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亚南 栗文娟 +3 位作者 赵淑芹 汤语忌 原富强 赵昆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8-1094,共7页
背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整个生存期常感知到的较为严重的社会歧视,出现自我疏离或者社会性疏离。目前针对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描述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旨在为缓解该人群社会疏... 背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整个生存期常感知到的较为严重的社会歧视,出现自我疏离或者社会性疏离。目前针对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描述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旨在为缓解该人群社会疏离体验制订支持干预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8~59岁,曾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且出院后愿意继续接受随访的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5—12月通过对受访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共纳入18名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表现(包括2个亚主题:负性情感体验、期待与行为之间的退缩);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主观原因(包括2个亚主题:自我疏离、自我歧视)、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的客观原因(包括4个亚主题:社会歧视和被动疏离、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精神疾病引起的生活和照护负担加重、缺乏社会支持)。结论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生理健康受损、心理状况不良、社会支持不足等存在社会疏离,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症状管理和心理疏导,政府及社会各界应积极引导对精神疾病的正向认知并给予一定的社会支持;同时强化家庭内部支持,以帮助其重返和适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疏离 缓解期 中青年 半结构式访谈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社交焦虑、病耻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念、认知中链式中介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倩 刘丽欣 +2 位作者 王龙斌 任利民 孙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6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社交焦虑、病耻感在精神分裂症(SP)患者正念、认知中链式中介路径。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SP 8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交往焦虑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韦氏成人智力测试对其展开问卷调... 目的研究社交焦虑、病耻感在精神分裂症(SP)患者正念、认知中链式中介路径。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SP 87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交往焦虑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韦氏成人智力测试对其展开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交焦虑、病耻感、正念、认知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层次、体质量指数、疾病分型SP患者智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P患者病耻感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正念与社交焦虑、病耻感呈负相关,认知与社交焦虑、病耻感呈负相关,认知与正念呈正相关(P<0.01)。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χ^(2)/df=4.935,RMSEA=0.051,TLI=0.963,CFI=0.977,NFI=0.952;Bootstrap程序检验显示,正念对认知有直接效应,也可通过社交焦虑、病耻感的平行中介效应或社交焦虑→病耻感链式中介效应间接起正向效应。结论临床在SP患者认知功能康复治疗中,应重视正念干预在不同作用路径之间的效应,并以路径为依据,采取合适方式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病耻感 社交焦虑 正念 认知 中介路径 Pearson相关分析 Bootstrap程序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治疗后静息态脑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日鹏 邹文锦 +1 位作者 陆小兵 宁玉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探讨利培酮治疗前后,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变化特点以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计算全脑局部一致性的ReHo值并... 目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探讨利培酮治疗前后,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变化特点以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对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计算全脑局部一致性的ReHo值并进行比较;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Hoffman幻听评定量表(AHRS)对患者进行临床评定;将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量表评分与异常脑区的ReHo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AH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对照组志愿者相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ReHo值降低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左颞上回、左颞下回,ReHo值升高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双楔前叶、右顶上小叶、右小脑后叶(已校正,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eHo值升高的脑区主要分布于右小脑前叶、右顶上小叶,ReHo值降低的脑区位于左颞下回(已校正,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左颞上回ReHo值与PANSS阳性症状评分和AHR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433、-0.23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个脑区存在静息态脑功能异常,左颞上回异常的脑活动与疾病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珊 徐柳柳 +1 位作者 周琳 杨潇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及情绪调节策略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南京脑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有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干预组(n=83)。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及情绪调节策略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南京脑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有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干预组(n=83)。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外,实施积极反刍思维训练。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差异,计算Cohen’s D值估计差异效应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积极反刍思维、情感表达、自我负强化、表达抑制、认知重评策略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情感表达、自我负强化、认知重评分量表Cohen’s D值达到中等效应(0.5≤D≤0.8);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各量表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ohen’s D值均有提升,认知重评策略分量表达到较大效应(D>0.8),积极反刍思维、情感表达、利己社交、自我负强化、表达抑制分量表达到中等效应(0.5≤D≤0.8),消极反刍思维分量表减分值效应较小(0.2≤D≤0.5)。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有利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且随着时间推移,效应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反刍思维 情绪调节策略
下载PDF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44名连续抽样住院患者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君荣 李玉琳 +7 位作者 陈娇 陆雪玲 肖爱祥 黄杏笑 王琛 魏燕恒 杨航 袁乐欣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社会支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招募了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的14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支持度量表(SSRS)调查患者社会支持情... 目的:探讨老年期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社会支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招募了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的14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支持度量表(SSRS)调查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收集数据包括基本资料、精神症状情况等。结果:14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SRS总分为28.29±5.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为病程,婚姻状况与照顾者(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主要与主要照顾者(他人照顾)(β=2.836,95%CI:0.515~5.158,P=0.017),婚姻状况(无伴侣)(β=-2.725,95%CI:-4.627~-0.824,P=0.005),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素(β=-0.488,95%CI:-0.739~-0.250,P<0.001)有关。结论:受他人照顾、有伴侣与精神行为症状中的敌对猜疑是老年期精神分裂住院患者社会支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度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首发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治疗延迟(综述)
6
作者 周莉 曾如双 +5 位作者 刘肇瑞 黄悦勤 刘晓霞 姜兰 高长青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旨在综述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治疗延迟的相关研究,对3类首发精神障碍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发现患者责任感提高、家庭凝聚力降低、病耻感、疾病相关知识匮乏、就医资源匮乏、医疗支持不足会导致治疗延迟,使患... 本文旨在综述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治疗延迟的相关研究,对3类首发精神障碍治疗延迟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发现患者责任感提高、家庭凝聚力降低、病耻感、疾病相关知识匮乏、就医资源匮乏、医疗支持不足会导致治疗延迟,使患者病程更长,症状更重,影响其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抑郁症 治疗延迟 综述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与血清半必需氨基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董莹莹 李君 +5 位作者 马青艳 贾敏 姜文慧 马现仓 高成阁 王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4,共7页
目的通过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说明精氨酸及组氨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 目的通过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组氨酸)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说明精氨酸及组氨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和同期在雁塔社区入组的7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进行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测定。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分析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与病程、发病次数以及PAN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清精氨酸(P<0.001)及组氨酸(P=0.0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与发病次数(r_(s)=-0.410,r_(s)=-0.262)、PANSS总分(r_(s)=-0.298,r_(s)=-0.256)、阳性因子(r_(s)=-0.299,r_(s)=-0.234)及认知缺陷因子(r_(s)=-0.251,r_(s)=-0.296)均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血清精氨酸水平与焦虑抑郁因子(r_(s)=-0.269,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且与总体精神症状、阳性症状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呈负相关,而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精氨酸水平呈负相关。提示血清精氨酸及组氨酸检测可为今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半必需氨基酸 精氨酸 组氨酸
下载PDF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特点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志刚 贾美香 +2 位作者 薛曼 李素水 郭年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本文综述了儿童期精神分裂症(COS)的遗传特点,COS遗传度>80%,主要表现为(1)相关风险基因与成年期精神分裂症有很多重叠;(2)很多风险基因也关联孤独症谱系障碍等更早发的神经发育性障碍;(3)COS的风险基因结构中含有更多的常见和罕见... 本文综述了儿童期精神分裂症(COS)的遗传特点,COS遗传度>80%,主要表现为(1)相关风险基因与成年期精神分裂症有很多重叠;(2)很多风险基因也关联孤独症谱系障碍等更早发的神经发育性障碍;(3)COS的风险基因结构中含有更多的常见和罕见变异体,包括拷贝数变异体(CN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常见变异体 罕见变异体
下载PDF
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疏离感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徐亚南 陈永新 +3 位作者 栗文娟 陶梦阳 郭飞 杨世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SZ)患者社会疏离感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家庭亲密度、病耻感、生活掌控感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复查的320例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采用一般资... 目的:探讨中青年缓解期精神分裂症(SZ)患者社会疏离感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与家庭亲密度、病耻感、生活掌控感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复查的320例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生活掌控感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病耻感量表分别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社会疏离感、生活掌控能力、家庭亲密程度以及病耻感;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和生活掌控感、病耻感、家庭亲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年内住院次数、生活掌控感、病耻感、家庭亲密度是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t=4.614~-4.553,P<0.05);生活掌控感和家庭亲密度与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总分及各维度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41~-0.018;-0.348~-0.149,均P<0.05),病耻感与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总分及各维度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64~0.127,均P<0.05)。结论:一年内住院次数、病耻感、生活掌控感、家庭亲密度是影响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且生活掌控感和家庭亲密度与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病耻感与中青年缓解期SZ患者社会疏离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改善其社会融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缓解期 精神分裂症 社会疏离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对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转化研究(综述)
10
作者 郭年春 王婧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转化风险可能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本综述发现,P300和MMN对精神病的转化风险有预测作用,其他ERP成分如P50、P1、N400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其作为高危人群精神病转化风险标志物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临床高风险 事件相关电位 综述
下载PDF
首发与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与分数低频振幅分析
11
作者 黄欢 王惠玲 +1 位作者 荣蓓 陈诚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首发和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与分数低频振幅改变情况。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20年0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60例首发、60例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 目的:分析首发和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低频振幅与分数低频振幅改变情况。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20年0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60例首发、60例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水平的低频振幅(ALFF)及分数低频振幅(fALFF)指标分析3组间局部脑功能活动情况。结果:协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位于双侧纹状体(左侧F=23.06,P<0.001;右侧F=19.31,P<0.001),而fALFF值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位于双侧纹状体(左侧F=19.71,P<0.001;右侧F=13.53,P<0.001)和前额叶内侧皮质(F=5.46,P<0.001);事后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首发组和复发组双侧纹状体ALFF及fALFF值均显著升高、内侧前额叶皮质fALFF值降低;复发组内侧前额叶皮质fALFF值降低较首发组更为明显。结论:首发和复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双侧纹状体、内侧前额叶皮质的局部功能活动异常,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局部脑功能损害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分数低频振幅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对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朱萍 季彩芳 +7 位作者 吉封 杜侠 杨静宜 吴菊 王盛岚 朱峰 陆心传 孔凡贞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分裂症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基于循证的改善代谢异常的集束化护理,所有被试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2、6、12个月末均完成体质量指数(BMI)、糖脂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测评,出院时完成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对照组干预后2、6、12个月末BMI、腰臀比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组干预后第6、12个月末BMI、腰臀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第2、6、12个月末FBG、2hPG、HbAlc、TG、TC、HDL均较干预前升高,LDL降低(P<0.05),干预组干预后第2、6、12个月末FBG、2hPG、HbAlc、TG、TC、HDL均低于对照组,LDL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6、12个月末,干预组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1),且干预组G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干预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自我效能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女性精神分裂症 代谢
下载PDF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等效剂量比较分析
13
作者 任方芳 司骐 +3 位作者 杨震 张婷婷 徐初琛 隋毓秀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等效剂量的差异性。方法:对155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照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分组,进行等效剂量换算,分别从性别和年龄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等效剂量的差异性。方法:对155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按照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分组,进行等效剂量换算,分别从性别和年龄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等效剂量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性别分组结果显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利培酮组、联合药物组以及氯氮平组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0.53±2.57)mg、(18.45±7.08)mg、(6.54±2.58)mg,显著低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0.01或P<0.05)。年龄分组结果显示55~66岁年龄段的平均有效剂量最低,16~55岁年龄段男性患者用药剂量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1)。结论:性别以及年龄因素均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年龄 精神分裂症 等效剂量
下载PDF
综合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颖 王若梅 +1 位作者 李刚 李璐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对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市安定医院住院及门诊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4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行综合心理干预和技...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对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市安定医院住院及门诊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4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行综合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对照组(n=40)只接受医院提供的一般药物治疗。在基线、干预结束后(第12周)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持续性错误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Stroop色词测验卡片A、B、C耗时、反映干扰量的耗时数和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卡片A、B、C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数字符号替换测验正确反应数高于对照组(P<0.05),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反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有助于减少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是一种有效且成本低、效益高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EEG信号结合特征融合技术诊断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
15
作者 吴恒 刘浩 +1 位作者 肖萌 肖开提·苏理旦 《精神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索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脑电信号实现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方法分别采集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例抑郁症患者的脑电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脑电图信号格式由EDF格式转化为ASCII格式,提取脑电信号的Lempel-Ziv复杂度、最大李雅... 目的探索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脑电信号实现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方法分别采集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例抑郁症患者的脑电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脑电图信号格式由EDF格式转化为ASCII格式,提取脑电信号的Lempel-Ziv复杂度、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Higuchi分形维数等特征。应用特征融合策略对特征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最终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准确率为84.85%,其中灵敏度为89.47%,特异性为78.57%。结论通过提取EEG脑电信号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进行识别,对开发新型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断技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脑电信号 机器学习 特征融合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对比其他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6
作者 赵明军 毛亚阁 王传升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其他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比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NKI、SinoMed、VIP、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棕... 目的系统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其他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比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NKI、SinoMed、VIP、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对比其他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包括43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与利培酮长效针剂组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组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体评分改变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组相比,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组总退出率[RR=1.14,95%CI(1.06,1.24),P<0.01]和肌注部位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R=2.08,95%CI(1.03,4.22),P=0.04]均显著增加。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其他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相比,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并无明显差异,但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稍有增加。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 长效针剂 精神分裂症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谢孟杰 张卫国 +1 位作者 陈大春 辛闻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2019年北京回龙观医院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8例(患者组)和医院周边社区健康人群64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 目的探讨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2019年北京回龙观医院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8例(患者组)和医院周边社区健康人群64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价患者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结果162例研究对象中男64例、女98例;年龄18~45岁,平均(30.4±9.1)岁。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的IL-1[(121.95±14.18)μg/ml比(79.19±15.62)μg/ml]、IL-4[(38.16±5.43)μg/ml比(22.02±5.58)μg/ml]、IL-6[(44.64±6.17)μg/ml比(30.30±5.50)μg/ml]和TNF-α[(66.15±9.84)μg/ml比(42.79±9.00)μg/ml]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IL-1、IL-4、IL-6和TNF-α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较高,但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炎症细胞因子 精神病理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药物基因组学探讨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朱建南 林晓方 王从杰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80-284,共5页
目的:依据药物基因组学结果,探讨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对照... 目的:依据药物基因组学结果,探讨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对照组依据医师经验用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16周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定疗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classification tests,WCST)及个人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s,PSP)评定认知及社会功能,并在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比较,同时评定药物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作实验室检查,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NSS总分、CGI、TESS、PSP、WCST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01),研究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治疗后12~16周肝功能损害也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血常规等实验室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因检测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合理、精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19
作者 仲捷 李雪 贾竑晓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分析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根据尿酸结果分为无高尿酸血症组(n=127)和有高尿酸血症组(n=73),对... 目的:分析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根据尿酸结果分为无高尿酸血症组(n=127)和有高尿酸血症组(n=73),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结果:与无高尿酸血症患者组相比较,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组的年龄及发病年龄小、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者比例高、吸烟者比例高、白蛋白低、三酰甘油高、高密度脂蛋白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比例高(P均<0.05)。分析结果显示,BMI高、阳性症状评分高均是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OR均>1.00,P均<0.05);年龄小、不吸烟、未患有高血压及高血脂均是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患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OR均<1.00,P均<0.05)。结论: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尿酸水平与精神症状相关,阳性症状、BMI指数、年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是其患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未治疗 高尿酸血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郑克 潘安乐 +5 位作者 吕伟 潘建设 叶晓丹 刘家洪 陈楚楚 朱程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89-890,893,共3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探讨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监测量表(RBANS)评估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裂症组)和37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同时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法检...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的变化,探讨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监测量表(RBANS)评估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裂症组)和37例性别及年龄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同时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BMI作为协变量控制后,分裂症组血清尿酸、即刻记忆、注意、言语、延迟记忆和RBAN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分裂症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即刻记忆和注意存在相关性(P<0.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示分裂症组血清尿酸与即刻记忆和注意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下降可能参与认知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