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治和预防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向东 徐伟东 +4 位作者 周新民 顾其方 那汉荣 高恒 冯东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70-871,共2页
目的总结治疗和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脑脊液WBC〉10×10^6/L,N〉0.90,或RBC/500-WBC〉10×10^6/L,脑脊液标本细菌培养阳性及临床症状诊断颅内感染。采用经验性用药,罗氏芬(进口头孢曲松钠... 目的总结治疗和预防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依据脑脊液WBC〉10×10^6/L,N〉0.90,或RBC/500-WBC〉10×10^6/L,脑脊液标本细菌培养阳性及临床症状诊断颅内感染。采用经验性用药,罗氏芬(进口头孢曲松钠)4—6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30ml中静脉注射,1次/d。腰穿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无下降趋势或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则加用万古霉素1.0,2次/d;每日行1—2次腰穿,严重感染伴发热者给予地塞米松10—20mg,腰穿鞘内注入抗生素及腰大池持续引流;静脉滴注血浆等增加患者机体的抵抗力。结果105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无一例迁延为脑脓肿。结论静脉应用涵盖菌群广、效力强的罗氏芬和万古霉素,结合腰穿排放被污染的脑脊液,鞘内注射抗生素,支持治疗是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抗NMDA受体脑炎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美云 谢琰臣 李继梅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49-451,共3页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脑炎是一种与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的边缘叶脑炎(LE),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该病常发生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痫性发作、意识障碍、中...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脑炎是一种与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的边缘叶脑炎(LE),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该病常发生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痫性发作、意识障碍、中枢性通气不足、运动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脑电图、头MRI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血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该病对包括肿瘤切除和免疫治疗在内的联合治疗敏感。此文对抗NMDA受体脑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叶脑炎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抗体 年轻女性 畸胎瘤
下载PDF
利奈唑胺成功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颅内感染一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利涛 刘昱 +3 位作者 王雪 石秦东 刘红娟 滕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3-1243,共1页
关键词 恶唑烷酮类 糖肽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颅内感染
下载PDF
不典型立克次体感染致颅内病变3例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德生 苏庆杰 +2 位作者 龙发青 周向东 王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典型的立克次体感染导致的颅内病变诊治过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6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由不典型立克次体感染导致颅内病变患者3例,1例为感染性静脉窦血栓,2例为脑膜炎,分析诊治过程。结果... 目的通过分析不典型的立克次体感染导致的颅内病变诊治过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6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由不典型立克次体感染导致颅内病变患者3例,1例为感染性静脉窦血栓,2例为脑膜炎,分析诊治过程。结果患者起病后均有高热,头疼较剧烈,伴有呕吐;仅1例有野外环境接触史;1例患者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脏器损害;白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至消失;均给予三代头孢菌素及抗病毒治疗>3 d,体温无下降,给予多西环素治疗后,体温在24 h内降至正常,临床症状迅速好转。结论临床上不明原因发热伴有颅内病变表现,对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要考虑存在立克次体感染可能,可根据经验给予多西环素治疗,可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立克次体感染 颅内病变 颅内感染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脑脊液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建强 王满侠 +1 位作者 刘利宁 秦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目的观察在不同病因所致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的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5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5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25... 目的观察在不同病因所致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患者的脑脊液(CSF)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5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5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和25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患者急性期脑脊液中sIL-2R和sICAM-1的水平并与对照组(20例头痛患者)比较,同时将重症患者和轻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CNS感染各组脑脊液中sIL-2R、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2R水平结脑组高于化脑组和病脑组,sICAM-1水平结脑组、化脑组高于病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脑脊液中sIL-2R、sICAM-1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L-2R和sICAM-1参与了CNS感染的病理过程,sIL-2R和sICAM-1水平与病情轻重有关,脑脊液中sIL-2R水平有助于结脑与化脑、病脑的鉴别诊断;脑脊液中sICAM-1水平可能在病脑与结脑、化脑的鉴别诊断中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颅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路伟 杨钧 +1 位作者 付玲娣 钱涛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1期958-960,共3页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颅内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血浆总抗氧化状态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豪 瞿正万 +1 位作者 朱莉娜 江琪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0-51,5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总抗氧化状态(TAS)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AD患者198例,以酶法检测血浆TAS与Hcy水平。此期间选择健康体检者77例作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AD患者组血浆TA... 目的探讨血浆总抗氧化状态(TAS)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AD患者198例,以酶法检测血浆TAS与Hcy水平。此期间选择健康体检者77例作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AD患者组血浆TAS和Hc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D患者血浆TAS与Hcy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45,P<0.01)。结论高Hcy血症(HHcy)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TAS水平的持续低下是AD发病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总抗氧化状态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陈贞君 傅祥浈 李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124-1125,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80例颅内感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 目的观察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诊治的80例颅内感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3 w后,实验组脑脊液白细胞数、多核细胞数、蛋白质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葡萄糖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 w后,实验组3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效果好于万古霉素,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常规方法 颅内感染疾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免疫、炎性指标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段海丽 吕学海 +2 位作者 刘运平 叶秋桠 陈鹏杰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3782-3785,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和预后,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后确诊为医院感染患者6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神经功能指标[S100β蛋白(S100β)、胶质纤...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和预后,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后确诊为医院感染患者6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神经功能指标[S100β蛋白(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同型半胱氨酸(Hc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血流学指标(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血流)、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NK细胞]、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和预后。结果观察组S100β、GFAP、Hcy、Cor、NE、AD、ACTH、WBC、NEUT、LY、CRP、PCT、IL-6、IL-8、IL-10、TNF-ɑ、CD^+8、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BDNF、IGF-1、基底动脉、左大脑中动脉、右大脑中动脉血流、CD^+3、CD^+4、CD^+4/CD^+8、NK、IgA、IgG、IgM、C3、C4、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学指标、细胞因子分泌异常,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到抑制,这是导致感染发生、进展及预后不良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免疫炎症指标 预后
下载PDF
万古霉素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新 马彦娟 +2 位作者 杨飞云 吴畏 何芸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umbar continuous drainage of fluid,LCDF)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万古霉素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lumbar continuous drainage of fluid,LCDF)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万古霉素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组(观察组,23例)和单纯万古霉素治疗组(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脑脊液生化指标以及安全性和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颅内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葡萄糖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万古霉素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和恢复时间均优于单纯万古霉素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治疗应用 引流术 感染/治疗 脑疾病
下载PDF
抗NMDAR抗体脑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晶 秦新月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7期84-86,共3页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IE),病因及机制不详。该病发病率低,常发生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以初期的上感症...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脑炎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IE),病因及机制不详。该病发病率低,常发生于伴有卵巢畸胎瘤的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多样,以初期的上感症状发展到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异常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癫发作、中枢性通气功能障碍为常见表现,脑脊液常为炎性改变。MRI在大脑皮质或小脑可表现短暂异常或颞叶内侧高信号影改变。脑电图多为非特异性改变。血及脑脊液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可确诊。包括肿瘤切除和免疫治疗、重症监护和物理康复在内的联合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本文就抗NMDA受体脑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叶脑炎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抗体 N-甲基-M-天冬氨酸(NMDA) 畸胎瘤
下载PDF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2205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敬聘 秦坤明 +4 位作者 王仁生 黄卫庆 黄丽 雷海芳 王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1期46-48,共3页
目的评估旋转式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5T GE MRI定位,以2~3mm的层厚扫描获得定位图像,用Super Plan 2.5/3.0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方案,设靶点1~13个,以35%-7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周边剂量为8-98GY,以Mase... 目的评估旋转式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5T GE MRI定位,以2~3mm的层厚扫描获得定位图像,用Super Plan 2.5/3.0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治疗方案,设靶点1~13个,以35%-7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周边剂量为8-98GY,以Masep新一代旋转式伽玛刀做治疗,2002年3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2783例颅内疾病患者,其中2205例获完整随访,男1212例,女993例。结果随访时间为3~127个月,平均58.30个月。伽玛刀治疗各种颅内疾病有效率为:良性肿瘤88.57%(922/1041),恶性肿瘤83.59%(494/591),脑血管畸形85.92%(360/419),功能性疾病85.06%(131/154),5例于伽玛刀术后因脑水肿或肿瘤复发而行手术开颅减压或切除肿瘤,12例因病灶太大或多发病灶而行2~5次伽玛刀治疗。结论旋转式伽玛刀对颅内良、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畸形、功能性疾病有明确疗效,已成为神经外科重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颅内疾病 放射外科手术 疗效
下载PDF
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 被引量:2
13
作者 邬树凯 陈祥荣 陈峻严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结合控速外引流在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传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均结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比较二者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发...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大池置管结合控速外引流在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传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均结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比较二者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在治疗过程中导管脱落、堵管及过度引流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传统腰大池置管外引流组。结论改良式腰大池置管控速引流可显著减少引流过程中导管连接脱落、堵管及过度引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腰穿 腰大池 改良 控速引流
下载PDF
实验性癫痫大鼠免疫分子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常茜 王金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88-189,192,共3页
背景: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癫痫与免疫的关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癫痫患者存在细胞、分子及其功能的多种免疫学改变。目的:观察实验性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以及小胶质细胞MHC-Ⅰ、MHC-Ⅱ和C3b受体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 背景: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癫痫与免疫的关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癫痫患者存在细胞、分子及其功能的多种免疫学改变。目的:观察实验性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以及小胶质细胞MHC-Ⅰ、MHC-Ⅱ和C3b受体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大连大学医学院;日本三重大学。材料:实验于2001/2002在吉林北华大学免疫学实验室完成。取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只。方法: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海仁酸(12mg/kg)建立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对照组不干预,观察模型组大鼠注射海仁酸6h期间湿狗样变行为变化。给药后3d处死大鼠,采用结晶紫染色方法观察实验性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实验性癫痫大鼠MHC分子和补体C3b受体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变性,MHC-Ⅰ类分子、MHC-Ⅱ类分子和C3b受体的密度比较。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注射海仁酸3h以内出现湿狗样变及抽搐发生,在第3~6小时出现更为剧烈的癫痫持续状态。②模型组大鼠大脑海马锥状细胞层可见到神经元的变性,对照组未见神经元损伤。③模型组大鼠大脑海马MHC-Ⅰ类分子、MHC-Ⅱ类分子和C3b受体的密度分别为(201.6±6.43),(493.8±7.92)和(362.5±3.18)个/视野,对照组未见明显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①皮下注射海仁酸可成功建立实验性癫痫大鼠模型。②实验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硬化发生过程中,存在着补体系统参与的免疫炎症反应,说明癫痫的免疫炎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受体 补体3b 疾病模型 动物 小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丙林 仇振巍 +3 位作者 邱会斌 李鹏强 周艳宏 高文生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1期99-99,共1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5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均给予脑脊液持续引流和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25例给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治疗组)。结果治疗组14 d治愈率为68... 目的探讨脑脊液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51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均给予脑脊液持续引流和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25例给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治疗组)。结果治疗组14 d治愈率为68.0%(17/25)、20 d治愈率为84.0%(21/25和总治愈率96.0%(24/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6/26)、53.8%(14/26)、84.6%(2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引流、适量鞘内注射万古霉素,早期、联合应用能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脑脊液持续引流 万古霉素 鞘内注射
下载PDF
脂肪栓塞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俊 马风锦 +2 位作者 李国吾 赵亮 王道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590-591,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脂肪栓塞并呼吸衰竭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16例脂肪栓塞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及综合抢救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中,有15例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效果满意,1例患者因... 目的观察分析脂肪栓塞并呼吸衰竭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16例脂肪栓塞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及综合抢救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中,有15例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效果满意,1例患者因基础疾病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早期识别脂肪栓塞的临床特点、合并吸衰竭者及早综合抢救治疗,利于提高重症脂肪栓塞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栓塞 呼吸衰竭 救治
下载PDF
内源性MSCs向脑内迁移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中药干预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正治 高小威 李映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研究表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伴胞浆内Lewy小体的形成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实:中药在体外可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及神经元。倘若我们可通过中药激活内源性的MSCs不断向脑内迁移,进而分化为D... 研究表明: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伴胞浆内Lewy小体的形成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实:中药在体外可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及神经元。倘若我们可通过中药激活内源性的MSCs不断向脑内迁移,进而分化为DA能神经元,那么,相对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术而言,该治疗手段将有可能显得更为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内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脑内迁移 定向分化 中药干预
下载PDF
Alzheimer病患者外周血Th1/Th2亚群5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18
作者 毕建忠 朱正禹 +2 位作者 许舜良 来超 孙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检测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Th1/Th2亚群5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探讨其在AD慢性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反应体系分别检测AD患者?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IL-2?IL-4?IL-6?IL-10?IFN-γ 5种细胞因子的... 目的:检测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Th1/Th2亚群5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探讨其在AD慢性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反应体系分别检测AD患者?血管性痴呆(V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IL-2?IL-4?IL-6?IL-10?IFN-γ 5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状况?结果:IL-2?IL-6的表达在AD患者明显上调,与VD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10?IFN-γ的表达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亚群分泌的5种细胞因子可以作为检测AD的外周血免疫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干扰素Ⅱ型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康复评定工具CASIG首次在国内汉化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熊金霞 汪作为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21期67-69,共3页
目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一套具有指导个体化治疗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工具。方法:引进英文版患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CASIG)的精神康复评定工具,并进行修订和文化调适。结果:通过修订和文化调适后的新量表CASIG从预实验的结果看... 目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一套具有指导个体化治疗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工具。方法:引进英文版患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CASIG)的精神康复评定工具,并进行修订和文化调适。结果:通过修订和文化调适后的新量表CASIG从预实验的结果看是一个多方位的评价工具,可用于评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结局。结论:若推广应用,其信度和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康复 患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CASIG) 汉化 文化调适 翻译
下载PDF
脑脊液降钙素原和乳酸联合检测在术后颅内感染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桑云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6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PCT)和乳酸(LA)联合检测在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开颅手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实施开颅手术未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患...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PCT)和乳酸(LA)联合检测在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开颅手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实施开颅手术未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脑脊液PCT与脑脊液乳酸(CSF–LA)检测,对比两组的脑脊液PCT、CSF–LA水平,分析将脑脊液PCT、CSF–LA两项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在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和约登指数方面的差异,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观察组分为轻、中、重组,对比三组的脑脊液PCT、CSF–LA水平,并分析对症支持治疗后观察组中不同预后结果的脑脊液PCT、CSF–L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PCT、CSF–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CSF–LA二项指标单独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均低于联合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CSF–LA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GCS评分分组间的PCT、CSF–L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PCT、CSF–LA水平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组则低于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的脑脊液PCT、CSF–LA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PCT、CSF–LA可作为术后判断颅内感染的重要指标,将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颅内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降钙素原 乳酸 颅内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