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对早期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静 黄雷 +2 位作者 赵麒麟 王乡宁 付子俊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对早期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将就诊的早期增生性瘢痕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和对照组(单一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对早期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将就诊的早期增生性瘢痕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和对照组(单一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皮肤修复率、治愈时长)和不良反应(色素沉着、持久性潮红、点状渗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瘢痕状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痤疮瘢痕评估量表(ECCA)]、瘢痕炎症水平、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皮肤修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治愈时长和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瘢痕状况、瘢痕炎症因子水平、VAS和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湿敷治疗早期增生性瘢痕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早期增生性瘢痕的状况,减轻瘢痕炎症因子水平和疼痛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 点阵激光 曲安奈德 早期 增生性瘢痕
下载PDF
美国《激光辅助给药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2
作者 丁颖 石晨龙 +3 位作者 陶丛敏 彭鹰 黎炜 易阳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1-624,共4页
激光辅助给药(LADD)是一种通过激光设备改善经皮给药吸收率的治疗方法,可在不增加患者全身不良事件的情况下提高药物疗效。近年来,LADD引起了越来越多皮肤科医生的关注,但有关LADD一直缺少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南。鉴于此,由美国皮肤病学、... 激光辅助给药(LADD)是一种通过激光设备改善经皮给药吸收率的治疗方法,可在不增加患者全身不良事件的情况下提高药物疗效。近年来,LADD引起了越来越多皮肤科医生的关注,但有关LADD一直缺少基于循证医学的指南。鉴于此,由美国皮肤病学、血液病学、肿瘤学、内科学和整形外科学的专家组成了多学科专家组,经过文献检索、系统回顾和小组讨论,多学科专家组于2022年8月发布了《激光辅助给药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对LADD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参数、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推荐意见。本文对其进行解读,以期为皮肤科医生使用LAD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给药 点阵激光 剥脱性 点阵激光 非剥脱性 安全性 循证医学
下载PDF
张德英从痰论治痤疮验案举隅
3
作者 宋春侠 徐立伟 +3 位作者 权兴苗 龙森 王月 时菁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总结张德英教授从痰证角度治疗痤疮的特色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教授门诊临证学习,整理张教授治疗痤疮的病案,选取三则典型验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分析、总结张教授对痰证理论的独到见解及临床经验。[结果]张教授从当今人们的... [目的]总结张德英教授从痰证角度治疗痤疮的特色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教授门诊临证学习,整理张教授治疗痤疮的病案,选取三则典型验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分析、总结张教授对痰证理论的独到见解及临床经验。[结果]张教授从当今人们的体质状况及痤疮发病特点出发,指出痤疮的病因病机为痰热或痰火上犯头面胸等处,局部肉腐而发病。根据痰浊生于中焦脾胃,为土家实邪,在治疗上可以通过泻土降浊、繁木制土、化土生金的方法达到化痰的目的,再加以清热药物,从而清化上焦痰热之邪,使痤疮得以治愈。同时需注意到五行相互关系,痰浊太盛则易克伐肾水而致肾虚,在治疗上祛痰降浊为先,痰浊去除后再补益肾水方可有效,甚或有些患者不需补肾,而肾自慢慢恢复。[结论]张教授对痰证理论认识独特,指出痤疮病机多为痰火或痰热郁于肌表,肉腐而成。治疗当以清化痰热为主。痰为土家之邪,化痰之法除泻土之外,根据五行理论,还有繁木制土、生金消土之法,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病因病机 治疗 验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静态磁场通过激活FGFR1/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表型
4
作者 张智慧 马娟 +2 位作者 于扬 余扬 董祥林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50-756,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静态磁场(SMF)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表型的调控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s)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SMF组、SMF+阿魏酸组、SMF+芦可替尼组、SMF+Stattic组。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HSFs;SM...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静态磁场(SMF)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表型的调控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s)分为5组,包括对照组、SMF组、SMF+阿魏酸组、SMF+芦可替尼组、SMF+Stattic组。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HSFs;SMF组的HSFs细胞暴露于1mT的SMF中。其余三组分别将FGFR1、JAK2、STAT3的抑制剂(3μmoL/L阿魏酸、3nmoL/L芦可替尼、20μmoL/L的Stattic)与HSFs一起预培养,并暴露于1mT的SMF中,所有组均处理24h。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分析细胞的增殖活性。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人类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的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caspase3及FGFR1、JAK2、STAT3、磷酸化的(p)-FGFR1、p-JAK2、p-STAT3的表达以及细胞迁移相关表型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波形蛋白(vimen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SMF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加,BAX的水平减少,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FGFR1、p-JAK2、p-STAT3、HMGB1、vimentin、VEGFA、MMP-9、MMP-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均P<0.05)。与SMF组比,SMF+阿魏酸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BAX的水平增加,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p-FGFR1、p-JAK2、p-STAT3、HMGB1、vimentin、VEGFA、MMP-9、MMP-2的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0.05)。与SMF组比,SMF+芦可替尼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BAX的水平增加,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JAK2、p-JAK2、p-STAT3、HMGB1、vimentin、VEGFA、MMP-9、MMP-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5)。与SMF组比,SMF+Stattic组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BAX的水平增加,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STAT3、p-STAT3、HMGB1、vimentin、VEGFA、MMP-9、MMP-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SMF通过激活FGFR1/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磁场 皮肤成纤维细胞 FGFR1/JAK2/STAT3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敏感性皮肤的中医辨治初探
5
作者 朱慧婷 李伯华 +2 位作者 杨岚 蔡念宁 曲剑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43-46,共4页
敏感性皮肤发生率较高,国内女性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在15.93%,男性为8.62%。本文分析了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介绍了肺经风热、肝经湿热、脾虚湿蕴、肝郁血燥、阳虚水饮五型及相应治则、方药,中药湿敷、中药膏/油外用、中药... 敏感性皮肤发生率较高,国内女性敏感性皮肤发生率在15.93%,男性为8.62%。本文分析了敏感性皮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介绍了肺经风热、肝经湿热、脾虚湿蕴、肝郁血燥、阳虚水饮五型及相应治则、方药,中药湿敷、中药膏/油外用、中药提取物护肤品的应用及体针、放血治疗方案。认为本症可通过中医内服外治联合的方案,以取得促进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控制炎症反应、提高皮肤耐受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中医 辨证论治 中医外治 中药提取物
下载PDF
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立新 廉佳 +1 位作者 王莹 李钦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可参与众多炎症性皮肤病的发病,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该通路抑制剂可用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D)、斑秃、白癜风等皮肤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上述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JAK抑制剂 皮肤科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斑秃 白癜风
下载PDF
竹红素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
7
作者 陈雷刚 任慧敏 +3 位作者 吴远慧 安国芝 景晓蕾 赵同心 《安徽医学》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究hypocrellin A(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es相关蛋白(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H组(1.0μmol/L HA处理)、L组(3 J/cm~2红光照射)、H+L组、阴性对照... 目的探究hypocrellin A(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Yes相关蛋白(YAP)途径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H组(1.0μmol/L HA处理)、L组(3 J/cm~2红光照射)、H+L组、阴性对照(NC)质粒组、NC质粒+H+L组、YAP质粒+H+L组、检测细胞增殖的OD_(450)水平及BrdU阳性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YAP、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H组、L组、H+L组KFs的OD_(450)、BrdU阳性率、SOD及GSH-Px的含量、YAP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D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H+L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H组、L组更明显(P<0.05);YAP质粒+H+L组KFs的OD_(450)、BrdU阳性率、SOD及GSH-Px的含量、YAP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高于NC质粒+H+L组,MDA的含量低于质粒+H+L组(P<0.05)。结论HA联合LED红光照射通过抑制YAP/β-catenin途径抑制KFs增殖、激活KFs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竹红素A 增殖 氧化应激 Yes相关蛋白
下载PDF
冰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
8
作者 袁海珍 楼丽琼 +3 位作者 乔海珍 杨水秀 汤志谋 范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冰康复新液湿敷治疗对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 目的分析冰康复新液湿敷治疗对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治疗,试验组采取冰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评分、起效时间以及皮肤损伤的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起效时间、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采用冰康复新液湿敷治疗,临床效果佳,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皮肤损伤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冰康复新液 湿敷 治疗有效率 疼痛 愈合时间
下载PDF
6种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的因果关联: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9
作者 魏艳 孙妍 +2 位作者 王丽娟 邵帅 郑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1-808,共8页
目的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研究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A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中提取与代谢产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IV)。使用R软件中的TwoSampleMR包对6种... 目的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研究代谢产物与特应性皮炎(A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中提取与代谢产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工具变量(IV)。使用R软件中的TwoSampleMR包对6种代谢物与AD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分析。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逆方差加权法(IVW)、MR Egger和加权中位数法。使用Cochran’Q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MR Egger截距检验水平多效性,使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IVW分析结果显示,抗坏血酸(OR=0.861,95%CI:0.751~0.987)、花生四烯酸(OR=0.363,95%CI:0.193~0.683)、可的松(OR=0.447,95%CI:0.221~0.906)与AD的发生呈负相关;尿苷(OR=3.473,95%CI:1.043~11.562)、5-羟色胺(OR=1.896,95%CI:1.007~3.571)及2-羟基戊二酸(OR=2.158,95%CI:1.186~3.924)与AD的发生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遗传学预测的代谢产物与AD风险增加具有因果关联,但尚无显著证据支持AD与上述6种代谢产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AD) 孟德尔随机化(MR) 因果关联 代谢产物 逆方差加权法(IVW)
下载PDF
儿童线状汗孔角化病1例
10
作者 刘欣欣 毕田田 +2 位作者 任敏 李钦峰 宫泽琨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50-252,共3页
患儿男,4岁,因左上肢、手部线状斑疹6个月就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检查示界限清楚的低折光隆起,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基底层色素环完整;真皮乳头内可见灶性的噬色素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皮肤镜下见多发褐色皮损,边缘堤状隆起,可见... 患儿男,4岁,因左上肢、手部线状斑疹6个月就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检查示界限清楚的低折光隆起,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基底层色素环完整;真皮乳头内可见灶性的噬色素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皮肤镜下见多发褐色皮损,边缘堤状隆起,可见双轨征,中央可见角栓。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柱状角化不全,真皮浅层少许噬色素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可见角化不全柱,下方棘层变薄。根据RCM、皮肤镜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儿童线状汗孔角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病 线状 儿童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皮肤镜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何卫芳 尹光文 +2 位作者 王丽 纪英 屈清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从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尖锐湿疣的263例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痛苦表露指...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从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尖锐湿疣的263例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中文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表等进行调查,使用SPSS 25.0中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尖锐湿疣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8.21±5.64)分,心理弹性得分为[73.00(65.00,77.00)]分,自我表露得分为[35.00(31.00,39.00)]分,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自我表露水平、确诊时间、是否首次治疗是影响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关注病程较长的患者,在首次治疗时进行干预,促进患者自我表露,提高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患者疾病进展的恐惧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惧疾病进展 尖锐湿疣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黑色素瘤SENP1蛋白质参与达卡巴嗪耐药性的探究
12
作者 赵蓓 施小琪 +1 位作者 唐雪梅 程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A375及M14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渐提高达卡巴嗪(dacarbazine,DTIC)的浓度获得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株,采用转录物组学研究耐药性黑色素瘤... 目的探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A375及M14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渐提高达卡巴嗪(dacarbazine,DTIC)的浓度获得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株,采用转录物组学研究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系中显著性变化的基因及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质杂交(Western blotting,WB)等对变化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1)成功构建了黑色素瘤耐药细胞株:通过DTIC小剂量逐步增加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耐药型的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与M14,通过计算其对DTIC的半抑制浓度值(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确定了细胞对DTIC的敏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耐药的黑色素瘤细胞具有显著抗DTIC引发的凋亡的能力。(2)发现了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利用建立的耐DTIC的黑色素瘤细胞系,进行了全基因组转录测序和分析,发现了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rotease 1,SENP1)的高表达和蛋白激酶Hippo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相关。(3)SENP1异常表达可能参与DTIC耐药:WB检测野生型和耐药型黑色素瘤细胞系发现在耐药的细胞中,SENP1与YAP表达都上调。(4)通过基因敲除证实SENP1参与DTIC耐药,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初步证实SENP1对YAP存在去泛素化调控作用。结论SENP1与DTIC耐药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异常上调可能导致Hippo信号通路发生变化使得黑色素瘤对DTIC耐受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耐药性 转录物组学 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Hippo信号通路
下载PDF
染料激光联合同位素32P贴敷治疗手术瘢痕的疗效
13
作者 陈晓明 刘华之 +3 位作者 叶慎菊 曾小青 蓝丽芳 陈高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染料激光联合同位素32P贴敷治疗手术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4例手术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染料激光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染料激光联合同位素32P贴敷治疗手术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4例手术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染料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染料激光联合同位素32P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学指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瘙痒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染料激光联合同位素32P贴敷治疗手术瘢痕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疼痛症状及瘢痕状态,抑制血清生长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瘢痕 同位素32P 染料激光 敷贴治疗 临床疗效 症状评分
下载PDF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SOCS1、CKLF1的表达及祛风清热凉血方的疗效
14
作者 成娟 陈宏 +1 位作者 刘德华 冯爽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SOCS1、CKLF1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DD)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和病情评分的相关性;探讨祛风清热凉血方在FCDD中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F... 目的:探讨SOCS1、CKLF1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CDD)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部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和病情评分的相关性;探讨祛风清热凉血方在FCDD中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FCDD组与4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PBMC中SOCS1、CKLF1 mRNA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对FCDD组予祛风清热凉血方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SOCS1、CKLF1 mRNA水平。结果:PCDD组PBMC中SOCS1、CKLF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SOCS1、CKLF1 mRNA表达量与FCDD病情评分呈正相关(P<0.05);FCDD热毒炽盛证患者外周血中SOCS1、CKLF1 mRNA表达量经祛风凉血方治疗2 w时较治疗前、治疗4 w时较治疗2 w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OCS1,CKLF1可能参与了FCDD的发病过程;祛风清热凉血方对FCDD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激素依赖性皮炎 SOCS1 CKLF1 祛风清热凉血方
下载PDF
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与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 皮炎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金外淑 陈勇 +1 位作者 周慧 赵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面部皮炎)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门诊面部皮炎患者1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研究组(n=... 目的:研究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面部皮炎)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门诊面部皮炎患者1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研究组(n=66)。两组均对面部皮炎进行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与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贻贝粘蛋白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皮肤屏障指标(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量)、自觉症状与客观体征积分、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上升,经表皮水分丢失量下降,且研究组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经表皮水分丢失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自觉症状与客观体征积分下降,且研究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81.54%(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能有效改善面部皮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炎 重组贻贝粘蛋白 抗组胺药 疗效 皮肤屏障 免疫应答
下载PDF
序贯外用克立硼罗软膏与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治疗轻中度老年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周星 栗玉珍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序贯外用克立硼罗软膏与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治疗轻中度老年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5—1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5例轻中度老年AD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丙酸氟替... 目的探讨序贯外用克立硼罗软膏与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联合治疗轻中度老年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5—12月北京市第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05例轻中度老年AD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丙酸氟替卡松组与克立硼罗组三组,每组35例。联合治疗组外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2周后,改用2%克立硼罗软膏继续治疗2周;丙酸氟替卡松组外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2周(每日1次),之后每周2次再治疗2周;克立硼罗软膏组外用2%克立硼罗软膏连续治疗4周。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及瘙痒数值评分量表(N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丙酸氟替卡松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克立硼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EASI评分及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E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联合治疗组和丙酸氟替卡松组E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EASI评分均低于克立硼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治疗组低于丙酸氟替卡松组和克立硼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外用克立硼罗软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可显著提高轻中度老年AD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不会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轻中度 克立硼罗软膏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下载PDF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一例
17
作者 李海珍 王宝庭 +1 位作者 任辉邦 祁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8期572-574,共3页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CHP)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以皮下脂肪组织的结节性小叶性脂膜炎为特征,本文报道1例。患者,男,56岁,双侧下肢及上肢反复出现疼痛性红斑、结节,伴发热、白细胞异常升高、周身乏力,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理活检示真皮...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CHP)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以皮下脂肪组织的结节性小叶性脂膜炎为特征,本文报道1例。患者,男,56岁,双侧下肢及上肢反复出现疼痛性红斑、结节,伴发热、白细胞异常升高、周身乏力,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理活检示真皮可见“豆袋细胞”,最终明确诊断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皮疹及症状迅速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结节性脂膜炎 Weber Christian病
下载PDF
稳而思进,慢而有为
18
作者 陈宏翔 陈洪铎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慢性病,是指那些因长期积累而形成、又不构成传染性疾病形态的总称,常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无限的身心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是对慢性病致病因素进行有效干预的方法之一,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 慢性病,是指那些因长期积累而形成、又不构成传染性疾病形态的总称,常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无限的身心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常见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是对慢性病致病因素进行有效干预的方法之一,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慢病的防治,需要有规划地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慢性病 生命质量 预防和控制 多学科交叉 传染性疾病 发生与发展 慢病 经济负担
下载PDF
2%超分子水杨酸对UVB所致小鼠光老化损伤的修复研究
19
作者 孙晓娟 杜晓婕 +2 位作者 周红梅 王瞾 曾维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究2%超分子水杨酸对中波紫外线(UVB)所致小鼠光老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择30只6~8周龄昆明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VB组、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小鼠正常日光照射饲养, UVB组、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隔... 目的 探究2%超分子水杨酸对中波紫外线(UVB)所致小鼠光老化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择30只6~8周龄昆明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VB组、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小鼠正常日光照射饲养, UVB组、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隔日用UVB照射1次,辐照12周,其中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小鼠在UVB照射后涂抹1次2%超分子水杨酸,非照射日每日涂抹1次;最后1次辐照结束后48 h观察三组小鼠皮肤组织形态变化情况,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背部皮肤显微结构改变情况,测定表皮、真皮厚度,应用Masson染色观察真皮胶原纤维排列情况,测定胶原纤维含量,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皮肤组织p21、p53表达情况。比较三组小鼠背部皮肤外形情况、皮肤显微结构改变情况及皮肤组织p21、p53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组小鼠皮肤粗糙,有深皱纹毛孔扩大,缺乏弹性,皮肤呈褐黄色斑,皮革样外观,镜下见毛细血管扩张,结痂,为典型光老化特征;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皮肤外观有隐约褐色斑,镜下见皮肤有散在、不规则褐色斑片,光老化症状较轻。三组背部皮肤损伤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UVB组背部皮肤损伤程度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和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空白对照组与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皮损程度比较也有明显差异性(P<0.05)。空白对照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真皮胶原纤维含量分别为(18.55±1.80)μm、(350.08±35.16)μm、(0.46±0.05)OD, UVB组分别为(79.68±21.37)μm、(611.62±16.37)μm、(0.15±0.30)OD, 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分别为(60.99±11.49)μm、(467.94±20.71)μm、(0.32±0.03)OD。三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及真皮胶原纤维含量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和UVB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真皮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表皮厚度、真皮厚度明显少于UVB组,真皮胶原纤维含量多于UVB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免疫组化显示空白对照组未见有p21、p53阳性表达。UVB+2%超分子水杨酸组皮肤组织p21、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10.00%,低于UVB组的80.00%、60.00%,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2%超分子水杨酸对UVB所致小鼠光老化皮肤有修护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凋亡相关基因p21、p5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光老化 2%超分子水杨酸 中波紫外线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俊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4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参照组采用夹疣治疗,试...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84例传染性软疣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参照组采用夹疣治疗,试验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小儿传染性软疣的临床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传染性软疣 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 复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