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细胞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的Meta分析
1
作者 王红娟 胡雯 +1 位作者 丁媛 康晓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培养与非培养自体黑色素细胞移植及联合其他方法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纳... 目的 系统评价培养与非培养自体黑色素细胞移植及联合其他方法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纳入研究为自体细胞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研究。计数资料以合并后相对危险度(RR)值为效应指标,用Revman5.4软件对符合分析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4篇,Meta分析显示:自体培养黑色素细胞移植(CMT)与黑色素细胞+角质细胞、CMT与自体非培养混悬液移植(NCES)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T与CMT+光疗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CES与NCES+其他成分、NCES与NCES+其他疗法、NCES与NCES+光疗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移植与细胞移植+其他疗法、细胞移植与细胞移植+光疗、细胞移植与细胞移植+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CES和CMT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都有较好的疗效,与混悬液中所含成分无直接关系。黑色素细胞移植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治疗白癜风疗效要优于单一用黑色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黑色素细胞 移植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湿包疗法在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钟珊 张蕊娜 +2 位作者 王莉 徐薇 李邻峰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观察湿包疗法(WWT)在特应性皮炎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住院期间应用WWT治疗的特应性皮炎(AD)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总结WWT的疗效... 目的观察湿包疗法(WWT)在特应性皮炎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住院期间应用WWT治疗的特应性皮炎(AD)及其他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总结WW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收集44例患者,病种包括AD、红皮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湿疹、AD结节痒疹型、光敏性皮炎以及药疹。治疗后患者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研究者总体评估(IGA)、体表受累面积(BSA)、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均得到显著改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前下降。AD结节痒疹型组WWT应用时间显著高于AD、红皮病和湿疹组。应用0.05%卤米松乳膏进行WWT组的EASI评分下降率显著高于0.1%糠酸莫米松乳膏组和青鹏软膏组。应用0.05%卤米松乳膏进行WWT组患者治疗后IGA评分显著低于青鹏软膏组。结论WWT治疗成人中重度AD及皮炎湿疹类疾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包疗法 湿包裹 特应性皮炎 湿疹 皮炎 红皮病
下载PDF
氨甲环酸片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姚亮 危丽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片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甲环酸片...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片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甲环酸片口服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571,P=0.033)。治疗3个月后,2组丙二醛水平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2组MASI评分低于治疗前,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vs.5.56%,P=1.000)。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0 vs.21.43%,χ^(2)=5.989,P=0.014)。结论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效果较好,可促进黄褐斑皮损修复,维持较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较高,预后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氨甲环酸片 强脉冲光 疗效 氧化应激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氨甲环酸片结合水光注射与单纯氨甲环酸水光注射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王晶 原丽琼 苏战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分析在黄褐斑治疗中,应用氨甲环酸片+水光注射治疗该病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2.01-2023.12于本院行黄褐斑治疗的患者60例,双色球法分设组别,参比组(单纯氨甲环酸水光注射治疗,n=30),分析组(氨甲环酸片+水光注射治疗,n=30)。比较... 分析在黄褐斑治疗中,应用氨甲环酸片+水光注射治疗该病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2.01-2023.12于本院行黄褐斑治疗的患者60例,双色球法分设组别,参比组(单纯氨甲环酸水光注射治疗,n=30),分析组(氨甲环酸片+水光注射治疗,n=30)。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黄褐斑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较参比组有效提升(P<0.05)。分析组干预后皮肤屏障功能及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参比组(P<0.05)。分析组干预后临床疗效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无复发患者例数,参比组复发4例,数据比较有意义(χ2=4.285,P=0.038)。结论 在黄褐斑治疗中,联合应用氨甲环酸片与水光针注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及角质层含水量,同步提升其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水光注射 氨甲环酸片 生活质量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CO_(2)点阵激光与倍他米松封包疗法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秦珍珍 田赛婕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究CO_(2)点阵激光与倍他米松封包疗法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CO_(2)点阵激光与倍他米松封包疗法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O_(2)点阵激光和倍他米松封包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VASI)评分、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_(2)点阵激光与倍他米松封包疗法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白癜风症状,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点阵激光 倍他米松 封包疗法 308nm准分子激光 稳定期白癜风
下载PDF
1064nm皮秒激光联合表皮干细胞外泌体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刘芳 李艳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24-0027,共4页
分析黄褐斑应用表皮干细胞外泌体结合1064nm皮秒激光治疗效果。方法 2022-3~2023-3黄褐斑患者102例,比对组51例1064nm皮秒激光。分析组51例(1064nm皮秒激光联合表皮干细胞外泌体);比较不同方案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分析组在治疗效果高于... 分析黄褐斑应用表皮干细胞外泌体结合1064nm皮秒激光治疗效果。方法 2022-3~2023-3黄褐斑患者102例,比对组51例1064nm皮秒激光。分析组51例(1064nm皮秒激光联合表皮干细胞外泌体);比较不同方案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分析组在治疗效果高于比对组,P<0.05。两组在安全性方面互比,无差异性,P>0.05。分析组在皮损消失时间、皮损颜色淡化时间均短于比对组,P<0.05。分析组在治疗满意度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 在1064nm皮秒激光治疗基础上增加表皮干细胞外泌体可进一步提高对黄褐斑疾病可达到综合治疗目的,而且疗效确切,易获得患者认可,安全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表皮干细胞外泌体1064nm皮秒激光 治疗效果 安全性 皮损消失时间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芷调控自噬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意 王畅 +5 位作者 杨志波 黄盼 罗美俊子 周蓉 周奇志 田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白芷有效成分靶基因及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分析白芷有效活性成分的靶基因;从综合数据库GeneCards中获取与黑色素相关的疾病靶基因,从芯片GSE114445中筛选色素沉着性疾病相...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白芷有效成分靶基因及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分析白芷有效活性成分的靶基因;从综合数据库GeneCards中获取与黑色素相关的疾病靶基因,从芯片GSE114445中筛选色素沉着性疾病相关基因,取交集后获得白芷有效活性成分靶基因中与色素沉着性疾病相关的基因;从自噬数据库筛选自噬相关基因,与白芷有效活性成分靶基因中和色素沉着性疾病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得白芷有效活性成分靶基因中与色素沉着性疾病和自噬相关的基因;通过Metascape在线分析白芷有效活性成分靶基因中与色素沉着性疾病和自噬相关的基因富集通路。结果获得5342个白芷药靶基因,其中有152个和色素沉着性疾病相关基因,9个与色素沉着性疾病和自噬相关的基因;白芷有效活性成分靶基因中与色素沉着性疾病和自噬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RAS)通路。结论筛选出的9个白芷药靶基因中与色素沉着性疾病和自噬相关的基因主要在PI3K-Akt、MAPK、RAS通路富集。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白芷药效的物质基础,为阐明白芷促进黑色素降解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白芷 色素沉着性疾病 自噬
下载PDF
基于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探究扫白茴风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思远 李奕辰 +1 位作者 方殿伟 王远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扫白茴风丸治疗阳虚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指标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1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阳虚血瘀型白癜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 目的观察扫白茴风丸治疗阳虚血瘀型白癜风的临床指标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1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的阳虚血瘀型白癜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扫白茴风丸,对照组予中成药白癜风丸,2组共治疗4个月。4个月后观察2组白斑面积、临床疗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中IL-10水平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4个月后,2组均可以改善白斑面积,治疗组效果更加确切[(5.68±3.29)cm^(2)比(8.34±4.21)cm^(2),P<0.01];DLQI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评分更低[(5.67±2.20)分比(7.79±2.35)分,P<0.01];血清IL-10水平均有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49.07±26.39)pg/mL比(139.35±24.70)pg/mL,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10%比82.14%,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扫白茴风丸治疗阳虚血瘀型白癜风患者有效且效果优于白癜风丸,能够缩小患者白斑面积,改善生活质量,并可以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血清中IL-10水平趋向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扫白茴风丸 白细胞介素-10 阳虚血瘀
下载PDF
从风、毒论治白癜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远红 张圣燕 +1 位作者 孙继颖 葛连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白癜风是一种难治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可发于全身各部位皮肤,皮损处颜色逐渐减退、变白。历代医家认为“风邪侵袭”其发病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大量医家在风邪致病的基础上,认为毒邪内蕴是白癜风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风性善于行而数变,... 白癜风是一种难治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可发于全身各部位皮肤,皮损处颜色逐渐减退、变白。历代医家认为“风邪侵袭”其发病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大量医家在风邪致病的基础上,认为毒邪内蕴是白癜风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风性善于行而数变,白斑发病迅速多与风邪有关;毒邪凶、顽、难、痼、杂的特点,亦阻滞局部气血,经络不通,白斑易诊难消。通过查阅整理大量文献,详细论述风邪、毒邪引起白癜风发病的机理以及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治疗白癜风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风邪 毒邪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10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META分析
下载PDF
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并发假性黑棘皮病1例
11
作者 卜晓琳 王国江 +3 位作者 范娟 邬思远 张玲玲 顾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因躯干、四肢皮疹2年,于2022年3月8日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项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污褐色斑片,偶有瘙痒,逐渐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皮炎、皮肤干燥,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尿... 1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因躯干、四肢皮疹2年,于2022年3月8日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项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污褐色斑片,偶有瘙痒,逐渐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皮炎、皮肤干燥,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尿素霜治疗无效。患者自幼体型偏胖,平时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假性黑棘皮病
下载PDF
辅助性17细胞/调节性T细胞比值与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12
作者 赵宝祥 李华 +4 位作者 庞晖 赵飞 孔庆山 冯萌 张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性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与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接受激素治疗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6个月的临床效果,选择其中治... 目的探讨辅助性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值与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接受激素治疗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6个月的临床效果,选择其中治疗有效的患者52例为有效组,治疗无效的患者51例为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h17、Treg以及Th17/Treg比值,探讨其与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及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后的Th17及Th17/Treg均逐渐降低,而Treg则逐渐升高,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Th17及Th17/Treg均低于无效组,而Treg则有效组高于无效小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Th17、Treg及Th17/Treg比值对临床疗效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均>0.7(P<0.05),且以治疗6个月时Th17/Treg比值预测价值最高。结论Th17/Treg比值与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激素治疗效果有关,且可有效预测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进展期白癜风 激素治疗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白癜风Th17/Treg细胞失衡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孙晶 王春英 +3 位作者 张兴涛 王仁臻 辛宇航 张福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约为0.5%~2%^([1])。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多种学术假说被提出来进行解释,如氧化应激理论、神经体液假说等,但是自身免疫学说是最被认可的一种,...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约为0.5%~2%^([1])。目前对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多种学术假说被提出来进行解释,如氧化应激理论、神经体液假说等,但是自身免疫学说是最被认可的一种,同时动物模型和人体研究也都强调了免疫系统在白癜风中的重要作用^([2-4])。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机体抵御外来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TH17细胞 TREG细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调Q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吴艳萍 徐瑞 +1 位作者 梁莉 黄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究调Q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及对皮损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就诊于笔者医院的130例面部雀斑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调Q... 目的:探究调Q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及对皮损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就诊于笔者医院的130例面部雀斑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采用调Q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特征、美学效果及疗程、皮损情况、不良反应、患者美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3~6个月后均自行恢复。治疗前,两组患者斑点,纹理,皱纹,毛孔评分,皮损面积、颜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次后,两组皮肤生理状况及皮损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容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及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美观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所有患者无复发。随访1年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强脉冲光相比,调Q激光改善皮肤生理特征效果更好,治疗面部雀斑疗效更确切。调Q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近期疗效良好,但远期复发率较高。强脉冲光治疗雀斑的皮损情况少于调Q激光治疗。两者不良反应均较少,美观满意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激光 强脉冲光 面部雀斑 皮损情况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观察
15
作者 王姿 秦宗碧 蔡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和对照组38例(采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皮肤状况,黄褐斑面积及颜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经行乳胀、口苦咽干等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及皱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能够提高黄褐斑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肤状况,减少黄褐斑面积及颜色,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 Q开关Nd∶YAG激光 黄褐斑 美学效果 皮肤状况
下载PDF
干支耳位贴敷联合疏肝健脾化斑汤治疗女性肝郁脾虚型黄褐斑的研究
16
作者 方玉甫 邓海祥 +5 位作者 王丽 李天举 王晓丽 马垟垟 赵巍 崔应麟 《中医研究》 2024年第7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干支耳位贴敷联合疏肝健脾化斑汤治疗女性肝郁脾虚型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途退出1例,入组39例;治疗组失访脱落1例、未遵医嘱用药1例,入组38例。对照组给予疏肝... 目的:观察干支耳位贴敷联合疏肝健脾化斑汤治疗女性肝郁脾虚型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80例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途退出1例,入组39例;治疗组失访脱落1例、未遵医嘱用药1例,入组38例。对照组给予疏肝健脾化斑汤治疗(药物组成: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当归、川芎、枳壳、泽泻、白蒺藜、菟丝子、僵蚕、甘草片),1剂/d,200 mL/次,早晚温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支耳位贴敷。采用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丑时位、巳时位、辰时位、子时位和寅时位,按压,5 min/次,3次/d,1周更换1次耳穴贴。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melasma quality of life score,MELASQOL)、VISIA皮肤图像检测仪评分、皮肤镜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5例,显效23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1.79%(28/39)。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MA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MELASQOL评分、面部VISIA皮肤图像检测仪评分、皮肤镜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支耳位贴敷联合疏肝健脾化斑汤治疗女性肝郁脾虚型黄褐斑能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肝郁脾虚型 干支耳位贴敷 中医外治 疏肝健脾化斑汤 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黄褐斑治疗难点及中医药治疗优势
17
作者 王莹 蔡玲玲 +3 位作者 王羽侬 刘思含 郭丽媛 张丰川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6-460,共5页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色素沉着为主的损容性皮肤病,目前中西医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不能令人满意,治疗上存在许多难点,属于易诊难治类疾病。笔者团队研究黄褐斑近三十年,尝试探讨黄褐斑治疗的难点并总结了相应的治疗对策,以期为临床... 黄褐斑是一种以面部色素沉着为主的损容性皮肤病,目前中西医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疗效不能令人满意,治疗上存在许多难点,属于易诊难治类疾病。笔者团队研究黄褐斑近三十年,尝试探讨黄褐斑治疗的难点并总结了相应的治疗对策,以期为临床辨治此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治疗难点 对策
下载PDF
儿童白癜风的中医治疗进展
18
作者 王远红 杨锐 +3 位作者 孙继颖 刘金涛 刘宏伟 姜德友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80-82,共3页
检索近十年中医药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相关文献,从中药内服、中药外用、综合治疗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中医药治疗儿童白癜风形式多样,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为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儿童白癜... 检索近十年中医药治疗儿童白癜风的相关文献,从中药内服、中药外用、综合治疗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中医药治疗儿童白癜风形式多样,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为临床使用中医药治疗儿童白癜风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中医 儿童 治疗进展
下载PDF
基于滋水涵木法联合导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溶液治疗女性黄褐斑疗效评价
19
作者 齐志峰 姜亚楠 +3 位作者 陈丽云 郑双进 姚莹 居兴刚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滋水涵木法”指导下的杞黄口服液联合导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溶液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20例黄褐斑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C组口... 目的观察基于“滋水涵木法”指导下的杞黄口服液联合导入不同浓度的氨甲环酸溶液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120例黄褐斑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C组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杞黄口服液;B组在C组基础上同时用滚针导入5%氨甲环酸溶液,2次/月;A组在C组基础上同时导入10%氨甲环酸溶液,2次/月;3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皮肤图像检测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A组有效率为87.5%,B组有效率为67.5%,C组有效率为52.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MASI评分、皮肤图像检测评分、MDA水平均下降,GSH-Px、SOD水平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优于B组,B组优于C组(P<0.05)。结论导入高、低浓度氨甲环酸溶液组、杞黄口服液组均可治疗黄褐斑,但导入10%氨甲环酸溶液组能更有效地治疗黄褐斑,提高GSH-Px、SOD,降低MDA,改善MASI,在皮肤图像检测中,肉眼可见斑点、紫外线斑、红区均能改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水涵木法 杞黄口服液 黄褐斑 氨甲环酸溶液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白癜风发病过程的关键基因和通路
20
作者 孙靓 杨莹莹 +2 位作者 毛康琳 马亚梅 牟宽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白癜风致病过程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其功能,预测白癜风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e database的获取GSE75819基因芯片数据集,以P<0.05及|logFC|>1.5筛选差异基因(DEGs)...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白癜风致病过程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其功能,预测白癜风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Gene database的获取GSE75819基因芯片数据集,以P<0.05及|logFC|>1.5筛选差异基因(DEGs),通过用于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的数据库(DAVID)官方平台,对差异基因进行人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的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同时在基因/蛋白质互相作用检索分析工具(STRING)官方平台分析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用Cytoscape软件分析有意义的集簇模块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13个上调基因和210个下调基因,对DEGs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其生物途径、分子功能、细胞成分以及信号通路富集结果,从PPI网络图分析得到MRPL13、SNRPG等前10个核心基因及前7个有意义的模块,筛选第1个模块中RPL17、RPL34、RPL31等前10个枢纽基因,并富集分析出其基因功能及参与的信号通路。结论MRPL13、SNRPG等基因可能参与白癜风的致病过程,RPL17等基因可能通过核糖体通路参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筛选核心基因、对其功能和作用通路富集分析为白癜风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发病机制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富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