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昱君 陈秋宇 +4 位作者 孙卓 唐婧姝 兰嘉琦 吴镭 彭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ALS具有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该疾病异质性强,发...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同时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瘫痪,最终死于呼吸衰竭。ALS具有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该疾病异质性强,发病机制研究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探究ALS疾病病理机制、助力新药研发,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及社会意义。该文针对AL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希望为ALS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氧化应激 蛋白聚集体 线粒体障碍 谷氨酸兴奋性毒性 神经炎症 轴突损伤 骨骼肌萎缩
下载PDF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作汉 张平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对22例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进行了研究。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分布于病侧手肌,对侧手肌也可有亚临床电生理异常,提示受损节段多在颈7、8-胸1脊髓前角,肌肉组织病理,酶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显... 对22例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临床,肌电图及肌肉病理进行了研究。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主要分布于病侧手肌,对侧手肌也可有亚临床电生理异常,提示受损节段多在颈7、8-胸1脊髓前角,肌肉组织病理,酶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显示神经源性肌萎缩,为下颈髓前角细胞受损的结果有别于运动神经元病,其病因可能与局部脊髓血循环境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病理学 肌电图
下载PDF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神经元存活基因及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的缺失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素参 袁丽芳 +3 位作者 刘天慈 杨涛 周文敏 吴沪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患者中神经元存活基因( survival motor neuron, SMN)外显子 7及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neuronal apoptosis inhibitory protein gene, NAIP)外显子 5缺...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患者中神经元存活基因( survival motor neuron, SMN)外显子 7及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neuronal apoptosis inhibitory protein gene, NAIP)外显子 5缺失情况,进一步探讨这 2个 SMA候选基因与 SMA的关系。方法应用 PCR- SSCP分析技术对 55个 SMA患儿家系及 40例正常人个体的 SMN基因外显子 7区域和 55例患儿 NAIP基因外显子 5的缺失进行检测。结果 SMN基因外显子 7区域纯合缺失率分别为: SMA I型 92%( 23/25);Ⅱ型 90%( 27/30)。患儿双亲中有 2例母亲和 1例父亲也有纯合缺失。在 55例 SMA患儿中未检测到有 NAIP基因外显子 5的纯合缺失,仅发现 2例杂合性缺失。结论中国人 SMA患者中 SMN基因外显子 7的纯合缺失率高,而在正常人中未见有缺失,表明其与 SMA发生密切相关; NAIP基因外显子 5的杂合性缺失率在本实验中仅约为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神经元存活基因 神经元凋亡抑制蛋白基因 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Charcot-Marie-Tooth病的遗传、临床和电生理观察(附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源深 周宝礼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本文报道 20例 Charcot-Marie-Tooth病的遗传、临床和电生理资料。其中男 16例,女 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6.75岁。发现4例显性遗传,3例隐性遗传,10例散发,3例遗传情况不详。主要症状有高弓足、垂... 本文报道 20例 Charcot-Marie-Tooth病的遗传、临床和电生理资料。其中男 16例,女 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6.75岁。发现4例显性遗传,3例隐性遗传,10例散发,3例遗传情况不详。主要症状有高弓足、垂足、鹤腿和腱反射消失;上肢前臂有肌萎缩者占1/4。所有病人电生理检查均有失神经现象,特别是MCV有明显减慢。且发现MCV的减慢和临床严重程度无相关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cot-Marie Tooth病 遗传 腓骨肌萎缩
下载PDF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NA缺失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成 柴建华 +1 位作者 刘焯霖 梁秀龄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8,共4页
用Genepro程序在计算机上对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缺失热区部分44号、50号和51号内含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缺失热区AT(腺嘌呤-胸腺嘧啶)含量高,呈聚集性分布。并存在多个同源顺序。该结果支持作者以前提出的“不同... 用Genepro程序在计算机上对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缺失热区部分44号、50号和51号内含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缺失热区AT(腺嘌呤-胸腺嘧啶)含量高,呈聚集性分布。并存在多个同源顺序。该结果支持作者以前提出的“不同内含子中AT富集区的同源顺序与DNA缺失有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遗传学 基因缺失 序列同源性
下载PDF
肌萎缩侧束硬化患者的电生理改变 被引量:5
6
作者 丁美萍 程源深 周宝礼 《浙江医学》 CAS 1995年第4期206-207,共2页
56例肌萎缩侧束硬化(ALS)患者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出现纤颤电位86%,束颤电位84%,正相电位73%,而巨大电位出现率仅41%。ALS患者病程两年以上者,肌电图束颤电位的阳性率较高(P<0.05).ALS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 56例肌萎缩侧束硬化(ALS)患者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出现纤颤电位86%,束颤电位84%,正相电位73%,而巨大电位出现率仅41%。ALS患者病程两年以上者,肌电图束颤电位的阳性率较高(P<0.05).ALS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为慢(P<0.05),而感觉传异速度无明显变化.提示肌电图检查可提高ALS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束硬化 电生理 病理学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附55例临床分析及1例病理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淑琴 郑彩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9-230,共2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自1869年首先由 Charcot 描述以来,虽进行了临床与试验室等多方面的研究,迄今发病机制不详,预后不佳。本病好发青壮年,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疗效不好。为进一步探讨发病规律及病因,将我院收治的55例病人总结如下。临床...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自1869年首先由 Charcot 描述以来,虽进行了临床与试验室等多方面的研究,迄今发病机制不详,预后不佳。本病好发青壮年,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疗效不好。为进一步探讨发病规律及病因,将我院收治的55例病人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男36人,女19人。男∶女近2∶1。发病年龄16~64岁,31~50岁31例(56%),30岁以下14例(25%),平均发病年龄38岁。病史:头、颈、腰部外伤史4例(7%)。嗜烟酒9例。合并甲状腺瘤、结肠癌及胃溃疡各1例。无糖尿病与重金属接触史。月经史:1人月经未来潮,余18人中有10人于闭经后0.5~17年间发病。最小闭经年龄32岁,最大51岁。家族史:其一男病人,18岁起病,母40岁发病已瘫痪8年,三个舅舅均患病尚未瘫痪。其二女性,35岁起病,病后已7年,病情趋于稳定,尚能缓慢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萎缩 ALS 病理
下载PDF
成年脊肌萎缩症临床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凤琴 惠焱 张汉义 《吉林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病理 ASMA 诊断 肌电图
下载PDF
四肢麻木无力、眩晕
9
作者 王敏忠 杨瑞瑞 +2 位作者 郭守刚 李春霞 杜怡峰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病历摘要 患者女,37岁。因四肢麻木无力伴晕倒发作3年,进行性加重伴全身无力1年于2010年10月12号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站立后黑喙及晕厥发作,并出现双下肢乏力,2个月后感觉双手发麻,并逐渐出现上肢无力症状和爬楼梯困难,
关键词 全身无力 四肢麻木 眩晕 晕厥发作 进行性加重 双下肢乏力 爬楼梯 患者
下载PDF
8例婴儿型脊肌萎缩症的临床与肌电图(附1例病理报告)
10
作者 王桂荣 薛平 郭书英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12期551-552,共2页
婴儿型脊肌萎缩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临床上发病早,大多1岁内发病,呈进行性进展,预后较差.许多学者对遗传、病理、临床已有探讨,现将我院8例临床及肌电图总结如下.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婴儿 肌萎缩 肌电图 病理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A型基因重组热点区和多态性研究
11
作者 笪宇威 沈定国 +1 位作者 刘红 王红斌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 1A 型(CMT1A)重组交换热点区和远端 REP3795bp 位置的多态性。方法:应用 PCR酶切分析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检测 30 例CMT1患者的 17p112-12 基因重复,根据特异性融合片段的检出率判断基因重... 目的:了解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 1A 型(CMT1A)重组交换热点区和远端 REP3795bp 位置的多态性。方法:应用 PCR酶切分析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检测 30 例CMT1患者的 17p112-12 基因重复,根据特异性融合片段的检出率判断基因重复者交换的热点区是否位于 1.7Kb 区域;通过 PCR 产物的酶切证实多态性情况。结果:70% CMT1A 患者交换断点位于 1.7Kb 区域;国人远端 REP 3795bp 位置的多态性为 63.8%。 结论:中国大多数 CMT1A 患者的交换断点位于 1.7Kb 区域,该区域为交换的热点区。特异性融合片段的存在可做为临床诊断 CMT1A 基因重复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1A型 重组热点 多态性 基因重组
下载PDF
进行性全身无力伴哭声低、吞咽困难
12
作者 李萍 李志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Werdnig-Hoffman病 全身无力 吞咽困难
下载PDF
少年型脊肌萎缩症骨骼肌病理及肌电图分析
13
作者 梁银杏 吕建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6期383-383,共1页
关键词 少年型脊肌萎缩症 骨骼肌 病理 肌电图
下载PDF
小儿脊髓性肌萎缩5例报告
14
作者 程少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28-229,共2页
报告5例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的临床特点、肌电图及肌肉病理改变。
关键词 肌萎缩 肌电图 肌肉病理 脊髓 前角细胞 儿童
下载PDF
22例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与肌电分析
15
作者 袁军 云裕后 +1 位作者 敖妹贞 齐向红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5年第2期95-96,共2页
22例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与肌电分析袁军,云裕后,敖妹贞,齐向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Charcot首先报道以来,在电生理方面研究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22例SM... 22例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与肌电分析袁军,云裕后,敖妹贞,齐向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Charcot首先报道以来,在电生理方面研究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22例SMA临床与肌电学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 肌萎缩 临床分析 肌电分析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兆升 梁秀龄 +1 位作者 黄如训 陈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总结腓骨肌萎缩症 (HMSNⅠ型和Ⅱ型 )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及其特征。  方法 采用单纤维分离、光镜及电镜观察 5例HMSNⅠ型、2例HMSNⅡ型腓肠神经的病理改变。  结果 光镜下HMSNⅠ型患者大直径有髓纤维几乎完全消失 ,HMSNⅡ... 目的 总结腓骨肌萎缩症 (HMSNⅠ型和Ⅱ型 )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及其特征。  方法 采用单纤维分离、光镜及电镜观察 5例HMSNⅠ型、2例HMSNⅡ型腓肠神经的病理改变。  结果 光镜下HMSNⅠ型患者大直径有髓纤维几乎完全消失 ,HMSNⅡ型部分保留 ,Ⅰ型各例均可见大量洋葱头样结构 ,Ⅱ型则无。电镜观察同样见到Ⅰ型患者有大量洋葱头样结构 ,并有较多膜性结构和雪旺氏细胞胞浆突起成分。Ⅱ型可见髓鞘坏变、塌陷 ,轴索内空泡变性。  结论 HMSNⅠ型的基本病理改变为雪旺氏细胞病变 ,Ⅱ型则为轴索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肌萎缩症 病理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臀肌挛缩症病因病机研究报告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占军 张亚莉 +2 位作者 徐波 王立 金大地 《实用预防医学》 CAS 1998年第3期137-139,共3页
为了探讨臀肌挛缩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办法,采用流行病学寻找可疑病因并行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检查患儿免疫功能.结果为幼儿期的肌注率与臀肌挛缩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苯甲醇溶解青霉素肌注为最重要病因,但不是唯一病因,臀肌来... 为了探讨臀肌挛缩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及预防办法,采用流行病学寻找可疑病因并行动物实验和临床验证,检查患儿免疫功能.结果为幼儿期的肌注率与臀肌挛缩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苯甲醇溶解青霉素肌注为最重要病因,但不是唯一病因,臀肌来缩患儿的免疫功能与正常儿童间有差异.肌肉注射可逐渐引起肌肉的变性坏死和挛缩.是臀肌挛缩的最主要致病因素,建议取消苯甲醇溶解青霉素肌注,严格控制药物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 病因 发病机理
下载PDF
抗运动神经元抗体对脊髓块生长的抑制及与人、鼠运动神经元的交叉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羽凡 曹承刚 +2 位作者 史卉 王云 万选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1-46,共6页
以1:10兔抗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血清(rabbitanti-swinemotoneuronserum,RAS)、正常兔血清(normalrabbitserum,NRS)、肌肉提出物(muscleextracts,M... 以1:10兔抗猪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血清(rabbitanti-swinemotoneuronserum,RAS)、正常兔血清(normalrabbitserum,NRS)、肌肉提出物(muscleextracts,MET,50和100μg/ml)、脑提出物(brainextracts,BET,50和100μg/ml)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脊髓组织块,5d后观察神经突起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RAS可明显抑制大鼠脊髓组织块生长(NRS组有突起生长的脊髓块占36.7%,RAS组仅为13.3%),而MET、BET均可明显促进大鼠脊髓组织块生长(MET及BET组有突起生长的脊髓块均占96.7%)。同时比较RAS对猪、人和大鼠脊髓的免疫组织化学交叉反应,证明RAS对运动神经元(Mns)的免疫反应与动物的种属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运动神经元 神经突起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永玲 吴文斌 胡常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28-128,F003,共2页
关键词 基因遗传学 肌萎缩侧索硬化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婴儿型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二例
20
作者 赵宗美 张国庆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211-211,共1页
婴儿型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二例赵宗美,张国庆(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中原油田采油二厂职工医院濮阳457532)婴儿型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亦称遗传性脊髓性肌萎缩症或Werding-Hoff... 婴儿型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二例赵宗美,张国庆(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52,中原油田采油二厂职工医院濮阳457532)婴儿型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亦称遗传性脊髓性肌萎缩症或Werding-Hoffmann氏病,为隐性遗传性疾病。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脊髓性 婴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