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衣原体快速免疫法检测淋病患者中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红 刘卫兵 +1 位作者 廖万清 赵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淋病 泌尿生殖道 检测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淋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段薇 张健 +3 位作者 刘文力 郑剑玲 张秀梅 张志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 为了提高淋病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对5 6 5例STD病人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淋球菌抗原进行检测 ,并与其它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敏感性为 97.1 % ;特异性为 93.3% ,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 9... 目的 为了提高淋病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对5 6 5例STD病人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淋球菌抗原进行检测 ,并与其它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敏感性为 97.1 % ;特异性为 93.3% ,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 95 .3%。结论 该法明显优于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和PCR法 ,对淋病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淋病 ELISA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淋球菌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淋病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代祖荫 朱玉琨 +5 位作者 何展云 闫伟 许速 诸南芳 张和君 郭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3-54,共2页
我们应用单克隆技术制备了抗淋球菌的特异抗体,采用免疫荧光法对120例急、慢性淋病进行了检测,本法具有特异性强、快速、操作简便之优点,易推广。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和结果一、特异性淋球菌抗体的制备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按常法... 我们应用单克隆技术制备了抗淋球菌的特异抗体,采用免疫荧光法对120例急、慢性淋病进行了检测,本法具有特异性强、快速、操作简便之优点,易推广。有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和结果一、特异性淋球菌抗体的制备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按常法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按下述两法保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淋球菌 单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
下载PDF
PCR技术与传统方法诊断淋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盛晚香 熊邦义 +3 位作者 吴翠华 熊先明 杨莲青 付友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0-91,共2页
PCR技术与传统方法诊断淋病的比较研究盛晚香,熊邦义,吴翠华,熊先明,杨莲青,付友荣淋病传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以涂片染色和分离培养为主,但前者敏感性不高,后者繁琐费时,不利快速诊断[1]。本文报道用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 PCR技术与传统方法诊断淋病的比较研究盛晚香,熊邦义,吴翠华,熊先明,杨莲青,付友荣淋病传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以涂片染色和分离培养为主,但前者敏感性不高,后者繁琐费时,不利快速诊断[1]。本文报道用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与涂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下载PDF
用淋酶法检测淋球菌抗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福明 张林 +2 位作者 张鸿源 杜文波 张淑琴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4-45,共2页
淋病在性传播疾病中占有最大百分比,淋球菌的分离培养困难,而且需时较长。长期以来,人们对淋病诊断一直努力寻找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直接检测法,酶标记抗体检测法已广泛应用干细菌和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关键词 淋病 淋酶法 淋球菌抗原 诊断
下载PDF
PCR检测淋球菌不适于淋病的判愈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泉江 伍振飞 孙晓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7-288,共2页
PCR检测淋球菌不适于淋病的判愈王泉江,伍振飞,孙晓娟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570001)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淋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能否作为淋病判愈的标准之一值得探讨。我们把PCR和淋球菌培养法进... PCR检测淋球菌不适于淋病的判愈王泉江,伍振飞,孙晓娟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570001)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淋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能否作为淋病判愈的标准之一值得探讨。我们把PCR和淋球菌培养法进行比较,探讨PCR作为淋病判愈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检测 淋球菌 淋病 诊断
下载PDF
淋病双球菌DIF染色和酶染色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唐书谦 叶庆佾 +1 位作者 张盘谏 钟白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0-80,95,共2页
利用多株淋球菌作抗原免疫动物,建立了直接免疫荧光和直接酶标染色检测淋病双球菌方法。并与革兰染色和淋菌培养进行对照。结果:急性淋病16例,革兰染色和淋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3.76%和100%,DIF和酶标染色阳性率均为... 利用多株淋球菌作抗原免疫动物,建立了直接免疫荧光和直接酶标染色检测淋病双球菌方法。并与革兰染色和淋菌培养进行对照。结果:急性淋病16例,革兰染色和淋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3.76%和100%,DIF和酶标染色阳性率均为100%。慢性淋病10例,DIP和酶标染色阳性率均为70%,革兰染色和淋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0%和51.14%。作者认为直接免疫荧光和酶标法较能避免一般菌种不断变异的影响,可获得较为特异、能提高男性慢性及女性淋病患者,特别是无症状带菌者的淋菌检出率,而且诊断快速,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酶染色 淋病 免疫荧光染色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在淋病诊断及随访中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慧兰 武明昌 +5 位作者 曹文苓 林蔼 李日明 农岳文 邱成文 叶顺章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19期891-891,共1页
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了大宗可疑淋病患者,并与培养法对照,试图了解PCR技术在淋病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366例可疑淋病患者,其中173例为广州市槎头妇教所1998年3月31日至6月30日的劳教人员,年龄18~48岁;193例... 我们应用PCR技术检测了大宗可疑淋病患者,并与培养法对照,试图了解PCR技术在淋病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366例可疑淋病患者,其中173例为广州市槎头妇教所1998年3月31日至6月30日的劳教人员,年龄18~48岁;193例为广州市性病防治监测中心1998年3月1日至5月17日性传疾病门诊的患者,年龄5~57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脓性分泌,病程3天至2月,平均15.6天,部分患者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套式PCR法基因诊断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糜祖煌 黄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6年第4期16-17,共2页
本文根据已发表的淋病奈瑟菌之隐匿性质粒cppB基因序列,建立了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套式PCR基因诊断法。本法灵敏度较普通PCR高2-3个数量级,并且特异性更强。灵敏、特异、简便的套式PCR法检测,在含菌量较少的男性慢性淋... 本文根据已发表的淋病奈瑟菌之隐匿性质粒cppB基因序列,建立了淋病奈瑟菌感染的套式PCR基因诊断法。本法灵敏度较普通PCR高2-3个数量级,并且特异性更强。灵敏、特异、简便的套式PCR法检测,在含菌量较少的男性慢性淋病患者和无症状性的女性淋病患者的诊断中可能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感染 基因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套式
下载PDF
金葡菌及其L型在慢性淋病检出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维秀 雷明秀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9-100,共2页
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淋病是我国目前流行的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其诊治主要依据于病原学和DNA的检测。众所周知,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颇为棘手。这多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淋球菌耐药性菌株逐渐增多及其L型的形成有关[1]。... 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淋病是我国目前流行的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其诊治主要依据于病原学和DNA的检测。众所周知,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颇为棘手。这多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淋球菌耐药性菌株逐渐增多及其L型的形成有关[1]。但与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的关系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病原菌 金葡菌 L型细菌 诊断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球菌感染695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平中 陈洛夫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9-160,共2页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球菌感染695例结果分析文平中,陈洛夫海南医学院蛋白质核酸研究室(邮政编码570102)1993年3月~1994年4月我们应用本室自行设计的淋球菌PCR引物检测695例临床拟诊淋球菌感染患者,现将结...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球菌感染695例结果分析文平中,陈洛夫海南医学院蛋白质核酸研究室(邮政编码570102)1993年3月~1994年4月我们应用本室自行设计的淋球菌PCR引物检测695例临床拟诊淋球菌感染患者,现将结果分析如下。检测对象本院附属医院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淋球菌感染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在诊断淋球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厚东 山长武 +5 位作者 衣美英 刘昌平 曹卉 陈廷 李秀真 朱伟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6-17,共2页
采用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临床标本257人份,其淋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23%、13.61%和37.04%。经统计学处理,x2=37.81,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法诊断淋病具... 采用直接涂片法、细菌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临床标本257人份,其淋球菌检出率分别为27.23%、13.61%和37.04%。经统计学处理,x2=37.81,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聚合酶链反应法诊断淋病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自动化操作、简便快速、标本易贮存和运送等优点,为淋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本文还对三种检测淋球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反应 涂片法 细菌培养法 淋球菌
下载PDF
淋病奈瑟菌感染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巧明 杜江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4期666-667,共2页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诊断 涂片法 培养法 核酸扩增法
下载PDF
淋球菌感染的培养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理年 肖瑜 《贵州医药》 CAS 1990年第2期84-85,共2页
诊断淋球菌感染最可靠的指征是分泌物培养阳性.该菌较难培养,要求分离培养基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且需在空气湿度大、含3~10%CO2气体、温度为35~37℃的环境中孵育.我们对疑有淋球菌感染的病人,取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淋球菌 感染 诊断
下载PDF
四种淋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铭生 应春妹 +2 位作者 罗国豪 岑幻仙 卞金凤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6年第4期198-199,共2页
本文对30例来自妇科门诊的非性病患者和70例来自皮肤科,妇科和泌尿科门诊的疑淋病患者分别作涂片、培养、PCR检测NG和酶标法检测NG抗体四项检测,以培养为对照评价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30例非性病患者中,... 本文对30例来自妇科门诊的非性病患者和70例来自皮肤科,妇科和泌尿科门诊的疑淋病患者分别作涂片、培养、PCR检测NG和酶标法检测NG抗体四项检测,以培养为对照评价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30例非性病患者中,培养和涂片均为阴性,但PCR和NG抗体检测各有一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3.3%。在70例疑淋病患者中,有15例培养阳性,其中PCR阳性为13例,故PCR的假阴性率为13.3%。因此,NG感染的确证以培养为主仍然合理可行。目前开展的淋病PCR检测,因试剂盒制备、实验条件、操作技术等因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相当大的差异,故虽对培养阴性的患者可能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应谨慎从事。NG抗体检测对急性期淋病患者无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实验室诊断 淋病奈氏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淋病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苏晓红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介绍近年来关于淋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若干研究进展。其中核酸扩增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易自动化操作,有希望成为淋病实验室检测的准确而快速的试验方法。
关键词 淋病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如何提高淋病涂片检查准确性的问答 被引量:2
17
作者 过祥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0年第12期559-562,共4页
目前,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仍是各医院诊断淋病最常用的方法。如何使这项检查方法既能充分发挥科学的诊断作用,又能避免它的不足和错误报告,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和一些同志提出的有关问题作简要回答,以期提高淋病涂... 目前,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仍是各医院诊断淋病最常用的方法。如何使这项检查方法既能充分发挥科学的诊断作用,又能避免它的不足和错误报告,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现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和一些同志提出的有关问题作简要回答,以期提高淋病涂片检查的准确性。1 问:为什么妇女淋病标本一定要从宫颈管内采取,从阴道口取材不是方便得多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 涂片检查 诊断
下载PDF
3种不同方法对淋球菌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礼发 王健 +1 位作者 张荣波 李朝品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对淋球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上述3 种方法同时对258 例急、慢性淋病患者进行淋球菌检测。结果: 直接涂片、分离培养、 P C R 的阳性率分别为7171% (185/258... 目的: 探讨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聚合酶链反应对淋球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上述3 种方法同时对258 例急、慢性淋病患者进行淋球菌检测。结果: 直接涂片、分离培养、 P C R 的阳性率分别为7171% (185/258)、7016% (181/258)、9922% (256/258), 差异有显著性( P< 001)。其中, 男性患者为8471% (133/157)、7070% (111/157)、100% (157/157), 女性患者为5149% (52/101)、6930% (70/101)、9802% (99/101)。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较直接涂片、分离培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是对淋球菌常规检测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涂片 分离培养 PCR 淋球菌 诊断
下载PDF
对门诊STD患者检测泌尿生殖系分泌物解脲支原体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米庆胜 曾昭训 +3 位作者 李洪亮 张显忠 周丽 顾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4-14,共1页
对109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进行了泌尿生殖系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培养及检测。结果36例阳性,其中淋病患者5例、尖锐湿疣患者1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30例。提示对疑为尿道炎、有不洁性交史的患者及其性伴应同时进行淋球菌、解脲交原体及... 对109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进行了泌尿生殖系分泌物解脲支原体培养及检测。结果36例阳性,其中淋病患者5例、尖锐湿疣患者1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30例。提示对疑为尿道炎、有不洁性交史的患者及其性伴应同时进行淋球菌、解脲交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检测,以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非淋菌性 尿道炎 淋病 尖锐湿疣
下载PDF
不同部位淋球菌感染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代国知 何细德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淋球菌检测方法在不同部位淋球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培养、涂片和血清抗体三种试验,对429例临床上疑似淋病病人进行诊断。结果 泌尿生殖道急性淋菌感染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染色涂片79.3%,培养法71.5...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淋球菌检测方法在不同部位淋球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培养、涂片和血清抗体三种试验,对429例临床上疑似淋病病人进行诊断。结果 泌尿生殖道急性淋菌感染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染色涂片79.3%,培养法71.5%和抗体试验2.9%;泌尿生殖道慢性淋病感染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抗体试验53.3%、染色涂片8.3%和培养5.0%;口腔及肛门直肠淋球菌感染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培养64.3%、染色涂片50.4%和抗体试验9.6%;表皮淋球菌感染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培养70.4%、染色涂片61.3%和抗体试验4.5%。结论 实验室在淋病诊断时,应根据淋球菌感染部位和病人患病时间选择合适的方法,否则,将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培养 染然涂片 抗体试验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