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5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督脉取穴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失语患者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语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春燕 李嫣 《河北中医》 2023年第8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观察督脉取穴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PSA)的疗效及对患者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语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P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3周;治疗组44... 目的观察督脉取穴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失语(PSA)的疗效及对患者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语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7例PS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6次,共3周;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督脉取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ARCP)、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评分、西部失语症成套检验量表(WAB)评分、失语商(AQ)及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AQOL-39)评分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42/44),对照组总有效率79.07%(34/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RC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DAE评分、WAB各维度评分、AQ及SAQOL-39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督脉取穴针刺联合rTMS能促进PSA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平衡的恢复,提高语言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失语 针刺疗法 穴位 督脉 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张卓 王云超 王春一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2期1991-1995,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在...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对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9例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Hcy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PI、RI低于对照组(P<0.05),PSV、EDV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可减轻后循环穿支动脉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自理能力,可能与降低CRP、Hcy表达和促进脑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疗法 注射剂
下载PDF
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与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武丹娜 沈瑞红 +1 位作者 赵伟鹏 张捧娃 《河北中医》 2023年第7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与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30例予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治疗,对照组30例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疼... 目的对比分析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与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行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30例予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治疗,对照组30例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手水肿、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26/3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肩手水肿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U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联合经颅磁脑反射电疗仪比联合针刺治疗更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针刺疗法 经颅磁刺激
下载PDF
中医情志护理对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晓玲 唐永祥 +1 位作者 贺君 廖穆希 《河北中医》 2010年第9期1416-1418,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中医情志护理指导的有效性。方法 将12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情志护理组和常规心理指导组,各60例,中医情志护理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常规心理指导组给予常规心理指导,护理时... 目的研究中医情志护理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中医情志护理指导的有效性。方法 将12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情志护理组和常规心理指导组,各60例,中医情志护理组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常规心理指导组给予常规心理指导,护理时间为每日1次,总疗程为1个月。护理前后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PSD患者进行抑郁情绪变化情况评价。结果 2组护理后HAMD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改善(P<0.05);中医情志护理组护理后HAMD评分较常规心理指导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更有助于PSD患者情绪的改善,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症 中医护理学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五线七针头针疗法治疗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邢潇 齐丛会 +1 位作者 杨洁 崔林华 《河北中医》 2019年第10期1540-1544,共5页
目的观察五线七针头针疗法治疗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五线七针头针疗法;对照组45例予国标头针疗法。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级情况;... 目的观察五线七针头针疗法治疗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予五线七针头针疗法;对照组45例予国标头针疗法。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Brunnstrom分级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变化。结果 2组治疗2、4周后Brunnstrom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2组治疗2周后,Brunnstrom分级≤Ⅳ级的患者与≥Ⅴ级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Brunnstrom分级≤Ⅳ级的患者与≥Ⅴ级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周后FMA评分、BB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4周后FMA评分、BB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2周后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2、4周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BBS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结论五线七针头针疗法治疗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疗效优于国标头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下肢 动作障碍 康复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中自由基与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恰如 朱济修 胡壬芬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14期653-654,共2页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自由基的改变近来多受人们关注。脑组织是机体氧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对缺血缺氧和体内环境改变敏感,脑组织脂质含量多,极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无论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均可引起自由基生成增加。氧...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自由基的改变近来多受人们关注。脑组织是机体氧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对缺血缺氧和体内环境改变敏感,脑组织脂质含量多,极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无论是缺血性或是出血性均可引起自由基生成增加。氧自由基和它的前体H_2O_2是细胞毒性物质,能使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可引发神经细胞的质膜和细胞内膜过氧化反应增加,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和微循环的障碍。本文观察70例急性脑血管患者血中自由基水平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预后 氧自由基 血液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俊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4期2192-2192,共1页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呈上升趋势,亚低温在脑出血治疗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医生的重视。我院应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经cT证实为高血压性脑出...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呈上升趋势,亚低温在脑出血治疗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大多数医生的重视。我院应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经cT证实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亚底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静 徐梦雅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2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康复训练 护理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雪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1075-1076,共2页
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缺血性中风的20%[1],具有独特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有时极不典型,症状多数轻。近年来对仅有头昏、头晕、头痛、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缺乏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者,有研... 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缺血性中风的20%[1],具有独特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有时极不典型,症状多数轻。近年来对仅有头昏、头晕、头痛、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缺乏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者,有研究[2-3]提出"无体征性或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概念,近年来笔者发现此临床类型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腔隙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吴军发 吴毅 +2 位作者 胡永善 白玉龙 李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8-359,共2页
目的:观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教育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脊髓损伤后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和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的脊髓损伤积分评定量表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系统的康复教育和康复治疗后,患者... 目的:观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教育和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0例脊髓损伤后患者进行康复教育和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的脊髓损伤积分评定量表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系统的康复教育和康复治疗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显著升高,但是ASIA的脊髓损伤积分运动和感觉评分改变没有显著性。结论:系统的康复教育和治疗对于脊髓损伤后患者的Barthel生活指数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患者 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BARTHEL指数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康复教育 损伤积分 评定量表 治疗前后 系统 治疗后 显著性
下载PDF
我国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模式研究现状 被引量:40
11
作者 崔立军 胡永善 +9 位作者 沈国光 张安蒙 章亚萍 陈惠芳 沈炜珍 郑钢 于健君 徐一鸣 陈颖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社区康复是在社区和家庭层面上,为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其覆盖面广、经济有效、简便易行,有利于调动社区、家庭的力量和患者的积极性,能够使残疾人回归家庭和社会,使大多数的残疾人从中受益。近年来我国社区康复治疗发展较快,全国各... 社区康复是在社区和家庭层面上,为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其覆盖面广、经济有效、简便易行,有利于调动社区、家庭的力量和患者的积极性,能够使残疾人回归家庭和社会,使大多数的残疾人从中受益。近年来我国社区康复治疗发展较快,全国各地都相继开展了社区康复的相关研究,其中以脑卒中后社区康复的相关研究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 回归家庭 残疾人 康复服务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李红玲 郭力 +6 位作者 宋兰欣 魏国荣 马惠莉 王马魁 岳崴 李春岩 曲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02-205,共4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偏瘫 早期康复 中风 疗效
下载PDF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112例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任宇 熊海 +2 位作者 张秋芳 何俐 蒋毅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288-1288,共1页
目的科学地评价早期康复方法能否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obath疗法和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结果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FMA、MESSS、BI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 目的科学地评价早期康复方法能否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改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obath疗法和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结果康复组治疗前后比较,FMA、MESSS、BI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改善仍明显(P<0.05)。结论早期应用Bobath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明显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活动 急性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预后 康复治疗
下载PDF
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李竞 冯宏业 +4 位作者 任力杰 韩漫夫 梁玉宏 陈婷 白润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3-665,共3页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MCI 186)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巴...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MCI 186)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巴氏指数(BI)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定,并观察脑水肿程度改变及依达拉奉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1个月CSS和BI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1) ,治疗组2周时中重度(等级为2~3 )脑水肿发生率为12 % ,明显低于对照组3 1% (P <0 0 5 )。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无明显副作用发生。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自由基 脑水肿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黄银辉 李明媚 +7 位作者 林友榆 杨美丽 许盈盈 卓识途 陈振杰 李隽静 张碧月 蔡若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06年4月到2012年11月连续收集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前有无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将... 目的探讨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06年4月到2012年11月连续收集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前有无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将上述患者分为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组和未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组。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181例患者中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溶栓治疗组34例,未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溶栓治疗组147例。两组在90 d内溶栓预后良好率(47.06%vs 57.82%,P=0.25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11.76%vs 6.12%,P=0.251)、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8.82%vs 4.08%,P=0.252)及病死率(8.82%vs 4.76%,P=0.350)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溶栓前NIHSS评分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溶栓前头颅CT早期缺血改变、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症状性颅内出血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结论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疗效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伴发抑郁症状群的多因素相关研究 被引量:54
16
作者 张庆臣 徐长忠 +3 位作者 梅又雪 吴彩云 徐培锡 朱光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3-75,共3页
对出院后门诊复诊的40例脑血管意外(CVD)病人伴发的抑郁症状群(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多因素相关研究后发现,PSD总的发生率是55%。按病灶位于半球内前后左右,将样本分为多个亚组分析后发现,不管是PSD发生率还是量表评定的抑... 对出院后门诊复诊的40例脑血管意外(CVD)病人伴发的抑郁症状群(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多因素相关研究后发现,PSD总的发生率是55%。按病灶位于半球内前后左右,将样本分为多个亚组分析后发现,不管是PSD发生率还是量表评定的抑郁程度,左侧病灶组(尤其是左侧前部)虽有高的趋势,但统计上差异无显著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部位以外的其它因素,如疾病本身的严重度、社会支持的程度等的作用增大。作者认为康复期CVD病人PSD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抑郁症 康复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及对社区康复的需求 被引量:256
17
作者 戴红 王威 +2 位作者 于石成 王文志 吴升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对社区康复的需求 ,分析脑卒中后患者独立功能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前国际上评价残疾程度最常用的独立功能评定量表 ,评测了北京市崇文区社区 5 1例脑卒中存活者的独立功能能力。结果 :5 1例患者的致残率为 72 ... 目的 :研究脑卒中对社区康复的需求 ,分析脑卒中后患者独立功能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目前国际上评价残疾程度最常用的独立功能评定量表 ,评测了北京市崇文区社区 5 1例脑卒中存活者的独立功能能力。结果 :5 1例患者的致残率为 72 .5 % ,6 0~ 89岁组致残率显著高于 40~ 5 9岁组 (P <0 .0 5 )。影响患者独立功能能力评分的因素依次为年龄、卒中次数和偏瘫侧。结论 :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有迫切需求 ,其独立功能与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独立功能评定 社区康复 北京
下载PDF
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王焕林 丁素菊 +5 位作者 孙剑 余海鹰 高柏良 蔡剑虹 宋郑宏 戴永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81-283,共3页
采用DSM—Ⅲ诊断标准对104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本组病例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46.2%,其中脑卒中后重性抑郁(PSD)、抑郁性神经症(DN)、多发性梗塞痴呆(MID)和脑卒中后躁狂(PSM)发生率分别为22.1%、11.5%、8.7... 采用DSM—Ⅲ诊断标准对104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本组病例的精神障碍发生率为46.2%,其中脑卒中后重性抑郁(PSD)、抑郁性神经症(DN)、多发性梗塞痴呆(MID)和脑卒中后躁狂(PSM)发生率分别为22.1%、11.5%、8.7%及3.8%。研究发现抑郁性障碍与额部或左基底节损害有明显联系,PSM则与右半球损害有关。对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抑郁症 躁狂症 痴呆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卒中大鼠的治疗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66
19
作者 夏一鲁 罗勇 +1 位作者 董为伟 齐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共3页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卒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于24h测定脑血流量、脑含水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梗塞体积;胶原酶法制备脑出血模型,于30h测定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脑血流量和血肿体... 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卒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于24h测定脑血流量、脑含水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梗塞体积;胶原酶法制备脑出血模型,于30h测定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脑血流量和血肿体积。结果电刺激脑缺血大鼠小脑顶核后,缺血组织的脑血流量上升,脑含水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梗塞体积缩小;电刺激脑出血大鼠小脑顶核后,血肿周围组织血流量增加,含水量下降。电刺激后大鼠的生理参数和血肿体积无改变。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改善脑卒中大鼠的局部血供,缩小梗塞体积,减轻组织水肿。电刺激脑卒中大鼠小脑顶校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小脑顶核 电刺激 大鼠 治疗
下载PDF
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斌 顾红菲 +4 位作者 王涛 牟振弘 田方起 苏兰 张玉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筛选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3例。22例予以溶栓治疗(溶栓组),方案0.9mg/kg,最大剂量90mg,将总剂量的10%1min内静脉注射,剩余...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筛选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43例。22例予以溶栓治疗(溶栓组),方案0.9mg/kg,最大剂量90mg,将总剂量的10%1min内静脉注射,剩余的90%加入0.9%生理盐水40mL以输液泵滴注,持续1h以上,24h后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BI)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并记录患者死亡、继发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溶栓组患者治疗后24h、14d、90d的NHI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BI评分较对照组增加。90d随访时,BI评分和mRS评分溶栓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2组死亡和所有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rt-PA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治疗结果 NHISS评分 BARTHEL指数 Rankin量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