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霉菌性副鼻窦炎CT表现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70
1
作者 俞肖一 朱杰敏 +3 位作者 崔金才 刘维 王云 付永安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报告20例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并回顾文献,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探讨CT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均行轴位(8例同时行冠状位)CT扫描,分析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 病理所见20例中15例为曲霉菌,3例为毛... 目的 报告20例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并回顾文献,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探讨CT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均行轴位(8例同时行冠状位)CT扫描,分析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 病理所见20例中15例为曲霉菌,3例为毛霉菌,2例不能分型。CT显示20例一侧上颌窦均受累,5例同侧筛窦亦被侵犯。18例上颌窦炎性病变中见斑点斑块状钙化。18例见上颌窦窦壁的骨质侵蚀破坏和增生硬化。结论 CT尤其是冠状位CT是显示副鼻窦的解剖结构和诊断霉菌性副鼻窦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鼻窦炎 霉菌性 病理 CT 诊断
下载PDF
慢性鼻炎鼻窦炎的CT表现及诊断(附46例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史晓瑞 龙顺波 +4 位作者 康梦奎 霍保全 张询 高建华 边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的CT 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6 例经临床证实为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病人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中道阻塞是引发鼻部及鼻窦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慢性上颌窦炎,筛窦炎与中鼻道的阻塞有明... 目的 探讨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的CT 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6 例经临床证实为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病人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中道阻塞是引发鼻部及鼻窦疾病的重要原因,其中慢性上颌窦炎,筛窦炎与中鼻道的阻塞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CT 能清晰的显示鼻窦和中鼻道的解剖及变异,为术前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估计提供了重要的解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CT 诊断
下载PDF
钩突组织学与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荣光 孙建和 +2 位作者 孙正良 张燕 姜泗长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6期363-365,共3页
为了对钩突有更深入的认识,在电镜下观察了15个钩突粘膜的组织结构和32例患者的鼻部冠状位CT图像。结果:①在病理情况下,钩突粘膜的结构紊乱,鼻窦炎症越重,钩突粘膜损伤越严重;②钩突有内移、外移、气化、肥大等解剖变异和... 为了对钩突有更深入的认识,在电镜下观察了15个钩突粘膜的组织结构和32例患者的鼻部冠状位CT图像。结果:①在病理情况下,钩突粘膜的结构紊乱,鼻窦炎症越重,钩突粘膜损伤越严重;②钩突有内移、外移、气化、肥大等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结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形成关系密切;对鼻窦炎患者切除钩突,开放筛漏斗有利于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手术前和手术中认真阅读CT片有助于设计手术方案,防止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炎 鼻息肉 组织学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运用低温等离子刀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岑瑞祥 马晶 +2 位作者 万浪 许昱 彭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处理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2014年7月于黄石市中心医院诊疗的118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发生常见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处理术腔内增生...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处理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2014年7月于黄石市中心医院诊疗的118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发生常见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处理术腔内增生的肉芽组织、粘连组织及上颌窦窦口狭窄、闭锁,对照组鼻内镜下应用常规器械处理术腔,对所有患者进行主客观评估,每周1~2次.观察术后疗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SNOT-20量表主观评估及鼻内镜Lund-Kennedy客观评估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64.40%)与对照组(59.32%)相近,但实验组有效率(91.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8、16周的糖精清除时间分别为(35.68±1.49)、(34.12±1.28)min;(24.62±1.12)、(27.17±1.39)min;(21.28±1.10)、(24.25±1.25)min;(20.14±1.09)、(23.15±1.05)min;两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术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4、8、16周的黏液纤毛清除率分别为(46.25±6.84)%、(46.13±6.95)%;(73.41±7.31)%、(64.29±6.89)%;(79.45±7.76)%、(71.42±7.03)%;(81.45±7.82)%、(74.62±7.23)%;两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术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述时间的黏液纤毛清除速度为(3.87±0.48)、(3.81±0.54)mm/min;(7.44±0.62)、(4.74±0.45)mm/min;(8.75±0.72)、(6.18±0.51)mm/min;(9.15±0.82)、(7.20±0.64) mm/min;两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术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4、8、16周VAS评分分别为(22.68±8.67)、(23.16±9.86)分;(7.82±5.11)、(11.29±4.27)分;(2.43±1.18)、(7.22±4.03)分;(1.02±0.68)、(3.21±1.38)分;两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术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4、8、16周鼻内镜评分分别为(7.45±2.36)、(7.24±2.19)分;(4.32±2.12)、(6.21±1.87)分;(2.42±1.83)、(4.25±1.98)分;(1.24±0.88)、(3.69±1.88)分;两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术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4、8、16周SNOT-20评分分别为(43.74±12.47)、(41.40±15.31)分;(10.92±6.77)、(17.35±5.47)分;(6.23±2.54)、(11.65±4.93)分;(3.92±1.82)、(8.93±3.84)分;两组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实验组术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处理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并发症,疗效较好,能促进鼻腔黏膜上皮化,明显提高患者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刀 慢性鼻-鼻窦炎 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附8例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晓琳 王承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旨在认识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的特征,以便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8例,其中曲霉菌病5例,毛霉菌病2例,隐球菌病1例。对它们的CT征象结合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本病... 目的:旨在认识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的特征,以便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8例,其中曲霉菌病5例,毛霉菌病2例,隐球菌病1例。对它们的CT征象结合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本病与一般性炎症、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作了讨论。结果:以下CT征象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1)病变为单侧性,对侧鼻腔鼻窦正常;(2)病变仅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累及同侧鼻腔及其他鼻窦;(3)病变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CT值平均为72HU,内有小团状、砂粒状、条状极高密度区;(4)可有鼻窦骨质破坏,病变可向颞下窝、眼眶等处侵犯。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霉菌性鼻窦炎在CT表现上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鼻窦炎 CT 诊断
下载PDF
歼击机飞行员鼻窦冠状扫描CT影像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闫建齐 甄杰 +1 位作者 张志勇 杨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 了解歼击机飞行员鼻窦炎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 同期对歼击机飞行员 5 7人和地勤人员 2 8人行鼻窦CT冠状扫描检查 ,进行鼻窦炎发生率的比较以及飞行员组鼻窦炎与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关系的比较 .结果 歼击机飞行员鼻窦炎患病率 ... 目的 了解歼击机飞行员鼻窦炎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 同期对歼击机飞行员 5 7人和地勤人员 2 8人行鼻窦CT冠状扫描检查 ,进行鼻窦炎发生率的比较以及飞行员组鼻窦炎与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关系的比较 .结果 歼击机飞行员鼻窦炎患病率 49.1% ,显著高于对照组 2 1.4% (P<0 .0 5 ) .歼击机飞行人员组随着年龄增长 ,飞行时间增加 ,鼻窦炎患病率亦增加 ,鼻窦炎患者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明显增加 .结论 飞行员鼻窦炎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窦口鼻道复合体病变与鼻窦炎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加强飞行员鼻窦炎的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歼击机飞行员 鼻窦炎 窦口鼻道复合体 CT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IgG4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海燕 彭诗东 +3 位作者 韩德民 诸小侬 秦淑贤 王鸿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中IgG4含量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7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4 0例健康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4 (IgG4 )水平 ,同时对患者组和对照组作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瑞氏染色计数和吸入物变应原皮...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中IgG4含量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7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4 0例健康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G4 (IgG4 )水平 ,同时对患者组和对照组作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瑞氏染色计数和吸入物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 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IgG4水平为对照组的2 .0 9倍 ,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t =5.74 5)。患者组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为 4 4 .3% ,吸入物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率为 4 9.4 % ,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往往有变应性因素参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是在一般炎症的基础上引起变态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血清诊断 免疫球蛋白G4
下载PDF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诊治及防复发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志刚 张云高 +2 位作者 刘健民 欧江勇 黄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28-1729,共2页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以来收治的25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其中霉菌性上颌窦炎18例,霉菌性蝶窦炎7例.结果 25例中23例一次性治愈,随访1~6... 目的 探讨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手术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以来收治的25例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其中霉菌性上颌窦炎18例,霉菌性蝶窦炎7例.结果 25例中23例一次性治愈,随访1~6年无复发,1例非侵袭性霉菌性蝶窦炎和1例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筛窦炎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1年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后完全治愈。结论 对有深部头痛或一侧头痛患者伴有回吸性血痰等症状应进行详细的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手术中尽量扩大病变的蝶窦开口和上颌窦开口,手术后定期冲洗窦腔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鼻窦炎 鼻内窥镜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郎军添 萧璧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09-611,共3页
功能性鼻内突镜手术的广泛开展为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的解剖、病理和影像学的研究.基于对鼻腔、鼻窦生理及病理学的新的认识,Naumann等人提出了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这一解剖概念... 功能性鼻内突镜手术的广泛开展为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促进了相关的解剖、病理和影像学的研究.基于对鼻腔、鼻窦生理及病理学的新的认识,Naumann等人提出了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这一解剖概念,并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窦口鼻道复合体和显微解剖及影像学研究对于鼻窦炎的病因、病理及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术前的鼻窦CT扫描,已成为指导手术,预防并发症的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1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 窦口鼻道复合体又称中鼻道-前筛复合体,是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钩突、筛泡、半月裂、额隐窝、中鼻甲及其基板、中鼻道、前组和中组筛窦、额窦开口、上额窦开口以及鼻囟门等一系列结构.窦口鼻道复合体是侧重于鼻窦功能而命名的一个解剖名称,并没有明确的解剖边界和形态-实质上它是介于中鼻甲与下鼻甲之间,包含了前组副鼻窦(上颌窦、额窦、前筛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口鼻道复合体 影像学诊断 解剖 CT
下载PDF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可佳 周水洪 汪审清 《浙江预防医学》 2008年第2期84-84,86,共2页
关键词 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 手术治疗 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传统鼻窦手术 鼻内窥镜下 恢复功能 非侵袭性 根治性
下载PDF
真菌性鼻窦炎62例CT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丹 杨建伟 李书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3929-3930,共2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以上颌窦最多见,同时累及其他鼻窦;病变鼻窦内呈现软组织团块影,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真菌性鼻窦炎CT表现。结果:真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发生于一侧,以上颌窦最多见,同时累及其他鼻窦;病变鼻窦内呈现软组织团块影,内可见点状、结节状钙化;部分窦腔增大,骨壁破坏。结论:CT对诊断真菌性鼻窦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微生物学 鼻窦炎/放射摄影术 真菌痫/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儿慢性副鼻窦炎100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朋 李方凤 +1 位作者 刘维贞 陆芬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副鼻窦炎 慢性 误诊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眼眶冠状CT扫描在眼肌麻痹中的应用(附4例报告)
13
作者 张海娜 陈秋惠 胡国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 冠状CT扫描 眼肌麻痹 眼眶 检查手段 MRI扫描 常见症状 视物模糊 头部CT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鼻窦炎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14
作者 朱俭 王保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8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鼻窦炎为困扰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是临床的难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功能性鼻内窥镜外科(FESS)的广泛兴起,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出现了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鼻窦炎 诊断 CT X线 NMR 成像
下载PDF
慢性副鼻窦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6例报告
15
作者 钟志生 蒋德澄 +6 位作者 殷家骅 汪旭 陆良钧 顾平 沈艳云 王广和 万坚 《交通医学》 199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我院于1994~1995年治慢性副鼻窦炎2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6~55岁,病程3个月~15年。其中上颌窦炎5例,上颌窦、筛窦炎16例,全组副鼻窦炎5例。 2.标本采集 采用无菌操作技术。
关键词 慢性 副鼻窦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后组副鼻窦炎性及囊性病变的MRI诊断——附11例分析
16
作者 张慕骞 彭婵娟 +2 位作者 张在人 高乔 张爱平 《哈尔滨医药》 1991年第3期3-6,2,共4页
副鼻窦炎性病变绝大多数发生在前组副鼻窦,当病变进展时可累及后组副鼻窦,发生全副鼻窦炎。前组副鼻窦炎普通X线摄影及/或体层摄影可做出诊断。对单纯发生在后组副鼻窦的炎性病变,以及原发的或继发的囊性病变,应用普通X线检查报导者甚少... 副鼻窦炎性病变绝大多数发生在前组副鼻窦,当病变进展时可累及后组副鼻窦,发生全副鼻窦炎。前组副鼻窦炎普通X线摄影及/或体层摄影可做出诊断。对单纯发生在后组副鼻窦的炎性病变,以及原发的或继发的囊性病变,应用普通X线检查报导者甚少,常不能及时做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鼻窦炎 后组 囊性病变 MRI
全文增补中
干酪性上颌窦炎临床诊断分析
17
作者 吴文源 《河北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54-55,共2页
本文就1990年7月至1998年10月间共收治35例的干酪性上颌窦炎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34~63岁,平均47.5岁;病程3个月~5年;均为... 本文就1990年7月至1998年10月间共收治35例的干酪性上颌窦炎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34~63岁,平均47.5岁;病程3个月~5年;均为单侧发病,左侧19例,右侧1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炎 干酪性 诊断
下载PDF
踝关节准冠状位CT扫描技术
18
作者 陈晓武 徐玉琴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3A期562-562,共1页
关键词 CT扫描技术 冠状位 踝关节骨折 CT扫描检查 X线检查 轴位扫描 分辨率高 四肢关节 关节间隙 临床医生 多发病 显示
下载PDF
MR冠状位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光宇 刘勇 +3 位作者 王骐 姚冀平 李伟 赵文荣 《现代医学》 200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MR冠状位(COR)成像在诊断半月板撕裂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6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根据矢状位(SAG)和SAG +COR图像两种读片方式,记录半月板是否撕裂及撕裂的部位、形态,分别计算... 目的 探讨MR冠状位(COR)成像在诊断半月板撕裂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6例经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根据矢状位(SAG)和SAG +COR图像两种读片方式,记录半月板是否撕裂及撕裂的部位、形态,分别计算其检出率。并用三分制法评判两种读片方式对半月板撕裂的确认度。结果 SAG和SAG +COR成像对半月板撕裂的检出率分别为65 .2 % (3 0 / 46)和91.3 % (4 2 / 46)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 =7.69,P =0 .0 0 5 )。SAG +COR比单纯SAG多检出的12例中,6例为体部撕裂,4例为半月板关节囊分离,2例进一步发现了移位的半月板碎片。SAG +COR判断半月板撕裂的确认度也明显高于单纯SAG成像(χ2 =10 .2 2 ,P =0 .0 0 1)。结论 结合SAG和COR两组MR图像进行综合分析,能提高半月板撕裂的检出率。COR图像能更好地显示半月板体部的垂直性撕裂、半月板关节囊分离和桶柄状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 冠状位 成像诊断 价值 SAG 检出率 影像资料 手术证实 经关节镜 综合分析 MR图像 关节囊 COR 回顾性 矢状位 垂直性 读片 单纯 体部 分离
下载PDF
鼻窦冠状位CT扫描对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20
作者 曹文洪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78-179,共2页
45例鼻窦炎冠状位 CT 扫描结果说明其能正确反映鼻窦炎的解剖变异、病变范围、程度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减少手术并发症。是目前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前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 鼻窦炎 冠状位 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