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达利对湖北钉螺酶组织化学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丹 李红军 +4 位作者 刘和香 张仪 郭俭 梁幼生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经密达利(40%四聚乙醛水剂)处理的钉螺组织酶活性变化,探讨密达利杀螺机制。方法取湖北钉螺60只,均分2组。实验组用100mg/L密达利浸泡2d,取存活的钉螺,分离完整的软体组织,制作冷冻切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对乳酸脱氢酶(LDH),琥... 目的观察经密达利(40%四聚乙醛水剂)处理的钉螺组织酶活性变化,探讨密达利杀螺机制。方法取湖北钉螺60只,均分2组。实验组用100mg/L密达利浸泡2d,取存活的钉螺,分离完整的软体组织,制作冷冻切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对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进行染色,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其平均灰度值,每种酶均取10只钉螺组织切片测定其灰度值。同时设未经药物处理的湖北钉螺对照组。结果钉螺肝组织、口囊组织的CCO灰度值,实验组分别为0.2042±0.0463和0.1695±0.0526,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5556±0.0878和0.6082±0.07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6,P<0.01);神经节的AChE灰度值,实验组为0.2618±0.0330,低于对照组的0.5100±0.0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1)。口囊、肌纤维中的LDH灰度值,实验组分别为0.5801±0.0982和0.4043±0.109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0.1798±0.0476和0.0624±0.0342;咽管的NOS灰度值,实验组为0.3502±0.1310,高于对照组的0.2139±0.0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P<0.01)。肌纤维和口囊的SDH灰度值,实验组分别为0.1835±0.0771和0.4649±0.1039,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结论密达利能抑制钉螺神经传导和能量代谢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达利 钉螺 组织化学
下载PDF
银杏酸5种同系物单体的制备及其杀灭钉螺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毛佐华 俞培忠 +3 位作者 孙锴 潘小海 姜庆五 潘家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索分离纯化的银杏酸同系物单体对钉螺的影响。方法用石油醚从银杏外种皮提取银杏酸,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通过液相-质谱联机系统鉴定。按WHO"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方法"检测银杏酸分离纯化的5个同系物单体杀灭... 目的探索分离纯化的银杏酸同系物单体对钉螺的影响。方法用石油醚从银杏外种皮提取银杏酸,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通过液相-质谱联机系统鉴定。按WHO"杀螺剂实验室终筛方法"检测银杏酸分离纯化的5个同系物单体杀灭湖北钉螺的作用。结果纯化的银杏酸5个同系物单体为GA13:0、GA15:1、GA15:0、GA17:1和GA17:2,其母核苯环上分别有1个13、15及17烷基或烯基的侧链。各单体占总银杏酸的比例分别为17.6%、52.3%、3.2%、23.3%和3.6%。杀螺活性顺序为:GA13:0>GA15:1>GA15:0>GA17:1>GA17:2。24h对钉螺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依次为20.79、22.28、33.76、51.89和59.10mg/L。GA13:0和GA15:1对钉螺上爬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银杏酸单体杀灭钉螺的作用受其侧链碳原子数量以及所含双键数目的影响,单体GA13:0及GA15:1杀钉螺作用明显,并能显著抑制钉螺上爬。单体GA15:0也有一定的杀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酸 灭螺剂 钉螺 单体
下载PDF
山丘地区密达利灭螺效果及毒性的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吴月英 宁安 +4 位作者 周小洪 徐晶 李坚仁 郑水芳 程小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5-287,共3页
2008年8月在血吸虫病重疫区江西省玉山县山丘地区,比较密达利和氯硝柳胺药液喷洒灭螺效果及毒性。分别设密达利田埂组(1g/m2)、密达利田坂组(1g/m2)、氯硝柳胺组(2g/m2)及空白对照组。施药后3d、7d、15d和2个月,各施药组的钉螺校正死亡... 2008年8月在血吸虫病重疫区江西省玉山县山丘地区,比较密达利和氯硝柳胺药液喷洒灭螺效果及毒性。分别设密达利田埂组(1g/m2)、密达利田坂组(1g/m2)、氯硝柳胺组(2g/m2)及空白对照组。施药后3d、7d、15d和2个月,各施药组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而密达利田坂组则显著低于密达利田埂组和氯硝柳胺组(P值均<0.05)。密达利施药后2个月对非靶生物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氯硝柳胺组于施药后1d,鱼、螺和蛙等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达利 钉螺 氯硝柳胺 灭螺效果
下载PDF
没食子酸与氯硝柳胺联合灭螺作用研究
4
作者 郑涛 刘佳豪 +3 位作者 李彬 李佳珊 聂娟 熊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8,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交替氧化酶(AOX)抑制活性的中药单体分子没食子酸和氯硝柳胺的联合灭螺效果及其灭螺机制。方法阴性钉螺采自湖北省公安县,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H_(2)O),实验组分别为氯硝柳胺(N1组:0.06 mg/L,N2组:0.1 mg/L)...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交替氧化酶(AOX)抑制活性的中药单体分子没食子酸和氯硝柳胺的联合灭螺效果及其灭螺机制。方法阴性钉螺采自湖北省公安县,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H_(2)O),实验组分别为氯硝柳胺(N1组:0.06 mg/L,N2组:0.1 mg/L)和没食子酸(G1组:0.8 g/L,G2组:1.6 g/L)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M1组:0.06 mg/L氯硝柳胺+0.8 g/L没食子酸,M2组:0.06 mg/L氯硝柳胺+1.6 g/L没食子酸)。检测各组钉螺经药物浸杀12、24和48 h后的存活率,液氮包埋后切片并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定量分析,检测钉螺软体切片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和乳酸脱氢酶(LDH)的相对酶活力值,以平均光密度值表示。钉螺匀浆后离心、取上清,DCFH-DA探针共孵育,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总蛋白含量,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荧光强度,ROS值以样品测得的荧光强度(FI)除以蛋白质浓度(μg)的值表示,用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SOD水平。钉螺死亡率的差异分析采用卡方检验;CCO活性和氧化应激水平的数据用Levene’s Test确定方差齐性后,用Tukey HSD的多重比较方法进行不同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G1和G2组浸杀后未表现出显著的灭螺效应。M1组和M2组在浸杀48 h后的钉螺死亡率分别达到70.0%(56/80)和84.2%(101/120),均高于N1组(44.4%,32/72)(χ2=9.13、32.52,均P<0.05);与N2组相比,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2.58,均P>0.05)。N1和N2组钉螺的LDH活性呈下降趋势;M1组和M2组钉螺体内CCO和LDH活性均降低(均P<0.05),48 h后M1组的LDH活性在肌肉组织和肝脏分别为0.152±0.002和0.172±0.016,CCO活性分别为0.180±0.022和0.335±0.014;M2组的LDH活性为0.166±0.008和0.173±0.022,CCO活性为0.199±0.009和0.294±0.015,与空白对照组LDH活性(0.229±0.006和0.227±0.010)、CCO活性(0.259±0.008和0.428±0.02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1组在处理后24 h的SOD活性为(5.56±0.91)UI/g,高于空白对照组的(5.26±0.08)UI/g(P<0.05);M2组的SOD活性在处理后12、24和48 h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40±0.45)、(8.14±0.15)、(1.60±0.21)UI/g],与空白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的(3.54±0.94)、(5.26±0.08)、(5.10±0.87)UI/g相比,变化趋势显著(均P<0.05)。M1组在处理后24 h和48 h的ROS水平分别为(1619.00±168.25)FI/μg和(1866.65±211.79)FI/μg,M2组在48 h后的ROS水平达到(2451.29±195.91)FI/μg,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点的(802.37±114.69)、(1393.81±86.12)FI/μg(均P<0.05)。结论没食子酸显著增强了低浓度氯硝柳胺的灭螺效果,其灭螺机制为通过阻断AOX的代偿上调,进一步加重了钉螺能量代谢失衡和氧化应激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没食子酸 氯硝柳胺 灭螺效果 葡萄糖代谢酶活性 氧化应激水平
原文传递
氯硝柳胺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毒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璧然 李博 +1 位作者 冯秋珍 徐云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8-592,共5页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NIC)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毒性。方法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将7200颗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0、5、10、20、40和80μg/L NIC暴露组,每组设4个平行。各组连续暴露于不同浓度的NIC环境下,至胚胎受精后120 h,...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NIC)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毒性。方法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将7200颗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0、5、10、20、40和80μg/L NIC暴露组,每组设4个平行。各组连续暴露于不同浓度的NIC环境下,至胚胎受精后120 h,期间统计斑马鱼胚胎和幼鱼的存活率、畸形率、孵化率、体质量。暴露结束后收集斑马鱼幼鱼,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试剂盒检测幼鱼体内AChE活力,利用ZebraLab行为监测系统观察幼鱼运动速度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幼鱼微球蛋白前体(mbp)和α-微球蛋白(α-tubulin)mRNA的相对表达量。实验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Tukey’s多重比较法进行延后检验。结果与0μg/L NIC暴露组斑马鱼幼鱼存活率[(86.8±0.2)%]相比,40μg/L和80μg/L NIC暴露组幼鱼存活率分别为(81.9±0.8)%和(80.5±0.9)%(P<0.05,P<0.01);与0μg/L NIC暴露组幼鱼畸形率[(3.2±0.3)%]相比,40μg/L和80μg/L NIC暴露组幼鱼畸形率分别为(5.7±0.6)%和(6.0±0.4)%(P<0.05,P<0.01)。0μg/L NIC暴露组斑马鱼幼鱼的孵化率为(92.2±2.2)%,体质量为(472±45)ng,不同浓度NIC暴露组幼鱼的孵化率和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0μg/L NIC暴露组幼鱼AChE活力[838.4 nmol/(mg·min)]相比,40μg/L和80μg/L NIC暴露组幼鱼AChE活力分别为1048.6和1202.4 nmol/(mg·min)(P<0.05,P<0.01)。与黑暗环境中0μg/L NIC暴露组幼鱼运动速度[(2.7±0.2)mm/s]相比,40μg/L和80μg/L NIC暴露组幼鱼运动速度分别为(2.3±0.2)和(2.1±0.2)mm/s(P<0.05,P<0.01);与光照环境中0μg/L NIC暴露组幼鱼运动速度[(1.9±0.1)mm/s]相比,40μg/L和80μg/L NIC暴露组幼鱼运动速度分别为(1.5±0.1)和(1.4±0.1)mm/s(P<0.05,P<0.01)。与0μg/L NIC暴露组幼鱼mbp和α-tubul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相比(1.0±0.0),40μg/L和80μg/L NIC暴露组幼鱼mb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0.1和0.7±0.1(P<0.05,P<0.01);α-tubul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0.1和0.6±0.1(P<0.05,P<0.01)。结论40μg/L和80μg/LNIC暴露可对斑马鱼幼鱼产生神经毒性,降低其存活率、运动速度、mbp和α-tubul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提高其畸形率和AChE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斑马鱼幼鱼 神经毒性 环境相关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