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内外侧和外侧固定比较: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1
作者 陈臻 陈曦 +2 位作者 李晓婷 陈达鑫 洪伟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924-5932,共9页
目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对于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对于选择合适的技术仍存在分歧。因而,此次荟萃分析旨在评估单侧和双侧交叉钉固定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 目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对于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对于选择合适的技术仍存在分歧。因而,此次荟萃分析旨在评估单侧和双侧交叉钉固定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建库以来至2023-01-06发表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外侧交叉固定和单纯外侧固定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主要观察指标是影像学结果(Baumann角丢失、提携角丢失)、肘关节功能和常见并发症(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针道感染)。结果:①共纳入18项研究;②两组Baumann角丢失(P=0.47)、提携角丢失(P=0.47)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外侧固定组与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优秀的患儿比例分别为70.7%和74.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2);两组在针道感染发生率上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0.9),但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医源性尺神经损伤的风险更高(P=0.02);③然而,当采用小切口联合探查时,内外侧交叉固定组尺神经损伤的频率与外侧固定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2);④在GartlandⅢ型亚组中,两组在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优秀率(P=0.13)、尺神经损伤(P=0.13)和针道感染(P=0.61)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外侧固定技术相比,内外侧交叉固定方法更容易造成前臂的医源性神经损伤,但同时也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不过,通过小切口方法联合内外侧交叉固定似乎可以降低患者神经损伤的风险。因此,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采用小切口结合内外侧交叉固定可能是一种既保证结构稳定、又安全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外侧固定 内外侧交叉固定 外科固定 尺神经损伤 荟萃分析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内镜、微创和开放式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新武 韦华成 +1 位作者 李昊 魏芳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68-72,共5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内镜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LIF)、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经椎间孔腰椎椎...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内镜腰椎椎间融合术(Endo-LIF)、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就诊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Endo-LIF组、MIS-TLIF组、PLIF组三组,每组各50例。比较患者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间隙高度指数、病变节段活动度(ROM)。结果PLIF组的手术时间长于Endo-LIF组和MIS-TLIF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Endo-LIF组和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LIF组和MIS-T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Endo-LIF组少于MIS-TLIF组及PLIF组,MIS-TLIF组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Endo-LIF组短于MIS-TLIF组及PLIF组,MIS-TLIF组短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o-LIF组满意度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及ODI评分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椎间隙高度指数、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LIF、MIS-TLI、PLIF三种手术方法术后3个月的预后结果相似,PLIF术中透视次数最少,Endo-LIF创伤较小,在降低术中出血,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优势明显,术后恢复速度较快,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椎间融合术 内镜 微创 开放式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价值
3
作者 高艳 潘小文 +1 位作者 董晚亭 肖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BME)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位PDWI-FS序列扫描及MRI常规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BME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图像质量、... 目的:分析磁共振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PDWI-FS)序列诊断骨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BME)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矢状位PDWI-FS序列扫描及MRI常规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BME的检出情况、信号强度、图像质量、病灶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显示15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中134例存在225处BME征象,以膝关节外伤患者中多见。PDWI-FS序列显示病灶信号强度主要为3级,占比97.78%(220/225),MRI常规序列显示主要为2级,占比43.11%(97/225),且两种检查方法显示不同强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15.919,P<0.05)。PDWIFS序列显示病灶清晰程度、空间分辨力、图像变形及诊断信心评分[(4.09±0.45)分、(3.65±0.42)分、(3.25±0.37)分、(4.21±0.38)分]均高于常规序列[(3.88±0.39)分、(3.41±0.36)分、(3.14±0.35)分、(3.97±0.34)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9,t=5.314,t=2.645,t=5.765;P<0.05)。PDWI-FS序列显示病灶信噪比及周围组织对比噪声比[(2.07±0.23)、(5.52±0.64)]均大于常规序列[(2.01±0.22)、(5.17±0.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9,t=4.925;P<0.05)。结论:较MRI常规序列而言,磁共振PDWI-FS序列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效果,可为骨关节外伤性BME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 骨关节外伤 骨髓水肿 信号强度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影响初次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住院时间的因素分析
4
作者 马熠 方开云 +3 位作者 彭晶 王璐 孙立 朱焱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围术期因素。方法通过筛选纳入我院行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490例;记录术前一般情况、合并症、药物使用、手术方式、手术医生、麻醉方式、麻醉用药、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影响单侧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围术期因素。方法通过筛选纳入我院行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490例;记录术前一般情况、合并症、药物使用、手术方式、手术医生、麻醉方式、麻醉用药、手术时间、液体出入量和种类等相关参数;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关节置换术后影响LOS的因素。结果术后LOS为(9.63±5.13)d;THA、TKA和股骨头置换术后LOS分别为(8.80±4.70)d、(10.25±4.41)d和(11.94±7.09)d;手术时长(97.00±43.00)min;术后情况有急性肾功能损伤(AKI)80例(5.4%)、转入ICU病房99例(6.6%)、死亡5例(0.3%);其中年龄(P<0.001)、术前合并肺部感染(P=0.004)、手术医生的手术量和工作年限(P<0.001)、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P=0.028)、手术时长(P<0.001)、术后进入ICU(P<0.001)及术后发生AKI(P=0.047)与LOS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患者LOS增加2 d;术后入住ICU比未入住者LOS延长4 d;术后发生AKI的患者LOS增加3 d。结论年龄>70岁、术前合并肺部感染、手术时间>120 min、工作年限短和年手术量少的手术医生、术中输注红细胞、术后转入ICU以及发生AKI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LOS增加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时间 预测因素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单源双能量CT虚拟去钙成像对脊柱压缩性骨折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研究
5
作者 李微 王毅 +2 位作者 周宇 韩雪 王丹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2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单源双能量CT(DECT)的虚拟去钙(VNCa)成像在脊柱压缩性骨折骨髓水肿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60例胸椎及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两名... 目的:探讨利用单源双能量CT(DECT)的虚拟去钙(VNCa)成像在脊柱压缩性骨折骨髓水肿诊断准确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就诊的60例胸椎及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两名医生在未知MRI结果前提下,主观评估VNCa图像,计算对骨折椎体骨髓水肿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以MRI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水肿椎体与正常椎体CT值的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虚拟去钙图的CT值对脊椎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中共观察451个椎体,其中胸椎238个,腰椎213个,MRI诊断椎体骨髓水肿83个,正常椎体368个。以MRI检查为参考标准,阅片者使用VNCa图像进行诊断脊椎压缩性骨折骨髓水肿的灵敏度为87.95%,特异度为98.91%,准确率为96.90%。使用VNCa图像定量测定骨髓水肿的平均CT值(-13.82±24.97)HU高于正常椎体(-51.67±23.78)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98,P<0.05)。定量测定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骨髓水肿的截断值设定为-26.90 HU,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8.30%、84.50%和86.7%。结论:DECT的VNCa图像视觉和定量分析均可以有效诊断椎体压缩性骨折骨髓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源双能量CT 磁共振成像(MRI) 虚拟去钙(VNCa) 脊椎压缩性骨折 骨髓水肿
下载PDF
41例颈椎病失眠患者应用耳穴贴压联合呼吸补泻法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吕学红 魏雪红 +1 位作者 段梅欣 王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20-822,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配合呼吸补泻法治疗颈椎病变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颈椎病伴失眠症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诊治措施的基础... 目的观察耳穴配合呼吸补泻法治疗颈椎病变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颈椎病伴失眠症状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配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诊治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按压时配合患者呼吸补泻法治疗,2组患者治疗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结合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治疗结束后1周随访,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评价患者睡眠状况。结果2组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2组患者治疗后PSQI、SDR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2周后,2组患者SRSS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呼吸补泻法治疗颈椎病失眠患者,可较好提升患者的睡眠状况,且睡眠改善的远期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呼吸补泻法 颈椎病 失眠
下载PDF
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遗忘曲线规律对肩袖修复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唐琪 王欣 崔玉娟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784-2786,共3页
目的: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遗忘曲线规律对肩袖修复术(RCR)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关节镜下RCR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 目的: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遗忘曲线规律对肩袖修复术(RCR)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关节镜下RCR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遗忘曲线规律结合Teach-back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26、5.664、12.820,P<0.05);试验组患者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33、6.906、8.581,P<0.05);试验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00、17.673、10.549,P<0.05)。结论:Teach-back健康教育结合遗忘曲线规律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术后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肩袖修复术 Teach-back 遗忘曲线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左大腿股四头肌骨化性肌炎误诊骨旁骨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林翔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03-1105,共3页
1病例资料1.1病历资料患者男,15岁,因左大腿疼痛2个月余入院,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大腿疼痛,大腿前方触及一肿物,无皮肤红肿、发热及瘙痒等其他不适,否认局部外伤史,在当地医院行股骨正侧位X线检查示:左股骨中段内侧骨膜反应伴... 1病例资料1.1病历资料患者男,15岁,因左大腿疼痛2个月余入院,2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大腿疼痛,大腿前方触及一肿物,无皮肤红肿、发热及瘙痒等其他不适,否认局部外伤史,在当地医院行股骨正侧位X线检查示:左股骨中段内侧骨膜反应伴周围软组织异常密度影:骨旁骨肉瘤?为进一步诊治至我院。体格检查:左大腿前内侧肿块大小5 cm×4 cm×5 cm,表面皮肤色泽正常,皮温正常。未见血管怒张,无明显压痛,肿块质地偏硬可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骨旁骨肉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运动疗法改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新洲 黄捷 陆兰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70-0073,共4页
颈椎曲度变直患者较多,以运动疗法为方案,分析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22年1月,截止于2022年12月,该阶段配合此次研究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将3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实施针刀治... 颈椎曲度变直患者较多,以运动疗法为方案,分析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始于2022年1月,截止于2022年12月,该阶段配合此次研究的颈椎曲度变直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结果,将30例患者划分至对照组(实施针刀治疗),另外30例患者划分至实验组(实施运动疗法),设定2项观察指标,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组内治疗前后对比,以治疗后大于治疗前(P<0.05);颈椎生理曲度组间治疗后对比,结果显示更大的为实验组,更小的为对照组(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较轻的为治疗后,组间治疗后患者疼痛较轻的为实验组(P<0.05)。结论 在颈椎屈曲变直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运动疗法,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缓解疼痛的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曲度变直 颈椎病 针刀治疗 运动疗法
下载PDF
成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松林 成文翔 +2 位作者 张鹏 李志超 李念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成骨细胞是促进骨骼生成并维持骨强度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异常可以直接导致骨强度下降。程序性死亡是细胞代谢的终末事件之一,目前共有五种常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自噬、铁死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它们彼此间既协作又拮抗,在细... 成骨细胞是促进骨骼生成并维持骨强度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异常可以直接导致骨强度下降。程序性死亡是细胞代谢的终末事件之一,目前共有五种常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自噬、铁死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它们彼此间既协作又拮抗,在细胞代谢的不同阶段响应不同刺激发挥影响,是细胞正常行使职能的前提。成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对骨生成及骨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因此调节成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有望对骨质疏松起到直接治疗作用。本文拟对骨质疏松中成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及串扰关联进行综述,以期为调控成骨细胞死亡从而缓解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凋亡 自噬 铁死亡 焦亡 坏死性凋亡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11
作者 蒋睿 徐长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全关节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对骨折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关节恢复情况、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 目的探讨分析全关节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对骨折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关节恢复情况、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以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传统组(30例,传统切开内固定术治疗)和关节镜组(30例,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与术后7 d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关节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传统组更短;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ROM)均升高,且关节镜组均较传统组更高;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关节镜组均较传统组更低;关节镜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恢复更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无源医疗器械类医用耗材上市后监测监管研究热点与推进路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放 杨建龙 +6 位作者 李嘉悦 宁鹏 陈芳芳 时胜楠 邱晓岚 谢子归 崔泽实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166-17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无源医疗器械类医用耗材上市后监测监管的研究热点与推进路径。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机构网站和中国知网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进行相关文献、文件采集;梳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项数据,提... 目的:探讨基于无源医疗器械类医用耗材上市后监测监管的研究热点与推进路径。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相关机构网站和中国知网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进行相关文献、文件采集;梳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分项数据,提取期刊文献和文件主题要素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显示。结果: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逐年增加,2022年为694866份;在2019年至2022年4个统计年度数据中,无源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IVD)试剂的报告数也呈并行增加趋势,占年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总数的65.00%左右。期刊文献的常规文献计量表明该领域研究得到监管机构、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及生产企业不同程度参与,监管机构贡献了46篇,占文献总数的56.79%,其次是高校28篇;词篇共现分析显示,研究热点聚集在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国际经验解析、再评价、真实世界研究5类;我国监管机构高度重视上市后监测监管,2006年以来发布相关文件20余份,围绕安全有效愈渐深入。结论:研究热点从基于不良事件报告的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国际经验讨论逐步向主动监测、真实世界研究等方面深入。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尤其是无源医疗器械类医用耗材上市后监测监管需要在政府监管、医疗机构与消费者用户和生产经营企业3个维度同步推进,高校院所、行业组织协同助力,加强监测技术和方法学研究,建立真实世界研究数据资源库与数据标准,拓展不良事件监测序贯活动,研究制定风险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服务于我国医疗健康和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后监测监管 无源医疗器械 医用耗材 风险管理 主动监测 真实世界研究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标准化股骨前倾角的测量方法
13
作者 陈佳晖 马剑雄 +4 位作者 张士雄 王颖 柏豪豪 卢斌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0-300,共1页
目的股骨前倾角是评估股骨前扭转畸形的重要解剖学参数,然而临床中不同方法和不同测量者之间的测量值常存在较大偏差。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三维测量方法,验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改进现有的测量技术。方法选取50例(100例股骨)... 目的股骨前倾角是评估股骨前扭转畸形的重要解剖学参数,然而临床中不同方法和不同测量者之间的测量值常存在较大偏差。本研究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三维测量方法,验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改进现有的测量技术。方法选取50例(100例股骨)接受下肢CT扫描的患者,使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股骨模型。由两名独立的观察者分别标记股骨机械轴、股骨解剖轴并使用不同方法对股骨近端和远端轴线进行定位并测量股骨前倾角,分析比较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可靠性并提供基于三维模型测量股骨前倾角的方案。结果观察者之间股骨机械轴的定位坐标误差低于股骨解剖轴。股骨通髁轴与后髁切线定位坐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头球体扩大法定位股骨颈轴线的可靠性优于股骨颈圆柱体拟合法。最终两名观察者基于标准化方法测量的股骨前倾角分别为23.30°±9.41°和23.57°±9.97°,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组内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别为0.990(95%CI 0.985~0.993)、0.984(95%CI 0.976~0.990)和0.984(95%CI 0.976~0.989)。此方法与影像医生报告的测量值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以股骨机械轴作为投射方向,测量股骨通髁轴与股骨颈轴线的夹角作为股骨前倾角的方法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股骨通髁轴与后髁切线存在平均5.97°(范围1.48°~12.08°)夹角,基于股骨通髁轴测量的股骨前倾角小于后髁切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前倾角 三维重建技术 股骨近端 机械轴 投射方向 三维测量 三维模型 标准化方法
下载PDF
WHO《2024全球患者安全报告》及其与医疗器械相关安全问题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勇 张颖 +5 位作者 崔泽实 宋伟 赵小瑞 宁鹏 邱晓岚 康自新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198-204,共7页
从医学装备安全文化角度,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4年5月30日发布的《2024全球患者安全报告》,从中提取与医疗器械相关患者安全要素;结合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开展医疗器械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的建议,讨论进一步保障医疗器械临床使... 从医学装备安全文化角度,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4年5月30日发布的《2024全球患者安全报告》,从中提取与医疗器械相关患者安全要素;结合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开展医疗器械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的建议,讨论进一步保障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患者安全和加强安全管理的路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 医疗器械 全球患者安全行动计划 安全文化
下载PDF
大模型时代下的医疗人工智能技术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一帆 张泽瑞 +2 位作者 董敬 王浩 任海萍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189-194,共6页
人工智能(AI)与医疗应用结合已经衍生出大量的应用场景,从诊疗流程、数据融合、赋能医疗设备等多维度参与并改变了医疗行业。AI大模型是基于庞大的参数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高度准确和广泛的泛化能力。在面对医疗场景数据... 人工智能(AI)与医疗应用结合已经衍生出大量的应用场景,从诊疗流程、数据融合、赋能医疗设备等多维度参与并改变了医疗行业。AI大模型是基于庞大的参数规模和复杂程度的机器学习模型,具有高度准确和广泛的泛化能力。在面对医疗场景数据增长快、数据多模态、知识图谱庞大且复杂等问题时,AI大模型将诊断、决策、治疗、管理等医疗过程串联,进一步拓宽并延长了人工智能的医疗应用空间,将医疗数据高度利用。综述传统AI及大模型在医疗领域应用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并探讨大模型在数据治理、模态融合及可信性方面的问题,以期推动大模型与医疗的结合的落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医疗器械 医学数据 大模型
下载PDF
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研究
16
作者 刘英杰 史守良 +2 位作者 刘丽波 石运力 辛宇强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分析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SCS)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定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高度疑似SCS患者,分别给予X线、MRI检查,将试验检查、肌电图检查等综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X线、MRI... 目的:分析MRI与X线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SCS)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定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60例高度疑似SCS患者,分别给予X线、MRI检查,将试验检查、肌电图检查等综合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X线、MRI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X线、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绘制ROC曲线,分析X线与MRI诊断效能,比较X线、MRI颈椎曲度异常分型检出率。结果:MRI诊断准确率(91.67%)、灵敏度(92.45%)、特异度(85.71%)均高于X线(58.33%、64.15%、14.29%)(P<0.05)。Kappa检验X线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86),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5)(P<0.05)。X线颈椎曲度反弓(8.33%)、减小(21.67%)、S型(8.33%)检出率与MRI(20.00%、30.00%、20.00%)比较(P>0.05);X线颈椎曲度增大(28.33%)、垂直(33.33%)检出率高于MRI(13.33%、16.67%)(P<0.05)。结论:MRI可提高SCS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还可提供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横突孔狭窄、侧隐窝狭窄、后纵韧带增厚、黄韧带增厚、脊髓水肿或变性等影像学征象,临床价值较高。但X线在颈椎曲度增大、垂直方面的检出率高于MRI,临床医生在具体诊断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X线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诊断效能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儿童及青少年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系列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小芳 张蕾 +2 位作者 刘春生 郭志权 石运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6期72-75,8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2年4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儿童及青少年患儿的患侧与健侧MRI图像。对比分析患儿患侧内侧髌股韧带(MP...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2年4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儿童及青少年患儿的患侧与健侧MRI图像。对比分析患儿患侧内侧髌股韧带(MPFL)的撕裂部位与撕裂程度的相关性。按照软骨损伤分级系统(ICRS)将患侧关节软骨损伤分成4级,对比分析关节软骨损伤分级与关节软骨损伤部位的相关性。使用髌骨高度(ISI)、髌滑车指数(PTI)以及Caton-Deschamps指数(CDI)3种髌骨高度测量方法,对比分析患儿患侧膝关节与健侧膝关节髌骨高度的MRI数据差异。结果:110例MPFL损伤患者中部分撕裂73例,完全撕裂37例。MPFL髌骨附着处损伤完全撕裂(22例)与部分撕裂(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0,P<0.05),MPFL多发性损伤部分撕裂(40例)与完全撕裂(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0,P<0.05);MPFL中间段、股骨起源处损伤部分和完全撕裂比较差异不显著。110例骨软骨损伤中共有病灶162处,按损伤部位分髌骨侧55处,股骨侧33处,多发性损伤74处,骨软骨损伤部位与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53,P<0.05)。儿童及青少年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患儿患侧膝关节ISI、PTI以及CDI均低于健侧(χ^(2)=30.853、12.586、19.656,P<0.05)。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患儿MPFL的髌骨附着处损伤更容易出现完全撕裂,而多发性损伤更倾向于部分撕裂。患儿关节软骨损伤分级与损伤部位具有相关性。MRI是诊断MPFL损伤的重要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儿童及青少年 急性外伤性髌骨外侧脱位
下载PDF
瘤样钙盐沉着症的超声表现
18
作者 张静 梁羽 +2 位作者 黄富洪 陈琴 刘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瘤样钙盐沉着症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年龄、性别、压痛、质地、皮肤改变、血磷、碱性磷酸酶、血... 目的探讨瘤样钙盐沉着症的临床及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年龄、性别、压痛、质地、皮肤改变、血磷、碱性磷酸酶、血钙)及超声表现(病变部位、大小、内部回声、边界、后方声影、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血流信号)。结果44例瘤样钙盐沉着症患者共47个病灶,17个病灶位于臀部,9个病灶位于肢体,33个病灶呈无痛性包块。44例患者血钙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5例血磷升高。瘤样钙盐沉着症主要位于皮肤层、脂肪层或肌层内,不累及骨质。瘤样钙盐沉着症的超声表现分为3型,①结节状钙化灶堆积型:41个(87.23%)病灶表现为沙粒样或颗粒状钙化灶堆积呈结节状,所有结节后方均伴有声影,其中8个病灶边界较清楚,周边可见细窄的低回声带,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10个病灶周边见较宽的低回声带,边界可辨,血流信号较丰富;②囊性团块伴钙化灶沉积型:4个(8.51%)病灶表现为囊性团块,内可见分隔,囊壁及分隔多发细沙样或颗粒样钙化灶沉积伴声影,囊性团块边界不清晰,囊壁可见稀疏血流信号;③孤立粗大钙化灶型:2个(4.26%)病灶表现为孤立粗大钙化灶,后方伴宽大声影,边界较清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结论瘤样钙盐沉着症的临床及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多呈无痛性质硬包块,超声表现分为3型,病灶位于软组织内,不累及骨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样钙盐沉着症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医师诊断新鲜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李玲 郑爽爽 柳丽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软件对放射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在新鲜肋骨骨折病灶检出率的差异及其应用AI前后的一致性评价,评估应用AI后各级医师诊断新鲜肋骨骨折效能的提高情况。方法 收集因急性胸部外伤行胸部CT扫描病例300例,其中确诊为...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AI)软件对放射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在新鲜肋骨骨折病灶检出率的差异及其应用AI前后的一致性评价,评估应用AI后各级医师诊断新鲜肋骨骨折效能的提高情况。方法 收集因急性胸部外伤行胸部CT扫描病例300例,其中确诊为肋骨骨折的152例病例。将6位医师分为住院医师组和主治医师组两组,3人/组,对随机分配的300例CT图像独立阅片。在间隔为4周的洗脱期后,医师结合AI第2次阅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医师对新鲜肋骨骨折病灶及不同类型病灶检出率的差异,并评价各组应用AI前后的一致性、敏感度、特异度差异。结果 应用AI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对所有新鲜肋骨骨折、完全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的检出率均高于医师单独阅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医师+AI、主治医师+AI对全部肋骨骨折、不完全性骨折的Kappa值与Phi系数均明显提高,不完全性骨折提高幅度最显著。住院医师+AI、主治医师+AI检出新鲜肋骨骨折敏感度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单独阅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I可有效提高不同级别医师对新鲜肋骨骨折的检出效能,并提高不同级别医师之间的一致性、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鲜肋骨骨折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基于下肢全长X线片及CT平扫探讨鹅足肌腱对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胫骨远端轴位旋转的影响
20
作者 荆立忠 杨久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目的:基于下肢全长X线片及CT平扫探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OWHTO)后鹅足肌腱的有无对胫骨远端相对于胫骨近端轴位旋转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行MOWHTO的患者63例,根据术中对鹅足肌腱的处理情况,分为未松解组(对照组)、部分松解... 目的:基于下肢全长X线片及CT平扫探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OWHTO)后鹅足肌腱的有无对胫骨远端相对于胫骨近端轴位旋转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行MOWHTO的患者63例,根据术中对鹅足肌腱的处理情况,分为未松解组(对照组)、部分松解组(观察组1)和完全松解组(观察组2)各21例(21膝);同时收集自体腘绳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观察组3)21例(21膝)。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内均行下肢全长正侧位X线检查及髋膝踝CT平扫,测量解剖股骨胫骨角(a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胫骨扭转角(TTA),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及对照组aFTA分别由术前(180.85±2.51)°、(180.30±2.18)°、(181.01±2.06)°和(181.34±1.98)°,矫正为术后(173.85±1.83)°、(174.11±1.34)°、(173.33±1.56)°和(174.26±1.77)°;MPTA由术前(80.23±1.83)°、(79.37±1.62)°、(81.01±1.52)°和(80.90±1.37)°,矫正为术后(89.54±2.33)°、(88.26±1.89)°、(87.58±1.01)°和(88.42±1.25)°。4组间术前aFTA、术后aFTA、术前MPTA、术后MPT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术后与术前TTA差值分别为(-0.52±0.99)°、(-0.07±2.06)°、(-0.13±1.37)°和(-0.89±1.21)°,观察组2、观察组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完整的鹅足肌腱可导致MOWHTO后胫骨远端相对于胫骨近端内旋,对其进行松解会削弱此作用,在MOWHTO中需合理处理鹅足肌腱,以尽量避免非计划的胫骨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鹅足肌腱 前交叉韧带重建 胫骨扭转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