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
作者 高琰 王品 +1 位作者 黄飞 张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目的:系统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手术创面止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收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用于手术创面止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组干预措施为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对照组为安慰剂或空白对照),中文数据库中限定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英文数据库中不限制期刊。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研究,包括1 384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716例,对照组患者6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研究组方案降低术中出血量(MD=-65.71,95%CI=-81.99~-49.43,P<0.000 01)、缩短止血时间(MD=-27.25,95%CI=-36.73~-17.77,P<0.000 01)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24 h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有一定的降低趋势,24 h后凝血酶原时间有一定的缩短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针对手术创面止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因当前所掌握的研究数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限制,因此,需要未来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手术止血 META分析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2015—2020年中国9地区120家医院住院患者人纤维蛋白原使用情况调查
2
作者 张珞妃 陈强 +2 位作者 褚忠君 霍记平 赵志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1-796,共6页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人纤维蛋白原使用情况,分析我国人纤维蛋白原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9地区120家医院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使用人纤维蛋白原的处方,对处方量、药品使用数量、药品费用、...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人纤维蛋白原使用情况,分析我国人纤维蛋白原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9地区120家医院201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使用人纤维蛋白原的处方,对处方量、药品使用数量、药品费用、科室分布及诊断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 9地区间纳入医院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抽取处方29 245张,人纤维蛋白原产品来源主要为国产;处方量随时间变化总体呈增长趋势,其中增长趋势较为显著是成都、广州、上海和天津4地区;平均每年每家医院处方量、药品使用数量及药品费用位列前5的地区依次是杭州、广州、北京、成都和上海,最低的地区是哈尔滨;处方量、药品使用数量和药品费用方面位列前3的科室依次是重症监护室、心胸外科和血液外科;位列前3的诊断依次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结论 我国人纤维蛋白原使用存在地区差异,南方多于北方;各地区处方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疾病诊断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维蛋白原 血液制品 处方量 费用
下载PDF
自组装多肽凝胶的构建及其在肝实质创伤性出血中的止血应用研究
3
作者 应望 罗杰 +3 位作者 郑传浩 但瑞珏 谭莎丽 罗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6-1213,共8页
目的制备FLIVIGSII多肽(FI肽),探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体外凝血和体内止血效应。方法将FI肽与水混合,制备样品,直接观察FI肽水凝胶的状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目的制备FLIVIGSII多肽(FI肽),探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体外凝血和体内止血效应。方法将FI肽与水混合,制备样品,直接观察FI肽水凝胶的状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其微观纤维结构,并通过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分析其纤维尺寸。将FI肽与3.8%柠檬酸钠抗凝处理后的健康人血液混合,直接观察FI肽的凝血效应,并通过SEM观察其血凝块的微观结构。溶血实验和CCK-8细胞毒性实验用于验证其生物相容性。最后,构建大鼠肝脏实质穿孔出血模型,将15只体质量为150 g的6~8周龄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FI肽组和纤维蛋白胶组,通过各组治疗后观察分析FI肽对肝脏实质创伤性出血的止血效应及其预后,并探讨其止血机理。结果成功制备FI肽。FI肽与血液接触后快速成胶,使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SEM结果显示FI肽与水混合后自组装形成纤维网状水凝胶。TEM结果验证FI肽在水中成胶后形成直径为(13.70±2.31)nm的纳米纤维,DLS结果验证其在水中形成多分散多尺寸(148.2~208.0 nm或575.0~807.0 nm)的纳米纤维。FI肽与血液混合后形成的纤维网状水凝胶包裹住红细胞,从而形成物理性止血屏障以在数秒内实现凝血。同时,FI肽水凝胶对正常肝细胞(L-O2)无细胞毒性,且不会造成红细胞溶血。在SD大鼠体内肝脏止血实验中,FI肽与血液接触时,迅速形成纳米纤维水凝胶,从而形成物理性止血屏障以在数秒内实现体内止血(止血时间<5 s)。结论FI肽具有快速、高效的止血效应,在肝脏实质创伤性出血的止血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自组装 水凝胶 肝脏止血 肝脏实质性出血
下载PDF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分娩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赵志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分娩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分娩后出血产妇90例,按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单用缩宫素)和研究组(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各45例。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分娩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分娩后出血产妇90例,按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单用缩宫素)和研究组(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各45例。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后的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子宫底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均较轻微;研究组产妇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除纤维蛋白原外,其余指标均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分娩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新碱 缩宫素 分娩后出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局部与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林奕伦 张灿洪 +2 位作者 杨小明 施建辉 闻博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56-58,66,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与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明确两者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案例40例,根据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分为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组(局部组)及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组(静脉组),每组20例。局部组采... 目的:探讨局部与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明确两者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案例40例,根据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分为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组(局部组)及静脉使用氨甲环酸组(静脉组),每组20例。局部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静脉组采用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变化量、输血率、住院时间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Hb水平、输血率、平均住院时间和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术后第1天Hb水平高于静脉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量及下降率均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相比,关节腔内局部注射氨甲环酸在改善术后出血效果更佳,且2种给药方式均不会增加VT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失血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
6
作者 潘玲利 丁天美 张军东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27-130,135,共5页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生物制品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Agilent Hi-plex H色谱柱(7.7 mm×300 mm,8μm),以4 mmol/L硫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50℃,流速0.8 mL/min,进样...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生物制品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和Agilent Hi-plex H色谱柱(7.7 mm×300 mm,8μm),以4 mmol/L硫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50℃,流速0.8 mL/min,进样量5μL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01~15.04 mmol/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5;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0%、102.8%、97.6%,总平均回收率为101.5%(n=9),RSD为3.16%(n=9);中间精密度RSD为0.75%(n=12);耐用性比值为99.71%~100.4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精密度、耐用性良好,适用于猪纤维蛋白原中枸橼酸离子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猪纤维蛋白原 枸橼酸离子 生物制品
下载PDF
氨甲环酸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丽 葛一平 +3 位作者 杨荷丹 杨寅 李新宇 林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5期387-390,共4页
近年来氨甲环酸在皮肤科的应用日益增加,该药以低剂量口服为主,安全性较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和月经不规则。但长期系统应用氨甲环酸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血栓形成、肝肾功能损害、视力缺陷等。因此,长期服用氨甲环酸时需... 近年来氨甲环酸在皮肤科的应用日益增加,该药以低剂量口服为主,安全性较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和月经不规则。但长期系统应用氨甲环酸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如血栓形成、肝肾功能损害、视力缺陷等。因此,长期服用氨甲环酸时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争取及时发现并尽快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不良反应 血栓形成 处理
下载PDF
固定剂量与按体重调整剂量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临床疗效的探索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丹娜 陈露 +3 位作者 苏田丽 张玉洁 赵晓丽 孔天东 《中南药学》 2023年第6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明确固定剂量或按体重调整剂量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共入组31例化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模式,在其整个化疗周期第一次血小板下降至<75×10^(9)·L^(-1)时给予rhTPO干预,用量为300 u/(kg&... 目的明确固定剂量或按体重调整剂量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共入组31例化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模式,在其整个化疗周期第一次血小板下降至<75×10^(9)·L^(-1)时给予rhTPO干预,用量为300 u/(kg·d),连续使用至多14d,直至血小板回升至100×10^(9)·L^(-1)以上,或者较用药前提升50×10^(9)·L^(-1)以上停药,以上方案为对照周期;下个化疗周期结束后仍待血小板下降至<75×10^(9)·L^(-1)时给予rhTPO干预,用法:≤60 kg,1大支(15000 u);>60 kg且≤85 kg,1大支+1小支(7500 u);>85 kg,2大支,以上方案为观察周期。评价两种周期化疗后血小板下降的最低值和恢复最高值,血小板<50×10^(9)·L^(-1)的持续天数,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1)以上所需天数,rhTPO使用量。结果对照周期和观察周期在血小板下降最低值、血小板恢复最高值、血小板<50×10^(9)·L^(-1)及恢复至100×10^(9)·L^(-1)以上所需天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例患者对照周期rhTPO累积总用量多于观察周期。两个周期在不良反应方面也无明显差异。结论固定剂量使用rhTPO与传统按体重换算剂量相比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类似,但能增加安全性及临床用药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量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二线治疗药物新选择:艾曲波帕与罗米司亭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锋 房洪英 +2 位作者 谢冉 徐玉国 张宏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56-60,共5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特征为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PLT<100×10^(9)/L),大多数儿童无明显的出血症状,并且会在诊断后12个月...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特征为无明确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PLT<100×10^(9)/L),大多数儿童无明显的出血症状,并且会在诊断后12个月内出现自发性PLT减少缓解,然而高达25%的患儿会发展为慢性ITP,部分患儿会伴随出血症状或出血风险的增加,需要持续治疗[1]。与成人慢性和难以治疗的ITP不同,儿童ITP通常是良性和自限性的,发病率为5/100000~10/100000,目前认为ITP的发生与自身反应性抗体破坏内源性PLT、细胞免疫的改变以及巨核细胞和PLT的生成能力受损有关,治疗目标集中在预防和停止出血[2]。与ITP相关的症状包括斑疹、紫癜和黏膜出血以及致命性的颅内出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症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自身反应性 出血症状 出血风险 巨核细胞 细胞免疫 颅内出血
下载PDF
肿瘤患者术前术中使用氨甲环酸止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10
作者 齐会红 褚智君 +1 位作者 付连浩 缴万里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55-176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患者术前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XA)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检索氨甲环酸(试验组)对比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 目的系统评价肿瘤患者术前术中使用氨甲环酸(TXA)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检索氨甲环酸(试验组)对比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复方电解质溶液或安慰剂(对照组)用于肿瘤患者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2年6月9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RCT,合计20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输血率[RR=0.59,95%CI(0.50,0.69),P<0.00001],红细胞悬液输注量[MD=-0.53,95%CI(-0.92,-0.14),P=0.00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RR=0.44,95%CI(0.16,1.17),P=0.10]、术后病死率[RR=1.27,95%CI(0.32,5.08),P=0.7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总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结果存在争议。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结果稳健。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TXA可显著降低肿瘤手术患者输血率,减少红细胞悬液输注量,且未增加血栓事件发生率和术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肿瘤患者 有效性 安全性 血栓事件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全身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
作者 周伦 丁源 吕洲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 探讨全身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氨甲环酸的不同使用方式分为A组(氨甲环酸关节腔内局部注射给药,31例)、B组(氨甲环酸静脉滴注给药,29例)、C组(... 目的 探讨全身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氨甲环酸的不同使用方式分为A组(氨甲环酸关节腔内局部注射给药,31例)、B组(氨甲环酸静脉滴注给药,29例)、C组(氨甲环酸口服给药,35例)和D组(不使用氨甲环酸,33例)。比较4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输血率、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D组均大于A、B、C组(P<0.001);A、B、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输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4组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D组均低于A、B、C组(P<0.05),A、B、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口服、关节腔内局部注射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均可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出血,且3种用药方式效果无明显差异,均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出血 输血
下载PDF
猪源纤维蛋白贴配方的优化
12
作者 李茹冰 李伟达 +4 位作者 刘文婷 李宇璐 谷小红 于丽娟 万华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497-2501,共5页
目的优化猪源纤维蛋白贴(简称“DBT”)的配方。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冻干前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和胶原蛋白含量为考察因素,以黏合强度、持黏力和吸水力的总评归一化(OD)值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DBT的配方,并进... 目的优化猪源纤维蛋白贴(简称“DBT”)的配方。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冻干前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和胶原蛋白含量为考察因素,以黏合强度、持黏力和吸水力的总评归一化(OD)值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DBT的配方,并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结果,结合实际生产,得DBT的最优配方为纤维蛋白原含量6.5 mg/cm^(2)、凝血酶含量8.0 IU/cm^(2)、胶原蛋白含量5.6 mg/mL;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OD值为0.7266(RSD=0.58%,n=3),与预测OD值(0.7330)的相对误差为-0.87%。结论所得DBT的最优配方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纤维蛋白贴 配方优化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胶原蛋白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腹部手术切口止血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0
13
作者 韦军民 朱明炜 +6 位作者 张忠涛 贾振庚 何小东 万远廉 唐大年 叶国栋 孙瑞元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腹部手术切口的止血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180例外科腹部择期中等手术患者分为高剂量组(A),低剂量组(B)和安慰剂组(C)三组,各60例。A组予尖吻蝮蛇血凝酶...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在腹部手术切口的止血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盲法、平行对照的多中心研究。180例外科腹部择期中等手术患者分为高剂量组(A),低剂量组(B)和安慰剂组(C)三组,各60例。A组予尖吻蝮蛇血凝酶3U,B组予2U,C组给予0.8%右旋糖苷,术前15 m in静脉注射。观察腹部手术切口出血的止血时间、出血量、单位面积出血量及机体凝血功能和安全性。结果:A,B,C三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37.5±21.4),(37.5±19.5),(59.7±25.1)s,切口出血量分别为(1.83±1.32),(1.86±1.03),(3.47±1.55)g,单位面积出血量分别为(0.030±0.017),(0.033±0.014),(0.077±0.033)g.cm-2。A和B组3方面结果相似(P>0.05);B组3方面的结果均明显少于C组(P<0.01),A和B组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C组。三组凝血指标和全血黏度结果相似。无不良事件。结论:尖吻蝮蛇血凝酶对腹部切口毛细血管出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安全性,疗效不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手术切口出血 止血
下载PDF
杨梅多酚对大、小鼠血小板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迟文 徐静 +2 位作者 谭巍 黄国良 李艳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 :研究杨梅多酚对大、小白鼠在化学和辐射损伤中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和 60Co-γ射线致大、小白鼠血小板下降动物模型。结果 :杨梅多酚能提高血小板计数 ,在杨梅多酚组和病理模型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目的 :研究杨梅多酚对大、小白鼠在化学和辐射损伤中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和 60Co-γ射线致大、小白鼠血小板下降动物模型。结果 :杨梅多酚能提高血小板计数 ,在杨梅多酚组和病理模型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并能保护血液的止血功能。结论 :杨梅多酚对血小板损伤可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多酚 血小板损伤 止血功能 小鼠 药理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白及不同提取部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45
15
作者 陆波 徐亚敏 +2 位作者 张汉明 李铁军 邱彦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白及不同提取部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白及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可显著升高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石油醚提取... 目的探讨白及不同提取部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白及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可显著升高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石油醚提取部位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显著影响。各提取部位对血小板数无显著影响。结论白及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性部位是白及止血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其止血作用与其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提取物 血小板聚集 腺苷二磷酸 ADP
下载PDF
不同压力对止血材料创面粘附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牛金柱 牛金亮 +5 位作者 张宝玉 刘宿 周蓉 郭晓丽 葛衡江 刘怀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止血药 局部 粘附力 压力 止血材料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兔胃粘膜组织中止血敏含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自超 李晓晔 +3 位作者 施炯 姚秀娟 刘安重 何泽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0-420,共1页
1 引 言 止血敏(酚磺乙胺)是目前常用的止血药。但它无论是注射给药还是口服给药,其在出血部位的组织中,药物含量很低,用于胃粘膜出血往往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增加胃粘膜局部出血点止血敏的浓度,增强止血效果,我们研制了口服用止血敏... 1 引 言 止血敏(酚磺乙胺)是目前常用的止血药。但它无论是注射给药还是口服给药,其在出血部位的组织中,药物含量很低,用于胃粘膜出血往往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增加胃粘膜局部出血点止血敏的浓度,增强止血效果,我们研制了口服用止血敏磁控定位缓释微球(下称止血敏微球),用其给家兔灌胃后,腹腔外加磁场(下称加磁组),并用腹腔外不加磁场(下称无磁组)和静脉内给药作对照,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上各组兔胃粘膜组织中止血敏的含量并进行比较。此项研究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磺乙胺 止血敏 胃粘膜组织
下载PDF
基于连接酶反应快速检测华法林相关基因VKORC1、CYP2C9多态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亚同 梁欣 +2 位作者 胡欣 李可欣 杨莉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395-1401,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连接酶反应检测华法林相关基因分型分布的新方法。方法:设计多重PCR体系,构建多重PCR/连接酶检测方法检测华法林相关基因(VKORC1、CYP2C9)多态性,并用本方法检测207份北方汉族人血样DNA。结果:本研究检测结果未发现rs17998... 目的:建立基于连接酶反应检测华法林相关基因分型分布的新方法。方法:设计多重PCR体系,构建多重PCR/连接酶检测方法检测华法林相关基因(VKORC1、CYP2C9)多态性,并用本方法检测207份北方汉族人血样DNA。结果:本研究检测结果未发现rs1799853(CYP2C9*2)突变。CYP2C9*3,VKORC1:1173C>T,VKORC1:3730G>A,VKORC1:-1639G>A等4个SNP位点的发生率分别为4.35%、5.80%、5.31%、6.76%。位于CYP2C9第三个内含子的rs4086116发生率为10.14%。结论:本方法可靠、迅速,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结果与既往报道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连接酶检测反应 VKORC1 CYP2C9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独一味止血有效部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贾正平 李茂星 +2 位作者 张汝学 沈涛 费改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的止血有效部位。方法应用聚酰胺色谱柱和大孔树酯柱分离独一味乙醇提取物,得到独一味总黄酮(P1),独一味环烯醚萜苷(P2),大极性部分(P3),各部位以2g·kg-1在小鼠ig给药3d后,断尾止血法和毛细管凝血法比较各部位... 目的研究藏药独一味的止血有效部位。方法应用聚酰胺色谱柱和大孔树酯柱分离独一味乙醇提取物,得到独一味总黄酮(P1),独一味环烯醚萜苷(P2),大极性部分(P3),各部位以2g·kg-1在小鼠ig给药3d后,断尾止血法和毛细管凝血法比较各部位的止血作用。结果与生理氯化钠溶液组比较独一味醇提取物(2g·kg-1,ig)、独一味环烯醚萜苷(P2)(2g·kg-1,ig)分别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37.4%和49.3%;分别缩短小鼠凝血时间23.1%和28.0%。均与阳性对照药云南白药相当。而独一味总黄酮(P1)和大极性部分(P3)不能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结论独一味醇提取物及其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小鼠ig给药均有较好的止血作用,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为其止血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止血 有效部位 环烯醚萜苷
下载PDF
医用无菌骨蜡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创面止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涛 党大胜 +5 位作者 宋洪涛 马洪升 牟平 蔡朝红 刘涛 高声传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评价医用无菌骨蜡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植入实验、病理实验和溶血实验 ;调查12531例/次病例的疗效及愈后率。结果 :植入的骨蜡不被吸收 ,被结缔组织包裹 ,周围无水肿、炎症和坏死 ;病理观察见... 目的 :评价医用无菌骨蜡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植入实验、病理实验和溶血实验 ;调查12531例/次病例的疗效及愈后率。结果 :植入的骨蜡不被吸收 ,被结缔组织包裹 ,周围无水肿、炎症和坏死 ;病理观察见松质骨断面止血后骨蜡不被吸收 ;无溶血现象发生 ,临床止血效果理想 ,甲级愈合率达99 1%。结论 :医用无菌骨蜡生物相容性良好 ,独立灭菌包装取用方便 ,止血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无菌骨蜡 生物相容性 临床应用 骨创面止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