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蛹油原料用化学酶法联产制备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的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祥云 刘曦 +5 位作者 葛立刚 朱长通 盛晟 庄愉 吴福安 王俊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以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蚕蛹油为原料,采用化学酶法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2种高附加值功能性油脂。2种目标产物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是:采用碱液催化蚕蛹油中的甘油三酯与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经反相C18柱制备色谱... 以富含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蚕蛹油为原料,采用化学酶法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与咖啡酸单甘酯2种高附加值功能性油脂。2种目标产物制备的基本工艺原理是:采用碱液催化蚕蛹油中的甘油三酯与乙醇发生酯交换反应,经反相C18柱制备色谱分离获得高纯度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单体;以副产物甘油和天然抗氧化成分咖啡酸甲酯为底物,采用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获得咖啡酸单甘酯单体。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制备过程的蚕蛹油脂肪酸组分,其中乙酯化得到的α-亚麻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的产率分别为37.5%、18.2%和13.7%,副产物甘油的产率为20.6%,C18柱纯化后可得到纯度〉90%的α-亚麻酸乙酯及纯度〉70%的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水解产物甘油与咖啡酸甲酯通过脂肪酶催化合成的产物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鉴定为咖啡酸单甘油酯。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酶促合成工艺条件为温度74.6℃、底物咖啡酸甲酯质量浓度41.2 g/L、脂肪酶Novozym 435的用量(质量分数)9.6%,在此条件下咖啡酸单甘油酯的得率高达85.04%。利用建立的新工艺联产不饱和脂肪酸乙酯和咖啡酸单甘酯,使蚕蛹油的水解副产物甘油得到有效利用,为蚕蛹油的高值化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油 不饱和脂肪酸乙酯 咖啡酸单甘酯 化学酶法 联产工艺
下载PDF
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敷料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珍玉 张小宁 +2 位作者 罗钰昕 梁健威 晏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554-2561,共8页
背景:前期研究成功制备出了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经测试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缓释性能、抑菌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等。目的:进一步观察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作为敷料修复皮肤创伤的效果。方法:参照前期研究方法制备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 背景:前期研究成功制备出了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经测试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缓释性能、抑菌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等。目的:进一步观察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作为敷料修复皮肤创伤的效果。方法:参照前期研究方法制备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检测其力学性能、透光率。以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菌种,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光照后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未光照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与未光照丝素蛋白膜的抑菌性能。在20只昆明小鼠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其中10只覆盖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另10只覆盖无菌纱布,术后3,7,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与创面组织学形态。实验方案经西南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批准号:IACUC-2019011)。结果与结论:①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的断裂强度高于丝素蛋白膜(P<0.05),杨氏模量显著低于丝素蛋白膜(P<0.01);②丝素蛋白膜与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均具有良好的透光率,但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在400-450 nm的可见光区域有较强的吸收;③与未光照丝素蛋白膜相比,未光照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具有较强的抑菌性能;与未光照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相比,光照后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具有更强的抑菌性能;④实验组各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实验组第3,7天的再生上皮长度、肉芽组织厚度大于对照组(P<0.01),第14天的肉芽组织厚度小于对照组(P<0.01);⑤结果表明,丝素蛋白/姜黄素复合膜可促进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丝素蛋白膜 透光性 姜黄素 光敏化 抑菌性 医用敷料 昆明小鼠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