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灌溉农田土壤团粒与碳酸钙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玉文 王淑红 +1 位作者 张玉龙 加藤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4-319,共6页
采用团粒分析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等方法,研究中国黄土高原西部灌溉农田土壤团粒与碳酸钙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本调研灌溉农田土壤中,因碳酸钙的损失,大约97%的团粒被破坏,团粒数量与碳酸钙的溶解量成反比.随着团粒表面碳酸钙... 采用团粒分析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等方法,研究中国黄土高原西部灌溉农田土壤团粒与碳酸钙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本调研灌溉农田土壤中,因碳酸钙的损失,大约97%的团粒被破坏,团粒数量与碳酸钙的溶解量成反比.随着团粒表面碳酸钙的减少,附着在团粒表面的粉粒和粘粒减少.在团粒表面和内部均分布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矿物颗粒之间存在3种胶结方式,分别是碳酸钙分布在矿物颗粒之间、碳酸钙附着在矿物颗粒表面或粘土矿物附着在矿物颗粒表面.研究结果说明,灌溉农田黄土团粒的胶结物主要是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团粒 碳酸钙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冰冰 李鹏 +1 位作者 李占斌 卢金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4-128,134,共6页
【目的】揭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富县任家台林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 【目的】揭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富县任家台林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土地退化过程中,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减少;土地恢复过程中,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开垦/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随着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或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土地开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减少,土壤结构稳定性被破坏,调控能力减弱;土地恢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平均质量直径增大,稳定性增强,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水稳性团聚体 土地退化/恢复 子午岭林区
下载PDF
不同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49
3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7,共6页
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状况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分形模型对不同林分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越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 土壤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状况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分形模型对不同林分经营模式土壤团粒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越大,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越小,土壤肥力越高;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维数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回归关系;分形模型为土壤肥力研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团粒结构 经营模式 土壤
下载PDF
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与土粒团聚的关系 被引量:25
4
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陈世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0-77,共8页
紫色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重组腐殖质)为中性土>钙质土>酸性土,同一土壤剖面中其含量是随土层深度下降;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为钙质土>中性、酸性土,在土壤剖面中是随土层深度增加。<0.01mm土粒团聚量和<0.01mm土粒团... 紫色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重组腐殖质)为中性土>钙质土>酸性土,同一土壤剖面中其含量是随土层深度下降;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为钙质土>中性、酸性土,在土壤剖面中是随土层深度增加。<0.01mm土粒团聚量和<0.01mm土粒团聚度为钙质土>中性土>酸性土。原土复合量和有机质含量,物理性粘粒含量、铁氧化物含量与<0.01mm土粒团聚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腐殖质结合状态,物理性粘粒含量和<0.01mm土粒团聚度间无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在上粒团聚中,是与矿物质呈复合状态的腐殖质(原土复合量)起作用,而原上复合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0.01mm土粒团聚量。有机无机复合和土粒团聚的关系是通过原土复合量和<0.01mm土粒团聚量间的关系来体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土粒团聚 紫色水稻土
下载PDF
酸沉降对土壤团聚体及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广深 许中坚 徐冬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74,共5页
从土壤团聚体的角度探讨了酸沉降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表明 ,酸沉降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的酸碱条件、土壤胶体的稳定性以及土壤胶结物质的数量和性质来影响土粒团聚和有机无机复合 ;其结果是团聚作用降低而黏粒含量增加 ... 从土壤团聚体的角度探讨了酸沉降对土壤可蚀性的影响。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表明 ,酸沉降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的酸碱条件、土壤胶体的稳定性以及土壤胶结物质的数量和性质来影响土粒团聚和有机无机复合 ;其结果是团聚作用降低而黏粒含量增加 ,最终导致土壤的可蚀性加大。由此可见 ,长期的酸沉降在土壤侵蚀退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有关酸沉降对土壤结构体的影响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沉降 土壤可蚀性 团聚体
下载PDF
黑土坡面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宇 韩兴 赵兰坡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0,共3页
通过对径流小区坡面土壤团聚体含量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坡度条件下,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分布规律。在3°~18°的坡面上,土壤大团粒和中团粒含量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随坡度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几何平均直径(GMD... 通过对径流小区坡面土壤团聚体含量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坡度条件下,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分布规律。在3°~18°的坡面上,土壤大团粒和中团粒含量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随坡度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的几何平均直径(GMD)与平均重量直径(MWD)均显著减小,土壤抗蚀性下降,潜在侵蚀危险程度增大。与免耕平作相比,在3°~6°缓坡上,横坡垄作方式的土壤团聚体D50值大;而9°坡面上部,横坡垄作的D50值大,坡下部免耕平作的D50值大。表明黑土区缓坡耕地采用横坡垄作方式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保持;9°以上坡耕地,免耕平作方式坡下部土壤抗蚀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坡面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聚乙烯醇形成土壤水稳性团粒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义新 王晓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研究了在3种土壤氢离子浓度(10000nmol·L-1、361.2、10μmol·L-1、2种温度(10℃、30℃)下,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PVA)形成土壤水稳性团粒的效果。研究了PVA对土壤水分散失量以及酸性~弱酸性土壤氢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 研究了在3种土壤氢离子浓度(10000nmol·L-1、361.2、10μmol·L-1、2种温度(10℃、30℃)下,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PVA)形成土壤水稳性团粒的效果。研究了PVA对土壤水分散失量以及酸性~弱酸性土壤氢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0.01%~0.1%PVA能有效地形成土壤水稳性团拉;1%PVA在上述2种温度、3种氢离子浓度条件下成团效果尤为明显。另外,PVA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量和增加酸性~弱酸性土壤的氢离子浓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土壤 水稳性团粒
下载PDF
土壤颗粒分析比重计法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子杰 王杰 丁研农 《宁夏农林科技》 1993年第3期44-46,22,共4页
我们于1981年10月首次提出对石灰性土壤采用6%双氧水处理48小时后,再用中性盐偏磷酸钠振荡分散土壤,基本上解决了其它方法无法解决的土壤絮凝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比了国内各种比重计速测法的优缺点,制定出一个快速、简便、准确测定... 我们于1981年10月首次提出对石灰性土壤采用6%双氧水处理48小时后,再用中性盐偏磷酸钠振荡分散土壤,基本上解决了其它方法无法解决的土壤絮凝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比了国内各种比重计速测法的优缺点,制定出一个快速、简便、准确测定石灰性土壤不同颗粒组成的方法。经过10多年应用效果很好,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颗粒 比重计 分析
全文增补中
赣江源土壤团聚体崩解机制
9
作者 罗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6期26-30,共5页
为更好地保护赣江,采用一种新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测定方法 Le Bissonnais(LB)法,对赣江源保护区土壤类型进行土壤团聚体崩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团聚体>5 mm、5~2 mm、2~0. 5 mm、0. 5~0. 25 mm大小颗粒,在慢速湿润、快速... 为更好地保护赣江,采用一种新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测定方法 Le Bissonnais(LB)法,对赣江源保护区土壤类型进行土壤团聚体崩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团聚体>5 mm、5~2 mm、2~0. 5 mm、0. 5~0. 25 mm大小颗粒,在慢速湿润、快速湿润、预湿润后振荡3种处理下,颗粒均保持了较强的稳定性,有超过75%以上的颗粒仍然保持原来的大小,破碎颗粒较少,颗粒稳定性较强,而初始团聚体越大,MWD值越大,区域土壤类型的团聚体主要崩解机制为闭塞空气压力的破坏,也就是自然界中干燥的土壤突然遭遇暴雨的情况下产生的破坏,因此植被保护是更好的保护赣江源土壤的最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源 森林土壤 团聚体 崩解机制
下载PDF
雨滴对土壤团粒稳定性破坏作用的测定
10
作者 克.尤.哈恩 姆.斯.库兹涅佐夫 魏智孚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3年第3期31-32,4,共3页
土壤团粒的稳定性——乃是土壤有机体结构团聚程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土壤团聚体(团粒或团块)的稳定性能力说明了团粒对各种各样破坏力的抵抗作用.
关键词 土壤 团粒结构 测定 雨滴
下载PDF
磺化腐植酸对港口疏浚土团粒结构构建的影响
11
作者 刘畅 史庚鑫 +3 位作者 俞强 樊凯丽 丁志勋 孙晓然 《腐植酸》 2022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实现港口疏浚土作为土壤资源化高效利用,采用湿法硫酸化法制备磺化腐植酸(SA)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研究不同条件下SA对疏浚土湿筛时>1.0 mm水稳性团聚体指数(WR_(1.0))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SA进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 为实现港口疏浚土作为土壤资源化高效利用,采用湿法硫酸化法制备磺化腐植酸(SA)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研究不同条件下SA对疏浚土湿筛时>1.0 mm水稳性团聚体指数(WR_(1.0))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SA进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疏浚土团粒结构最佳的磺化条件为硫酸浓度15%,磺化反应温度40 ℃,磺化反应时间2 h,疏浚土形成的水稳性团聚体指数为6.34%,证明SA对构建疏浚土团粒结构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土 磺化腐植酸 团粒结构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