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董艳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8例,缩宫素)和B组(48例,缩宫素...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8例,缩宫素)和B组(48例,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产后2、24 h的出血量少于A组,产后1、3 d的宫底高度低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均缩短,D-D水平均下降,FIB水平均升高,且B组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量,加快子宫复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卡前列甲酯栓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下载PDF
携带Aβ37-42肽段的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病毒样颗粒的制备
2
作者 蒋桂云 陈念华 +3 位作者 付远辉 焦月盈 徐青 何金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携带Aβ37-42肽段的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病毒样颗粒(VLPs)。方法将Aβ42分子的C末端6个氨基酸进行3个串联后,插入到HBsAg的113 aa与114 aa之间,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表达HBsAg Aβ3... 目的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携带Aβ37-42肽段的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病毒样颗粒(VLPs)。方法将Aβ42分子的C末端6个氨基酸进行3个串联后,插入到HBsAg的113 aa与114 aa之间,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表达HBsAg Aβ37-42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转染Sf9细胞,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用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电镜观察VLPs的形态。结果制备并纯化出HBsAg VLPs和携带Aβ37-42肽段的HBsAg VLPs(HBsAgAβ37-42 VLPs)。结论制备携带Aβ抗原表位的重组HBsAg作为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D)疫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病毒样颗粒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
3
作者 凤震海 李雨轩 李乃静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4年第4期463-468,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AD的发生发展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密切相关。HSV-1是一种常见的嗜神经病毒,可以通过促进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发现AD的发生发展与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密切相关。HSV-1是一种常见的嗜神经病毒,可以通过促进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氧化应激、神经炎症、载脂蛋白、自噬作用障碍等途径导致或加重AD,同时AD患者可能受益于抗HSV-1治疗。文中主要就AD与HSV-1感染的相关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单纯疱疹病毒1型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治疗
原文传递
3.0T磁共振ASL及MRS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旭高 邹建勋 +1 位作者 王明杰 雷新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11期1811-1813,F0003,共4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及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脑血流灌注和扣带回后部波谱的改变情况。方法采集静息状态下20例AD患...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及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脑血流灌注和扣带回后部波谱的改变情况。方法采集静息状态下20例AD患者(AD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动脉自旋标记的灌注成像数据和扣带回后部的MRS谱线。利用SPSS 11.0软件对获得的脑血流图像进行预处理并统计分析,比较2组的脑血流灌注差异,并探讨AD患者的脑血流特点。测量扣带回后部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和磷酸肌酸(Cr)和肌醇(MI)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MI/Cr、和Cho/Cr,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颞顶交界区、顶叶皮质及海马区的脑血流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AD患者扣带回后部波谱的主要表现:NAA,NAA/Cr↓;Cho,Cho/Cr↑;MI,MI/Cr↑(>0.70,为早期异常,对诊断最重要)。结论动脉自旋标记和磁共振波谱联合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不仅可以显示AD患者局部脑血流减低区,而且可以显示扣带回后部的异常代谢改变,同时能提供可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波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