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脱适应与急性高原反应及心脏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生岳 周其全 +4 位作者 冯恩志 闫自强 田忠新 殷和 石自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反应(HADAR)与急性高原反应(AHAR)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由低海拔(1 500 m)进入高原(3 700~4 800 m)并从事重体力作业的男性军人96名,年龄18~35岁。在高原上,根据AHAR症状评分分为重度组(A组,24)、轻中度组(B组,...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反应(HADAR)与急性高原反应(AHAR)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由低海拔(1 500 m)进入高原(3 700~4 800 m)并从事重体力作业的男性军人96名,年龄18~35岁。在高原上,根据AHAR症状评分分为重度组(A组,24)、轻中度组(B组,47)和无AHAR组(C组,25)。返回低海拔后,根据HADAR症状评分分为重度组(E组,19)、轻中度组(F组,40)和无HADAR组(G组,37)。在该高度停留50 d后下撤前和返回低海拔(1 500 m)后12 h、15 d、30 d分别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内径(RVID)、右心室流出道(RVOT)、左心室内径(LVI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乳酸脱氢酶同功酶-1(LDH-1)浓度,并与低海拔(1 500 m)50名健康军人(D组)比较。结果:A组mPAP、RVID、RVOT、RVID/LVID比值、Tei指数、CK-MB、LDH-1水平显著高于,LVEF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B组与C组之间和C组与D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LVID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HAR总计分与HADAR总计分呈显著正相关(r=0.863,P<0.01)。返回低海拔12 h,E组mPAP、RVID、RVOT、RVID/LVID比值、Tei指数、CK-MB、LDH-1水平显著高于,LVEF显著低于F组、G组和D组,F组与D组之间和G组与D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返回低海拔15 d,E组mPAP、RVID、RVOT、RVID/LVID比值显著高于F组、G组和D组(P<0.01或P<0.05),F组与G组和D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但G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LVEF、Tei指数、CK-MB、LDH-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返回低海拔30 d,E、F、G组各项指标与D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ADAR程度与AHAR、心脏受损程度密切相关,在高原AHAR和心脏受损越重,返回低海拔HADAR和心脏受损越重,右心形态学受损恢复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脱适应 急性高原反应 心脏形态学 心功能 心肌酶 低海拔
下载PDF
黄芪百合颗粒对高原低氧模型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玲 安方玉 +6 位作者 刘永琦 骆亚莉 伍志伟 王凤梅 任春贞 卢志伟 苏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3-77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百合颗粒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肠黏膜及肠道菌群稳态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高压氧舱建立高原低氧模型小鼠。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黄芪百合颗粒制剂低、中、高剂量[1.75、3.5、7g/(kg·d)]组。常规饲养3... 目的观察黄芪百合颗粒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肠黏膜及肠道菌群稳态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高压氧舱建立高原低氧模型小鼠。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黄芪百合颗粒制剂低、中、高剂量[1.75、3.5、7g/(kg·d)]组。常规饲养3d后灌胃给药,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双蒸水,1次/d,连续17d。除空白组外,第15天起各组小鼠每日灌胃30min后于低压氧舱中模拟高海拔环境进行低氧暴露,连续3d。第18天出舱后取小鼠新鲜粪便抹片观察菌群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肠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肠道球菌及革兰阴性菌百分比(分别为65.2%±2.4%、56.7%±3.3%)明显高于空白组(分别为24.7%±1.2%、23.2%±1.5%,P<0.05),小肠和结肠肠黏膜坏死水肿病理评分(分别为3.10±0.99、3.30±0.67)及炎性细胞计数(分别为15.93±3.30、16.40±3.97/HP)明显高于空白组(分别为0.70±0.67、0.80±0.78、4.07±2.12、4.28±2.16/HP,P<0.05),肠组织HIF-1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百合颗粒中、高剂量组肠道球菌百分比(分别为46.7%±2.0%、32.0%±2.6%)及革兰阴性菌百分比(分别为34.2%±1.6%、28.0%±2.8%)明显下降(P<0.05),小肠和结肠肠黏膜坏死水肿病理评分(小肠分别为2.30±1.33、2.10±0.94,结肠分别为2.50±1.08、1.90±0.99)明显降低(P<0.05),炎性细胞计数(小肠分别为13.26±2.34、10.93±3.67/HP,结肠分别为14.40±2.02、11.33±2.96/HP)明显降低(P<0.05),肠组织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黄芪百合颗粒制剂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肠道微生态及肠黏膜屏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百合颗粒 高原低氧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魏征华 资云海 +5 位作者 董志伟 武文方 马建新 钱桂生 王关嵩 周其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调查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地区后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93名(年龄40~75岁,平均55.5岁)移居西藏拉萨地区(海拔3650m)和青海格尔木地区(海拔2780m)5~35年,并在近2年返回平原地区的高原移居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 目的调查高原移居者返回平原地区后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状况及趋势。方法对293名(年龄40~75岁,平均55.5岁)移居西藏拉萨地区(海拔3650m)和青海格尔木地区(海拔2780m)5~35年,并在近2年返回平原地区的高原移居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293名移居者中220名(75.1%)出现脱适应症状,涉及神经、呼吸、消化、循环等多个系统。自高原返回昆明(2200m)、北京(40m)、郑州(100m)三地的移居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分别为61.0%、83.7%、82.4%,其中返回北京及郑州地区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返回昆明地区者(P<0.01)。移居高原20年以上组返回昆明、北京、郑州后高原脱适应发生率分别为69.2%、94.2%、93.3%,明显高于移居高原10年组(分别为47.5%、67.6%、66.7%)。拉萨地区移居者返回昆明、北京、郑州后高原脱适应症发生率分别为68.8%、92.0%、89.7%,明显高于青海格尔木地区移居者(分别为48.8%、72.2%、72.7%)。结论高原移居者从高原返回平原地区的海拔高度差越大、在高原居住的时间越长、移居地海拔高度越高,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发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原移居者 脱适应症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急性高原病的疾病减员率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游海燕 高钰琪 +1 位作者 李潇潇 黄朝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0-993,共4页
目的分析海拔高度与急性高原病(AMS)疾病减员率的关系,为部队急进高原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不同海拔AMS减员人数及发病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分析AMS减员率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海拔高度与AMS... 目的分析海拔高度与急性高原病(AMS)疾病减员率的关系,为部队急进高原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不同海拔AMS减员人数及发病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分析AMS减员率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海拔高度与AMS减员率存在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r=0.868,P<0.01)。3500~5270m范围内AMS减员率(P)与海拔高度(h)二次方曲线拟合方程为P=64.542-0.034h+4.90×10-6h2,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曲线拟合度好(决定系数R2=0.835,F=35.492,P<0.01)。海拔3500~4000m与4000m以上高度AMS减员率分别为5.74%±3.70%(95%CI 2.64%~8.83%)和17.53%±10.16%(95%CI 9.72%~25.3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7,P<0.05)。结论 AMS减员率随海拔高度增加呈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为开展AMS减员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急性 军事人员 高海拔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缺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禾 蔡颖 +3 位作者 王涛 刘辉 田原 董兆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复合NaCN中毒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均分为平原实验组和高原实验组。平原实验组大鼠在常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高原实验组大鼠置4000m低压舱中预处理3d后开始实验。两组各取6只大鼠麻醉后进行气管和左... 目的研究缺氧复合NaCN中毒对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均分为平原实验组和高原实验组。平原实验组大鼠在常规实验室内进行实验,高原实验组大鼠置4000m低压舱中预处理3d后开始实验。两组各取6只大鼠麻醉后进行气管和左侧颈总动脉插管,术后静待30min后,背部皮下注射NaCN3.6mg/kg,记录中毒前10min(-10min)、中毒即刻及中毒后10、20、30、40、50、60、90min各时相点左心室收缩压峰值(m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和心率(HR);余下两组各36只大鼠皮下注射3.6mg/kgNaCN,于中毒即刻及中毒后0.5、1、2、4、6h取动脉血测定心肌酶谱(AST、LDH、CK、CK-MB)。结果与平原实验组比较,高原实验组大鼠NaCN中毒后mLVSP、+dp/dtmax、HR、心肌酶谱的变化更为明显且更难以恢复正常。心肌酶谱中以LDH变化最为显著,这与缺氧环境下无氧呼吸相应增强一致。结论高原缺氧后NaCN中毒对大鼠心脏功能影响较平原更为严重,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氰化钠 心脏功能试验
下载PDF
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训练对高原习服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永超 金国辉 +5 位作者 叶忠明 张磊 庞斌 张红军 陈学庚 刘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2-1382,共1页
急性高原反应是部队进驻高原后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部队官兵提前进行缺氧训练,对促进习服高原缺氧环境,缩短适应调整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航空兵部队某部进驻高原驻训前,利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对部分飞行员和地面官... 急性高原反应是部队进驻高原后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原因。部队官兵提前进行缺氧训练,对促进习服高原缺氧环境,缩短适应调整时间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航空兵部队某部进驻高原驻训前,利用飞行员抗荷抗缺氧能力检测仪对部分飞行员和地面官兵进行适应性缺氧训练,以观察高原习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习服 缺氧
下载PDF
高原缺氧对氰离子代谢的影响及其中毒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云鹏 赵远鹏 +5 位作者 赛燕 田原 刘辉 唐禾 汤婧 董兆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研究高原缺氧对氰离子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毒机制。方法家兔12只,雄性SD大鼠72只,分别随机均分为平原和高原氰化钠中毒组。家兔背部皮下注射2mg/kg氰化钠,分别于中毒后0、5、7、10、20、30、60、120min取股静脉血检测血氰、血红... 目的研究高原缺氧对氰离子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毒机制。方法家兔12只,雄性SD大鼠72只,分别随机均分为平原和高原氰化钠中毒组。家兔背部皮下注射2mg/kg氰化钠,分别于中毒后0、5、7、10、20、30、60、120min取股静脉血检测血氰、血红蛋白及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大鼠背部皮下注射3.6mg/kg氰化钠,分别于中毒后0、0.5、1、2、4、6h取心脏血及肝脏组织,测定血氰含量及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家兔氰化钠中毒代谢动力学呈一室模型。大鼠平原及高原氰化钠中毒后血液中氰离子浓度均在30min达到最高值,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肝脏病理学检查表明高原缺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导致的肝脏损伤重于平原氰化钠中毒。结论高原缺氧可明显影响氰化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加重其对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的抑制,引起更为严重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氰化钠 血红蛋白类 细胞色素氧化酶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习服方法对军人急进高原急性高原反应的干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海威 张津津 +2 位作者 李良 翟红霞 夏云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阶梯习服训练、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对军人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平原(海拔1000 m以下)地区青年士兵100例,按习服方法分为A、B组,每组50例。A组为阶梯训练组,B组为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观察2组进入训练基... 目的探究阶梯习服训练、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对军人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平原(海拔1000 m以下)地区青年士兵100例,按习服方法分为A、B组,每组50例。A组为阶梯训练组,B组为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观察2组进入训练基地前、后平静状态下心率、血氧饱和度(SaO_2)指标,及训练后AM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进入训练基地后(3000 m、4000 m及预订海拔高度),随着进驻或模拟高度的增加,2组心率和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渐进式习服训练后,进驻预订海拔高度1 d,2组A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能等效生理高度的高原习服训练效果,均能提高部队军人的缺氧耐力,促进高原低氧习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缺氧 习服 军事人员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变化的影响及其抗渗漏机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平 周其全 +2 位作者 罗涵 袁月 周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急性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抗渗漏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单纯缺氧组(SH组)和药物治疗组(DT组),每组25只。NC组大鼠不做减压处理。SH组和DT组大鼠...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急性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抗渗漏机制。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C组)、单纯缺氧组(SH组)和药物治疗组(DT组),每组25只。NC组大鼠不做减压处理。SH组和DT组大鼠放入模拟海拔4000m的高原环境模拟舱内,力竭运动2d,再将模拟海拔高度调整至7000m,继续减压3d。光暗周期24h,舱内温度18℃,自由饮食水。减压至第3天,DT组大鼠给予七叶皂苷钠5mg/kg,腹腔注射,1次/d。其余两组在相应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同法处理。减压结束后,NC组在平原环境下取材,其余两组在模拟海拔5000m环境中迅速取材。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伊文思蓝(EB)示踪法检测BBB通透性,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硝酸镧示踪法观察BBB紧密连接(TJ)和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咬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ccludin、胶质附着蛋白(Zo-1)和闭锁蛋白-5(Claudin-5)的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及DT组相比,急性缺氧5d后SH组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NC组与DT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NC组海马神经元脱失严重,水肿明显,DT组神经元脱失减少,水肿减轻;透射电镜示NC组硝酸镧颗粒通过开放的紧密连接弥散性沉积至脑间质,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明显,DT组镧颗粒渗漏减少、水肿程度减轻。Occludin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NC组最低(P<0.01),在DT组最高(P<0.05)。与SH组比较,Zo-1和Claudin-5 mRNA在NC组和DT组均显著升高(P<0.05),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低氧暴露可使大鼠脑Occludin蛋白和Occludin、Zo-1、Claudin-5基因表达显著降低,BBB通透性增加,七叶皂苷钠能上调Occludin蛋白和Occludin、Zo-1、Claudin-5基因表达,降低BBB通透性,从而发挥抗渗漏和保护BBB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缺氧 脑水肿 血脑屏障 紧密连接部
下载PDF
低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大鼠肺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吉清 田原 +5 位作者 蔡颖 唐禾 刘辉 王涛 尹仕伟 董兆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低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大鼠的肺损伤效应。方法以低压氧舱模拟4 000m低氧环境。72只大鼠随机分为海拔308m中毒组和海拔4 000m中毒组。皮下注射3.6mg/kg NaCN,分别于0、0.5、1、2、4、6h取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目的探讨低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大鼠的肺损伤效应。方法以低压氧舱模拟4 000m低氧环境。72只大鼠随机分为海拔308m中毒组和海拔4 000m中毒组。皮下注射3.6mg/kg NaCN,分别于0、0.5、1、2、4、6h取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伊文思蓝(EB)含量,酸性磷酸酶(ACP)、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结果NaCN中毒后BALF中LDH、ACP及AKP活性明显增高,0.5h最高。低氧(海拔4 000m)复合NaCN中毒大鼠BALF中LDH、ACP及AKP活性明显高于同一时相点单纯(海拔308m)NaCN中毒大鼠。低氧复合NaCN中毒能引起肺组织和BALF中的GSH含量、SOD和GSH-PX活力下降,并引起MDA含量增加,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远大于单纯NaCN中毒的效应。结论在低氧条件下NaCN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肺损伤程度加重,严重影响大鼠肺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肺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钠 缺氧 肺损伤
下载PDF
缺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家兔动脉血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但国蓉 赵远鹏 +2 位作者 蔡颖 赛燕 董兆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家兔动脉血气成分的影响。方法以人工低压氧舱模拟4 000m高原缺氧环境。2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4组:高原高剂量组(2mg/kg),高原低剂量组(1.5mg/kg),平原高剂量组(2mg/kg),平原低剂量组(1.5mg/kg)。高原... 目的探讨缺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家兔动脉血气成分的影响。方法以人工低压氧舱模拟4 000m高原缺氧环境。20只家兔随机均分为4组:高原高剂量组(2mg/kg),高原低剂量组(1.5mg/kg),平原高剂量组(2mg/kg),平原低剂量组(1.5mg/kg)。高原组动物在低压氧舱内预处理72h后进行实验。以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动物后进行股动脉插管,腹腔注射NaCN毒剂(2mg/kg或1.5mg/kg)。分别于NaCN中毒前10min(-10min),中毒后5、10、15、20、30、60、120和180min采血测定动脉血气变化。结果高原缺氧72h后动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与平原组中毒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H值和碳酸氢根(HCO-3)浓度与平原组中毒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aCN中毒后动脉血pH值先升高后降低,PaO2显著升高,PaCO2和HCO-3浓度显著降低。结论NaCN中毒后酸碱平衡紊乱,早期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后期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氰化钠 血气分析
下载PDF
高原汽车部队驾驶员腰椎的保护和腰痛的防治
12
作者 于红 何丽华 +2 位作者 吴闻文 王生 侯树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86-888,共3页
目的结合高原汽车部队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防治高原汽车驾驶员的腰痛,并观察其长期疗效。方法对观察组372名男性青年驾驶员采用佩带腰带和腰背部相互按摩作为防治腰痛的措施,对照组545名男性青年驾驶员无任何防护措施,正... 目的结合高原汽车部队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防治高原汽车驾驶员的腰痛,并观察其长期疗效。方法对观察组372名男性青年驾驶员采用佩带腰带和腰背部相互按摩作为防治腰痛的措施,对照组545名男性青年驾驶员无任何防护措施,正常驾驶状态下观察16个月后,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腰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腰痛患病率为3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8%(P<0.01);坚持佩带腰带并经常按摩的人群中腰痛患病率明显低于未坚持佩带并经常按摩者(P<0.05)。结论驾驶员高发腰痛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佩带腰带并进行相互间按摩是防治高原汽车驾驶员腰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汽车驾驶 军事人员 腰椎 腰痛
下载PDF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运动后动脉血气的影响
13
作者 王立祥 李春伶 +4 位作者 郑静晨 刘亚华 付一登 蔡蓓蓓 孙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 血气分析 缺氧
下载PDF
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2例超声诊断
14
作者 张航 刁宗平 章建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4-936,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MEN-2)的发病特点及超声诊断思路,以期提高MEN-2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2例经病理确诊的MEN-2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超声诊断过程,总结... 目的探讨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MEN-2)的发病特点及超声诊断思路,以期提高MEN-2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就诊的2例经病理确诊的MEN-2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超声诊断过程,总结超声诊断思路。结果病例1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腹部超声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多发嗜铬细胞瘤,因双侧受累故引起注意,从而进一步对其他内分泌腺体进行排查发现右侧甲状腺中上交界处占位,胰腺区未见异常,超声最终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病例2因反复尿路结石发作多年,考虑其症状可能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随后超声检查发现甲状旁腺增生及甲状腺髓样癌,因此进一步检查了胰腺、肾上腺等多个内分泌器官,最后发现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从2例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入手,配合超声影像检查与之关联的多个病变的内分泌腺体,再经病理证实从而对2例MEN-2做出精准诊断。结论MEN-2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难度高,掌握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超声诊断思路有助于早期发现与诊治MEN-2这一多器官受累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多发性内分泌瘤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嗜铬细胞瘤 甲状旁腺增生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普通冻伤与高原冻伤血液微循环恢复的差异 被引量:13
15
作者 焦明克 楼林 +6 位作者 胡劼 焦琳 许文娟 张鹏 耿西亮 冯景 王忠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普通冻伤与高原冻伤伤口愈合过程中血液微循环恢复的差异。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冻伤组和高原冻伤组,每组8只。普通冻伤组直接采用液氮渗透法通过控制冷冻时间制作中度冻伤模型。高原冻伤组大鼠缺... 目的探讨普通冻伤与高原冻伤伤口愈合过程中血液微循环恢复的差异。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冻伤组和高原冻伤组,每组8只。普通冻伤组直接采用液氮渗透法通过控制冷冻时间制作中度冻伤模型。高原冻伤组大鼠缺氧习服1周后,采用与普通冻伤组相同的方法制作高原冻伤模型。建模后第3、7、11、15、19、23天,比较各组伤口面积,然后采用鼠尾静脉注射Sono Vue微泡的方法进行超声造影,对伤口血液微循环进行成像,并采用Image Pro软件对微泡浓度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微循环恢复情况。结果在不同时间点,高原冻伤组伤口面积均明显大于普通冻伤组(P<0.05)。空白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微泡浓度均保持在约27×109个/ml水平。而高原冻伤组微泡浓度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普通冻伤组(P<0.05),普通冻伤组微泡浓度在伤后3、7、11、15、19天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在伤后第23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已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原冻伤伤口血液微循环的恢复速度低于普通冻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冻伤 微循环 超声造影
下载PDF
消痰解郁方对急进西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玉兴 李晓云 +5 位作者 魏品康 安花花 蔺彩娟 贺雅萍 郭建魁 权元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9-87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消痰解郁方对急进西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550名急进高原军人进行调查,筛选出睡眠障碍军人100例,按照前瞻、完全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n=50),共治... 目的观察中药消痰解郁方对急进西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550名急进高原军人进行调查,筛选出睡眠障碍军人100例,按照前瞻、完全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n=50),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测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急进高原军人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成人,睡眠紊乱因子分显著高于失眠症患者,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失眠症患者。消痰解郁方可降低睡眠障碍军人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因子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总有效率为91.49%,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急进西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不佳,消痰解郁方可改善急进西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睡眠障碍 消痰解郁方 军事人员
下载PDF
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疆 刘毅 +4 位作者 蔡黔 张诚 张鲜英 张斌 肖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脏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分别在1517m和3848m两个海拔高度建立30%TBSAⅢ度高原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即时复苏组(IFR组,伤后即刻腹腔... 目的探讨高原不同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肾脏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40只,分别在1517m和3848m两个海拔高度建立30%TBSAⅢ度高原烫伤模型,随机分为即时复苏组(IFR组,伤后即刻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ml/kg,n=60)、延迟复苏组(DFR组,伤后6h开始按4ml/kg补液,n=50)和假烫对照组(NC组,n=10),分别于伤后1、6、12、24、72和168h取材,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海拔梯度上升,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水肿、颗粒变性、坏死及崩解;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现不同程度扩张、充血,内皮细胞变性及坏死;肾间质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程度DFR组较IFR组加重,高海拔地区较低海拔地区加重。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DFR组高于IFR组,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P<0.001),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516,P<0.001)。结论高原严重烧伤导致的肾损伤与肾小管细胞凋亡有关,而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高表达反映了损伤过程中细胞自我保护机制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复苏 延迟 高海拔 细胞凋亡 蛋白 Bcl-2
下载PDF
高原重体力劳动人群返回低海拔区后心功能的脱适应改变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恩志 杨生岳 +6 位作者 闫自强 贺巍 田忠新 殷和 马力夫 石自福 周其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原重体力劳动对心功能的影响及返回低海拔地区后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96名快速进入高海拔(3700m)地区的男性官兵按照我国急性高原反应(AHAR)症状学计分方法进行评分和分度,并在从事重体力劳动50d及返回低海拔(1500m)后第2... 目的观察高原重体力劳动对心功能的影响及返回低海拔地区后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96名快速进入高海拔(3700m)地区的男性官兵按照我国急性高原反应(AHAR)症状学计分方法进行评分和分度,并在从事重体力劳动50d及返回低海拔(1500m)后第2、15天清晨分别进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Tei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测定,并与低海拔(1500m)地区的50名健康官兵(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96名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的男性官兵中共71例发生AHAR,其中重度24例,轻中度47例,其余25例未发生AHAR。血清CK-MB、LDH-1水平及Tei指数比较,重度AHAR组>轻中度AHAR组>无AHAR组>对照组,LVEF、LVFS比较,重度AHAR组<轻中度AHAR组<无AHAR组<对照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海拔3700m暴露50d时,血清CK-MB、LDH-1与Te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625、0.598),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16、-0.639),与LVFS亦呈显著负相关(r=-0.658、-0.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拔3700m暴露50d时,血清CK-MB、LDH-1水平及Tei指数显著高于返回低海拔后第2天、第15天和对照组,且返回低海拔后第2天显著高于返回低海拔后第15天和对照组,LVEF、LVFS显著低于返回低海拔后第2天、第15天和对照组,且返回低海拔后第2天显著低于返回低海拔后第15天和对照组(P<0.01),返回低海拔后15d与对照组之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重体力劳动对部队官兵的心功能有明显损害,且随着AHAR程度的加重而加重,但返回低海拔后第2天即有显著改善,返回后第15天即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原病 心脏功能 高原脱适应证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对汽车兵注意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丽 阮宏鹏 +3 位作者 王丽娟 谢洪波 屠志浩 沈兴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3-699,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驻守不同海拔汽车兵注意力的差异,探讨高海拔组汽车兵注意力受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客观评价高原汽车兵的注意力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高海拔(2 900 m)的196名汽车兵和中海拔(2 200 m)的190名汽车兵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低海拔... 目的通过比较驻守不同海拔汽车兵注意力的差异,探讨高海拔组汽车兵注意力受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客观评价高原汽车兵的注意力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高海拔(2 900 m)的196名汽车兵和中海拔(2 200 m)的190名汽车兵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低海拔(100 m以下)192名汽车兵为对照组,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的注意集中测量仪(EP701C)、注意分配测量仪(EP708A)评估个体注意力。应用χ2检验、方差分析、LSD-t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参与本次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的汽车兵共600名,收回符合要求的测量表578份,有效回收率为96.33%,其中高海拔组196名、中海拔组190名、对照组192名。对3种声音选择反应测量中,高海拔组汽车兵对声音反应正确次数少于中海拔组(P<0.01)和对照组(P<0.01);高海拔组选择声反应时长于中海拔组(P<0.05)和对照组(P<0.01),且中海拔组选择声反应时也长于对照组(P<0.05)。注意力分配测量中,高海拔组、中海拔组注意声音正确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P<0.05);高海拔组注意声反应时长于中海拔组(P<0.05)和对照组(P<0.01),且中海拔组注意声反应时也长于对照组(P<0.05);高海拔组注意光反应时长于中海拔组(P<0.05)和对照组(P<0.01),且中海拔组注意光反应时也长于对照组(P<0.05)。注意集中能力测量中,高海拔组在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脱靶次数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环境对汽车兵选择反应时、注意分配能力均有不利影响,且表现为海拔越高受损越严重;但长期的高原环境汽车驾驶训练可促进高原汽车兵的注意集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汽车兵 注意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高原机场空军部队冬季驻训疾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如阳 焦志刚 +6 位作者 齐辉明 李晅 杨栋 姚翔 缪纳南 李应欢 郭华 《空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调查4000 m以上高高原机场冬季驻训的空军部队官兵不同驻训时长疾病的发病特点,为卫勤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高高原机场驻训的空军部队官兵驻训当年11月至次年2月的门诊病历进行收集调查,按照进驻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习服组... 目的调查4000 m以上高高原机场冬季驻训的空军部队官兵不同驻训时长疾病的发病特点,为卫勤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高高原机场驻训的空军部队官兵驻训当年11月至次年2月的门诊病历进行收集调查,按照进驻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习服组(当年5月份进驻)和新进组(当年11月份进驻),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1)对疾病进行分类,分析疾病分布情况。结果冬季高高原机场空军部队官兵驻训期间,所患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占62.24%)和消化系统疾病(占18.46%)为主。呼吸系统疾病中,上呼吸道疾病最多(占91.91%);消化系统疾病中,口腔颌面复合体疾病或疾患(占44.70%)。其中,习服组官兵的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或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的疾病构成比明显高于新进组官兵;两组官兵不同驻训月份的疾病就诊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新进组官兵在11月份的就诊人次显著高于习服组官兵,其余月份均低于习服组。结论空军官兵冬季高高原驻训期间,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发生情况较为突出,且驻训首月疾病发生率高,应作为冬季驻训的卫勤保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疾病 调查 卫生勤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