰背痛缓解明显。VAS评分术前为(7.2±1.1)分、术后3 d内为(2.3±0.9)分、术后3个月为(2.5±1.1)分。ODI评分术前为(70.1±1.1)分、术后3 d内为(33.1±1.2)分、术后3个月为(35.2±1.4)分。计算得骨水泥X线平片渗漏率为32%,CT渗漏率为38%。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双侧穿刺通道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及减少症状性骨水泥渗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转移性肿瘤 双侧通道 骨水泥渗漏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用于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卿培东 曹云 +1 位作者 徐建峰 邓海涛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使用3D打印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7例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患者资料,将使用3D打印技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2例),使用常规脊柱重建术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手术... 目的:分析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使用3D打印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7例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患者资料,将使用3D打印技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2例),使用常规脊柱重建术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5,t=56.978,t=2.860;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后与手术前比较,VAS评分下降,Frankel分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观察组=20.957,t=-6.273,t=25.195、t=-14.995;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对照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两组患者随访半年,患者相关脊椎疼痛症状减轻,运动功能改善,肿瘤无复发,植入假体无松动且与患者自身脊椎融合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用于脊柱肿瘤切除脊柱重建安全可行,手术效果优于常规脊柱重建,并发症发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脊柱肿瘤切除 脊柱重建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巨大背部神经纤维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金泉 林庆波 +2 位作者 荆兆峰 郭宁 房经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872-872,共1页
关键词 背部 神经纤维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背部弹力纤维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池诏丞 许亚明 邢宝成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21期1933-1933,共1页
关键词 弹力纤维瘤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背部弹力纤维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立峰 郭艾 刘振宇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年第3期185-186,共2页
患者,男,67岁。右肩胛下无痛性肿物1年,进行性增大。患者于5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肩胛下一无痛性肿物,如核桃大小,无触痛,不影响正常生活,未经任何治疗。后肿物缓慢进行性增大至鸭蛋大小,右肩活动不受限、无右上肢放射痛等症状,无低热、盗... 患者,男,67岁。右肩胛下无痛性肿物1年,进行性增大。患者于5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肩胛下一无痛性肿物,如核桃大小,无触痛,不影响正常生活,未经任何治疗。后肿物缓慢进行性增大至鸭蛋大小,右肩活动不受限、无右上肢放射痛等症状,无低热、盗汗及体重进行性下降。查体:右肩胛下方可见一半球形隆起,表面皮肤色泽正常,可触及6cm×4cm肿物,质韧,活动性差,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无明显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纤维瘤 无痛性肿物 进行性增大 背部 皮肤色泽 周围组织 肩胛 放射痛
下载PDF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海莺 陈宏颖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9期83-83,共1页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背部肿物1周就诊。查体:背部肿物约1.5cm×1.0cm,质韧,表面光滑。局麻下行背部肿物单纯切除术。巨检:肿物大小1.5cm×1.0cm×1.0cm,切面灰白,
关键词 结缔组织增生性 纤维母细胞瘤 背部肿物 单纯切除术 肿物大小
下载PDF
两侧背部弹性纤维瘤1例报道
13
作者 周俊芬 刘玉林 +3 位作者 岳君秋 陈宪 张照喜 苏佳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50-851,共2页
0引言背部弹性纤维瘤(bilateral elastofibroma dorsi,BED)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良性病变,目前其发病机制不详,发病率极低。近来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1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因两侧背部疼痛1年,逐渐加... 0引言背部弹性纤维瘤(bilateral elastofibroma dorsi,BED)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良性病变,目前其发病机制不详,发病率极低。近来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1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因两侧背部疼痛1年,逐渐加重1月,于2013年4月发现两侧背部肿块来湖北省肿瘤医院求治,入院查体两侧背部均可扪及约6 cm×8 cm肿块,质硬、固定、无触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纤维瘤 病因 影像学诊断 病理
下载PDF
背部软组织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
14
作者 王丽萍 邹亚彬 +1 位作者 张远德 邹洪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1-881,共1页
关键词 背部软组织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病例报告 病理检查 手术治疗 辅助性化疗
下载PDF
手术切除结合术后化疗治疗右背部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1例
15
作者 孙超锋 李学拥 冯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042-4042,共1页
患者女,19岁,因右背部肿块溃烂疼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右背部红肿疼痛.肿块起初呈核桃大小.在外院诊断为“痫”,给予肌肉注射抗生素,局部外敷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肿块逐渐增大并破溃,有淡黄色渗出,创面逐渐增大。病程中无明显... 患者女,19岁,因右背部肿块溃烂疼痛2个月入院。2个月前右背部红肿疼痛.肿块起初呈核桃大小.在外院诊断为“痫”,给予肌肉注射抗生素,局部外敷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肿块逐渐增大并破溃,有淡黄色渗出,创面逐渐增大。病程中无明显发热。查体:一般状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右侧背部肩胛下处有一6cm×5cm的溃疡区,边界清楚.创面有肉芽生长,呈菜花样,触之易出血。胸部CT:双肺未见异常,纵隔内可见大小8mm的淋巴结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性淋巴瘤 右背部 皮肤间变性 化疗治疗 手术切除 浅表淋巴结 术后 部肿块
下载PDF
读片窗
16
作者 张帆 张雪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读片窗 皮肤色素沉着 皮下肿物 皮肤瘙痒 专科检查 腰背部 小面积 无疼痛 斑片状 患者 左侧 增大
下载PDF
背部弹力纤维瘤^(18)F-FDG PET/CT表现
17
作者 赵梅莘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背部弹力纤维瘤(EFD)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EFD患者的^(18 )F-FDG PET/CT资料,比较男性与女性患者、年龄<72岁与≥72岁患者、体积<39cm^3与≥39cm^3病灶之间^(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及... 目的观察背部弹力纤维瘤(EFD)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EFD患者的^(18 )F-FDG PET/CT资料,比较男性与女性患者、年龄<72岁与≥72岁患者、体积<39cm^3与≥39cm^3病灶之间^(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及SUV_(max)与肝脏血池平均标准化摄取值比值(SUR-BP)的差异。结果26例患者中,19例EFD累及双侧,7例累及单侧(均为右侧);共45个EFD病灶,表现为位于肩胛下角内侧与后胸壁间被肩胛下肌、背阔肌、前锯肌、菱形肌包围区域的类圆形或梭形软组织肿物,密度接近或略低于周围正常肌肉组织,病灶放射性摄取较周围肌肉组织呈轻至中度增高。39个EFD病灶的^(18)F-FDG摄取低于肝脏血池本底,6个病灶的^(18 )F-FDG摄取高于肝脏血池本底。不同性别、年龄患者间及不同体积病灶间SUV_(max)、SUR-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FD的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眼眶转移性肿瘤
18
作者 钟建光 张惠成 颜伟年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眼眶转移性肿瘤比较少见[1],但预后极差。现收集本院1990~1998年诊治的眼眶转移性肿瘤患者,共9例,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共9例,男7例,女2例,年龄51~84岁,平均66岁。3例首诊于眼科,同时发现原发病... 眼眶转移性肿瘤比较少见[1],但预后极差。现收集本院1990~1998年诊治的眼眶转移性肿瘤患者,共9例,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共9例,男7例,女2例,年龄51~84岁,平均66岁。3例首诊于眼科,同时发现原发病灶;6例首先因原发疾病诊治于相应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转移瘤 临床表现 诊断 生存期
下载PDF
修复巨大神经纤维瘤创面1例
19
作者 谷廷敏 程建业 +1 位作者 王玉舟 刘建春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19-219,共1页
病例 女,28岁。出生时后背中部皮肤有一块圆形黑褐色斑块,3cm×3cm大小,无特殊不适,随年龄增加而增长,曾在医院行CT及常规检查,无脊髓神经病变,未进行特殊治疗。近两年来,色斑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颜色加深而至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 病例 女,28岁。出生时后背中部皮肤有一块圆形黑褐色斑块,3cm×3cm大小,无特殊不适,随年龄增加而增长,曾在医院行CT及常规检查,无脊髓神经病变,未进行特殊治疗。近两年来,色斑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颜色加深而至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后背皮肤黑褐色,有点状颜色加深,侵及范围上至颈4椎体,下至腰2椎体,两侧达腋后线,大小为62cm×46cm,腰背下部皮肤松垂,质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 创面修复
下载PDF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张彤 陈皇 +1 位作者 张洪彬 钟定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2-74,共3页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 PHE)是一种罕见的中间性血管源性肿瘤,形态上与多种软组织肿瘤有相似性,容易误诊。现报道1例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病理形态特征、鉴别诊断、免疫组化及分...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 PHE)是一种罕见的中间性血管源性肿瘤,形态上与多种软组织肿瘤有相似性,容易误诊。现报道1例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病理形态特征、鉴别诊断、免疫组化及分子遗传学等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患者男性,43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腰背部皮下包块4个月余,大小约5.5 cm×4 cm×1.5 cm, 界限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肌源性 血管内皮瘤 软组织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