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4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件相关电位对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转化研究(综述)
1
作者 郭年春 王婧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转化风险可能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本综述发现,P300和MMN对精神病的转化风险有预测作用,其他ERP成分如P50、P1、N400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其作为高危人群精神病转化风险标志物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临床高风险 事件相关电位 综述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孕鼠孕期免疫激活所致子代青春期感觉门控损伤中的作用
2
作者 王冠玉 刘森淇 +3 位作者 杨勇锋 李文强 吕路线 苏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目的探讨各亚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母孕期免疫激活子代大鼠额叶、海马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脉冲抑制效率(PPI%)的相关性。方法将受孕成功的10只Sprague-Dawley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5)和对照组(n=5)。于妊娠期第9天,模型组... 目的探讨各亚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母孕期免疫激活子代大鼠额叶、海马及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前脉冲抑制效率(PPI%)的相关性。方法将受孕成功的10只Sprague-Dawley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5)和对照组(n=5)。于妊娠期第9天,模型组孕鼠经尾静脉注射10 mg·kg^(-1)聚肌胞苷酸(Poly I:C),对照组孕鼠给予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3 h后,尾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孕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来评估孕鼠免疫激活状态。将2组孕鼠饲养至自然生产,子鼠在出生后第21天断乳,选取雄性后代继续饲养。在子代大鼠青春期(即出生后第40天)时进行前脉冲抑制测试,评估其空间识别记忆和感觉门控功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2组子代大鼠海马、额叶及肝脏组织中HDAC家族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孕鼠血浆中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前脉冲刺激为75 dB时,模型组子代青春期大鼠的P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脉冲刺激为80、85 dB时,模型组与对照组子代青春期大鼠的P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额叶组织中,模型组子代大鼠HDAC3、HDAC4、HDAC8、HDAC9、HDAC10、Sirt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HDAC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子代大鼠HDAC1、HDAC2、HDAC6、HDAC7、HDAC1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马组织中,模型组子代大鼠HDAC1、HDAC8、HDAC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HDAC2、HDAC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子代大鼠HDAC3、HDAC4、HDAC6、HDAC7、HDAC9、HDAC11、Sirt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脏组织中,模型组子代大鼠HDAC6、HDAC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子代大鼠HDAC1、HDAC2、HDAC3、HDAC4、HDAC5、HDAC7、HDAC8、HDAC9、HDAC11、Sirt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代大鼠海马组织中HDAC2 mRNA表达水平与75 dB时的PPI%呈负相关(r=-0.965、P<0.05);额叶组织中HDAC10、Sirt mRNA表达水平与75 dB时的PPI%呈正相关(r=0.946、0.925,P<0.05)。结论孕鼠孕期感染poly I:C对子代大鼠HDAC家族的多种蛋白质表达具有显著影响,且与子代大鼠早期感觉门控受损相关,这可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感染 精神分裂症 感觉门控损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下载PDF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司天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1-647,共7页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是我国首个上市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结合了长效剂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优势,临床应用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是我国首个上市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结合了长效剂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优势,临床应用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组织专家,在2012年《非典型长效针剂(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临床应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系统汇总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循证证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定《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旨在提高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临床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临床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李华芳 谢世平 +4 位作者 李鸣 张明廉 李静 苏炳华 顾牛范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47-752,共6页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齐拉西酮组和氯丙嗪组各12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及与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外观相似的模拟药,剂量从20mg·d-1和50mg·...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齐拉西酮组和氯丙嗪组各12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及与齐拉西酮和氯丙嗪外观相似的模拟药,剂量从20mg·d-1和50mg·d-1开始,wk 2~6调节至60~160 mg·d-1和250~600mg·d-1。均分2次口服,观察期为6wk,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价疗效。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其他不良事件的收集评价安全性。结果:全分析集(FAS)和安全集(SS)统计共238例,试验组120例,对照组118例。符合方案集(PP)205例,试验组112例,对照组93例。根据FAS人群分析,试验组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2组PANSS评分及减分无差异。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58.5%(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分别为66.1%和63.6%(P>O.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但对照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5.9%)比试验组(1.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剂量范围为60-160mg·d-1,起始治疗剂量为20mg·d-1(进餐时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氯丙嗪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93
5
作者 马云 李占江 +4 位作者 徐子燕 郭志华 屈英 王向群 KINGDON David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1-807,共7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相关因素,为寻找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及相关因素,为寻找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20例,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CBT组,n=60)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ST组,n=6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15次认知行为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在基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应付方式问卷(CSQ)、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及自编药物副反应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盲法评定。第12周、24周采用WHOQOL-BREF和自编药物副反应问卷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结果:第12周,CBT组患者WHOQOL-BREF总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基线[(77.0±13.9)vs.(73.1±13.8),(22.4±4.5)vs.(21.5±4.7),(18.9±4.1)vs.(17.8±4.3),(9.3±2.2)vs.(8.9±2.3),(26.4±5.0)vs.(24.7±5.3),均P<0.05],而ST组患者仅环境因子有显著改善[(23.9±4.7)vs.(25.0±5.2),P<0.05],其余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两组在WHOQOL-BREF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因子分上组间效应显著(F=6.77,7.21,均P<0.05),CBT组得分均高于ST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基线应对方式分数较低、接受CBT及男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正性预测作用(B=-0.25,2.31,-1.64,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基线应对方式得分相对更低、能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及男性患者更容易从治疗中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治疗 生活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盲法
下载PDF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新5因子模型 被引量:67
6
作者 肖春玲 范宏振 +4 位作者 崔界峰 杨贵刚 宋崇升 谭淑平 邹义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4-266,共3页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是用于评定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由Kay等[1]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PANSS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余年,但包含的因子和条目数仍观点各异[2]。何燕玲等[3]在200...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是用于评定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的量表,由Kay等[1]编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PANSS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0余年,但包含的因子和条目数仍观点各异[2]。何燕玲等[3]在2000年建立了PANSS中文版常模和探索性5因子模型(30个条目),其认为模型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因子模型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优化 因子分析 心理测量学研究
下载PDF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梁英 苏允爱 +5 位作者 黄继忠 唐茂芹 栗克清 杨甫德 司天梅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2-267,共6页
目的:评价喹硫平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80例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处于急性兴奋激越状态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喹... 目的:评价喹硫平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80例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并处于急性兴奋激越状态的患者,按1∶1随机分为喹硫平组(n=40)和氟哌啶醇组(n=40),接受28天的喹硫平或氟哌啶醇治疗。入组时和治疗第1、3、7、10、14、28天进行临床评估,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总体印象量表中的疾病严重程度(CGI-SI)评估临床症状,并采用PANSS兴奋因子(PANSS-EC)的减分值以及起效时间(PANSS-EC减分率达20%的时间)为主要疗效指标,Simpson-Angus类帕金森综合征量表(SAS)评定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每次临床评估时记录生命体征和服药情况,基线和治疗第28天进行体格检查及血、尿、血生化常规,血清催乳素,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第28天,喹硫平组剂量为(672.9±88.3)mg,氟哌啶醇组剂量为(11.5±3.2)mg。喹硫平组和氟哌啶醇组PANSS-EC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治疗第1天两组均12.5%起效,治疗第7天起效率分别达到82.5%和75.0%。治疗第28天,两组PANSS、CGI-SI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0.0%vs.87.5%)、SAS评分[(0.2±0.8)vs.(1.5±2.2)]和泌乳素水平[(375.0±388.2)μIU/mL vs.(1526.5±1300.6)μIU/mL]均低于氟哌啶醇组(均P<0.05)。喹硫平组的心电图QT间期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氟哌啶醇组则从(351.8±46.1)ms增加至(374.3±27.5)ms(P<0.05)。结论:喹硫平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起效快速、疗效充分,安全性高、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激越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催乳素变化 被引量:46
8
作者 汪毅 甘明远 +2 位作者 刘华清 崔静怡 王志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2-597,共6页
目的:探索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对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选取10~17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随机分组进行8周的帕利哌酮缓释片或阿立哌唑治疗,治疗8周后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合用阿立哌唑片5 mg/d继... 目的:探索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对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选取10~17岁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随机分组进行8周的帕利哌酮缓释片或阿立哌唑治疗,治疗8周后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合用阿立哌唑片5 mg/d继续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4、8周后PANSS总分均低于基线(均P<0.05)。治疗4、8周后,两组间PANSS总分及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治疗4、8周后的催乳素水平高于治疗前[(36.7±14.1)nmol/L,(57.7±23.5)nmol/L vs.(19.8±4.5)nmol/L,均P<0.01],阿立哌唑组治疗4、8周后的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9±8.4)nmol/L,(16.1±9.9)nmol/L vs.(17.8±9.0)nmol/L,均P>0.05];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合用阿立哌唑治疗4周后的催乳素水平较合用前[(36.3±26.4)nmol/L vs.(57.7±23.5)nmol/L],治疗8周后较治疗4周后[(23.9±17.0)nmol/L vs.(36.3±26.4)nmol/L]下降(均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阿立哌唑均可以有效缓解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症状,和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比较,阿立哌唑不增加患者的催乳素水平而且可以降低帕利哌酮缓释片所致的催乳素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哌酮缓释片 阿立哌唑 催乳素 精神分裂症 首发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58
9
作者 任艳萍 周东丰 +3 位作者 蔡焯基 黄青 卢苓 陈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5-197,20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其副反应。方法:25例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3),分别给予10次1Hz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治疗... 目的:初步探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其副反应。方法:25例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3),分别给予10次1Hz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临床症状,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等检查评估副反应。结果:2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vs.31%,P<0.05)。未观察到明显副反应。结论:1Hz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可能有效,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幻听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5种抑郁症状评定工具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比较 被引量:37
10
作者 刘浩 张鸿燕 +7 位作者 肖卫东 刘琦 王刚 陈景旭 杨甫德 王高华 王晓萍 张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70-575,共6页
目的:比较5种临床常用的抑郁症状评定工具,以发现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最佳选择。方法:在国内4家精神卫生机构入组10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入组和抑郁症状评估由两位精神科医生分别独立完成。使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 目的:比较5种临床常用的抑郁症状评定工具,以发现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最佳选择。方法:在国内4家精神卫生机构入组10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入组和抑郁症状评估由两位精神科医生分别独立完成。使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中文版(CDSS-C)、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RD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抑郁分量表(PANSS-D)及抑郁条目(PANSS-G6)评估抑郁症状,使用Barnes静坐不能量表(BAS)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SAS)评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比较各工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评定及诊断效度差异。结果:各抑郁症状评定工具相互之间相关性较高(r=0.62~0.84,均P〈0.05);HAMD-17、MARDS、PANSSD、PANSS-G6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CDSS-C的ROC曲线下面积(0.881、0.828、0.897、0.932vs.0.954,均P〈0.05);CDSS-C得分与PANSS阴性症状、BAS、SAS得分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r=0.08~0.18,均P〉0.05)。结论: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中文版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 评定 量表 效度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43
11
作者 任艳萍 周东丰 +3 位作者 蔡焯基 黄青 卢苓 陈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背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来源于2002年11月1日至2003... 目的:探讨双背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不良反应。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来源于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安定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3例以难治性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1),分别给予10次20Hz 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临床症状,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及其他检查评估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4%vs.17%,P<0.05)。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精神病药合并20Hz双背侧前额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频 精神分裂症 难治性阴性症状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42
12
作者 范宁 谭云龙 +6 位作者 李佳 陈松 王志仁 张向阳 谭淑平 杨贵刚 杨甫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Hcy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 目的:通过分析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Hcy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和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纳入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56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精神病理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对象的血清Hcy水平。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清Hcy水平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以及PANSS评分间的关联。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2±4.5)mol/L vs.(6.0.±3.6)mol/L,P<0.001],血清Hcy水平与PANSS总分(r=0.28)及阴性症状总分(r=0.52)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升高且与较高的阴性症状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同型半胱氨酸 首发 未服药
下载PDF
团体绘画治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8
13
作者 童捷 孙喜蓉 +2 位作者 俞玮 张洁 张婷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药物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持续15周共30次的团体绘画治疗,对照组自由绘画但不给予绘画任务和干预程序。... 目的:探讨团体绘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药物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持续15周共30次的团体绘画治疗,对照组自由绘画但不给予绘画任务和干预程序。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服药依从性量表(MARS)于基线和干预后15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15周后,团体绘画治疗组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MARS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团体绘画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团体绘画治疗 阴性症状 药物依从性
下载PDF
歌曲治疗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症状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1
14
作者 尹誉霏 童永胜 +4 位作者 李静雯 张娱 刘琳 崔勇 谭云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目的:评价音乐治疗中的歌曲治疗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临床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3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歌曲组与对照组2∶1的比例随机分组,歌曲组(n=89)接受常规精神科治疗合并歌曲治疗12周,对照组(n=44)接受常规... 目的:评价音乐治疗中的歌曲治疗技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临床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3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歌曲组与对照组2∶1的比例随机分组,歌曲组(n=89)接受常规精神科治疗合并歌曲治疗12周,对照组(n=44)接受常规精神科治疗12周。运用精神分裂症应对方式量表(CQSP)、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分别于基线、12周干预后对患者应对方式和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同时辅以访谈。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2周干预后歌曲组的CQSP的问题解决和认知调整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复合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访谈结果显示,12周的干预后,歌曲组约69.9%的患者认为应对自我效能感有提高。结论:音乐治疗中的歌曲治疗技术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和临床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曲治疗技术 音乐治疗 精神分裂症 应对方式 阴性症状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 被引量:36
15
作者 权文香 乔宏 +8 位作者 赵志宇 张五芳 任艳萍 谭云龙 王志仁 田菊 杨淑珍 周东丰 王向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诊断标准,选取122例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2∶1随... 目的:探讨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诊断标准,选取122例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n=88)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共接受6周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伪刺激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量表(AHRS)、临床疗效总印象量表(CGI)评定临床症状,采用UKU副作用量表评估不良反应。对治疗组于治疗结束后在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共有108例(88.5%)患者完成治疗。两组间治疗6周末PANSS、AHRS、CGI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组病程≤10年、病程10~20年的患者AHRS评分低于同病程的对照组(均P<0.05),病程在20年以上的治疗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9,F=0.008)。治疗组除4例患者治疗时出现头痛外,余无不适主诉。结论:1Hz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rTMS治疗能减轻病程20年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性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幻听 随即双盲对照研究
下载PDF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27
16
作者 赵靖平 陈晋东 +2 位作者 陈远光 舒良 马崔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评价二类新药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与阳性药氯丙嗪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 ,2 2 1例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 114例与氯丙嗪组 10 7例。剂量均为 2 0 0~ 80 0mg·d-1,疗程 8周。用阳... 目的 :评价二类新药喹硫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与阳性药氯丙嗪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 ,2 2 1例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 114例与氯丙嗪组 10 7例。剂量均为 2 0 0~ 80 0mg·d-1,疗程 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结果 :有效率喹硫平组 6 8.1% ,氯丙嗪组 6 9.5 % ;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活动减少、震颤、扭转痉挛、静坐不能、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喹硫平组显著少于氯丙嗪组 (P <0 .0 5 )。结论 :国产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治疗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中心开放性研究 被引量:94
17
作者 顾牛范 李华芳 +19 位作者 宋立升 侯也之 王秀玲 刘平 舒良 白京生 张艳萍 赵靖平 陈晓刚 陈进 张心保 张磊 李鸣 刘连忠 王铭 黄雄 文启琴 王美娟 王欢 周茹英 《上海精神医学》 1998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 通过利培酮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利培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组对象为符合DSM—Ⅳ及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13例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为30.9±... 目的 通过利培酮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进一步验证利培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组对象为符合DSM—Ⅳ及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13例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其中男性117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为30.9±8.6岁。利培酮平均治疗剂量为4.8±1.2mg/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及8周分别评定PANSS及CGI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及8周评定ESRS量表。结果 利培酮总有效率为74.6%,显效率为17.4%。PANSS总分、阳性症状因子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及一般病理症状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利培酮起效快,治疗剂量低。利培酮较安全,常见副反应有锥外系副反应(22.5%~15.0%)及失眠(21.6%),而窦性心动过速、ALT(或AST)升高、焦虑、流涎、头昏、头痛等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 利培酮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效,起效快,治疗剂量低,安全性高。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治疗 开放性研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102
18
作者 王勋 马宁 +1 位作者 张五芳 马弘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服药依从性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资料进行检索复习,总结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评价方法,可分为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两大类。主观评价方法从态度(药物态度量表、服药影... 服药依从性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资料进行检索复习,总结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评价方法,可分为主观评价方法和客观评价方法两大类。主观评价方法从态度(药物态度量表、服药影响因素评定量表、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和行为(Morisky量表、日常服药量表、简明依从性评定量表)两方面进行评价,客观评价方法包括服药记录、药片计数、处方药记录、电子监测、生物检测等,尽管对服药依从性实质是"患者的服药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已有广泛认同,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也不断发展,但这些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同时采用主观与客观评价方法进行调查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发展效度、信度令人满意而又简单易操作的评价方法作为"金标准"是今后方法学发展上的突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综述
下载PDF
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电话和短信干预的1年随访 被引量:29
19
作者 屈金莲 张涛 +1 位作者 宋杰 房海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6-661,共6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电话和短信干预改善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178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干预组(63例)、短信干预组(n=61)和对照组(n=54),电话和短信干预组患者接受"立足于解决问题干... 目的:探讨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电话和短信干预改善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178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干预组(63例)、短信干预组(n=61)和对照组(n=54),电话和短信干预组患者接受"立足于解决问题干预"的服药依从性干预,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并于基线和第1、3、6、9和12个月时进行服药依从性、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结果:整体上,电话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短信组(P<0.001),短信组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电话组和短信组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01);随访期间,对照组的再住院率高于电话组和短信组(9.3%vs.0%、1.6%,P=0.014)。结论: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电话和短信干预均可有效提高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精神症状和降低再住院率。相对而言,电话干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问题解决 电话干预 短信干预 治疗依从性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利培酮、氟哌啶醇对血浆泌乳素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向阳 周东丰 +9 位作者 沈渔 张培琰 成秀芳 李道 南振国 白京生 石夏明 陈建 张艳萍 管振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研究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泌乳素 (PRL)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ICD— 10和CCMD - 2 -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利培酮组和氟哌醇组 ,治疗 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 目的 :研究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泌乳素 (PRL)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ICD— 10和CCMD - 2 -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双盲、随机法分为利培酮组和氟哌醇组 ,治疗 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SS)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一次 ;用放射免疫法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PRL浓度。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在PANSS总分及其因子分上均无显著差异 ,但利培酮组症状改善者明显多于氟哌啶醇组 (X2 =3 86 ,p <0 0 5 )。治疗后PRL水平较高、治疗前后差异较大或治疗前PRL水平较高者 ,疗效较好 ,尤其是阳性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均明显增加血浆PRL水平 ;而且治疗前、后血浆PRL水平与疗效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泌纱 利培酮 氟哌啶醇 疗效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