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生东 何玉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40,共5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世界遗产类型,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它最早起源于欧洲学者对遗产地的分类…,主要是指历史悠久、结构复杂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耕作方式。这些农业系统不同于现代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世界遗产类型,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它最早起源于欧洲学者对遗产地的分类…,主要是指历史悠久、结构复杂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耕作方式。这些农业系统不同于现代农业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一无二的传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耕作方式 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开发 茶文化 人类智慧 农业系统 生物多样性 世界遗产
下载PDF
论早期农业的轮作制度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世平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7-31,共5页
轮作制度作为早期农业中普遍存在过的耕作制度,除可以休耕以恢复地力外,更是一种管理制度,通过这种制度对耕种的时间和种植的作物品种进行管理;轮作制度也是一种土地制度,通过轮作,土地在耕种时由个体家庭使用,休耕时则收归村社所有。... 轮作制度作为早期农业中普遍存在过的耕作制度,除可以休耕以恢复地力外,更是一种管理制度,通过这种制度对耕种的时间和种植的作物品种进行管理;轮作制度也是一种土地制度,通过轮作,土地在耕种时由个体家庭使用,休耕时则收归村社所有。当村社集体管理的轮作消失时,土地的私有化也就开始实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农业管理 土地所有制
下载PDF
近代华北的耕作制度及其生态与社会适应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建革 《古今农业》 2001年第4期50-59,共10页
一、引 言 在农业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耕作制度的安排。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土壤耕作制度,尽管其内容是技术的,但却是受环境制约的,这个环境不但包括生态环境,同时也包括社会环境。从历史上看,影响现代农业耕作制度的生态和社... 一、引 言 在农业技术体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耕作制度的安排。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土壤耕作制度,尽管其内容是技术的,但却是受环境制约的,这个环境不但包括生态环境,同时也包括社会环境。从历史上看,影响现代农业耕作制度的生态和社会因子几乎都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传统耕作制度。尽管华北的耕作技术体系从古到今并未发生重大的变化,但分析传统耕作制度的最佳时期还是在近代,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一年二作 二年三作 夏作物 冬小麦 南满州 近代华北 大豆 甘薯 华北平原
下载PDF
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加弟 王永芬 +4 位作者 何翔 杨佩文 俞艳春 郑泗军 徐胜涛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7期90-97,共8页
蕉园地表裸露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是阻碍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覆盖是缓解蕉园土壤肥力下降的有效措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能够敏感反应土壤的质量变化,是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以香蕉园常规种植方式... 蕉园地表裸露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是阻碍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覆盖是缓解蕉园土壤肥力下降的有效措施,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能够敏感反应土壤的质量变化,是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本研究以香蕉园常规种植方式(行间地表裸露)为对照,以行间自然生杂草覆盖和人工种植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DC.)Urb.]覆盖为处理,利用微生物Biolog鉴定技术研究植物覆盖措施对蕉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覆盖处理下,蕉园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显著差异,结果表现为大翼豆覆盖(CP)>自然生杂草覆盖(NW)>无覆盖(CK)。与行间地表裸露对比,植物覆盖显著(P<0.05)提高了蕉园土壤微生物的Richness Index、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蕉园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的利用率高,其中自然生杂草覆盖下土壤微生物偏向利用羧酸类碳源,大翼豆覆盖土壤微生物偏向利用糖类及氨基酸类碳源。不同覆盖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影响差异显著,大翼豆覆盖较自然生杂草更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蕉园裸露行间人工种植大翼豆的方法可有效减轻土壤退化程度,以植物多样性促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可促进香蕉园土壤健康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覆盖 香蕉 土壤微生物 Biolog-ECO 土壤肥力
下载PDF
说“耦”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昕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4,共7页
耦耕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按农事需要而适当结合的耕作方法。由于它的结合前提必须是两人或两件农具 ,因而产生了“耦耕”这个名称 ,凡具有同时使用两个或两种农具完成同一种农艺 ;或两人、或两具协作完成同一种农艺的耕作方... 耦耕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按农事需要而适当结合的耕作方法。由于它的结合前提必须是两人或两件农具 ,因而产生了“耦耕”这个名称 ,凡具有同时使用两个或两种农具完成同一种农艺 ;或两人、或两具协作完成同一种农艺的耕作方式都可称为“耦耕” ,或简称为“耦”。“耦耕”这类工作方式 ,它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消失过 ,只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可能会变换为不同的农具和不同的结合形式。历史文献中的“耦”字 ,多数情况下不是指农具。许多情况下是“耦耕”一词的缩写 ,是指的耕作方法 ,而且是不断变化着的耕作方法。在中国农具发展史上 ,在局部时空范围 ,可能出现过名称为“耦”的农具 ,但没有形成定型的农具传留下来 ,所以在总结传统农具为代表的《王祯农书》中 ,也没有称为“耦”的农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耕 耕作方法 农具 《王祯农书》
下载PDF
中西耕作制度发展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文韬 《古今农业》 1994年第3期4-10,共7页
中国和西欧耕作制度发展史,既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其不同之点。其相同之点是,它们都经历过原始农业时期的撂荒耕作制度和轮荒耕作制度阶段。其不同之处是,在撂荒耕作制和轮荒耕作制之后,中国在进入传统农业时期以后,就走上了土地连种制和... 中国和西欧耕作制度发展史,既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其不同之点。其相同之点是,它们都经历过原始农业时期的撂荒耕作制度和轮荒耕作制度阶段。其不同之处是,在撂荒耕作制和轮荒耕作制之后,中国在进入传统农业时期以后,就走上了土地连种制和轮作复种制,乃至间作套种制的道路;而西欧在进入中世纪之后,却走上休闲耕作制的道路。中国在明清时期又进入了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综合发展的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间作套种 传统农业 发展史 土地利用率 复种制 中国原始农业 轮作 水冬瓜树 《齐民要术》
下载PDF
海南黎族的“砍山栏”——古老的火耕方式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露露 《古今农业》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火耕是远古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它一直为某些民族所保留,或者作为一种开垦的手段。作者在西南地区从事民族调查时,曾对哈尼族、彝族的刀耕火种进行过调查,后又有机会赴海南省黎族地区工作,顺便了解到该族的“砍山栏... 火耕是远古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它一直为某些民族所保留,或者作为一种开垦的手段。作者在西南地区从事民族调查时,曾对哈尼族、彝族的刀耕火种进行过调查,后又有机会赴海南省黎族地区工作,顺便了解到该族的“砍山栏”。“山栏”本指黎族的山地旱稻,“砍山栏”实际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砍伐树木,化草木为灰肥;二是种山栏稻。这也是一种火耕农业,而且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耕水耨 海南黎族 耕作方式 《史记·货殖列传》 “刀耕火种” 西双版纳 农业生产 哈尼族 民族地区 民族学资料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坚持五大理念
8
作者 孔令才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14年第8期45-46,共2页
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耕地面积1.08亿亩,分布在海河、黄河、淮河和汉水四大流域。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兼有山区、丘陵、平原等多种类型。由于立地条件不同,加之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不同农区基础设施条件、农... 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耕地面积1.08亿亩,分布在海河、黄河、淮河和汉水四大流域。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兼有山区、丘陵、平原等多种类型。由于立地条件不同,加之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不同农区基础设施条件、农业耕作方式、农民科技素质都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如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认识不同,观点不一,方法多样,从而形成了不同建设模式和枯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农田建设 农业耕作方式 大理 基础设施条件 农民科技素质 耕地面积 地形地貌 立地条件
下载PDF
浅析张家港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子洲 朱慧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118-119,共2页
随农业耕作方式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继水稻稻瘟病之后的又一主要病害。自2001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近年来更处于暴发流行,致使部分地区水稻田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对水稻生... 随农业耕作方式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继水稻稻瘟病之后的又一主要病害。自2001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近年来更处于暴发流行,致使部分地区水稻田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2007年,笔者有针对性地对张家港市大面积水稻生产的乡镇和地区进行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隋况调查,通过整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张家港市 防治 原因 农业耕作方式 水稻生产 水稻稻瘟病 全球气候
下载PDF
舍与得 生命自然平衡的准则
10
作者 蓝灵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11年第6期74-74,共1页
追根溯源,“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了凡四训》。“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故《金刚经》云:应无所著而生其心。随着光阴的流转,“舍得”这一禅理,迅速渗透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演进为一种雅... 追根溯源,“舍得”一词,最早出自《了凡四训》。“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故《金刚经》云:应无所著而生其心。随着光阴的流转,“舍得”这一禅理,迅速渗透到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演进为一种雅俗共赏、启迪心智的“生活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平衡 生命 《金刚经》 生活
下载PDF
用好有机碳肥 做好沃土肥田
11
作者 李瑞波 《中国农资》 2017年第46期20-20,共1页
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多种因素中,有一种因素对其他因素有着关联作用,这就是化肥。"化学农业耕作方式"是由于传统土壤肥料学和植物营养学的错漏,使人们普遍没有认识到物质循环对农业的根本性作用,其造成的损失是极为严重的。"化学农业... 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多种因素中,有一种因素对其他因素有着关联作用,这就是化肥。"化学农业耕作方式"是由于传统土壤肥料学和植物营养学的错漏,使人们普遍没有认识到物质循环对农业的根本性作用,其造成的损失是极为严重的。"化学农业耕作方式"对农作物产量的限制,其原理可以从植物实际存在的内部"碳循环"被削弱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耕作方式 农作物产量 植物营养学 碳肥 肥田 土壤肥料学 关联作用 物质循环
下载PDF
和谐
12
作者 郭智敏 《地球》 2010年第2期58-58,共1页
多年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注重保护生态自然平衡,每年拨巨资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和动植物生态科学研究。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生态自然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发展 植物生态 自然平衡 森林覆盖率 植树造林 科学研究 绿化美化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强度、柔软和成本的“自然平衡”
13
作者 周杨(整理) 《生活用纸》 2009年第12期35-38,共4页
在2008年世界卫生纸亚洲展览会技术交流会上,国民淀粉公司的Kendrick H.Horn和Zhang Louisa共同介绍了该公司LNP干强剂产品。本刊对其讲课内容进行了整理,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自然平衡 强度 成本 柔软 国民淀粉公司 技术交流会 展览会 卫生纸
下载PDF
哪些动物会发疯
14
作者 子刚 《科学之友》 2007年第04A期48-49,共2页
疯狂啄木鸟 啄木鸟有很强的地盘意识,它一般占有1000m^2的森林。在这个范围里,它会给每棵树进行“体检”。凡没有“病”的,它就“Pass”过去;凡有“病”的,它就用尖嘴利舌把躲在树洞眼里的松毛虫之类叼出来吃掉。如果在它的“作... 疯狂啄木鸟 啄木鸟有很强的地盘意识,它一般占有1000m^2的森林。在这个范围里,它会给每棵树进行“体检”。凡没有“病”的,它就“Pass”过去;凡有“病”的,它就用尖嘴利舌把躲在树洞眼里的松毛虫之类叼出来吃掉。如果在它的“作业区”里出现别的啄木乌,它会通过尖叫恐吓或搏杀打斗等将其驱逐出去。一般情况下,它们通过生存竞争获得自然平衡,各有各的地盘,各找各的虫儿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PASS 自然平衡 生存竞争 啄木鸟 松毛虫 作业区 地盘
下载PDF
改变农业耕作方式的梦想
15
作者 林建华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5年第12期45-45,共1页
“种地不用耕牛,打场不用碌碌”是老一代农民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实现已经成为过去时。今天,现代农民正在进行着一个新的梦想,用智能机械——无人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无人机能改变我们的耕作方式吗?前几天看到了一篇外国关于无人机... “种地不用耕牛,打场不用碌碌”是老一代农民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实现已经成为过去时。今天,现代农民正在进行着一个新的梦想,用智能机械——无人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无人机能改变我们的耕作方式吗?前几天看到了一篇外国关于无人机的报道,他们从无人机的发展联想到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得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论:农用无人机将改变现代的农业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耕作方式 农业生产方式 无人机 智能机械 农民 耕牛
下载PDF
丘陵地区水耕机发展缓慢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宏文 《四川农机》 2005年第5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丘陵地区 成因分析 农业耕作方式 农机化发展 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 使用情况
下载PDF
一场农业耕作方式的革命——推而广之的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潞城模式”
17
作者 冯国珍 申洪旺 李惠斌 《当代农机》 2008年第10期38-40,共3页
1990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签订了关于合作进行“旱地农业保护性与带状耕作研究”的项目,山西省潞城市于1996年开始引进此项技术。受自然条件和机具设备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潞城市的领导和科技人员认识到必须根据本地实际,在实施原技术... 1990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签订了关于合作进行“旱地农业保护性与带状耕作研究”的项目,山西省潞城市于1996年开始引进此项技术。受自然条件和机具设备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潞城市的领导和科技人员认识到必须根据本地实际,在实施原技术体系的前提下大胆改革,最终摸索出一套系统的被业内人士称为“潞城模式”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农业耕作方式 玉米 技术体系 带状耕作 旱地农业 澳大利亚 机具设备
下载PDF
Using nature in architecture: Building a living house with mycelium and trees 被引量:3
18
作者 Thomas Vallas Luc Courard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17年第3期318-328,共11页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a house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grows, builds, and repairs itself; changes with the seasons; uses the forces of nature and is in harmony with its environment; favors...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a house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grows, builds, and repairs itself; changes with the seasons; uses the forces of nature and is in harmony with its environment; favors biodiversity and natural equilibrium; Low cost and does not require considerable workforce or industrial material; carbon free and waste free; returns to nature when no longer in use; enables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mankind development. The use of Living architecture to decrease or nullify the environmental costs of structure materials was also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the use of Living architecture techniques to comply with the current Living and construction style with as Little change as possible was analyzed. A new envelope material with Little to no carbon impact was scientifically explored, and the use of this material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house was technically examined.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such a house is not only feasible but also rational and beneficial from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ing house Tree Inosculation MYCELIUM ENVELOPE Temperature Substrate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复种制不始于唐,也不始于汉
19
作者 周明学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5,共2页
复种制是指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次或两次以上作物的种植制度。例如,一年种植作物两次或三次的复种制,称为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两年内种植作物三次的复种制,称为二年三熟制;此外,还有三年五熟制、四年五熟制等。实践证明,复种... 复种制是指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次或两次以上作物的种植制度。例如,一年种植作物两次或三次的复种制,称为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两年内种植作物三次的复种制,称为二年三熟制;此外,还有三年五熟制、四年五熟制等。实践证明,复种有较高的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它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制 教科书 教学内容
原文传递
ICICLE之禾:自然平衡的美
20
作者 Sophie 《艺术与设计》 2014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在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变中,有一家公司于2013年悄悄落户于巴黎,那就是之禾,ICICLE。创始于上海的ICICLE之禾目前已经走了17年,它在全国的百货商场销量常年名列前茅。ICICLE之禾的路线独一无二,它是第一个原创环保品牌。而环保... 在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变中,有一家公司于2013年悄悄落户于巴黎,那就是之禾,ICICLE。创始于上海的ICICLE之禾目前已经走了17年,它在全国的百货商场销量常年名列前茅。ICICLE之禾的路线独一无二,它是第一个原创环保品牌。而环保在这里,并不光是指服装的原料和制作过程,而是从定位到设计最后落实到穿戴者的心理——品牌、自然与人的和谐。在每日肌肤相亲的服装中,找到都市难觅的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平衡 中国制造 百货商场 制作过程 设计 品牌 环保 服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