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5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联合表观弥散系数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迪丽阿热姆·艾海提 周仁冰 +5 位作者 左尔比亚·买买提 张春霞 马依迪丽·尼加提 戴国朝 努尔阿米娜·肉孜 艾斯卡尔江·霍加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40-45,共6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1 d行CTA、...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1 d和化疗结束后1 d行CTA、ADC全域直方图检查,比较CTA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ADC全域直方图定量参数ADC值水平。结果:40例宫颈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有效28例,无效12例。化疗后ADC值水平高于化疗前,BV、BF及PS水平低于化疗前,MTT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8、8.283、7.852、7.302、18.480,P<0.05)。与新辅助化疗有效患者相比,新辅助化疗无效患者ADC值水平较低,BV、BF、PS水平较高,MTT水平较低(t=2.988、6.654、3.767、7.851、6.237,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两项联合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无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T血管造影、ADC全域直方图单项检测,AUC分别为0.905、0.839、0.729。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ADC值和MTT水平升高,BV、BF及PS水平降低,且化疗有效患者ADC值、MTT水平高于无效患者,BV、BF及PS水平低于无效患者,CTA联合ADC全域直方图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无效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CT血管造影(CTA) 表观弥散系数(ADC) 价值分析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骨盆几何构型特点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璐阳 赵玉娇 +1 位作者 程悦 沈文(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盆底解剖异常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基础,PFD的发生与骨盆的几何构型有一定关联。基于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骨盆检查,能够直观显示骨盆形状并精准评估骨盆几何构型。就PFD病人骨盆横径、骨盆前后径、骶尾骨形态、耻骨... 盆底解剖异常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基础,PFD的发生与骨盆的几何构型有一定关联。基于CT、MRI等影像学方法进行骨盆检查,能够直观显示骨盆形状并精准评估骨盆几何构型。就PFD病人骨盆横径、骨盆前后径、骶尾骨形态、耻骨弓角度、骨盆面积等基于影像评估的骨盆几何构型特点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解剖 骨盆几何构型 骨盆测量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参数MRI组学列线图模型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3
作者 马晓亮 沈敏花 +4 位作者 马凤华 张国福 周建军 曾蒙苏 强金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6-314,322,共10页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组学列线图模型治疗前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EA)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于2020...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组学列线图模型治疗前预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al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EA)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前瞻性收集205例EEA临床及MRI资料,按6∶4随机分为训练集(n=123)和验证集(n=82)。分别在T2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图)及动态增强MRI序列勾画全肿瘤体积感兴趣区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采用单变量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LVSI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临床预测模型;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筛选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采用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与组学标签构建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模型验证。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评估模型效能,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临床应用价值。结果205例EEA中,LVSI(-)144例,LVSI(+)61例。患者绝经状态、CA125及CA199为LVSI(+)的临床独立预测因子,三者联合组成的临床预测模型AUC为0.714(训练集)和0.731(验证集)。从多参数MRI图像中共提取的8240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5个最佳特征构建MRI组学标签,AUC为0.860(训练集)和0.759(验证集)。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AUC为0.887(训练集)和0.807(验证集),优于单独的临床模型及组学模型,且在较大的阈值概率范围内临床-MRI组学列线图模型可获得更大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多参数MRI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可在治疗前有效预测EEA的LVSI状态,为临床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子宫内膜癌 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列线图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周清 刘源涛 +3 位作者 马凤华 鹿欣 张鹤 张国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2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了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与预后的... 目的通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了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合并子宫动静脉畸形(uterine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UAVM)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疑诊GTN的患者,在治疗前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CE-MRA扫描,对所有病例进行国际妇产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和预后评分。对患者的治疗方式(化疗、手术治疗、动脉栓塞治疗)及预后进行记录。结果共纳入44例GTN患者,包括5例胎盘部位滋养层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和39例其他GTN。PSTT合并UAVM 3例,GTN合并UAVM 23例。根据UAVM的存在与否,将39例其他GTN患者分为两组。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值<10000 mIU/mL和≥10000 mIU/mL的数据进行四格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病例的FIGO预后评分平均为(4.19±3.69)分和(6.70±3.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当β-hCG值≥10000 mIU/mL时,UAVM发生概率增加。预后评分越高,发生UAVM的可能性就越大。运用CE-MRA技术有助于更好地诊断UAV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 子宫动静脉畸形(UAVM)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E-MRA) 磁共振成像技术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研究
5
作者 罗肖红 林家乐 陈丽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2期311-313,325,共4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确诊或临床诊断的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诊断及超声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确诊或临床诊断的6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诊断及超声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的诊断准确率为95.00%(57/60)高于超声诊断的诊断准确率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诊断的误诊率为3.33%(2/60)低于超声诊断的误诊率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诊断的漏诊率为1.67%(1/60)低于超声诊断的漏诊率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在妇科急腹症中运用良好,诊断准确率较高,可明确诊断疾病类型,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妇科急腹症 临床价值 对比研究
下载PDF
LncRNA NEAT1通过靶向miR-103a-3p/SDF2轴调节滋养层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 被引量:2
6
作者 纪龙花 韩毓 +4 位作者 陈莲芳 陈婵 韦先梅 许文丽 王莉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滋养层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lncRNA NEAT1在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将人绒毛滋养层细胞HTR-8/SVneo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pcDNA-N... 目的:探讨lncRNA NEAT1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滋养层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lncRNA NEAT1在PE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将人绒毛滋养层细胞HTR-8/SVneo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pcDNA-NC组、pcDNA-NEAT1组、si-NC组、si-NEAT1组、si-NEAT1+inhibitor NC组、si-NEAT1+miR-103a-3p inhibitor组,分别检测各组HTR-8/SVneo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DF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LncRNA NEAT1、SDF2与miR-103a-3p的靶向关系。结果:LncRNA NEAT1在PE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与pcDNA-NC组比较,pcDNA-NEAT1组lncRNA NEAT1表达、SDF2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miR-103a-3p表达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NEAT1组lncRNA NEAT1表达、SDF2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miR-103a-3p表达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P<0.05)。下调miR-103a-3p表达可明显减弱沉默lncRNA NEAT1表达对HTR-8/SVneo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促进作用,并增加细胞凋亡(P<0.05)。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lncRNA NEAT1、SDF2与miR-103a-3p有靶向关系。结论:LncRNA NEAT1在PE胎盘组织中高表达,沉默lncRNA NEAT1表达可通过上调miR-103a-3p,抑制SDF2表达,促进滋养层细胞增殖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NEAT1 miR-103a-3p 子痫前期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素平 王艳云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9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疑似妇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探查,包括黄体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破裂及宫外孕等病症,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多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疑似妇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探查,包括黄体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破裂及宫外孕等病症,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多层螺旋CT的确诊率。结果60例疑似妇科急腹症患者中,经临床手术病理诊断56例确诊为妇科急腹症,其他4例(2例急性阑尾炎,2例肠梗阻)。妇科急腹症包括黄体破裂10例,卵巢囊肿破裂1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1例,盆腔脓肿15例,宫外孕8例;多层螺旋CT检查有54例[54/56(96.43%)]确诊为妇科急腹症患者,其中黄体破裂10例,卵巢囊肿破裂1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1例,盆腔脓肿14例,宫外孕8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测妇科急腹症有较高的确诊率,具有安全、便捷的辅助检测特点,是探查急腹症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治疗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急腹症 多层螺旋CT 手术病理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对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复发和无病生存率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季中 王高波 项万青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1期1433-1437,共5页
目的 建立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评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CCRT)后局部复发和无病生存率(DF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LACC患者并接受CCRT共152例为研究对象,以2:1随... 目的 建立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评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CCRT)后局部复发和无病生存率(DF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LACC患者并接受CCRT共152例为研究对象,以2:1随机分为建模集108例与验证集44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中位随访时间27.0个月。局部复发和DFS作为终点事件。治疗前采用体素内非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测量ADC、D和f值,轴位T2WI图像进行影像组学分析,得出R评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IVIMDWI参数和IVIM-DWI,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局部复发和DF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 建模集共记录37例复发(34.3%,37/108)和43例DFS(39.8%,43/108),验证集记录17例复发(38.6%,17/44)和21例DFS(47.7%,21/44)。Cox回归分析显示,EBRT剂量、f值和R1评分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EBRT剂量、f值和R2评分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建立预测复发和DFS的列线图模型,经ROC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建模集与验证集局部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2和0.865。列线图预测建模集与验证集DFS的AUC分别为0.876和0.813。校准曲线提示列线图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IVIM-DWI和影像组学能够提供更多有关肿瘤进展的图像信息,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评估LACC患者CCRT后局部复发和DFS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复发 无病生存率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下载PDF
CT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定位中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韦婷 成肇杰 +1 位作者 梁卫学 王占宇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CT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0例拟行放射治疗定位CT扫描的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CT扫描中管电压均为120 kV,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CT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0例拟行放射治疗定位CT扫描的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CT扫描中管电压均为120 kV,对照组采用固定管电流325 mAs行常规扫描,观察组采用管电流设值为450 mAs,并开启CARE Dose 4D技术进行扫描。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对两种扫描方式获取的CT图像采用双盲5分法进行主观评价。建立两组不同扫描方式下的CT值-相对电子密度(CT-RED)值转换曲线;比较两组图像的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大体肿瘤体积(GTV)的CT值、剂量长度乘积(DLP)、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图像主观评分中>4分患者比率分别为95%和75%,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8,P<0.05)。两组扫描方式的CT-RED值转换曲线基本重叠。观察组图像中腰髂肌、闭孔内肌和臀大肌的噪声值均比对照组更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83,t=-4.503,t=-8.968;P<0.001)。客观评价中两组图像SNR、CNR及GTV的平均CT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CTDI_(vol)和DLP值分别为(17.9±2.8)mGy和(835.4±130.2)mGy·cm,对照组分别为(25.4±1)mGy和(1201.1±56.3)mGy·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236,t=-11.526;P<0.05);观察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比对照组降低26.7%。结论: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定位中,CARE Dose 4D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和放射治疗剂量计算正确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自动曝光控制 图像质量 有效辐射剂量 CT管电流
下载PDF
卵巢富于细胞纤维瘤9例多模态MRI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10
作者 夏阳 戈文舜 裘华兴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期80-82,共3页
卵巢纤维瘤是最常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是卵巢纯间质肿瘤的一种亚型,由梭形至卵圆形、产生胶原的成纤维细胞组成,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4%[2]。约10%的卵巢纤维瘤肿瘤细胞非常丰富而胶原稀少,在仅有轻度核异型性时,称为富于细胞纤维瘤... 卵巢纤维瘤是最常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1],是卵巢纯间质肿瘤的一种亚型,由梭形至卵圆形、产生胶原的成纤维细胞组成,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4%[2]。约10%的卵巢纤维瘤肿瘤细胞非常丰富而胶原稀少,在仅有轻度核异型性时,称为富于细胞纤维瘤(CFs),可伴发腹水或胸水及CA125升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3]。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卵巢CFs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于细胞纤维瘤 卵巢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与儿童发育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文兴慧 黄官友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9期1770-1773,1778,共5页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出现使许多不孕不育个体获益,同时采用ART生育的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潜在长期后果也备受关注。采用ART生育儿童的晚期心脏疾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在明确ART有效性、安全性前,必须谨慎使用ART。为进一步完善ART...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出现使许多不孕不育个体获益,同时采用ART生育的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潜在长期后果也备受关注。采用ART生育儿童的晚期心脏疾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在明确ART有效性、安全性前,必须谨慎使用ART。为进一步完善ART,应将长期随访研究结果用于新技术开发中。此外,详细ART登记处信息以及围生期、儿童健康诊所、学校数据均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采用ART生育儿童的生长和健康状况,从而为完善ART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可塑性 辅助生殖技术 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 早期胚胎环境 长期健康
下载PDF
双腔球囊导管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席嘉元 江勇 +6 位作者 曹新华 朱瑛 吕梁 赵新湘 卫丁英 邵静宣 华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子宫腔输卵管碘水造影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双腔球囊导管插入子宫腔,注入2.5~3.5ml生理盐水或空气充盈球囊,使球囊卡于子宫颈峡部,堵住子宫颈内口,用助推器注入碘海醇充盈子宫及输卵管,如遇输卵管阻塞时,可进一步...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子宫腔输卵管碘水造影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应用双腔球囊导管插入子宫腔,注入2.5~3.5ml生理盐水或空气充盈球囊,使球囊卡于子宫颈峡部,堵住子宫颈内口,用助推器注入碘海醇充盈子宫及输卵管,如遇输卵管阻塞时,可进一步增高宫腔内压力,使造影剂钝性分离,开通阻塞输卵管,整个过程在电视监视下进行,并选择实时摄片。结果本组检查2698例女性不孕患者,插管成功2685例,成功率99.5%。诊断原发不孕806例,继发不孕1868例,其他24例。子宫腔造影:正常2198例(81.9%),各种先天性畸形249例(9.3%),各种后天性病变238例(8.9%),输卵管阻塞3082支。有98例曾在外院作过碘油造影,至今35例输卵管内仍有碘油潴留。输卵管重度积水117支(3.8%)。术中有轻度疼痛,无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安全有效,图像质量优良,能获得比碘油造影更多的信息。克服了碘油造影不能加压和部分患者输卵管内长期碘油潴留的缺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输卵管 碘水造影 双腔球囊导管 子宫输卵管 球囊导管 碘水造影 临床应用 双腔 碘油造影 女性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子宫腔造影
下载PDF
卵巢囊性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强金伟 廖治河 +2 位作者 周康荣 郑蔚巍 徐从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 提高CT诊断卵巢囊性病变的正确性。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12 1例共 161个卵巢区囊性病变 ,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61个病灶中 ,良性 10 2例 13 4个病灶 ,恶性 19例 2 7个病灶。 12 0个为完全囊性 ,41个... 目的 提高CT诊断卵巢囊性病变的正确性。材料与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12 1例共 161个卵巢区囊性病变 ,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61个病灶中 ,良性 10 2例 13 4个病灶 ,恶性 19例 2 7个病灶。 12 0个为完全囊性 ,41个有囊壁结节或实性部分 ,分别占 74.5 %和 2 5 .5 %。其中囊性畸胎瘤 2 1例 2 5个病灶 ,囊腺瘤 18例 ,均为单个病灶 ,囊腺癌 7例 12个病灶 ,Krukenberg瘤 5例 7个病灶 ,内膜异位囊肿 3 1例 3 9个病灶 ,黄体囊肿 8例 9个病灶 ,滤泡囊肿 8例 9个病灶 ,浆液或粘液性囊肿 11例 ,中肾管囊肿 10例 ,陈旧性异位妊娠 4例 ,卵巢输卵管脓肿、炎症积水 9例 13个病灶 ,其他 4例。术前CT诊断准确率 81.8%。结论 卵巢囊性病变种类较多 ,基本CT表现多类似 ,但良性病变常为圆形或卵圆形 ,囊壁薄而规则 ;恶性病变多为双侧不规则形 ,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 ,结节状。CT在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性病变 CT 诊断
下载PDF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科出血性疾病 被引量:54
14
作者 李选 山耘 +2 位作者 谢敬霞 韩劲松 高蓉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2-93,T016,共3页
2例产科出血性疾患(剖腹产术后子宫出血,宫颈妊娠子宫出血备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地控制了出血。宫颈妊娠的病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并成功的进行了剖宫手术,为宫颈妊娠的治疗开创了新的途径.我们认为动脉栓塞术安全.可靠.对产... 2例产科出血性疾患(剖腹产术后子宫出血,宫颈妊娠子宫出血备1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地控制了出血。宫颈妊娠的病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并成功的进行了剖宫手术,为宫颈妊娠的治疗开创了新的途径.我们认为动脉栓塞术安全.可靠.对产科出血性疾患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本文还对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治疗性 子宫出血
下载PDF
中国人卵巢动脉的血管造影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茂强 刘凤永 +3 位作者 段峰 王志军 王仲朴 宋磊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观察国人卵巢动脉(OVA)的血管造影解剖,为选择性OVA插管治疗提供信息。资料与方法对138例进行了前瞻性OVA造影。96例(盆腔疾病组)因盆腔或妇科疾病行髂内动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42例(无盆腔疾病组)为无盆腔或妇科疾病患者。针对患... 目的观察国人卵巢动脉(OVA)的血管造影解剖,为选择性OVA插管治疗提供信息。资料与方法对138例进行了前瞻性OVA造影。96例(盆腔疾病组)因盆腔或妇科疾病行髂内动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42例(无盆腔疾病组)为无盆腔或妇科疾病患者。针对患者的原发疾病,按常规完成血管造影检查后行腹主动脉造影和选择性OVA造影,观察OVA的起源、走行、管径及参与盆腔疾病的供血情况。结果138例中,102例行两侧OVA选择性插管成功,96.1%的OVA发自腹主动脉前外侧壁,异位开口发生率占3.9%。两侧OVA开口在同一水平者占41.2%,左侧OVA开口高于右侧者占56.9%,右侧高于左侧者占2.0%。96.4%的OVA开口于L2椎体上缘至L3椎体下缘之间,98.6%开口低于肠系膜上动脉、98.2%低于肾动脉开口,左侧OVA开口高于肠系膜下动脉开口者占96.9%、右侧OVA开口高于肠系膜下动脉开口者占81.3%。在盆腔疾病组,至少有一侧OVA参与盆腔疾病供血者占34.4%。无盆腔疾病组OVA直径左侧为(0.9±0.3)mm(98.6%≤1.1mm),右侧为(0.8±0.3)mm(95.6%≤1.1mm);盆腔疾病组,左侧OVA直径为(1.7±0.6)mm,右侧直径为(1.8±0.8)mm;有盆腔疾病组与无盆腔疾病组之间的OVA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9,P=0.00001)。结论卵巢动脉造影所见,包括其起源、开口与椎体的相对位置、管径及分支供血分布等,对介入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动脉 动脉造影 解剖学 动脉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盆腔动脉造影正位与斜位对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的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建国 贺能树 +3 位作者 张长林 吕提文 张国欣 管桐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的最佳位置 ,指导医生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髂动脉血管造影的结果 ,采用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血管造影 ,以及采用不同角度的同侧斜位造影 (将斜位造影分为 16°~ 3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的最佳位置 ,指导医生超选择子宫动脉插管。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髂动脉血管造影的结果 ,采用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血管造影 ,以及采用不同角度的同侧斜位造影 (将斜位造影分为 16°~ 30°,31°~ 4 5° ,4 6°~ 6 0°三组 ) ,对子宫动脉开口显示结果进行对比 ,选择出显示子宫动脉开口的最佳位置与角度。结果  (1)正位、同侧斜位和对侧斜位对子宫动脉开口的显示率分别为 6 %、6 5 .4 %和 12 .5 %(χ2 =2 8.12 ,P <0 .0 1)。 (2 )同侧斜位 16°~ 30°、31°~ 4 5°和 4 6°~ 6 0°对子宫动脉开口的显示率分别为 2 5 %、85 .7%和75 %。结论 髂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开口的最佳位置为同侧斜位 ;最佳倾斜角度为 31°~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动脉造影 正位 斜位 子宫动脉开口显示 动脉血管造影 比较
下载PDF
经导管栓塞治疗危及生命的盆腔大出血 被引量:22
17
作者 胡国栋 郭俊渊 +3 位作者 黄志程 周义成 陈锦华 柳学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9-91,T013,共4页
盆腔大出血(PMH)手术止血困难,常危及患者生命.经导管栓塞治疗(TCE)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能立即和持久止血。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TCE 治疗盆腔大出血18例,其中产伤,产后出血8例,妇科肿瘸出血7例(绒癌2例、恶葡2例,子宫肌瘤术后出... 盆腔大出血(PMH)手术止血困难,常危及患者生命.经导管栓塞治疗(TCE)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措施,能立即和持久止血。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TCE 治疗盆腔大出血18例,其中产伤,产后出血8例,妇科肿瘸出血7例(绒癌2例、恶葡2例,子宫肌瘤术后出血2例、卵巢癌出血1例),直肠癌侵及膀胱和阴道大出血各1例,臀部刀伤后血肿1例。全部病例中除1例产后大出血经多次栓塞才止血外,其余病例均1次栓塞后立即止血,并随访观察(观察时间2~102天)均无再出血.所用栓塞剂为明胶海绵,部分病例采用明胶海绵与闭塞弹簧圈合并应用.全部病例除栓塞后一过性臀部缺血性疼痛外,无1例有并发症发生.本文对栓塞方法、栓塞剂的选择及并发症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大出血 经导管栓塞
下载PDF
乳腺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9
18
作者 杜红文 张毅力 +2 位作者 张蕴 张月浪 徐贵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评价影像检查对乳腺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74例均做了钼靶X线摄影检查,其中19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10例超声检查和3例核磁共振检查。结果:74例钼靶X线平... 目的:评价影像检查对乳腺增生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74例均做了钼靶X线摄影检查,其中19例做了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10例超声检查和3例核磁共振检查。结果:74例钼靶X线平片检查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44例(59.5%),结节影18例(24.3%),无异常发现者12例(16.2%)。1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表现为囊肿型8例,囊肿伴导管硬化型6例,导管增生硬化型3例,终末导管囊性扩张型2例。10例肿块性患者的超声表现:实性病变8例,呈低回声;囊性病变2例,呈无回声液性暗区,伴有明显的后回声增强效应。3例乳腺囊肿,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的高信号。结论:乳腺增生症的多种影像学表现反映其复杂多样的病理特点,钼靶X线摄影联合超声、MRI检查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断帮助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钼靶X线检查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 超声 MRI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姜平 谭季春 +1 位作者 郭帅帅 付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86-1287,共2页
目的:为了监测卵巢血流与IVF结局的关系。方法:2002年11月-2003年11月对来妇婴医院行常规IVF助孕的174例妇女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测定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174例接受常规IVF-ET助孕的妇女,妊娠55例,未妊... 目的:为了监测卵巢血流与IVF结局的关系。方法:2002年11月-2003年11月对来妇婴医院行常规IVF助孕的174例妇女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测定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结果:174例接受常规IVF-ET助孕的妇女,妊娠55例,未妊娠119例。妊娠组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的PI、RI与未妊娠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型子宫内膜妊娠率高。结论:在IVF-ET周期中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血流及子宫内膜类型可作为预测IVF结局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彩色多普勒 生殖技术
下载PDF
超声辐照兔外阴皮肤的病理学转归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建武 杨芃 +2 位作者 王智彪 熊正爱 李成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30-15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制。方法:实验兔随机分成辐照组4组(每组10只)及对照组(10只)。辐照组以CZF-1超声治疗仪样机对兔外阴皮肤真皮层进行连续直线辐照,功率4W,4组分别于辐照后1、4、7和14天取材,对照组不辐照立即取材。...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制。方法:实验兔随机分成辐照组4组(每组10只)及对照组(10只)。辐照组以CZF-1超声治疗仪样机对兔外阴皮肤真皮层进行连续直线辐照,功率4W,4组分别于辐照后1、4、7和14天取材,对照组不辐照立即取材。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超声辐照后第1天外阴充血水肿,皮肤完整,稍硬,增厚感,皮温升高。第4天外阴充血水肿消失,仍然稍硬,皮温正常。第7天后外阴外观正常,皮肤色泽及质地同辐照前。组织学变化:超声辐照后第1天,表皮完好,真皮乳头层水肿,轻度充血。第4天充血水肿消退,可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第7天后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增生。第14天与正常外阴皮肤一致。超微结构变化:第1、4、7天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微吞饮小泡数量多,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神经纤维内线粒体肿胀。结论:提示超声有利于微血管、胶原纤维和神经末梢的增生与修复。推测超声用于外阴白色病变临床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外阴白色病变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