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青海地区的史前农业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汝祚 《农业考古》 1990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甘肃、青海两省同属黄河上游地区,主要处在北纬32度至40度之间,但是两省的地理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虽然如此,我们还应看到青海的湟水流域以东地域,与甘肃毗邻的广大地区,两者的地理环境比较接近,同时,都分布着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这... 甘肃、青海两省同属黄河上游地区,主要处在北纬32度至40度之间,但是两省的地理条件有着明显的差异,虽然如此,我们还应看到青海的湟水流域以东地域,与甘肃毗邻的广大地区,两者的地理环境比较接近,同时,都分布着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这为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探讨,有了一定的基础。还应看到,齐家文化之后,甘肃境内有辛店、寺洼、沙井等考古学文化;青海主要是卡约文化,也有少量的辛店文化,在柴达木盆地内则有诺木洪文化。两者之间这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大转变,与农业、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状况的不一致,从而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上、习惯上发生变化,所产生的结果呢?还是有其它的原因所造成的呢?需要作出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史 史前农业 甘肃 青海
下载PDF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之背景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敏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摩尔根、恩格斯对东西两半球(一说两大陆)自然条件与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给予我们以启示,对于中国原始农业起源的问题,也应该从相关阶段中国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中去寻找原因。现有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从末次冰川的盛冰期到末冰... 摩尔根、恩格斯对东西两半球(一说两大陆)自然条件与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给予我们以启示,对于中国原始农业起源的问题,也应该从相关阶段中国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中去寻找原因。现有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从末次冰川的盛冰期到末冰期结束乃至全新世早期,中国的自然条件一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各种易猎可食动物种群与数量的明显减少。这种现象一经显露出来,就势必会加重中国先民对采集的依赖程度。迫于生存的压力,他们不得不走上了一条从采集谷物到驯化、栽培谷物这一漫长的农业起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栽培 中国原始农业 末次冰川 自然条件 文化发展 动物资源 农业起源 背景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上古犬耕的再考证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步云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5,共3页
此稿是《释──兼论犬耕》一文的余论。笔者通过近年汇集到的文献、文物,以及民俗等方面的资料,进一步阐述了“动物的驯养为曳引动力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结论确不可易,从而推断:中国上古(自殷商至战国时期)的局部地区当存在过犬耕... 此稿是《释──兼论犬耕》一文的余论。笔者通过近年汇集到的文献、文物,以及民俗等方面的资料,进一步阐述了“动物的驯养为曳引动力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结论确不可易,从而推断:中国上古(自殷商至战国时期)的局部地区当存在过犬耕这一农作方式,而牛耕则是在犬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耕 上古 中国
下载PDF
小兴安岭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农业探微
4
作者 项福库 姜君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60-61,共2页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诸遗址的发掘、考证得知,最晚从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东北古老的肃慎人便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本文拟就近年来考古发掘新成果,对小兴安岭新石器时代晚期肃慎人的原始农业生产...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诸遗址的发掘、考证得知,最晚从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东北古老的肃慎人便在这里繁衍、生息了。本文拟就近年来考古发掘新成果,对小兴安岭新石器时代晚期肃慎人的原始农业生产活动做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新石器时代晚期 原始农业 采集活动 种植活动 加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