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亚娴辨治上消化道癌临证经验及常用方药解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波 霍炳杰 +2 位作者 张洁 赵伟鹏 张海涛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3年第2期45-50,共6页
上消化道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西医以手术、放化疗为主要手段,但不少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难以耐受。中医药具有顾护整体、扶正祛邪的优势,刘亚娴教授在中医药防治肿瘤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针对上消化道癌,强调首辨虚实,提出... 上消化道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西医以手术、放化疗为主要手段,但不少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放化疗难以耐受。中医药具有顾护整体、扶正祛邪的优势,刘亚娴教授在中医药防治肿瘤方面有着丰富经验,针对上消化道癌,强调首辨虚实,提出“泄”“疏”“养”三法择时择机论治。本文介绍其临证三法常用方药及应用,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上消化道癌 临证经验 方药解析
下载PDF
解毒生肌油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2
作者 蒋华艳 谢家童 +3 位作者 张钟群 高颖川 吴发胜 林燕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1期3054-3058,共5页
目的探讨解毒生肌油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放疗科收治的行放射治疗的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以行放疗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解毒生肌油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放疗科收治的行放射治疗的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以行放疗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接受常规皮肤护理,治疗组在接受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加用解毒生肌油局部外涂干预,比较2组患者放疗完成情况,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分级、康复时间,中医症状评分及心理状态。结果一周期放疗,治疗组3例延迟完成治疗,延迟时间(2.0±1.0)d;对照组5例延迟完成治疗,延迟时间(4.8±1.5)d,延迟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P<0.05),最终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放射剂量>60 Gy时,治疗组放射性皮炎以Ⅱ级为主占63.3%(19/30),对照组放射性皮炎以Ⅲ级为主占53.4%(1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延缓,皮炎康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解毒生肌油能有效延缓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放射性皮炎反应程度,降低Ⅲ~Ⅳ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缩短放射性皮炎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为患者顺利完成放疗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解毒生肌油 放射性皮炎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在糖尿病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3
作者 葛雨欣 曾小玲 +4 位作者 黄钰 唐黎 周晓 史春梦 盛小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52,共8页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对糖尿病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续采用单次90 Gy放射线照射糖尿病大鼠腹股沟区皮肤,构建糖尿病大鼠放射性皮肤损...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对糖尿病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续采用单次90 Gy放射线照射糖尿病大鼠腹股沟区皮肤,构建糖尿病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从雄性SD大鼠腹股沟区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鉴定、扩增脂肪干细胞,并将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与实验组(ADSCs组,n=6)。实验组给予ADSCs移植,对照组仅给予PBS注射。于放射线造模后第3周,分别采用皮肤损伤反应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TUNEL染色等方法评价ADSCs对糖尿病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大鼠随机血糖均≥16.70 mmol/L、胰岛数量显著减少。ADSCs组大鼠皮肤损伤反应评分在放射后第2周和第3周分别为(3.41±0.27)和(3.25±0.11),显著低于对照组(4.66±0.10)和(5.25±0.11)(均P<0.01);ADSCs组皮肤厚度为(526.54±67.92)μm,显著低于对照组[(1029.69±196.03)μm,P<0.05];ADSCs组在400倍镜视野下淋巴细胞数量为(126.52±13.77)个,显著低于对照组[(243.56±48.16)个,P<0.05];ADSCs组血清中TNF-α、IL-4的含量分别为(2.38±0.008)ng/L、(7.67±0.63)ng/L,显著低于对照组[(3.68±0.42)ng/L、(11.71±0.51)ng/L,均P<0.01],ADSCs组血清中IL-13的含量为(18.42±2.77)ng/L,与对照组(21.52±2.94)ng/L相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DSCs组TUNEL阳性细胞比例为(17.96±2.29)%,显著低于对照组[(30.87±3.41)%,P<0.05]。结论ADSCs通过降低皮肤损伤反应评分、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释放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等减轻糖尿病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放射性皮肤损伤 脂肪干细胞 凋亡
下载PDF
不同温度凝胶对大鼠寒区皮肤放射损伤修复的研究
4
作者 刘颖 王思潼 王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凝胶对寒区皮肤放射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凝胶组和37℃凝胶组。大鼠于-20℃低温环境下饲养1周后,通过自身对照,于背部两侧采用锶-90照射10 min复制SD大鼠寒区皮肤放射损伤模型。伤后不同时间点...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凝胶对寒区皮肤放射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凝胶组和37℃凝胶组。大鼠于-20℃低温环境下饲养1周后,通过自身对照,于背部两侧采用锶-90照射10 min复制SD大鼠寒区皮肤放射损伤模型。伤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皮肤修复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皮肤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管生成和胶原生成相关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和胶原蛋白Ⅲ(CollagenⅢ)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关生长因子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4℃凝胶组和37℃凝胶组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身对照比较,照射后大鼠出现皮肤损伤,呈红斑溃疡状态,随着时间推移皮肤损伤先加重后逐步减轻,在照射后第21天皮肤损伤最重;不同温度凝胶干预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皮肤损伤程度均有所减轻,与自身对照比较,37℃凝胶组大鼠促创面愈合效果最显著。HE染色结果显示,照射后大鼠表皮增厚,真皮层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凝胶干预后皮肤组织损伤减轻,37℃凝胶组上皮恢复最为明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自身对照、4℃凝胶组和37℃凝胶组大鼠皮肤组织的VEGF、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干预后,37℃凝胶组大鼠皮肤组织的VEGF、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ELISA检测结果显示,37℃凝胶组皮肤组织的PDGFD和TGF-β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低温环境下,锶-90照射能够造成大鼠皮肤损伤;37℃凝胶相比于4℃凝胶更有益于寒区皮肤放射损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放射损伤 大鼠 寒区 凝胶
下载PDF
清热凉血解毒方熏蒸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吴昊 唐星 +3 位作者 张博 郑瑾 丁井永 韩丽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2期2503-2507,共5页
目的清热凉血解毒方中药熏蒸治疗放射性皮炎急性期邪热毒盛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放疗科的放射性皮炎急性期邪热毒盛证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清热凉血解毒方中药熏蒸治疗放射性皮炎急性期邪热毒盛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放疗科的放射性皮炎急性期邪热毒盛证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三乙醇胺乳膏外用,治疗组给予清热凉血解毒方中药熏蒸治疗,2次/d,连续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分级(RTOG制定)、急性放射性皮炎反应评估量表(The Radiation-Induced Skin Reaction Assessent Scale,RISRAS)、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60/70)高于对照组78.57%(5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TOG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ISRAS、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药熏蒸及三乙醇胺乳膏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方中药熏蒸治疗放射性皮炎急性期邪热毒盛证确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急性期 邪热毒盛证 清热凉血解毒方
下载PDF
康复新液辅助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林祥弘 苏顺琴 +1 位作者 黄玲 孙素姣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3期108-111,共4页
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促进创面修复愈合、抗炎、调节免疫功能、抗菌、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皮炎、烧伤、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治疗。放射性皮炎是皮肤组织在被射线辐照后引起的损伤反应,患者常经历急... 康复新液是美洲大蠊干燥虫体制备的中药制剂,具有促进创面修复愈合、抗炎、调节免疫功能、抗菌、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皮炎、烧伤、消化道溃疡等疾病的治疗。放射性皮炎是皮肤组织在被射线辐照后引起的损伤反应,患者常经历急性或慢性皮肤炎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工作者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放射性皮炎,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康复新液在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及相关的药理学机制进行归纳与总结,以期为康复新液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康复新液 药理学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小平 卢金利 +2 位作者 吴素歌 杨芳 李明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实验组)。通过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实验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伤后2、6、10、18、24 d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EGF、bFGF的表达。结果①创面愈合率:芦荟凝胶组在10、18、24 d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24 d时相点差异最明显(P<0.01)。②E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E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0、18 d时E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bF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bF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82、4 d时bF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凝胶外涂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GF、bF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Ⅱ度放射性皮炎 表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冯志平 宋元华 +4 位作者 邓智勇 夏耀雄 刘超 陈富坤 杨传周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患有放射性皮炎的鼻咽癌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患有放射性皮炎的鼻咽癌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紫溶液、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外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康复新液浸透纱布后,敷于患处,每日3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皮炎分级和皮炎面积,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6%)与对照组(9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均未见RTOGⅣ级皮炎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RTOG 0~Ⅲ级皮炎患者的比例、皮炎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TOG皮炎分级情况显著改善,且0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级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RTOG 0~Ⅲ级皮炎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两组患者的皮炎面积均显著缩小,治疗后第4周显著小于治疗后第2周,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用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可有效缓解皮炎症状,缩小皮炎面积,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性皮炎 康复新液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凉血解毒方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黄磊娟 林明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3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方在急性放射性皮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II~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康复新液治疗(n=30),治疗组接受凉血解毒方治疗(n=30)。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皮损恢复时间及VAS评...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方在急性放射性皮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II~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康复新液治疗(n=30),治疗组接受凉血解毒方治疗(n=30)。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皮损恢复时间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较对照组66.67%明显偏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皮损恢复时间为(7.52±1.42)d与对照组(12.67±2.18)d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的VSA评分为(6.13±2.08)分,治疗组治疗前VAS评分为(5.88±2.16)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SA评分为(1.01±0.9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98±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方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缩短皮损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解毒方 急性放射性皮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单味黄芩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殷剑明 徐伯平 +2 位作者 冯惠霞 胡莲英 利国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皮炎 中医药疗法 黄芩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外敷联合氧疗治疗Ⅱ度放射性皮炎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侯文红 闫荣 丁荣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Ⅱ度放射性皮炎 湿润烧伤膏 临床观察 治疗 氧疗 外敷 2009年
下载PDF
维生素B_(12)混合溶液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春 陈祥龙 +1 位作者 陈俊 袁亚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 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1例接受放射治疗,出现放射性湿性皮肤损伤的恶性肿瘤;23例放射性湿性皮炎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处理,18例放射性湿性皮炎运用庆大霉素混合溶液处理作为对照组... 目的 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1例接受放射治疗,出现放射性湿性皮肤损伤的恶性肿瘤;23例放射性湿性皮炎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处理,18例放射性湿性皮炎运用庆大霉素混合溶液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 维生素B12混合溶液组23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庆大霉素混合溶液组治愈8例,治愈率44.9%。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 <0.05)。结论 运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混合溶液 治疗 放射性湿性皮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中ICM-1和EGF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金利 刘小平 +1 位作者 杨芳 李明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3377-3380,共4页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制。方法首先建立SD大鼠裸露背部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自然愈合组,实验组为芦荟外涂组,实验组每天进行鲜芦荟凝胶对辐射伤口区的外涂,每天2次。辐射伤...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制。方法首先建立SD大鼠裸露背部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自然愈合组,实验组为芦荟外涂组,实验组每天进行鲜芦荟凝胶对辐射伤口区的外涂,每天2次。辐射伤后2、6、10、18和24d各活杀大鼠10只,每组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分别记录创面发生率及伤口局部ICAM-1、EGF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ICAM-1的表达总体均数低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以早期明显。实验组EGF的表达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以中期明显。实验组创面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有抑制作用,机制与ICAM-1分泌的抑制及EGF分泌的促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凝胶 Ⅱ度放射性皮炎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部位新血管生成及VEGF、VEG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小平 刘锐 +1 位作者 施璠 卢金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模型中Ⅱ度放射性皮炎所致创面愈合处新血管生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mev电子线在大鼠背部建立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芦荟凝胶对大鼠模型中Ⅱ度放射性皮炎所致创面愈合处新血管生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mev电子线在大鼠背部建立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创面自然愈合组(对照组)和创面外涂芦荟组(实验组)。HE染色观察创面新生血管数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后行图像分析,分别测定损伤后2、6、10、18、24d的创面组织中VEGF和VEGFR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在伤后10、18、24d创面组织中微血管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从伤后第2~24天创面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均逐渐增高,而实验组从伤后第10~24天创面组织中VEGF、VEGFR表达的增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芦荟凝胶能够提高放射性皮炎创面组织中VEGF、VEGFR的表达,促进新血管生成,增加局部血运,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放射性皮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洁悠神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29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永青 林贵山 +1 位作者 程惠华 李东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5-286,共2页
目的评价洁悠神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洁悠神治疗,对照组29例用冰片、滑石粉外敷,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评价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 目的评价洁悠神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采用洁悠神治疗,对照组29例用冰片、滑石粉外敷,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评价6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8.6%(17/29)和86.2%(25/29),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0.4179,P<0.05)。结论洁悠神可促进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能降低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悠神 放射性皮炎
下载PDF
慢性光化性皮炎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浩 邓丹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慢性光化性皮炎是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一种光敏性皮肤病,该文叙述了慢性光化性皮炎研究的历史、临床表现、病理和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进展。
关键词 皮炎 光化性 慢性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两种皮肤保护剂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玉林 田静 +2 位作者 吴黎霞 王丽娟 罗晓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皮肤保护剂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编号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从第一天放疗开始使用皮肤保护剂(观察组采用伤口愈合凝胶,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每... 目的比较两种皮肤保护剂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编号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从第一天放疗开始使用皮肤保护剂(观察组采用伤口愈合凝胶,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每天2~3次,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3.9%(34/46)和87.0%(4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86,P>0.05);2级以上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3.0%(6/46)和32.6%(1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8,P<0.05)。两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951,P<0.05)。两组均无皮肤保护剂过敏而停用药物者。结论伤口愈合凝胶在预防乳腺癌术后放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方面优于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皮肤保护剂 预防 皮肤损伤
下载PDF
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程度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卢金利 刘小平 +1 位作者 杨芳 李明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i001-i001,F003,共2页
关键词 芦荟 Ⅱ度放射性皮炎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2%汞溴红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毅 徐灵莉 汪志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110-1111,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汞溴红 杀菌作用 收敛作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金利 刘小平 +1 位作者 杨芳 李明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930-932,共3页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理。方法:首先建立SD大鼠裸露背部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自然愈合组,实验组为芦荟外涂组,实验组每日进行鲜芦荟凝胶对辐射伤口区的外涂,每日两次。辐...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芦荟凝胶抑制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理。方法:首先建立SD大鼠裸露背部10%Ⅱ度放射性皮炎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自然愈合组,实验组为芦荟外涂组,实验组每日进行鲜芦荟凝胶对辐射伤口区的外涂,每日两次。辐射伤后2、6、10、18、24、34d各活杀大鼠10只,每组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分别记录伤口局部ICAM-1、EGF和bFGF的表达量。结果:实验组ICAM-1的表达总体均数低于对照组的表达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EGF和bFGF的表达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的表达,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芦荟凝胶对大鼠Ⅱ度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有抑制作用,机理与ICAM-1分泌的抑制及EGF,bFGF分泌的促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凝胶 放射性皮炎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表皮生长因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