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智商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蔡永亮 杨任民 +1 位作者 许圣弘 李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28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治疗前与中药肝豆汤配合西药驱铜治疗2个月后,分别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定,对其智商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并选3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表明HLD患者言语智商(VIQ)、操作... 28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治疗前与中药肝豆汤配合西药驱铜治疗2个月后,分别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定,对其智商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并选3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表明HLD患者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全量表智商(FIQ)较对照组普遍显著降低(P均<0.005),尤以视空间障碍更为突出,证明铜离子在HLD脑内沉积不仅损害神经运动功能且严重损害智能。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体智力水平显著提高(VIQ、PIQ、FIQ的P值均<0.001),其中以PIQ各项分测验得分提高尤为突出(P均<0.001),说明治疗后HLD的智力与锥体外系症状同样有效。本研究还提示HLD的病程越长,智力损害的程度越严重,及早治疗则智商水平的恢复更易接近正常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智商 肝豆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二巯丙磺钠与二巯丁二酸或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任明山 杨任民 +1 位作者 张波 许圣弘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比较二巯丙磺钠与二巯丁二酸或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疗效。方法 :130例HLD病人随机分 3组。A组 50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19±s 5a)用二巯丙磺钠 1g ,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 ,ivgtt,qd ,每周间歇 1d... 目的 :比较二巯丙磺钠与二巯丁二酸或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疗效。方法 :130例HLD病人随机分 3组。A组 50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19±s 5a)用二巯丙磺钠 1g ,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 50 0mL ,ivgtt,qd ,每周间歇 1d ;B组 4 0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19例 ;年龄 18± 4a)用二巯丁二酸 750mg ,po ,bid ;C组 4 0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16例 ;年龄 16± 6a)用青霉胺 2 50mg ,po ,qid。均用 4wk。以改良Goldstein法判断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 78%与B组的 75%相似 (P >0 .0 5) ,但均优于C组的 58% (P <0 .0 5) ,A ,B 2组不良反应低于C组 (P <0 .0 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巯丙磺钠 二巯丁二酸 青霉胺 肝豆状核变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与临床表型和ATP7B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任明山 琚双五 +3 位作者 张志 范玉新 胡文彬 杨任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52-654,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又称Wilson病 )疗效与临床表型和ATP7B基因第 1 8外显子突变的关系。方法 :1 2 2例具有不同临床表型的Wilson病患者以二巯基丙磺酸钠 (Unithiol) 2 0mg·kg- 1 ·d- 1 和中药肝豆片每次 ...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又称Wilson病 )疗效与临床表型和ATP7B基因第 1 8外显子突变的关系。方法 :1 2 2例具有不同临床表型的Wilson病患者以二巯基丙磺酸钠 (Unithiol) 2 0mg·kg- 1 ·d- 1 和中药肝豆片每次 1 0片 ,每天 3次治疗 ,疗程 1个月。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 (PCR SSCP)分析技术对全部患者和 2 0名健康志愿者的ATP7B基因第 1 8外显子扩增进行突变及多态检测。结果 :3 7例患者呈现 4种不同类型的PCR SSCP异常迁移带而强烈提示突变的存在。不同临床表型患者的突变率以及有明显突变可能和无突变患者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肝豆状核变性型和假性硬化型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肝型患者 (P <0 0 5 )。结论 :中国人Wilson病患者ATP7B基因第 1 8外显子可能为一突变高发区。因绝大部分Wilson病患者是复合杂合子 ,且不同临床表型Wilson患者具有不同的疗效反应 ,故这些突变至少部分影响了临床表型的产生和治疗效果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基因突变 疗效
下载PDF
4种驱铜新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不良反应 被引量:8
4
作者 韩咏竹 王训 杨任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葡萄糖酸锌、二巯基丁二酸(DMSA)、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依地酸钙钠(EDTA)等4种常用驱铜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372例(男性233例,女性13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为4组,分别予葡... 目的:观察比较葡萄糖酸锌、二巯基丁二酸(DMSA)、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依地酸钙钠(EDTA)等4种常用驱铜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372例(男性233例,女性13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为4组,分别予葡萄糖酸锌、DMSA、DMPS、EDTA,观察各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结果:葡萄糖酸锌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250%),DMSA组38例(613%),DMPS组27例(540%),EDTA组89例(371%)。实验室指标显示DMSA主要显著降低血小板,EDTA和DMPS主要对白细胞抑制较明显,且EDTA能明显促进尿锌、铁、钙的排泄。结论:4种药物中葡萄糖酸锌不良反应最少见,EDTA不良反应最多见;EDTA及葡萄糖酸锌组有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装核变性 葡萄糖酸锌 二巯基于二酸 治疗
下载PDF
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胡纪源 吴君霞 +5 位作者 何志超 林宏祥 程楠 王训 韩咏竹 杨任民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 (HLD)患者铜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 12 5例HLD进行了二巯基丙磺酸钠 (DMPS)治疗前后的铜代谢指标检测对比 ,旨在了解驱铜治疗对血清铜蓝蛋白 (CP)、血清铜氧化酶 (SCO)、血清铜 (SCu)及 2 4小时尿铜 (U... 目的 :探讨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 (HLD)患者铜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 12 5例HLD进行了二巯基丙磺酸钠 (DMPS)治疗前后的铜代谢指标检测对比 ,旨在了解驱铜治疗对血清铜蓝蛋白 (CP)、血清铜氧化酶 (SCO)、血清铜 (SCu)及 2 4小时尿铜 (UCu)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患者CP、SCO及SCu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1) ,三者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SCO、SCu较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治疗时UCu较疗前显著增高(P <0 .0 1) ,8疗程后间歇期UCu较疗前显著减低 (P <0 .0 1)。结论 :HLD患者CP、SCO及SCu明显低于正常人 ,治疗后CP变化不大 ,SCO、SCu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二巯基丙磺酸钠 血清铜蓝蛋白 血清铜氧化酶 血清铜 尿铜 治疗
下载PDF
二巯丁二酸与青霉胺长期维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任明山 张志 +3 位作者 蔡永亮 吕达平 张尊胜 杨任民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 :比较二巯丁二酸与青霉胺长期维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疗效。方法 :将 12 0例HLD分 2组。A组 6 0例用二巯丁二酸 750mg ,po ,bid ;B组 6 0例用青霉胺 2 50mg ,po ,qid ;维持治疗时间 6mo~ 3a ,平均 1.5a±s1.0a。分 6mo... 目的 :比较二巯丁二酸与青霉胺长期维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疗效。方法 :将 12 0例HLD分 2组。A组 6 0例用二巯丁二酸 750mg ,po ,bid ;B组 6 0例用青霉胺 2 50mg ,po ,qid ;维持治疗时间 6mo~ 3a ,平均 1.5a±s1.0a。分 6mo~ 2a和 >2a以改良Goldstein分级法判断疗效。结果 :A组 2个治疗时间段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0 %和 85% ,B组为 58%和 59%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 .0 5) ;A ,B 2组无效病人互换药物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 2 7%和 6 8% ;A ,B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5%和 37%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二巯丁二酸长期疗效优于青霉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巯丁二酸 青霉胺 肝豆状核变性
下载PDF
DMSA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及对胆汁等的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任明山 杨任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5-328,共4页
本文采用我国最早研制的一种口服二巯基类广谱重金属解毒剂二巯基丁二酸(DMSA)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20例。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45%,该药对年龄小、病情轻、脑型及精神障碍型患者疗效较好,且无严重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HLD患者胆... 本文采用我国最早研制的一种口服二巯基类广谱重金属解毒剂二巯基丁二酸(DMSA)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20例。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45%,该药对年龄小、病情轻、脑型及精神障碍型患者疗效较好,且无严重副反应。实验结果表明,HLD患者胆汁铜含量明显低于非HLD。DMSA除可促进尿铜排泄外,尚有显著的促进胆囊排铜保锌的作用。肯定了DMSA对HLD的治疗有效性和低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巯基丁二酸 肝豆状核变性 胆汁
下载PDF
DMPS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韩咏竹 王训 杨任民 《安徽医学》 1998年第4期6-8,共3页
本文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静脉注射冲击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50例,剂量为5mg/kg/次,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后平均24小时尿铜较治疗前显著增高,约为治疗前的8.6倍,同时还有一定的排锌作用.临床观察:21例(42%)显效,18例(36%)好转,11例(22%... 本文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静脉注射冲击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50例,剂量为5mg/kg/次,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后平均24小时尿铜较治疗前显著增高,约为治疗前的8.6倍,同时还有一定的排锌作用.临床观察:21例(42%)显效,18例(36%)好转,11例(22%)无效,有效率达78%,该药对病程短、肝豆状核变性型及假性硬化型患者疗效较好.15例(30%)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药疹、牙龈、鼻粘膜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尚无严重副反应.本文肯定了DMPS为一种高效、低毒驱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二巯基丙磺酸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口服二巯丁二酸对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疗效及尿铜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任民 江停战 陈卫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83-85,共3页
20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10~37岁(平均20±6.4岁)。口服二巯丁二酸(DMSA)70mg/kg.d,观察8周,结果表明:7例显效,12例好转,1例无效,有效率达95%。疗前与... 20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10~37岁(平均20±6.4岁)。口服二巯丁二酸(DMSA)70mg/kg.d,观察8周,结果表明:7例显效,12例好转,1例无效,有效率达95%。疗前与疗后1~8周24h尿铜比较,结果显示:疗后各周及疗后总平均尿铜值均显著高于疗前。其尿排铜增高与临床疗效相一致。治疗期6例出现齿龈出血、皮下瘀斑外,未见其他副反应。说明DMSA是治疗HLD的一种较理想的驱铜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二巯丁二酸 24h尿铜
下载PDF
EDTA治疗240例Wilson病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咏竹 王训 +2 位作者 任明山 蔡永亮 杨任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依地酸钙钠(EDTA)治疗Wilson病的疗效。方法静滴EDTA治疗240例Wilson病6个疗程。结果65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75例好转,100例近期无效,有效率达58.32%。治疗后尿铜约为治疗前的3.6... 目的观察依地酸钙钠(EDTA)治疗Wilson病的疗效。方法静滴EDTA治疗240例Wilson病6个疗程。结果65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75例好转,100例近期无效,有效率达58.32%。治疗后尿铜约为治疗前的3.6倍,但存在较强尿排锌作用的缺点,且对尿铁、钙也有轻度促排作用。在治疗期间,89例患者出现多种副反应,但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EDTA治疗Wilson病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药物疗法 依地酸钙钠
下载PDF
锌制剂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11例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封锡春 严义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2,共2页
我院自1985年以来,采用单纯锌制剂治疗小儿肝豆状核变性1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并进行了1~13年的随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儿童 药物疗法 锌制剂
下载PDF
青霉胺、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及对尿铜排泄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乃忠 姚景莉 +2 位作者 吕传真 夏蓓莉 陈秀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43-346,共4页
比较青霉胺及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疗效及对尿铜排泄的作用。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法)测定患者的 24 h尿铜排泄量,资料分析采用 X2检验及 t检验。结果: 69例用青霉胺及锌剂治疗的 HLD患者,青霉胺治疗组... 比较青霉胺及锌剂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疗效及对尿铜排泄的作用。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法)测定患者的 24 h尿铜排泄量,资料分析采用 X2检验及 t检验。结果: 69例用青霉胺及锌剂治疗的 HLD患者,青霉胺治疗组疗程为 10.25± 3.84 a,有效率为 94.2%。锌剂治疗组疗程为 3.62± 0.94 a,有效率为 58.8%。治疗同期的尿铜排泄量青霉胺组明显高于锌剂组(P<0.01)。结论:青霉胺疗效明显优于锌剂,青霉胺较锌剂更能有效地驱除造成组织损害的体内已蓄积的过量游离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青霉胺 尿铜 药物疗法
下载PDF
Wilson患者驱铜及抗氧化治疗前后血清中氧化物和抗氧化物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尊胜 杨任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研究Wilson病 (WD)患者经驱铜及抗氧化剂治疗前后血清氧化物和抗氧化物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和化学比色法测定 2 9例WD患者治疗前及两种不同治疗后血清中氧化物和抗氧化物浓度 ,并把患者组和正常... 目的 研究Wilson病 (WD)患者经驱铜及抗氧化剂治疗前后血清氧化物和抗氧化物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HPLC)和化学比色法测定 2 9例WD患者治疗前及两种不同治疗后血清中氧化物和抗氧化物浓度 ,并把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以及不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WD患者血清氧化物增高 ,抗氧化物下降 ,而驱铜及驱铜联合抗氧化剂治疗后 ,血清氧化物水平下降 ,抗氧化物水平上升 ,且后者改变更明显。结论 驱铜治疗能显著改善WD患者血清中自由基的代谢紊乱 ,而联合应用抗氧化剂后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药物疗法 抗氧化药 自由基 代谢
下载PDF
青霉胺两种剂量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温兆春 王如明 +2 位作者 孙文秀 王学禹 刘秋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药物疗法 青霉胺
下载PDF
肝豆片治疗32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观察及其对体液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韩咏竹 王训 +2 位作者 胡纪原 胡文彬 杨任民 《中医药研究》 1998年第4期19-22,共4页
肝豆片治疗32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观察及其对体液微量元素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研究所(230031)韩咏竹王训胡纪原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一直缺乏低毒、高效、可... 肝豆片治疗32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观察及其对体液微量元素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研究所(230031)韩咏竹王训胡纪原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一直缺乏低毒、高效、可长期使用的治疗药物。青霉胺、二巯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药物疗法 肝豆片 体液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二巯基丁二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光远 韩咏竹 杨任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评价二流基丁二酸(DMSA)对肝状核变性(HLD)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60例HLD患者均予口服DMSA70mg/kg·d,Bid,疗程为4w。以改良Goldstein分级法作疗效判断,并记录治疗前后铜代谢指标、肝肾功能、周围血象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显... 目的:评价二流基丁二酸(DMSA)对肝状核变性(HLD)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60例HLD患者均予口服DMSA70mg/kg·d,Bid,疗程为4w。以改良Goldstein分级法作疗效判断,并记录治疗前后铜代谢指标、肝肾功能、周围血象的变化及副反应。结果:显效16例(26.7%),好转31例(51.7%),无效12例(21.7%);总有效率78.3%。疗后尿排铜量显著增加。但发现有鼻、齿龈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结论:DMAS是治疗HLD的有效药物,具有高效、低毒、服用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巯基丁二酸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下载PDF
综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汁排铜及肝脾声像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明山 杨任民 范玉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6期339-341,共3页
为了探讨综合驱铜治疗对具有不同肝脾声像图分型的肝豆状核变性 ( HLD)患者胆汁排铜及肝脾声像图指标的影响。我们采用二巯丁二酸和二巯丙磺钠治疗 30例 HLD,治疗前后用 Aloka SSD2 56型声像图仪对患者进行声像图分型和测量 ,并施行 12... 为了探讨综合驱铜治疗对具有不同肝脾声像图分型的肝豆状核变性 ( HLD)患者胆汁排铜及肝脾声像图指标的影响。我们采用二巯丁二酸和二巯丙磺钠治疗 30例 HLD,治疗前后用 Aloka SSD2 56型声像图仪对患者进行声像图分型和测量 ,并施行 12指肠引流术留取胆汁 B液检测铜、锌、铁含量。结果综合驱铜能有效地增加光点闪烁型、岩层征型和树枝状光带型患者的胆汁铜排泄 ( P<0 .0 0 1) ,且树枝状光带型的 SPT、SPLb、SV、PV较疗前显著改善 ( P<0 .0 1) ,而结节型患者胆汁铜排泄未见明显改善 ,仅疗后 SV、PV有显著性改善 ( P<0 .0 5)。认为综合驱铜能明显地促进肝硬化前期及早、中期 HLD患者肝胆铜排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驱铜 肝豆状核变性 胆汁铜 肝脾声像图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HLD所致痛性强直性痉挛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纪源 韩咏竹 +1 位作者 蔡永亮 杨任民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474-475,共2页
我所从1996年初~1997年10月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治疗12例肝豆状核变性(HLD)并有痛性强直性痉挛(painfultonicseizure,PTS)的患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 我所从1996年初~1997年10月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治疗12例肝豆状核变性(HLD)并有痛性强直性痉挛(painfultonicseizure,PTS)的患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同期住院的HLD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痛性强直性痉挛 卡马西平 治疗
下载PDF
硫酸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堂 苑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药物疗法 硫酸锌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戴光明 陈成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9年第2期91-94,共4页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对该病可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本文就近年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药物疗法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