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神经节苷脂对幼鼠认知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廷福 金先庆 +1 位作者 杨坤 赵丽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45-848,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神经节苷脂(GM1)对SD幼鼠认知功能及脑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7~18日龄SD大鼠77只,体重33~42g,随机分为7组(每组11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NS组)、丙泊酚50mg/kg(P50组)、丙泊酚100mg/kg(P100... 目的探讨丙泊酚及神经节苷脂(GM1)对SD幼鼠认知功能及脑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17~18日龄SD大鼠77只,体重33~42g,随机分为7组(每组11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NS组)、丙泊酚50mg/kg(P50组)、丙泊酚100mg/kg(P100组)、丙泊酚200mg/kg(P200组)、神经节苷脂10mg/kg(G组)、丙泊酚100mg/kg+神经节苷脂10mg/kg(P100G组)、丙泊酚200mg/kg+神经节苷脂10mg/kg(P200G组),一次性或分次腹腔注射当天药量,连续6d。前5d每天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其空间学习能力,第6天撤去平台测试其记忆能力。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断头取脑,每组随机选取8只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余下3只取新鲜脑组织进行Westernblotting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在水迷宫实验中,与NS组比较,P100组、P200组和P200G组寻找平台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P100G组比较,P100组寻找平台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100组、P200组、P100G组及P200G组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NS组(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P100G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P100组(P<0.05),而P200G组和P2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大剂量的丙泊酚可引起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影响幼鼠的认知功能;GM1能明显抑制大剂量丙泊酚引起的caspase-3的表达增加,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幼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神经节苷脂 水迷宫 CASPASE-3
下载PDF
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因素与临床干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翠红 陶怡秀 +6 位作者 王盛海 赵强 孟庆勇 张汉湘 秦明英 马文霞 弥曼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阿片类药物、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与术后恶心呕吐(PONV)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53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研究手术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干预与未干预对PONV的影响及差异性,并比较了临床常用的3种5-HT3受体拮抗剂... 目的研究阿片类药物、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与术后恶心呕吐(PONV)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53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研究手术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干预与未干预对PONV的影响及差异性,并比较了临床常用的3种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恶心呕吐的疗效与差异性,同时,还研究了不同阿片类药物术后PONV发生的时间特点。结果使用阿片类药物后,5-HT3受体拮抗剂干预与未干预,PONV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3种5-HT3受体拮抗剂干预PONV疗效肯定,无差异(P>0.05);不同阿片类药物PONV发生时间集中发生在术后2~6 h之间,占69.23%~76.92%。24 h后发生机率小,占1.54%。结论 5-HT3受体拮抗剂对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疗效良好,3种5-HT3受体拮抗剂对术中、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相似,考虑到经济性,临床采用昂丹司琼预防术中、术后恶心呕吐较为经济。不同阿片类药物引发PONV程度不同,无PONV高发因素,不宜预防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术后恶心呕吐(PONV) 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5-HT3) 药品不良反应(ADR)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3
作者 田昭涛 黄鹤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9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以盐酸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镇静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需机械通气的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A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组(B组),每组20例。记录镇静前的APACHEⅡ评分、Ramsay评分和P... 目的探讨以盐酸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镇静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需机械通气的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A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组(B组),每组20例。记录镇静前的APACHEⅡ评分、Ramsay评分和PaO2/FiO2指标。记录镇静中4h、6h和12h的心率、血压和呼吸。镇静达12h时停止药物输注,每30min评估1次镇静深度,记录恢复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镇静满意程度。结果 90%患者单独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就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如果联合使用咪达唑仑也只需要很低的剂量。比较咪达唑仑用量、调整泵速至镇静满意时间和恢复时间,B组均明显少于A组(P<0.05);B组的镇静满意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的患者以盐酸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镇静能提高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镇静 咪达唑仑 盐酸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口腔恶性肿瘤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强 俞燕 吴波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418-419,439,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口腔恶性肿瘤手术麻醉维持期联合使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40例老年口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S组,每组20例。P组全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S组采用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麻... 目的观察老年口腔恶性肿瘤手术麻醉维持期联合使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40例老年口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S组,每组20例。P组全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S组采用七氟烷-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手术开始后1h、3h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和苏醒期躁动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术中两组均能维持血压和心率稳定,S组血压略低于P组(P<0.05)。术后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大于P组(P<0.01);S组清醒时间小于P组(P<0.01);两期组苏醒躁动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苏醒期均未发现恶心呕吐。结论老年口腔恶性肿瘤手术麻醉维持期使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是安全可行的,能加快患者术后苏醒,且不增加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瑞芬太尼 老年患者 口腔恶性肿瘤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双硫醒反应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瑞祥 扬艳丽 +1 位作者 宋卓敏 张国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2065-2066,共2页
关键词 纳络酮
下载PDF
鞘内注射曲马多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大鼠脊髓c-fos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吴仪 李建明 刘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预先鞘内注射曲马多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大鼠脊髓c—fosiTI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8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组),12.5ug/h曲马多(T1组),25ug/h曲马多(T... 【目的】探讨预先鞘内注射曲马多对福尔马林炎性疼痛大鼠脊髓c—fosiTI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3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8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组),12.5ug/h曲马多(T1组),25ug/h曲马多(T2组),50ug/h曲马多(T3组)。制备福尔马林炎性疼痛大鼠模型,取模型大鼠脊髓L叫~I,6阶段脊髓做c—losmRNA的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观察大鼠脊髓c—los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结果】Ns组中的c—fosmRNA表达水平1.34±0.40明显高于T2组0.69±0.40(P〈0.01),高于T1组1.12±0.5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T3组0.41±0.13显著低于T2组,T2组显著低于T1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组中的c—los蛋白表达水平1.20±0.50明显高于T2组0.64±0.40(P〈0.01),高于T1组0.98±0.38,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T3组0.27±0.09显著低于T2组,T2组显著低于T1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鞘内注射曲马多均能抑制大鼠脊髓背角c—fos的1TI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不同剂量的曲马多对c—los表达量的影响不同,但剂量低时对c—fos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朵 投药和剂量 疼痛测定 疾病模型 动物 基因 los RNA 信使 蛋白质类 大鼠
下载PDF
靶控输注与间断静注罗库溴铵在骨科手术中药效学的比较
7
作者 钱建华 连珏 +1 位作者 林洪启 孟凡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1296-1297,共2页
关键词 脊柱/外科学 雄甾烷醇类/投药和剂量 麻醉
下载PDF
异丙酚对创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邱颐 崔永武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1350-1351,共2页
手术应激和麻醉可引起创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巨大改变,异丙酚可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引起免疫功能的改变。合理使用异丙酚对保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异丙酚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创伤 免疫功能 异丙酚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9
作者 郭建忠 《包头医学》 2007年第4期206-207,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4~10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组)与吸入复合组(s组)。麻醉诱导后,P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s组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4~10岁的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组)与吸入复合组(s组)。麻醉诱导后,P组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s组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生命体征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及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与s组相比,P组术中M AP下降明显(P<0.05),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对语言命令反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无差异(P>0.05)。结论:与P组相比,s组术中生命体征控制平稳,术后清醒迅速、完全、平稳,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氯诺昔康复合布比卡因、吗啡或丁丙诺啡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军 崔德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单独使用氯诺昔康及其配伍布比卡因、吗啡、丁丙诺啡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于摩洛哥王国塔塔医院和塞达特医院,共120例慢性膝关节炎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A组:氯诺昔康8 mg;B... 目的:评价关节腔内单独使用氯诺昔康及其配伍布比卡因、吗啡、丁丙诺啡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病例选自于摩洛哥王国塔塔医院和塞达特医院,共120例慢性膝关节炎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A组:氯诺昔康8 mg;B组:吗啡2 mg;C组:氯诺昔康8 mg+0.5%布比卡因20 ml;D组:吗啡2 mg+0.5%布比卡因20 ml;E组:氯诺昔康8 mg+丁丙诺啡0.1 mg;F组:氯诺昔康8 mg+吗啡2 mg。A、B、E、F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 ml。于手术结束时关节腔内注射药物行术后镇痛。分别记录术后各组0.25、0.5、1、4、8、16、20、24 h在膝关节屈曲90°状态下疼痛程度(PI)、疼痛程度差值(PID)、疼痛缓解程度值(PAR)、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及药物相关副作用。结果:术后0.25、0.5、16、20、24 h,A、B组PID值低于C、D、E、F组(P<0.01),PAR值高于C、D、E、F组(P<0.01)。术后8、16 h A组PID值高于B组(P<0.01),PAR值低于B组(P<0.01)。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在C、D、E、F四组之间无不同,但明显优于A组与B组(P<0.01)。E组有7例、F组有9例出现腹胀、恶心。结论:氯诺昔康复合布比卡因或阿片类药物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单独用药,但合用阿片类药物可引起轻度胃肠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术 镇痛药 氯诺昔康 吗啡 布比卡因 丁丙诺啡 注射 关节内
下载PDF
PCSA镇痛用于晚期癌症的镇痛
11
作者 葛小军 《包头医学》 2008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晚期癌症病人常常伴有多处难以忍受的疼痛,口服镇痛药不仅加重消化道症状,而且难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寻求肠道外最佳给药方式,已成为当前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方法:本文选择晚期癌痛病人40例,选用芬太尼+氟哌利多混合液,采... 目的:晚期癌症病人常常伴有多处难以忍受的疼痛,口服镇痛药不仅加重消化道症状,而且难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寻求肠道外最佳给药方式,已成为当前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方法:本文选择晚期癌痛病人40例,选用芬太尼+氟哌利多混合液,采用病人自动控制(PCSA镇痛连续输注+PCSA间断给药的方法)。结果:达到了满意的镇痛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睡眠和生活质量。对病人自动控制镇痛的治疗效果及有关并发症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并就有关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结论:病人自动控制镇痛泵皮下给药用于晚期癌痛病人的疼痛治疗效果确切可靠,是一种方便又安全的镇痛方法,可供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皮下给药 癌痛治疗
下载PDF
丙泊酚注射痛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靖 刘玲丽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428-430,共3页
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它的其中一个不良反应—注射痛较常见,有报道其发生率在28%~90%,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丙泊酚注射痛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回顾。为治疗注射丙泊酚引起的疼痛... 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它的其中一个不良反应—注射痛较常见,有报道其发生率在28%~90%,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丙泊酚注射痛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回顾。为治疗注射丙泊酚引起的疼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注射痛 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龙娟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8例接受静脉麻醉下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单药给药,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给药。结果组内比较结果显示,T1、T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8例接受静脉麻醉下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单药给药,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给药。结果组内比较结果显示,T1、T2、T3三个时间点,观察组的HR数值显著低于T0时数值(P<0.05),对照组的MAP与Sp O2数值显著低于T0时数值(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T1、T2二个时间点,观察组的MAP与Sp O2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2、T3三个时间点,观察组的HR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丙泊酚总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几个方面的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5.4%和35.9%,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在T1、T2和T3麻醉深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麻醉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下载PDF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静娴 《包头医学》 2007年第4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对509例使用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随访和总结。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术式、ASA分级等方面相当,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分别为,舒芬太尼组优253例,良1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对509例使用术后自控镇痛的病人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随访和总结。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术式、ASA分级等方面相当,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分别为,舒芬太尼组优253例,良11例,差2例;芬太尼组优230例,良10例,差3例,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不良反应:舒芬太尼组恶心22例,呕吐12例;芬太尼组恶心41例,呕吐24例,舒芬太尼组优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而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芬太尼,患者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芬太尼 自控镇痛
下载PDF
复方可待因口服液致便秘与排尿困难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洪福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2期124-124,共1页
病例:患者,男,48岁。因“咳嗽两月余”就诊。两月前始出现咳嗽,中等量白痰,无黄脓痰,无畏寒发热,在外院予以罗红霉素胶囊抗感染治疗后稍好转,基本无痰,仍咳嗽,又予以川贝枇杷露,马来酸氯苯那敏止咳等治疗,效果仍欠佳。停服... 病例:患者,男,48岁。因“咳嗽两月余”就诊。两月前始出现咳嗽,中等量白痰,无黄脓痰,无畏寒发热,在外院予以罗红霉素胶囊抗感染治疗后稍好转,基本无痰,仍咳嗽,又予以川贝枇杷露,马来酸氯苯那敏止咳等治疗,效果仍欠佳。停服上述药物l天后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可待因口服液 排尿困难 马来酸氯苯那敏 抗感染治疗 便秘 罗红霉素胶囊 川贝枇杷露 畏寒发热
下载PDF
硬脊膜外腔局麻药内加注芬太尼及曲马多的麻醉效应分析
16
作者 陈彪 吴丽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9期648-649,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上腹部手术 局麻药 镇痛药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季崇裕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7期67-67,共1页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注射进行镇静,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注射进行镇静,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比较2组患者Ramsay评分、咪达唑仑使用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中患者Ramsay评分与对照组中患者Ramsay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达到满意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联合 镇静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致迟发性马尾综合征1例
18
作者 汪洋清 韦又嘉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6期379-379,共1页
病例:患者,女,30岁,体重68kg,因"剖宫产4年余后再孕足月腹痛1小时"于2009年3月15日入院。3月16日上午9时25分至11时在手术室行"子宫下段二次剖宫产术"。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穿刺点为左侧卧位L2~3椎间隙,麻醉用药为0.894%甲... 病例:患者,女,30岁,体重68kg,因"剖宫产4年余后再孕足月腹痛1小时"于2009年3月15日入院。3月16日上午9时25分至11时在手术室行"子宫下段二次剖宫产术"。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穿刺点为左侧卧位L2~3椎间隙,麻醉用药为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0713302)15mL,分3次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 马尾综合征 左布比卡因 迟发性 二次剖宫产术 2009年 硬膜外麻醉 子宫下段
下载PDF
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19
作者 王勇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737-738,共2页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芬太尼组(F组)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在手术开始前追加芬太尼6μg/kg,以后根据时间适量追加。雷米芬太尼组(R... 目的:比较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芬太尼组(F组)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在手术开始前追加芬太尼6μg/kg,以后根据时间适量追加。雷米芬太尼组(RF组)用咪唑安定、雷米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全麻维持以雷米芬太尼0.5μg/(kg.min)进行维持。结果:RF组在插管前即刻到切皮后30 min时,SBP和DBP下降显著。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F组(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具备苏醒迅速的特点,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芬太尼 静脉麻醉
下载PDF
0.175%布比卡因用于分娩时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
20
作者 韩亚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 :探讨 0 1 75 %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2 0例初产妇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同时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指征 (BP、HR、SpO2 、R)胎心率 (FHR) ,产程时间分娩方式 ,催产素用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 目的 :探讨 0 1 75 %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2 0例初产妇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同时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指征 (BP、HR、SpO2 、R)胎心率 (FHR) ,产程时间分娩方式 ,催产素用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所有产妇均获得良好镇痛效果 ,且生命指征平稳 ,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 :0 1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镇痛 硬膜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