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的病理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芳龄 张葆樽 +2 位作者 田玉旺 邢惠清 王冬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  方法 将 6例SAH死亡病例 ,与同期同年龄段 2 0例癌症及 40例脑出血作对照 ,着重对脑内外动脉进行病理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  结果  1 病理检查发现 ,被凝血块包埋的动...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变化。  方法 将 6例SAH死亡病例 ,与同期同年龄段 2 0例癌症及 40例脑出血作对照 ,着重对脑内外动脉进行病理观察及形态定量分析。  结果  1 病理检查发现 ,被凝血块包埋的动脉有内膜肿胀 ,内膜下基质增多 ,内弹力板多皱折 ,平滑肌细胞变性 ,肌细胞或肌层坏死等改变。 2 SAH组与对照组、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 ,脑内外动脉的管腔变小、管壁增厚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而SAH组与脑出血组比较 ,仅被凝血块包埋的小动脉管腔明显减小 ,管壁明显增厚 (P <0 0 1 )。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SAH后 ,被蛛网膜下腔凝血块包埋的脑动脉发生较明显的血管痉挛 ,痉挛血管既有收缩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理学 脑血管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内皮素和降钙基因相关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泽兰 谭华 +1 位作者 陈秀 甘西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 (ET)、降钙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血液、脑脊液中内皮素 (ET)、降钙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变化及与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因、不同病情SAH患者血液、CSF中ET、CGRP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SAH后血浆、CSF中ET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CGR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ET升高和CGRP降低与病情程度、病后时间有关 ,与引起SAH的原因无关。结论 :ET和CGRP的变化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 ,可作为SAH后血管痉挛 (C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H 内皮素 降钙基因相关肽 血管痉挛
下载PDF
实验性SAH后CVS与ET、NO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邵国富 包仕尧 +1 位作者 楚冰 张志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与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和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成兔SAH模型,观察SAH前后动物进食量和神经功能改变,用放射免疫方法和硝酸还原酶法... 目的 研究兔症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与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和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成兔SAH模型,观察SAH前后动物进食量和神经功能改变,用放射免疫方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液和脑脊液中ET和NOx-含量,以氢清除法测定局部脑血流量(rCBF)。结果 SAH后大部分动物进食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有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和rCBF下降。SAH后血液和脑脊液中ET含量增加,NOx-含量下降(P<0.01)。上述变化随出血时间延长和出血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兔双侧颈动脉结扎后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可制成可靠的症状性SAH后CVS模型。SAH后ET和NO含量的改变与CVS 的发生密切相关,并进而导致临床症状的恶化。rCBF、动物进食量和神经功能改变可作为评价SAH后CVS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血流量 内皮素 一氧化氮 CVS SAH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致死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宜 赵桂萍 彭向欣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致死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SAH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有关因素。结果:筛出影响病死的重要因素有:入院查体时意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再出血和高血压病史。...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致死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SAH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的有关因素。结果:筛出影响病死的重要因素有:入院查体时意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再出血和高血压病史。结论:在筛出的因素中查体时意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对SAH预后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元回归 致死因素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期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夏绪刚 尹小健 +2 位作者 邢永前 陈小江 黄迪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测定21例SAH患者在病程第1~3天、第7~10天和第3周脑脊液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部分病例于病程第2周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测定21例SAH患者在病程第1~3天、第7~10天和第3周脑脊液中NO和丙二醛(MDA)含量,部分病例于病程第2周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于病程第7~10天显著降低(P<0.01),至第3周含量有所增加,但仍低于病初(P<0.05);经DSA证实有脑血管痉挛的3例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患者同时期含量;而MDA含量变化与此相反,第7~10天含量最高,至第3周降至病初水平。结论SAH患者脑脊液中NO含量降低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
下载PDF
脑血管痉挛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靖东 吴承志 钱可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经鼠视神经孔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芳龄 姜招峰 +1 位作者 张葆樽 田玉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259-261,共3页
建立经鼠视神经孔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动物模型,并间隔48、96小时3次注血,以探讨其致脑血管痉挛(CVS)的病理特点。结果发现注血后基底池多量积血。3次注血的第2天,颅底动脉内皮细胞肿胀,胞浆出现空泡,有... 建立经鼠视神经孔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动物模型,并间隔48、96小时3次注血,以探讨其致脑血管痉挛(CVS)的病理特点。结果发现注血后基底池多量积血。3次注血的第2天,颅底动脉内皮细胞肿胀,胞浆出现空泡,有的内皮下基质增多,平滑肌细胞变形,不规则圆形或多角状突起,血管外膜炎细胞浸润。3次注血的第5天,内膜水肿略好转。认为3次经视神经孔注血可以引起轻度脑动脉痉挛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 病理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庆明 史玉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现状王庆明综述史玉泉市校脑血管痉挛(VSP)最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动脉在蛛网膜下腔走行部位的血液积聚到一定量是诱发VSP最重要的原因l’l,Fisher和Kistkr根...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现状王庆明综述史玉泉市校脑血管痉挛(VSP)最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动脉在蛛网膜下腔走行部位的血液积聚到一定量是诱发VSP最重要的原因l’l,Fisher和Kistkr根据CT扫描征象将SAH分为4级(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病理 进展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苏宁 冯清燕 +2 位作者 李兰林 刘顺兴 张素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1-22,共2页
用放免法测定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在不同时期及不同病程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SAH组1~7天,8~21及22~28天的患者血浆E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且第1周... 用放免法测定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在不同时期及不同病程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SAH组1~7天,8~21及22~28天的患者血浆E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且第1周内ET含量最高,伴有脑血管痉挛者(CVS)血浆ET高于不伴有CVS者(P<0.01)。提示SAH后CVS与血浆ET关系密切,ET参与CVS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浆 内皮素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含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期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国平 李淮玉 +4 位作者 郑元悦 郑志 王振玖 陈志武 方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和方法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期血与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送检14 例SAH 不同时期血清与脑脊液,采用Green 改良法检测NO含量,并配有30 例血清的正常对照。结果 SAH ... 目的和方法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期血与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送检14 例SAH 不同时期血清与脑脊液,采用Green 改良法检测NO含量,并配有30 例血清的正常对照。结果 SAH 血清中NO均较对照组低,尤以第2 周为著;脑脊液中NO含量第2 周最低,第3 周含量高于第1周;SAH的出血量多少与血和脑脊液中NO含量呈负相关。结论 SAH 的NO的含量变化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观察SAH大鼠脑血管及下丘脑内皮素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向宇 陈长才 +1 位作者 李铁林 朱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显微分光光度测量技术,研究了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颅底血管壁和下丘脑部位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质(ET-LI)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正常对照和生理盐水对照大鼠颅底血管壁基底膜及平滑肌上存在少量ET-LI;SAH...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显微分光光度测量技术,研究了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颅底血管壁和下丘脑部位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质(ET-LI)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正常对照和生理盐水对照大鼠颅底血管壁基底膜及平滑肌上存在少量ET-LI;SAH后早期颅底血管内皮、基底膜、平滑肌及丘脑下部第三脑室周围ET-LI明显增加,24h后无明显增加.揭示:ET可能是致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主要物质,可能来源于SAH后受刺激的下丘脑,并在脑脊液中从血管外膜面作用于颅底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内皮素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锦平 赵继宗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学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3~1998年50例全脑血管造影阴性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8例获明确诊断,通过重复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1例右颈内动脉C... 目的 探讨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学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3~1998年50例全脑血管造影阴性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8例获明确诊断,通过重复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1例右颈内动脉C_(1~2)段动脉;MRI检查发现3例隐匿性血管畸形,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手术探查发现2例动脉瘤,1例动脉壶腹,1例中脑静脉畸形。结论 首次脑血管造影检查阴性的SAH患者应重复造影检查,并进一步行MRI检查,对于反复同一部位出血或头颅CT、MBI检查高度怀疑有病灶存在的患者应行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学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吕力 薛富英 +4 位作者 韩敏 王铁建 易菲 黄月松 张永全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2期531-531,共1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情况 ,寻找SAH抗纤溶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抽取 30例正常对照组及 2 5例住院SA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2、3、4周血 ,用ELISA法定量检验...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情况 ,寻找SAH抗纤溶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抽取 30例正常对照组及 2 5例住院SA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2、3、4周血 ,用ELISA法定量检验D二聚体含量。结果 :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 ,第 4周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 ,治疗后第 2 ,3,4周呈下降趋势 ,第 4周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有 1 1例血浆D二聚体下降后又升高 ,1例再出血 ,1例脑梗死。结论 :SAH后血浆D二聚体升高 ,观察D二聚体变化有助于判定抗纤溶治疗疗效及观察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脑出血 D二聚体 氨基乙酸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中武 高宗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5-226,共2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孙中武,高宗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过去被认为仅为一种病理性收缩状态[1]。新近研究表明:DCVS还存有SAH后多种因素造成血管壁器质...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孙中武,高宗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过去被认为仅为一种病理性收缩状态[1]。新近研究表明:DCVS还存有SAH后多种因素造成血管壁器质性狭窄,一旦发生泪前使用的血管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病因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泽 马廉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0-31,共2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很多,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为颅内动脉瘤,动脉硬化,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moyamga),颅脑损伤,脑肿瘤,造血系统疾病,原因不明等。本文重点分析我院1977~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很多,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为颅内动脉瘤,动脉硬化,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moyamga),颅脑损伤,脑肿瘤,造血系统疾病,原因不明等。本文重点分析我院1977~1987年收治123例因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 出血 病因
下载PDF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内皮素、一氧化氮、环磷鸟苷的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占世坤 沈建康 +2 位作者 蔡瑜 尤晨 孙青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环磷鸟苷(cGMP)的含量变化。方法用单次杭大地注血法制成兔SAH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法和放射免疫法,对免SAH后1~4d血浆中ET、NO、cGMP...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环磷鸟苷(cGMP)的含量变化。方法用单次杭大地注血法制成兔SAH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法和放射免疫法,对免SAH后1~4d血浆中ET、NO、cGM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兔SAH后2、3、4dET的含量升高,第3天达峰值。NO含量在SAH后第3、4天下降。SAH后第4天CGMP含量与正常相比相差显著。结论ET、NO、cGMP的含量在SAH后发生变化,它们可能参与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皮素 一氧化氮 环磷鸟苷
下载PDF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肿瘤坏死因子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金升 张新江 +3 位作者 罗晓红 于伟玲 王娟 高福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神经免疫学变化,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对实验性SAH后不同时间内的TXB2和TNF-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做SAH实验模型,经颈骨钻孔往入自家血方法完成实验。对不同时间内的血浆TXB2... 目的: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神经免疫学变化,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对实验性SAH后不同时间内的TXB2和TNF-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做SAH实验模型,经颈骨钻孔往入自家血方法完成实验。对不同时间内的血浆TXB2及TNF-α水平做了放免学测定。结果:TXB2在实验后12h即有显著升高(实验前278.0±54.5mmol/L,12~36h间为2714.6±1248.8~3455.5±1496.9),持续至36h后降至正常。TNF-α在实验后12h亦有显著增高,呈持续性(实验前4.6±1.7mmol/L实验后22.8±8.7mmom/L),但在36h和5d有轻度下降,故增高呈双峰型。结论:实验性SAH后TNP有表达增高改变,其机制多与血管内皮损伤和神经组织受损后的合成增加有关,其作用过程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激活过程相关联。TXB2和TNF早期增高的正相关改变提示TNF增高可能在促凝血和血管痉挛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 TXB2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阴性结果的病因学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建辉 冀凤云 +1 位作者 王婷 解旭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胰下腔出血(SAH)的病因。方法:分析脑血管植影阴性的 SAH2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25例中,脊髓动静脉畸形1例,血液病1例,另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 目的:研究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胰下腔出血(SAH)的病因。方法:分析脑血管植影阴性的 SAH25例。绝大多数均经CT、DSA、MRI检查。结果:25例中,脊髓动静脉畸形1例,血液病1例,另2例可能为破裂出血的隐惹型血管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处理及预后与CT上出血的特征有密切关系,对于环中脑池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应避免重复造影,脑脊髓MRI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检查 病因
下载PDF
电解产生氧自由基对兔脑基底动脉释放内皮细胞松弛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德坤 何洁 杨琼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17-621,共5页
实验采用生物检定的方法,观察电解产生氧自由基对兔离体基底动脉合成释放内皮细胞松弛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受自由基损伤后,由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动脉松弛性减弱,由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收缩性增强,同时基底动脉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 实验采用生物检定的方法,观察电解产生氧自由基对兔离体基底动脉合成释放内皮细胞松弛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受自由基损伤后,由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动脉松弛性减弱,由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收缩性增强,同时基底动脉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用自由基清除剂SOD防治后,Ach诱导的动脉松弛性恢复,基底动脉MDA,SOD的变化减轻。表明脑血管痉挛时内皮细胞松弛因子释放减少与氧自由基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基底动脉 蛛网膜下腔 出血
下载PDF
脑血管痉挛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中 周岱 鲍耀东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849-851,共3页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痉挛与血管壁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既往Willis环处二次注血方法加以改进 ,在每次注血后行脑膜和颅骨修补 ,通过脑血管造影测定基底动脉的直径来评价脑血管痉挛程度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痉挛与血管壁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既往Willis环处二次注血方法加以改进 ,在每次注血后行脑膜和颅骨修补 ,通过脑血管造影测定基底动脉的直径来评价脑血管痉挛程度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基底动脉壁ICAM 1的表达。结果 此模型产生了明显的脑血管痉挛效应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 7天时最明显 ,11例有脑血管痉挛者血管壁全部有ICAM 1的表达 ,且随脑血管痉挛程度的加重血管壁ICAM 1的表达也随之增强 ,而 4例无脑血管痉挛者仅 1例有轻度表达。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与血管壁ICAM 1表达程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