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1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季焜 侯玲玲 +6 位作者 亢楠楠 刘会芳 吕欣欣 张岩 仇焕广 龚亚珍 南志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6,共9页
草地是我国面积第二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但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相应实现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系统评估了全球和中国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与时空变动规律,完成了部分主要生态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 草地是我国面积第二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但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相应实现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系统评估了全球和中国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与时空变动规律,完成了部分主要生态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年均为2.19×10^(13)美元,相当于202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4%;中国草地年均生态服务价值为6.22×10^(12)元(相当于2020年GDP的6.13%或农业GDP的80%),其中草地生态调节功能占比为84%,集中在西藏、内蒙、新疆、青海等省份;生态服务经济价值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研究发现,草地生态系统在旅游文化、防沙固沙等方面的潜在经济价值相比已有文献结果更高,但实现相应价值面临诸多挑战。文章提出了提升和实现草地生态服务经济价值的发展战略、试点示范工程、保障措施等建议,以期为该领域发展及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经济价值 价值实现 生态保护补偿
下载PDF
《农业考古》编辑委员会
2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下载PDF
《氾胜之书》中的水分生理知识和科学思想
3
作者 韩占江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9期93-96,共4页
通过研读《氾胜之书》,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水分生理知识和科学思想。《氾胜之书》非常重视“保泽”,并且将“趣时”“和土”“务粪泽”三个总原则有机结合;在耕作、播种、灌溉、施肥、锄草、收获等多个操作环节都注重“看天、看地、... 通过研读《氾胜之书》,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水分生理知识和科学思想。《氾胜之书》非常重视“保泽”,并且将“趣时”“和土”“务粪泽”三个总原则有机结合;在耕作、播种、灌溉、施肥、锄草、收获等多个操作环节都注重“看天、看地、看庄稼”,注意收集各种形式的降水,并注重以水调温,促进作物生长,给出了栽培作物的准确灌溉量,经济高效地灌溉;记载了渗灌、浸润灌溉、冬灌、集雪灌溉等技术雏形,这些水分生理知识和科学思想为后世农书和群众广泛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借鉴,足见其先进之处,时至今日,《氾胜之书》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氾胜之书》 水分生理知识 科学思想
下载PDF
2009年4~7月份全国部分农业展会展览简介
4
《农村实用技术》 2009年第4期15-15,共1页
2009第四届北方肥料双交会 时间:2009年4月5-6日 地点:河北科技大厦(石家庄) 主办单位:北方肥料双交会组委会 会展内容:复混肥、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生物 肥、控释肥、专用肥、复合肥、BB肥、叶面肥、液体肥、冲施肥、微... 2009第四届北方肥料双交会 时间:2009年4月5-6日 地点:河北科技大厦(石家庄) 主办单位:北方肥料双交会组委会 会展内容:复混肥、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生物 肥、控释肥、专用肥、复合肥、BB肥、叶面肥、液体肥、冲施肥、微肥、育苗肥、土壤改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各种菌肥;肥料生产、加工、包装、施用机械设备;检测仪器设备。种子、农药、农业书籍,农业节水和水肥一体化设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书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简介 展览 展会 肥料生产 检测仪器设备 土壤改良剂
下载PDF
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发展模式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铭江 王全九 +2 位作者 陶汪海 王子天 曹晶晶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2,共14页
西北旱区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储备基地,受水资源短缺、土地质量偏低等问题制约,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难度较大,亟需探索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本文系统分析了西北旱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提质增... 西北旱区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储备基地,受水资源短缺、土地质量偏低等问题制约,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难度较大,亟需探索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本文系统分析了西北旱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构建了西北旱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理论框架。针对草原牧业区、农牧交错区、雨养农业区、灌溉农业区等区域的农业发展特征与功能定位,在优化配置农业自然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种植模式优化、农业生产精准管控技术创新、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核心技术或方法,形成了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的4类模式,即饲草–绿肥作物生产为主的牧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饲草–粮食–经济作物生产并重的农牧交错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粮食–林果生产为主的雨养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粮食–经济作物–林果生产为主的灌溉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此实现农业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教研功能、休闲功能的拓展延伸。为推动西北旱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需优化农业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农业发展格局;健全生态农业补偿机制,创建绿色核算制度;促进产业融合,树立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理念;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农业农村人才,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区 现代生态农业 水土资源 提质增效 理论框架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区大豆生产全生命周期分析
6
作者 李颖 谢骐泽 +10 位作者 刘兵强 何素琴 武西增 杨庆 刘智 史晓蕾 张孟臣 杨春燕 闫龙 张瑞芳 陶佩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6-1427,共12页
科学评价区域内大豆生产的生态效率,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大豆生产典型县——石家庄市藁城区50个农户为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和超效率(SBM)模型,对其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和生态效率分析。结果显... 科学评价区域内大豆生产的生态效率,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大豆生产典型县——石家庄市藁城区50个农户为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和超效率(SBM)模型,对其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和生态效率分析。结果显示,大豆生产4个主导的潜在环境影响类别依次为全球变暖潜力(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陆地生态毒性潜力(terrestrial eco-toxicity potential,TETP)、酸化潜力(acidification poten-tial,AP)及富营养化潜力(eutrophication potential,EP)。其中,种植规模方面,大规模农户的GWP、TETP及EP影响潜力最大;生态效率值为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其6个投入指标当中,杀虫剂的冗余率极差最大(5.89%)。灌溉模式方面,滴灌的GWP和AP影响潜力最大,沟灌的TETP和EP影响潜力最大;生态效率为滴灌>喷灌>无灌溉>沟灌;6个投入指标中,灌溉用水的冗余率极差最大(8.40%)。种植区域方面,藁城北部地区的GWP、AP和EP影响潜力均大于藁城南部地区;生态效率值为南部地区>北部地区;6个投入指标中,化肥的冗余率极差最大(2.79%)。综上所述,藁城区大豆生产应向大规模化发展,并积极推广滴灌技术,控制化肥和杀虫剂使用量,以保证大豆产量的同时,提高大豆生产的生态效率。研究结果可为藁城区大豆生产的生态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其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超效率模型 大豆生产 生态效率
下载PDF
青海化隆沙隆卡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7
作者 郭荣臻 肖永明 +4 位作者 靳桂云 梁官锦 卢悦 蔡林海 张占仓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沙隆卡遗址2016年度发掘的浮选结果表明,细石器时期居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以野生物种为主;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在当时生业模式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齐家文化时期,作物种类有粟、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等,农业生产呈现出以粟类作物为... 沙隆卡遗址2016年度发掘的浮选结果表明,细石器时期居民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以野生物种为主;仰韶文化时期,粟、黍在当时生业模式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齐家文化时期,作物种类有粟、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等,农业生产呈现出以粟类作物为主的多种旱地作物种植特点;卡约文化时期,作物仅见粟、黍、大麦,仍以粟作为主。粟、黍等本土作物,与小麦、大麦等西来作物在该聚落的交汇可能是史前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隆卡遗址 炭化植物 齐家文化 生业模式
下载PDF
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40
8
作者 陈文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5,共8页
关键词 原始农业 农业起源 传说故事 起源问题 中国农业 民族学 考古学 面貌
下载PDF
泰山茶的栽培历史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海伟 肖文敏 吴焕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本文通过探索唐宋以来各个时期山东和泰山茶栽培的历史与文化资料,认为金朝时期可能是山东和泰山最早的茶树栽培时期,同时梳理出大部分历史文献记载的应该是泰山植物代用茶;泰山茶树引种栽培的明确记载是民国期间。南茶北引成功后,泰山... 本文通过探索唐宋以来各个时期山东和泰山茶栽培的历史与文化资料,认为金朝时期可能是山东和泰山最早的茶树栽培时期,同时梳理出大部分历史文献记载的应该是泰山植物代用茶;泰山茶树引种栽培的明确记载是民国期间。南茶北引成功后,泰山茶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区域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 茶树栽培 历史 发展现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全国2152个农户的微观数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中安 徐瑜潞 陈凡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7-488,共12页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衡量指标,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评价影响到农民对于乡村振兴建设的满意度。本文关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影响因素,利用全国2152个农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Eveiw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有序Log...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衡量指标,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评价影响到农民对于乡村振兴建设的满意度。本文关注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影响因素,利用全国2152个农户入户调查数据,采用Eveiw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高于不满意度比例,55%对新农合表示满意,37%则对新农合持有一般态度;年龄、文化程度、农民纯收入对新农合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说明提升文化程度以及改善人民收入,有利于提升新农合满意度;通过网络获取医疗信息便利度对新农合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强化了农民信息获取、便利了农民之间的交流,从而带动了人们对农村新农合的满意度;比照东北区域村庄,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村庄居民对新农合满意度要低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民 满意度
下载PDF
《齐民要术》中的麦食文化研究
11
作者 王政军 张莉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6-80,共5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的地位不断提升。《齐民要术》记载了这一时期各种麦类作物的栽培,以及麦饭、麦粥、麦饼、麦糖、麦豉等麦食的生产加工。品类丰富的麦食中蕴含了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的地位不断提升。《齐民要术》记载了这一时期各种麦类作物的栽培,以及麦饭、麦粥、麦饼、麦糖、麦豉等麦食的生产加工。品类丰富的麦食中蕴含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谷融合及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民要术》 麦食 发酵 饮食文化
下载PDF
整合与演进:明清香橼饮馔研究
12
作者 丁莹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
明清两代是香橼饮馔的文化整合期,又是香橼饮食技艺追新慕奇的时代。明清香橼饮食的普及、整合与进化,源于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充分准备,前代农书、农史提供了栽植、加工香橼的初级经验,铺垫了香橼饮馔的整合和创新理论基础;芸香科植物全... 明清两代是香橼饮馔的文化整合期,又是香橼饮食技艺追新慕奇的时代。明清香橼饮食的普及、整合与进化,源于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充分准备,前代农书、农史提供了栽植、加工香橼的初级经验,铺垫了香橼饮馔的整合和创新理论基础;芸香科植物全国性的普及和广受欢迎,预备了香橼饮馔系统总结和整合的现实基础;文人食谱、养生书籍创作风气浓郁,打好了香橼日用和饮食经验整合的人文基础,这使得香橼饮馔有机会在明清两代走向巅峰。全国性的香橼及衍生商品贸易、交流,世界性的水果、烹饪经验互通、融合,进一步整合了香橼饮食文化;包括糖制蜜饯、酱制果橼、汤制香橼等香橼加工烹饪技法的优化,气调法、物藏法、冷藏法等香橼保藏技术的变革,香橼烹饪器具和香橼食养医养思想的发展,都促进了香橼饮食科技的演进。明清香橼饮食的整合与演进,既是明清饮食史发展的缩影,也是明清科技史、医学史、美学史发展的侧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香橼 饮馔 文化整合 技艺演进
下载PDF
Functions of Karez to Xinjiang Agri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13
作者 Danyang GO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3年第3期70-71,共2页
Desertifica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Xinjiang,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is a pre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he main pro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water conserva... Desertifica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Xinjiang,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is a pre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he main pro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 Xinjiang is to build Karez,which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agri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It has been recorded many times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the Qing Dynasty,such as Lin Zexu s Diary,Tao Baolian s Diary,Xinjiang Atlas and Zuo Zongtang s Memorial to the Emperor,etc.,which recorded the situation and historical origin of Karez.Karez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the Qing Dynasty.It increased the cultivated land in Xinjiang at that time,and increased the types and yields of crops.It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s economy.Until today,Karez is still an important water source for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in Xinji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EZ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Qing Dynasty Xinjiang agriculture
下载PDF
《天工开物》的农业技术观及其教育意蕴
14
作者 陈旭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15期54-56,共3页
《天工开物》成书于我国明代,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书中图文并茂地记载与论述了我国明代中叶以前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两大领域内30个生产部门的农业科技与工艺技术,这本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农业和... 《天工开物》成书于我国明代,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书中图文并茂地记载与论述了我国明代中叶以前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两大领域内30个生产部门的农业科技与工艺技术,这本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天工开物》是一部深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实态和传统科技的技术书,更是一部中华农业文明极具代表性的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在30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时,不仅可以看到我国传统农业科技与手工业技术独立发展的璀璨成果,还能引发深思,产生新的认识,非常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研究、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宋应星 明代中叶 中华农业文明 教育意蕴 明崇祯 新的认识 工艺技术
下载PDF
近代燕京大学与金陵大学农业改良路线的对抗
15
作者 毛逸群 《古今农业》 2023年第1期63-73,共11页
民国时期,金陵大学与燕京大学分别于南北最先引入美国农业模式。两校农科于1926年、1930年爆发两次纷争,究其本质,是金大"全国化"路线与燕大"地方化"路线的对抗。金大主张以其为中心在南北构建一个统筹协调的改良网... 民国时期,金陵大学与燕京大学分别于南北最先引入美国农业模式。两校农科于1926年、1930年爆发两次纷争,究其本质,是金大"全国化"路线与燕大"地方化"路线的对抗。金大主张以其为中心在南北构建一个统筹协调的改良网络,借助各地教会中学将技术与人才输送乡村,并以作物育种为主要领域。燕大基于南北差异,认为在华北应当建立专为地区农业服务的大学农科,并立足北方民情提出直接由大学培养人才输送乡村、作物育种与畜牧园艺齐头并进的改良路线。然而燕大农科最终被金大接管,"地方化"路线的探索戛然中止。本文通过金大与燕大农业路线的对比,发掘燕大路线的价值,并对种种困境下燕大路线的失败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改良 地方化 燕京大学 金陵大学
下载PDF
西藏昌果古青稞、古小麦、古粟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傅大雄 阮仁武 +1 位作者 戴秀梅 刘咏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2-398,T001,T002,共9页
报道了作者在西藏贡嘎县昌果乡昌果沟遗址发现的古青稞 ( H ordeum vulgare L.var.nudum)、古小麦 ( Triticum aestivum L .)、古粟 ( Setaria italica L .Beauv)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农作物遗存 ,以此对西藏高原的栽培植物起源演化进行... 报道了作者在西藏贡嘎县昌果乡昌果沟遗址发现的古青稞 ( H ordeum vulgare L.var.nudum)、古小麦 ( Triticum aestivum L .)、古粟 ( Setaria italica L .Beauv)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农作物遗存 ,以此对西藏高原的栽培植物起源演化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讨论。提出西藏高原是栽培植物的次生起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青稞 小麦 起源
下载PDF
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继承、改造和提升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向东 季书勤 +4 位作者 高旺盛 陈源泉 王汉芳 郭瑞 张德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0期41-44,共4页
根据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其历史演变过程,对比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不同特征,提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传统农业技术,继承其优良传统,改造其落后和不完善的地方,最终将传统农业技术提升为现代农业... 根据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其历史演变过程,对比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不同特征,提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传统农业技术,继承其优良传统,改造其落后和不完善的地方,最终将传统农业技术提升为现代农业技术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技术 继承 改造 提升
下载PDF
藏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胡文忠 刘程惠 +2 位作者 姜爱丽 何煜波 徐国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746-10748,共3页
论述了作为中华民族医药——藏药的发展史及其研究进展,从藏药的历史来源、藏药材资源和研究现状、藏成药的研究现状等方面综述了藏药的研究概况,并就藏药的研究和开发前景进行了论述。为藏医药学的民族独特的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数字化... 论述了作为中华民族医药——藏药的发展史及其研究进展,从藏药的历史来源、藏药材资源和研究现状、藏成药的研究现状等方面综述了藏药的研究概况,并就藏药的研究和开发前景进行了论述。为藏医药学的民族独特的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数字化保护和科学发展提供数据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医药 藏药 历史 进展
下载PDF
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66
19
作者 蒋慕东 王思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7,共11页
原产于美洲的辛辣作物辣椒,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辛辣饮食相结合,迅速替代了传统的辛香植物花椒、食朱萸等,并且作为一种蔬菜,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开来。本文重点考证了辣椒传入的时间、路径以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辣椒在中国的分布... 原产于美洲的辛辣作物辣椒,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辛辣饮食相结合,迅速替代了传统的辛香植物花椒、食朱萸等,并且作为一种蔬菜,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开来。本文重点考证了辣椒传入的时间、路径以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辣椒在中国的分布和演进情况,对辣椒在中国传播的动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传播 分布 演进 影响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应用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浩 魏君英 郭宣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245-248,共4页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国家性战略推广技术,数字农业作为目前新兴农业发展方式,两者结合应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安全农业生态体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发现,当前... 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区块链技术上升为国家性战略推广技术,数字农业作为目前新兴农业发展方式,两者结合应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绿色安全农业生态体系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发现,当前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应用中存在农业数字化基础薄弱、大数据等关键技术落后、区块链技术+数字农业人才缺乏、区块链技术难关、数字农业应用领域需拓宽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大力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以及拓宽应用场景等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农业新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数字农业 现实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