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CT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可行性研究:体模实验
1
作者 赵君禄 聂关伟 +3 位作者 赵德园 郑立冬 刘冲 任庆云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可行性,及低剂量下最佳的双能CT扫描参数组合。方法在Force CT通过腹部常规单能120 kV扫描模式和不同双能组合模式对Catphan 500体模进行扫描,并采用高级模型迭代(ADMIRE)重建方式重建图像,双能扫... 目的探讨双能CT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可行性,及低剂量下最佳的双能CT扫描参数组合。方法在Force CT通过腹部常规单能120 kV扫描模式和不同双能组合模式对Catphan 500体模进行扫描,并采用高级模型迭代(ADMIRE)重建方式重建图像,双能扫描模拟常规单能120 kV重建图像。分析常规扫描模式下和不同双能组合模式对腹部CT图像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和CT值的影响,计算不同扫描模式的CT值准确性误差,记录不同扫描模式CT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单能120 kV扫描模式及不同双能组合模式CT图像空间分辨力均为7 LP/cm。双能1亚组的密度分辨力最低为7 mm/1%,单能120 kV扫描及双能5亚组的密度分辨力最高为4 mm/1%。不同扫描模式下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准确性误差双能2亚组最高,双能5亚组最低。常规腹部单能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为(117.58±6.18)mGy.cm,双能1~5亚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32.41±1.52)、(44.94±2.54)、(32.58±1.70)、(38.14±1.86)和(57.33±3.38)mGy.cm,双能1组最低(P<0.05)。结论双能5(100/sn150 KV)组合CT值准确性误差小,空间分辨力及密度分辨力高,可降低患者51.24%的辐射剂量,可作为腹部CT常规检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 低剂量 迭代重建 体模 腹部
下载PDF
规范化肠道护理对小肠CT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灵敏 李娟 +3 位作者 高维娜 祁冬 姜欣芝 李梅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肠道护理对小肠CT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拟行小肠CT造影检查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护理准备,实验组采用规范化... 目的:探讨规范化肠道护理对小肠CT造影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拟行小肠CT造影检查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道护理准备,实验组采用规范化肠道护理准备,比较2组肠道清洁度、肠道充盈度、CT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诊断准确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清洁度评分分别为(2.81±0.12)分、(2.65±0.81)分、(2.72±0.18)分,高于对照组的(1.24±0.23)分、(1.57±0.26)分、(0.99±0.14)分,充盈度评分分别为(3.71±0.14)分、(3.35±0.13)分、(3.64±0.23)分,高于对照组的(1.42±0.23)分、(1.67±0.12)分、(1.11±0.22)分,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71±0.12)分、(2.56±0.13)分、(2.83±0.05)分,高于对照组的(1.14±0.22)分、(1.06±0.31)分、(0.94±0.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准确率(90.00%)及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65.00%、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CT造影检查采用规范化肠道护理准备,可提高肠道清洁度和充盈度,清晰显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解剖结构,提升诊断准确率和图像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CT造影 规范化护理 肠道准备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基于CT征象的复杂性阑尾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赵林芬 汤萍 +2 位作者 李可 陈孝生 王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复杂性阑尾炎(CA)与非复杂性阑尾炎(UCA)的9种CT征象,筛选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方法:收集40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93例为CA组,310例为UCA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9种CT征象。以7∶3比例将403例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比较复杂性阑尾炎(CA)与非复杂性阑尾炎(UCA)的9种CT征象,筛选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方法:收集40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93例为CA组,310例为UCA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9种CT征象。以7∶3比例将403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83例)与验证集(120例)。以训练集中CA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绘制ROC曲线及校准图评价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在原始数据集采用Bootstrap法行内部验证,验证集行外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腔内粪石、阑尾周围积液、腔内不连续气体及阑尾周围渗出是CA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0、4.01、5.06和5.97。以上述4个变量构建CA预测模型,AUC为0.88(95%CI 0.64~0.97),校准曲线拟合优度较好(P>0.05)。模型内部验证计算得出AUC为0.88(95%CI 0.84~0.91)。模型外部验证计算得出AUC为0.88(95%CI 0.71~0.96),校准曲线拟合优度较好(P>0.05)。结论:基于CT征象建立的预测模型诊断CA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可辅助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4
作者 赫晓磊 王俊 王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3年1~10月收治的21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划分为无纤维化组(n=137)和合并纤维化组(n=73)。所有患者均接受C...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3年1~10月收治的21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划分为无纤维化组(n=137)和合并纤维化组(n=73)。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应用Shukun Radiomics V94软件自每张CT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内提取不同的CT影像组学特征。将入组患者划分为训练集(n=147)和验证集(n=63),通过LASSO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建立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提取的1227个定量影像特征参数通过LASSO降维筛选后共保留了23个具有预测性能的组学特征用于构建CHB患者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1、0.789、0.792、0.735;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4、0.733、0.751、0.703。结论 通过CT影像组学特征辅助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CT影像组学
下载PDF
耐高压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严辉峰 张丽 +3 位作者 朱剑 左敏静 罗雪娇 毕蒙蒙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实施腹部CT增强扫描的肿瘤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3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静脉留... 目的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腹部CT增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实施腹部CT增强扫描的肿瘤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相同的3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静脉留置针予以对比剂团注;观察1组(n=100)、观察2组(n=100)均用耐高压PICC导管予以对比剂团注,根据对比剂说明书参照剂量以及患者实际特点、医院常规使用情况,将对比剂用量分别设置为1.3、1.1 mL/kg;对比三组CT增强扫描并发症、图像质量等。结果总的增强扫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1组、2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2组从进入检查室至CT扫描的时间、CT扫描结束至按压无出血的时间、整体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图像质量、噪声及锐利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1、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CT增强扫描结束后未出现导管高压注射损坏及导管堵塞的情况。观察2组的对比剂用量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应用耐高压PICC导管并联合低对比剂注射用量行腹部CT增强,优化了CT增强的检查流程,提高了患者的检查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 肿瘤 腹部增强CT
下载PDF
个性化碘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提高肝脏增强图像质量一致性的价值
6
作者 何岳敏 姚伟根 +3 位作者 刘洁 傅娇姣 谷华丰 严鑫欣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67-69,共3页
使用碘对比剂的腹部增强CT是腹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而碘对比剂的剂量、浓度及注射速率均可影响强化效果[1]。既往临床常使用对比剂固定注射速率,但可造成高体质量者对比剂相对总量不足及速率过慢,强化效果不佳,影响诊断.
关键词 腹部增强CT 肝脏 碘对比剂 注射速率 个性化 CT值 ICC
下载PDF
人工智能迭代重建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7
作者 张宝平 李傲 +5 位作者 李宇航 朱书萌 田倩 赵文哲 杨健 金超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87-494,501,共9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迭代重建(AIIR)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8月于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31例,男/女(24/7);平均年龄(60.5±10.8)岁。同时采集常规剂量(10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迭代重建(AIIR)算法在腹部低剂量增强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8月于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31例,男/女(24/7);平均年龄(60.5±10.8)岁。同时采集常规剂量(10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等级3级,参考管电流213 mAs)和低剂量(80 KVp,采用管电流调制技术,剂量等级1级,参考管电流47 mAs)门静脉期腹部增强CT图像并记录辐射剂量参数。常规剂量(SD)CT采用迭代(Karl)重建,低剂量(RD)CT采用Karl和AIIR算法1、3、5级强度重建。测量5组图像门静脉、肝实质、肌肉、脂肪的CT值、噪声指数、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主观评价5组图像的整体图像质量和“蜡质感”。选择长径大于5 mm的肝脏病变共61个,测量病变的SNR及CNR并进行病变显著性主观评价。结果SD腹部增强CT的有效剂量(ED)为(7.06±2.50)mSv,RD腹部增强CT的ED为(1.18±0.54)mSv,RD组辐射剂量较SD组降低约83.3%。5组图像中肝实质、肌肉、脂肪的CT值无差异(P>0.05),门静脉CT值在SD Karl组与RDKarl组之间、RDKarl组与RDAIIR各组之间存在差异(P<0.005)。RDAIIR重建图像的噪声指数、SNR和CNR值均显著优于RD和SD Karl重建图像(P<0.005),RD AIIR 5级重建在整体图像质量和“蜡质感”方面与SD Karl重建相当,符合临床诊断要求。RDAIIR各组病变的SNR和CNR值均显著高于RDKarl组(P<0.005),RD AIIR 5组病变显著性主观评分与SD Karl组相当,高于RDKarl、RD AIIR 1、RD AIIR 3组(P<0.005)。结论AIIR算法可有效降低腹部低剂量增强CT的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增强CT 低剂量CT 人工智能迭代重建 肝脏
下载PDF
双能CT虚拟单能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门静脉精准成像
8
作者 蒋基荣 崔恩铭 +1 位作者 梁启堂 高丽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索双源双能CT虚拟单能技术联合迭代重建提高门静脉成像质量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量门静脉增强扫描,结合不同迭代强度(1、3、5级)进行数据重建,再对三组迭代重建数据分别进行虚拟单能量成像(... 目的:探索双源双能CT虚拟单能技术联合迭代重建提高门静脉成像质量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能量门静脉增强扫描,结合不同迭代强度(1、3、5级)进行数据重建,再对三组迭代重建数据分别进行虚拟单能量成像(40KeV、60KeV、80KeV、100KeV、120KeV、140keV)和传统120KeV混合能成像,最终每位患者获得21组图像。然后由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测量每组图像感兴趣区的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还对每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对两组独立测量数据进行一致性评价,而各指标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两位放射科医生测量的门脉主干CT值、CNR、图像噪声及主观评分一致性极好,其ICC分别为0.95、0.93、0.87、0.80。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在不同迭代强度和单能组合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40KeV单能图像的门脉主干CT值均明显高于其他单能图像(P<0.001)。在同一迭代模式下40KeV单能图像的CNR亦明显高于其他单能图像(P<0.001),且主观评分也显著升高P<0.05,其中A3-40KeV单能图像主观评分最高。结论:与120KeV传统成像技术相比,ADMIRE 3迭代强度联合40KeV单能重建能在控制噪声的同时大幅提升门静脉CNR,从而实现门静脉的精准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虚拟单能量 迭代重建 门静脉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预后研究
9
作者 王鸿飞 杨柳 +1 位作者 周解平 吴爱东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确定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结果:经IMRT联合TACE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0.5%(69/114)。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较大、高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Ⅲ~Ⅳ型门静脉癌栓(PVTT)、肝炎治疗和白细胞计数升高均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影响因素(HR=1.085、2.627、1.891、0.531、1.134,P<0.05)。结论:肿瘤Ⅲ~Ⅳ型PVTT和肿瘤直径较大对患者的生存有很大影响;而患者身体状态、肝炎治疗及全身炎症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晚期HCC具有较好的治疗的效果,但应充分考虑预后生存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癌栓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3D-IMRT)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的影像学评估新进展
10
作者 洪奇 叶涛 李强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6期825-828,共4页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影响全球8%~16%人口的健康,但只有不到5%的CKD患者能在早期注意到肾脏的损伤。临床对CKD的治疗手段有限,只能延缓疾病进展,远期疗效不佳,因此,CKD目前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影响全球8%~16%人口的健康,但只有不到5%的CKD患者能在早期注意到肾脏的损伤。临床对CKD的治疗手段有限,只能延缓疾病进展,远期疗效不佳,因此,CKD目前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要疾病^([1])。CKD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由于肾脏毛细血管数量的减少,从而引起肾脏的血供下降,持续低灌注诱导肾脏的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使得正常肾单位丢失,从而引起肾脏功能下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病理生理机制 肾脏功能 影像学评估 疾病进展 低灌注 公共卫生 肾单位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CT影像组学模型早期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化疗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隆 李昇霖 +4 位作者 卢婷 徐敏 杨晶晶 席华泽 周俊林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0-287,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早期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化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69例CRLM病人的临床、病理、增强CT影像资料。每例病人随机抽取1个肝转移灶,共169个。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联合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早期预测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化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69例CRLM病人的临床、病理、增强CT影像资料。每例病人随机抽取1个肝转移灶,共169个。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病灶分为2组,即化疗有反应组(75个)和无反应组(94个)。按7∶3比例将病灶随机分为训练集(118个)和验证集(51个)。提取基线门静脉期CT影像中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Select percentile单因素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卡方检验筛选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与Radscore结合分别构建临床-病理模型和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度及拟合度,并以联合模型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结果共筛选出9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3个临床和病理特征(肝转移类型、癌胚抗原及RAS基因)。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联合模型预测肝转移灶化疗反应的效能(AUC=0.896,0.798)与影像组学模型(AUC=0.895、0.786)近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训练集中,联合模型预测肝转移灶化疗反应的效能高于临床-病理模型(P<0.05),而验证集中则与临床-病理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联合模型列线图的校准度和拟合度均良好。结论基于化疗前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早期预测CRLM的化疗反应,联合临床、病理特征可略微提高模型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瘤 影像组学 疗效评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与MRI诊断胆囊副神经节瘤案例分析
12
作者 吕高星 赵建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5期647-653,共7页
胆囊副神经节瘤(GB-PGL)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对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造成困扰。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副神经节瘤患者,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出此种... 胆囊副神经节瘤(GB-PGL)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对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造成困扰。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副神经节瘤患者,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出此种罕见病的CT及MRI表现,为临床胆囊肿瘤精准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胆囊副神经节瘤
下载PDF
低管电压联合对比剂分段注射对门静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刘华 旷香琴 +2 位作者 陈钇地 胡春阳 黎学兵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对比剂分段注射对门静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行上腹部增强+门静脉CTA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流速4 ml/s;B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流速4 ml/s;C组管电压80...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对比剂分段注射对门静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行上腹部增强+门静脉CTA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流速4 ml/s;B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流速4 ml/s;C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先以4 ml/s推注60%,再以2.5 ml/s推注40%。3组对比剂总量为1.2 ml/kg,生理盐水总量30 ml,流速4.0 ml/s。结果:C组辐射剂量为(2.47±1.10)mSv,明显低于A组(3.28±1.46)mSv和B组(3.59±1.57)mSv,可见C组达到了辐射剂量最优,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图像的CT值门静脉主干为(161.07±5.73)Hu,左支为(154.97±31.91)Hu,右支为(153.37±32.80)Hu,主观评分(3.43±0.82)分;B组图像的CT值门静脉主干为(165.17±43.88)Hu,左支为(158.80±46.18)Hu,右支为(151.13±39.78)Hu,主观评分(3.63±1.10)分;C组图像的CT值门静脉主干为(265.94±198.88)Hu,左支为(258.59±50.95)Hu,右支为(254.81±57.51)Hu,主观评分(4.75±0.51)分,可见C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A、B两组(P<0.05)。结论:低管电压联合分段注射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提高了门静脉CTA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血管成像 分段注射 门静脉高压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术前增强MRI特征对肝癌患者TACE治疗术后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袁钰晓 侯勤明 +1 位作者 王国伟 张晓晶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三大原因[1]。指南建议对不可切除的肝癌进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因原发性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肝动脉,TACE能有效减少肿瘤区...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三大原因[1]。指南建议对不可切除的肝癌进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因原发性肝癌的血供90%以上来自肝动脉,TACE能有效减少肿瘤区的血供。但部分肝癌血供来自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增强磁共振成像 治疗反应性
下载PDF
门脉期腹部双能量CT成像不同算法能量融合图像与虚拟单能量成像图像质量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周彦宇 林雁玲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500-50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线性融合、非线性融合双能量图像和两种算法的虚拟单能量图像质量,探讨DECT在腹部肝门静脉成像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对行腹部双能量CT成像的患者所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回顾性重建得到权重因子为0.6的线性融合图像(M_0.6)、... 目的:通过对比线性融合、非线性融合双能量图像和两种算法的虚拟单能量图像质量,探讨DECT在腹部肝门静脉成像中的利用价值。方法:对行腹部双能量CT成像的患者所采集的图像数据进行回顾性重建得到权重因子为0.6的线性融合图像(M_0.6)、非线性融合图像(OCM)、根据对比噪声比(CNR)能谱曲线优选的最佳单能量图像(Mono-E)、单能量+算法重建的40keV单能量+图像(40keV Mono+),比较四组图像中肝门静脉期肝门静脉主干的CT值、噪声值(SD)、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结果:线性融合图像、非线性融合图像、Mono-E图像及40keV Mono+图像的肝门静脉主干平均CT值分别为(193.14±30.99)HU、(560.92±102.63)HU、(212.50±35.48)HU、(231.06±48.30)HU;SD值分别为(13.66±5.77)HU、(40.56±16.67)HU、(14.74±6.13)HU、(17.78±7.89)HU;CNR分别为(5.74±2.08)HU、(8.67±2.67)HU、(6.04±2.09)HU、(7.46±2.76)HU;SNR分别为(17.08±4.10)HU、(18.76±4.35)HU、(17.14±4.00)HU、(18.22±4.42)HU。Mono+和OCM图像的CT值、CNR、SNR均高于线性融合图像及Mono-E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量CT及其后处理算法可以很好地提高腹部肝门静脉成像的成像效果,其中40keV Mono+图像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融合 虚拟单能量成像 单能量+算法 肝门静脉
下载PDF
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继发胃肠瘘
16
作者 黄鹂 周广 +3 位作者 李国光 李光义 谭显政 雷衍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评价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继发胃肠瘘(GIF)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连续收集的数据库中108例AP后期患者,记录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征,... 目的评价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继发胃肠瘘(GIF)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连续收集的数据库中108例AP后期患者,记录其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征,行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筛查GIF,以此后5 d内的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AP继发GIF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评价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诊断AP继发GIF的敏感度为91.5%(95%CI 78.7%~97.2%),特异度为98.4%(95%CI 90.0%~99.9%),阳性预测值为97.7%(95%CI86.5%~99.9%),阴性预测值为93.8%(95%CI 84.0%~98.0%),准确度为95.4%(95%CI 91.4%~99.3%);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为0.905;Mc Nemar’s检验P=0.375,提示两种方法诊断GIF及其亚组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时段口服稀释碘剂后全腹部平扫及增强多层螺旋CT可简单、无创、快速、准确诊断AP继发GIF,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早、更精确和更可靠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胃肠瘘 诊断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沟槽区胰腺炎的影像特征及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黄晓斌 付彤 +3 位作者 张娣 彭明洋 武新英 王同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沟槽区胰腺炎(groove pancreatitis,GP)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胰腺炎病人资料,经过外科手术病理或内镜保守治疗后证实为GP患者18例。结果18例GP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 目的探讨沟槽区胰腺炎(groove pancreatitis,GP)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胰腺炎病人资料,经过外科手术病理或内镜保守治疗后证实为GP患者18例。结果18例GP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5例另行MRI检查;18例GP患者在CT上均表现为胰头与十二指肠降段间占位,与十二指肠降部分界不清;5例行MRI检查的患者中,T_(1)WI序列上病灶均表现为低信号,T_(2)WI序列上,3例患者表现为高信号,2例表现为低信号。18例均有十二指肠降段肠壁不同程度增厚,其中8例合并有胆总管不同程度梗阻,4例合并有囊性灶,5例合并有胰头钙化灶,CT特征性表现为胰头和十二指肠之间新月形低密度灶,脂肪减少,十二指肠壁增厚伴管腔狭窄,沟槽炎性区呈渐进性延迟强化的表现。结论G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区域性慢性炎症,极易误诊为胰腺癌,影像学检查常具有较典型的表现,临床上多数GP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可引起黄疸,但一般呈波动性,CA19-9水平正常,本病特有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对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槽区胰腺炎 影像特征 诊断
下载PDF
基于DECT的碘斜率无创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相关研究
18
作者 韩磊 苏宁 +1 位作者 刘晓林 邬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探究碘斜率无创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相关研究,确定碘斜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包头市中心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行腹部双能量CT(DECT)患者,筛选经临床/病理诊断为肝硬化患者59例(ALBI 1、2、3... 目的:探究碘斜率无创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相关研究,确定碘斜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包头市中心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行腹部双能量CT(DECT)患者,筛选经临床/病理诊断为肝硬化患者59例(ALBI 1、2、3级分别27例、23例、9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患者15例,收集所有入组对象基线资料。通过DECT扫描的动脉期、门脉期、延时期获取碘值以及各期相间隔时间计算碘斜率,采用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进行肝功能分级。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碘斜率与ALBI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非参数K-W检验比较组间碘斜率的差异性;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碘斜率鉴别不同肝功能分组的诊断效能,并计算其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λ1、λ2与ALBI分级(r=-0.82,P<0.01;r=-0.66,P<0.01)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λ1在对照组、肝硬化组ALBI分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λ2在对照组和肝硬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λ1鉴别对照组vs. ALBI 1级、ALBI 1级vs. ALBI 2级、ALBI 2级vs. ALBI 3级的AUC为0.80、0.86、0.96;λ2鉴别对照组vs. ALBI 1级、ALBI 1级vs. ALBI 2级、ALBI 2级vs. ALBI 3级的AUC为0.64、0.78、0.76。结论:基于DECT的碘斜率与ALBI有显著相关性,能够作为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可靠指标,且随着肝硬化的加重,评估效能也逐渐提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T 碘斜率 肝硬化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准确性
下载PDF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
19
作者 王龙 薄金永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10-011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在本医院进行64排CT检查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62例,并以临床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CT在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中的表现形态学特征和准确性。主要观察... 本研究旨在探究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在本医院进行64排CT检查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62例,并以临床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CT在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中的表现形态学特征和准确性。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肠壁增厚、比较不均匀强化、肠腔狭窄、梗阻位置、邻近器官受累及并发症等。结果 64排CT在定性诊断中的影像学评估指标、诊断精确度比常规CT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排CT能够有效识别肠壁缺血性病变,准确判断其范围和程度,并为及时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 肠壁缺血 成像特征 诊断价值 病变识别 灵敏度 特异性
下载PDF
CT平扫测量食管壁厚度与胃镜下红色征的相关性
20
作者 王晓娟 王继涛 +4 位作者 李金龙 王文川 孟令雷 苗杰 高凤霄 《肝脏》 202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目的 分析内镜下红色征与食管壁厚度的关系,以无创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同时行内镜及CT平扫检查的12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有无红色征将研究对象分为有红色征组和无红... 目的 分析内镜下红色征与食管壁厚度的关系,以无创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同时行内镜及CT平扫检查的12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有无红色征将研究对象分为有红色征组和无红色征组。比较有红色征组与无红色征组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红色征相关的变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食管壁厚度的诊断效果。结果 125例患者中无红色征84例,有红色征41例。有红色征组患者血小板、血清白蛋白分别为75(46,93)×10^(9)/L、(34.45±4.49)g/L,均低于无红色征组的97(73,148)×10^(9)/L、(37.44±6.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Child-Pugh评分在红色征组分别为14.0(12.5,16.6)s、1.28(1.15,1.46)、8(7,9),均高于无红色征组,12.5(11.4,15.1)s、1.15(1.04,1.31)、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色征组腹水的发生率为48.8%高于无红色征组的29.7%。红色征组食管壁增厚明显(Z=-6.663,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食管壁增厚是红色征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05,95%CI:1.203~1.64,P<0.001)。诊断食管壁厚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 (95%CI:0.804~0.931,P<0.001),截断值为7.14 mm。结论 食管壁增厚可作为红色征的参考指标,为临床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提供分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征 内镜 肝硬化 食管壁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